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大理市博物馆

坐标25°41′33.04″N 100°9′40.03″E / 25.6925111°N 100.1611194°E / 25.6925111; 100.1611194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大理市博物馆
正门
成立1986年2月24日
地址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大理镇大理古城复兴路111号
坐标25°41′33.04″N 100°9′40.03″E / 25.6925111°N 100.1611194°E / 25.6925111; 100.1611194
类型地方综合性博物馆
馆藏规模共17,474件(套),其中珍贵文物408件(套)
面积馆舍建筑面积2,879平方米,展厅面积2,160平方米
参观人数97.0万人(2023年)
所有者大理市文化和旅游局
网站www.dlsbwg.cn
地图
地图
数据截至2023年[1]

大理市博物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的一家地方综合性博物馆。创建于1986年2月24日,1988年10月1日正式开放,馆舍位于大理镇大理古城复兴路111号云南提督府旧址内。2009年被评为国家三级博物馆,同时还是云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2][1]

沿革

[编辑]

大理市博物馆馆址在明代为分巡迤西道署,清康熙二年(1663年)建为云南提督衙门。咸丰六年(1856年),杜文秀起义爆发,攻占大理府城后,在提督府内设元帅府。同治十一年(1872年)起义失败后恢复提督府。1939年至1949年[3]先后为楚大师管区、腾大师管区及滇西师管区司令部。[2]1949年12月20日,中共滇西北地委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第七支队进驻大理,指挥部设在此处[4]。解放后移交解放军第十四军,建为幼儿园。1986年移交地方政府并成立大理市博物馆[5],1988年10月1日正式开馆[6]。2009年5月18日起向公众免费开放[2]

馆舍

[编辑]

大理市博物馆占地面积16,133.5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656平方米。其整体建筑仍保持云南提督府的原有格局,并将园林古建与馆藏陈列有效结合[2]

陈列

[编辑]

截至2023年该馆共有藏品17,474件(套),其中珍贵文物408件(套),设有大理历史文物展厅、明代陶俑馆、佛教艺术馆、古代书画艺术馆、军门旧事——馆址历史沿革展5个固定陈列[1]。在博物馆南花厅的碑林收集有大理国至清的200余通碑刻,是云南省最大规模的碑林,其中《山花碑》为白族白文的最早石碑[7][2]

展品

[编辑]

参考

[编辑]
  1. ^ 1.0 1.1 1.2 大理市博物馆. 全国博物馆年度报告信息系统. 2023 [2025-02-13]. 
  2. ^ 2.0 2.1 2.2 2.3 2.4 中国国家文物局. 中国博物馆志·第五册. 北京: 文物出版社. 2012: 356–361. ISBN 978-7-5010-3460-4. 
  3. ^ 大理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 大理白族自治州志·卷六. 昆明: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0: 179. ISBN 7-222-02914-1. 
  4. ^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科研管理部编. 全国重要革命遗址通览 第3册. 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2013.12: 1122. ISBN 978-7-5098-2391-0. 
  5. ^ 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文化研究所编;杨世钰,赵寅松主编;尚榆民,和生弟分册主编. 大理丛书 建筑篇 卷2. 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 2015.11: 178–179. ISBN 978-7-5367-6753-9. 
  6. ^ 大理市文化丛书编辑委员会 编. 大理市文化志. 昆明: 云南民族出版社. 1996: 268–269. ISBN 7-5367- 1268-5. 
  7. ^ 薛琳主编. 新编大理风物志.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9.04: 105. ISBN 7-222-027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