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拉圈
呼啦圈(英文:hula hoop)是直径约一米的环形玩具(制作材料可以是藤、草、竹、木材、塑胶、超合金等)。玩家要将呼拉圈套在腰上或身体其他部分不停转动,不让呼拉圈跌落地上。呼拉圈除了可当成一般玩具之外,也常用于比赛、杂技表演,或当成运动器材使用。
历史
[编辑]早于数千年前,世界各地已有儿童利用直径很大的圈环作玩具。这些圈环可以用葡萄藤、或者质地较硬的杂草制作,玩的方法有转、滚、抛等等。3,000年前的古埃及儿童会用一根棒来推动葡萄藤做的圈环,让它不停滚动。在古希腊,人们会把圈环套在腰间转动,以收减肥之效。这种玩意在14世纪的英国也十分流行,不过当时的医师指责这会引起心脏病发作和脊骨移位。18世纪初期,西方航海家到达夏威夷,发现当地的呼拉舞和转动腰间圈环的姿势不约而同,于是这种玩意便得了“呼拉圈”之名。
1958年,美国Wham-O玩具公司的创办人理察·纳尔(Richard Knerr)和阿瑟·莫林(Arthur Melin)重新将呼拉圈推出市面。他们的灵感源自一名刚到访澳大利亚的加州朋友,他说当地的儿童上体操课会把竹制圈环套在腰间转动[1]。新推出市面的呼拉圈,用名为Marlex的新研制耐用塑胶制成。呼拉圈广受欢迎,推出仅两年间卖出超过1亿件;而这也推动了Marlex塑胶的广泛生产和使用。呼拉圈堪称1950年代最受欢迎、也最能赚钱的玩意。呼拉圈热潮退却后,Wham-O公司再度推出飞盘玩具,同样卖个满堂红。
玩具以外
[编辑]1960年代,呼拉圈开始成为马戏团、杂技团的常见道具。俄国和中国的杂技艺人的呼拉圈技法层出不穷,影响了后代杂技艺人的表演。2002年,澳大利亚杂技艺人、呼拉圈研究者茱迪斯·拉妮艮(Judith Lanigan)编排的《垂死的天鹅》(The Dying Swan),就用上了30个呼拉圈,号称“悲剧与呼拉圈的混合体”。
时至今日,世界各地都可以买到五花十色的呼拉圈,最常用作减肥用具。21世纪初甚至出现所谓“坐着都能旋转的电子呼拉圈”,那是条内嵌电路的软带,用家缚在腰间打开电流,仪器会在腰间绕圈下压,产生类似转动呼拉圈的感觉,生产者声称“运动效果和传统呼拉圈类似,但不会造成运动伤害”。[2]
世界之最
[编辑]- 1999年5月25日:美国人肯·科瓦茨(Ken Kovach),创下边跳弹床边转呼拉圈(垂直翻滚,非一般在腰部水平旋转)次数最多的吉尼斯世界纪录。[3]
- 2000年10月28日:台湾高雄市立中正体育场上2,290人同时转动呼拉圈3分钟,打破最多人同时转呼拉圈的纪录。上次世界纪录为2,010人。[4]
- 2005年6月4日:澳大利亚人卡莲娜·奥兹(Kareena Oates)同时转动100个呼拉圈,所有呼拉圈回转3周,创下单人同时转动最多呼拉圈的纪录。[3]
资料来源
[编辑]外部链接
[编辑]- (英文) 麻省理工学院(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介绍发明
- (英文) about.com[失效链接]:介绍发明
- (英文) The Hula Hoop:呼拉圈研究网站,探讨其历史来源、杂技团的使用、保健功效,并教授各种程度玩法
- (英文) Hooping.org:呼拉圈爱好社群,有网志、照片、讨论版、呼拉圈班以及呼拉圈活动资讯
- (英文) NPR:呼拉圈又再流行(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播客):讲述摇滚乐团为了增加现场气氛,让现场观众大玩呼拉圈,后来呼拉圈成为乐团的标志。也衍生出呼拉圈专业人员,为增加现场气氛而当众玩呼拉圈[失效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