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民党改造方案
中国国民党改造是1950年至1952年,在第二次国共内战中失利而迁台的中国国民党,针对党内组织以及思想进行整肃、改造,以建立由时任中国国民党总裁蒋中正担任中心的统治体制[1]。
内战失利后,蒋中正反思为何在中国大陆失败,认为国民党组织涣散是一大原因[2],但因美国政府的观望态度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军事威胁,并未立即有所行动。1950年,韩国战争(朝鲜战争)爆发,蒋决心开始改造国民党。7月18日,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通过《中国国民党改造案》。在此过程中,建立“中国国民党中央改造委员会”,以取代无能的中央常务委员会和中央执行委员会[3]。由1950年至1952年,召开了四百多次工作会议,每周举行四次,以讨论如何重建国民党、落实党的政策[3]。与其前身不同,中央改革委员会招募青年知识分子党员,在蒋介石的鼓励下,通过政治改革,以三民主义原则振兴国民党[3]。
从1950年到1952年,国民党经历了彻底的改组,“以俄为师”[4],重新树立“联俄容共”时的列宁主义原则[5]。在改造过程中,国民党在中华民国政府、国军以及社会中建立党小组,规定每个党员都必须归属于党小组[5]。此外,也重新确认民主集中制、意识形态的重要性、上下等级制度、党对政府机构和军队的领导等原则[5]。此外,改造著重于破除派系势力,推进国民党内的世代交替,有助于蒋经国进入党的权力中枢[4],重振党纪,有助于国民党政府此后推行的经济政策以及在台湾的统治[5]。
背景
[编辑]早在1940年代末期,国民党内部所实施针对干部派系纠纷、党政军权分立、组织运作与党纪腐败等问题进行革新运动,但是最后仍然宣告失败。
1949年7月1日,在台北设立了总裁办公室,辖9组1委员会。
1949年7月18日,蒋中正在广州举行之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会议中,首先提出“中国国民党之改造案”[6]。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接受蒋交议之“本党改造案”[7]。1949年8月5日,美国政府发布《中国白皮书》。中华民国政府撤退往台湾后,由于受到主要同盟国美国的外交观望政策以及原先中国共产党可能发起的军事威胁之影响,蒋中正并未处理当时主导党务系统、以陈立夫为首的中央俱乐部。1949年9月20日蒋中正发表《告全党同志书》,表明要推行“改造”的决心。
1950年3月1日,蒋中正恢复中华民国总统职务。
成立
[编辑]1950年6月25日,韩战爆发[8]。蒋中正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军事威胁已经相对减缓许多,因此决定清除既有的党务势力。1950年,“中国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决定管制党员出国,任公职党员未经批准不得出国”[9]:309。[10]:137。
1950年7月12日,撤退到台湾的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110人、监察委员65人,候补中执委25人,候补监委14人,共214人,以党内元老吴稚晖为首联名上书蒋中正,要求实施国民党“改造计划”。7月18日,第六届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决定,第六届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与中央监察委员会中止行使职权。7月22日,蒋中正在台北阳明山主持国民党中常会临时会议,在会上作了题为《关于实施本党改造之说明》的长篇讲话:“去年7月,中正适应当前革命的需要,顺应全党同志的要求,拟定本党改造案,提交中央常会,中常会认为除改造纲要所定事项中必须全体代表大会决定的事项外,均可付诸实施……今年1月中正又约集中央同志若干人,就原案和各级党部及各地同志提出的意见,综合研究,另订方案,作为审定全案的参考。现在全案已经中正审定就绪,出了必须全体代表大会修改宪章始可实行的事项暂予保留外,今日特将本党改造纲要修正案,与本党改造之必要措施及其程式提交本会,希望即付讨论,予以通过,公开实施。”会议通过了蒋经国、张其昀起草的《中国国民党改造案》[8]。指定了中央评议委员会(“中评委”)委员吴敬恒、居正、于右任、钮永键、丁惟汾、邹鲁、王宠惠、阎锡山、吴忠信、张群、李文范、吴铁城、何应钦、白崇禧、陈济棠、马超俊、陈果夫、朱家骅、张厉生、刘健群、王世杰、董显光、吴国桢、章嘉、张默君等25人;后又增加新来台的何成濬、钱公来、时子周、萧同兹4人。
7月26日,蒋中正向全党宣布了改造方案,宣称国民党“如不彻底改造,将有亡党危机”。蒋致词强调,党国前途,为成为败,为功为罪,在此一举[8]。以总裁身份提出16人的中央改造委员会(简称“中改委”):
- 陈诚,台湾省主席。
- 蒋经国,国防部政治部主任,最年轻的改造委员。
- 张其昀,国民党总裁办公室秘书组长、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部长,中央研究院院士,制宪国代、考试委员。
- 张道藩,立法院副院长,CC派骨干。
- 谷正纲,国民党总裁办公室党政组长
- 郑彦棻,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长,历任三青团中央团部宣传处长、副书记、秘书长。
- 陈雪屏,台湾省教育厅长。
- 胡健中,《中央日报》社发行人,CC派骨干。
- 袁守谦,国防部政务次长。
- 崔书琴,国立政治大学教授、立法委员,1950年与张其昀共办“中国新闻资料供应社”。
- 谷凤翔,监察委员。
- 曾虚白,中国广播公司副总理,历任军事委员会参议、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国际宣传处长兼中央政治学校新闻学院副院长、行政院新闻局副局长。
- 萧自诚,中央日报社长,1934年起出任委员长侍从室少校秘书、少将秘书,三青团成立时出任中央团部常务监察。
- 沈昌焕,国民党总裁办公室新闻组副组长,燕京大学研究生,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的学生,担任蒋介石的英文秘书和翻译多年。曾出任行政院新闻局长。
- 郭澄,山西省参议会副议长。
- 连震东,台湾省参议会秘书长,历任国民党中央训练团少将教官,日本投降后任台北县接管委员会主任委员、国民党台湾省党部执行委员。
蒋介石任该委员会主席,张其昀为改造委员会秘书长,周宏涛为副秘书长(后又增加谷凤翔为副秘书长)[需要较佳来源]。
作为改造核心机构,改造委员会确立国民党为“革命民主政党”并且实施民主集权制,中国国民党在农林工商文教等机关团体建立辖下组织。改造委员会以国民党总裁蒋中正为全党最高领导人,而改造委员会秘书长担任蒋中正的幕僚长。
中央改造委员会下设1处7组5会:
- 秘书处:仰总裁旨意与本会议掌理事物,并对中央改造委员会议事、总务、人事等事务尽督导之责。张其昀担任处长,侍从秘书周宏涛担任副处长。秘书处权限与后来的中央党部秘书长大致相当。
- 第一组即普通党务组:组长陈雪屏,掌理台湾各地方党部;
- 第二组即特别党务组:组长谷正纲,负责产业、职业、学生、妇女、军队等党外团体和民众运动中的国民党特别党部的指导实务。
- 第三组即海外党务组:组长郑彦棻,负责海外各级国民党组织的党务;
- 第四组原为中央宣传部:组长曾虚白(1950年8月5日-1950年10月13日)/陶希圣(1950年10月13日-1951年7月25日)/萧自诚(1951年7月25日-1952年8月8日)/沈昌焕(1952年8月8日-1954年8月18日),主管文化宣传工作
- 第五组即从政党员组:组长袁守谦,掌理国大、五院等民意机构与政府党员之组织与政治活动,及对各“反共抗俄”参政政党联络之有关事宜;
- 第六组即敌后党员组,组长唐纵,负责搜集各种情报和研究、大陆敌后工作;
- 第七组即党营事业组,组长郭澄,负责国民党经营企业事业管理,及党员经济生活之辅导。
- 干部训练委员会:主任委员蒋经国
- 纪律检查委员会:主任委员李文范/狄膺
- 财务委员会:主任委员俞鸿钧
- 设计委员会:主任委员萧自诚
- 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主任委员罗家伦。《本党改造纲要》明确规定:“每一党员要研究本党的历史与革命理论。”
改造过程
[编辑]1950年8月5日,国民党中央改造委员会在台北中央党部举行就职宣誓典礼。参加典礼除了16名中央改造委员之外,还有中央评议委员、中央常务委员、政治委员及各“部长”等百余人。通过《中央改造委员会组织大纲》:改造期间该委员会行使中央执委会与中央监委会职权[8];蒋勉以恪遵总理遗教,负起救党救国之责任[8]。
改造运动的主要内容有:党员归队、党员整肃、刷新党政关系、开展民众运动、加 强社会调查、地方党务改造、反共抗俄总动员等。
蒋中正于中央改造委员会第一次总理纪念周中,揭示“本党今后努力的方向”[8]。8月31日[6],中央改造委员会通过《现阶段政治主张》,说明反攻收复时期之一切措施[8]。9月1日,中央改造委员会宣布《本党改造纲要》,并且开始为期2年的改造工作。9月9日,通过《中国国民党暨所属党部改造之措施及其程序》[6]。
9月29日,国民党中央改造委员会通过《党员归队实施办法》规定:“凡脱离组织之党员,未参加此次党员归队登记者,一律撤销其党籍;党员登记日期为20天,不得展延;各主办单位于登记结束后,15日内将报到党员纳入组织。” [11]于是台湾省各县市改造委员会相继成立,开始办理党员重新登记及编队工作。10月份通过《中国国民党干部训练计划大纲》、《中央直辖职业党部改造委员会组织章程》、《小组组织规程》、《特种党务改造实施纲要》等案。12月18日,国民党中央改造委员会通过“反共建国联合阵线计画纲要”[9]。1950年10月18日,中央改造委员会通过了《征求新党员办法》,规定“在18岁以上,无分性别、职业、凡信奉三民主义及本党政纲、政策,与遵守党章者,均得依照规定,申请加入本党”。办法还明确规定吸收新党员必须符合下列标准:一是愿为反共抗俄而坚决奋斗者,二是有刻苦耐劳之生活习惯者,三是能深入社会为民众服务者,四是工作努力能起到模范作用者。
1950年10月中央改造委员会通过《原有党员整肃办法》,对犯有叛国通敌、跨党变节、毁纪反党、贪污渎职、生活腐化、劣迹显著、放弃职守、不负责任、信仰动摇、工作废弛、作不正当经营以牟取暴利为目的等行为之一者,即为整肃清理对象。整肃采取检举、审议、核定、制裁的程序进行。经遣责错误,评议(包括调查、自我批评、评议)与处理三个阶段。一周内所制裁的党员违纪案共计126人,有116人被开除党籍[12],著名的有毛邦初案、刘航琛案等。
1950年12月23日,“国民党中央改造委员会号召党员归队”[9]。1951年1月4日,党员归队登记工作正式开始,至1月23日结束时,以20天期限,不得展延,共有20258人响应登记。蒋中正日记称:“党员归队如期结束,补行登记者只1万余人,总共既有在台党员为9万余名。”重新登记后每一党员必须参加小组,包括乡村小组、工人小组、青年小组、机关小组、城镇小组、山地小组等共3万余个。国民党第六届中央监察委员共589人,经重新登记结果为死亡6人,留居大陆及情况不明者84人,在港澳及海外者107人,开除党籍者62人,未归队者25人,在台的305名中央监察委员仅有个别人未归队。[13]
1952年10月,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改造完成。[14]。至1952年8月,国民党党员总数达到282959人,比改造之初增加了50%以上;党员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农工分子占49.31%,高中以上知识分子占29.77%,25岁以下青年占35.29%。 [15]1952年11月1日,中央改造委员会与第七届中央委员会举行交接仪式,中央改造委员会正式解散。
改造后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组织:
- 秘书处:负责中央委员会日常行政及不属于各部门职掌之事项。
- 第一组:负责自由地区组织与工作
- 第二组:负责敌后地区组织与工作
- 第三组:负责海外地区组织与工作
- 第四组:负责宣传工作
- 第五组:负责社会工作
- 第六组:负责情报工作
- 设计考核委员会:负责有关党政工作之设计与考核
- 纪律委员会:负责党纪案件审议与决算审核
- 财务委员会:负责财务管理
- 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负责党史管理
参考
[编辑]- ^ 任育德. 向下紮根:中國國民黨與臺灣地方政治的發展(1949-1960).
- ^ Lloyd E. Eastman, "Who lost China? Chiang Kai-shek testifies," The China Quartesly, No. 88 (December 1981), pp. 658-668.
- ^ 3.0 3.1 3.2 Myers, Ramon H., and Hsiao-ting Lin. "Breaking with the Past: The Kuomintang Central Reform Committee on Taiwan, 1950–52." (2007).
- ^ 4.0 4.1 任育德. 中国国民党的改造. 台湾大百科全书. 2009年.
- ^ 5.0 5.1 5.2 5.3 Dickson, Bruce J. "The lessons of defeat: the reorganization of the Kuomintang on Taiwan, 1950–52." The China Quarterly 133 (1993): 56-84.
- ^ 6.0 6.1 6.2 李守孔著:《中国现代史》,台北:三民书局,1973年9月,第181页,ISBN 9571406635
- ^ 陈布雷等编著:《蒋介石先生年表》,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8年6月1日,第60页
- ^ 8.0 8.1 8.2 8.3 8.4 8.5 8.6 陈布雷等编著:《蒋介石先生年表》,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8年6月1日,第65页
- ^ 9.0 9.1 9.2 张之杰等:《20世纪台湾全纪录》,台北:锦绣出版社,1991年
- ^ 高纯淑:〈蒋介石的草山岁月——从日记中观察〉,刊吕芳上主编:《蒋介石的日常生活》,香港:天地图书,2014年1月
- ^ 陈布雷等编著:《蒋介石先生年表》,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8年6月1日,第66页
- ^ 许福明:《中国国民党的改造》第98页,台湾正中书局1986年版。
- ^ 中国国民党中央改造委员会秘书处编:《一年来工作报告》,1951年8月版。
- ^ 李守孔著:《中国现代史》,台北:三民书局,1973年9月,第182页,ISBN 9571406635
- ^ 中国国民党中央党史委员会编:《革命文献》第77辑第1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