跳转到内容

关宁锦防线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关宁锦防线自山海关宁远锦州

关宁锦防线明朝晚期为抵御后金清朝前身)所构筑的自山海关宁远锦州的一道防线,其中以山海关为后盾、宁远为中坚、锦州为先锋,其间筑有多个堡台作为联防据点。

关宁锦防线分南北两段,南段为关宁防线,长约100公里,自山海关到宁远;北段为宁锦防线,亦长约100公里,自宁远经松山、锦州,抵大凌河

天启二年起,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孙承宗经略辽东四年,拓地400里,始筑关宁锦防线,修复宁远等大城9座、堡45座、练兵11万。[1][2]天启五年,高第经略辽东,尽撤辽东军民,据清人所撰《明史》记载,仅袁崇焕孤守。天启六年(1626年)正月,袁崇焕宁远之战仅凭不足1万明军击败努尔哈赤亲率的后金军主力部队后,恢复关宁锦防线,其中北段主要由赵率教负责修建。天启七年(1627年)五月,明军倚靠关宁锦防线,在宁锦之战再次大胜后金军。此后10余年间,后金军始终无法攻破关宁锦防线,直到明崇祯十五年(清崇德七年;1642年)四月的松锦之战,明军大败,清军占领松山、锦州,从此北段的宁锦防线瓦解,明军力量退缩至南段的关宁防线。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指挥大顺军进逼北京,辽东总兵吴三桂接诏放弃宁远、入卫北京,清军随即占领宁远。四月,吴三桂率领山海关明军联合清军打败大顺军,清军过山海关入主中原。

虽然关宁锦防线固若金汤,也确实遏止了后金向南扩张,但每年维护费用高达500万两左右,还不包含驻军军饷。而明末全国一年军费理论上只有800馀万两,拖垮明朝财政。况且这类如马其诺防线的静态堡垒,敌军久攻不下后往往选择绕道,耗费巨资的堡垒最终仅剩震慑作用,兵力又过份集中于防线上,致使防线以外地带相对空虚。如崇祯年间便发生多起后金军绕道蒙古,以小股兵力攻打次要的长城关口,轻松入塞后劫掠城池、掳获人口财物,对华北地区造成严重破坏,令明朝财政雪上加霜。同时,明廷为驱逐入侵的后金军,只得调拨负责征剿流寇的部队,让李自成的大顺军得到喘息机会。因此亦有人认为,长期维持关宁锦防线反而使明朝陷入顾此失彼的两难局面,加速了其覆灭。

参考文献

[编辑]
  1. ^ 《三朝野纪》
  2. ^ 《明史·孙承宗传》,卷250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