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轻率指控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Wikipedia:ICA

各用户在维基百科协作时,难免因与其他编者意见不同而产生争执,此时各方应遵循争议解决指引所列方法,尝试化解矛盾。然而,部分用户或会因对事件的不满,在讨论时对人不对事,径自将问题归咎于对方身上。没有假定善意、未经论证、论证存在逻辑谬误的负面评论均可能构成“轻率鲁莽指控他人行为不当”。此为诉诸人身的不文明行为,是维基百科社群不能接受的行为。

常被轻率使用的指控

[编辑]

“破坏”

[编辑]

维基百科上最常被轻率使用的指控就是“破坏”。按破坏方针定义,仅有蓄意以毁损维基百科为主要目的的扰乱行为才构成破坏。但是,很多时候“破坏”一词都被误套用于一切扰乱编辑,如编辑战等行为就常被误称作破坏。所有实际抱持改善维基百科完整[注 1]意图的编辑都不应称为“破坏”。轻率使用“破坏”一次很可能使对方对继续参与或改进自己的编辑方式有所却步。

“滥权”

[编辑]

另一经常出现的就是轻率指控持有进阶编辑权限(如管理员回退员等)“滥用权限”。获得进阶编辑权限的用户一般都是在社群信誉相对良好、有一定编辑经验的用户,相对而言应较熟悉社群的明文规则和其他常规。[注 2]在使用其权限处理某些争议事项时,常会出现因与个别用户(尤为受影响用户)观点不同,或是因不熟悉规则,继而直接指控对方滥用职权。持权方可能确实有合理理据和推论,经过仔细考量才行事,并非随心而行。

轻率指控的成因

[编辑]

没有假定善意、被情绪影响、不熟悉规则、未经论证的评论、逻辑谬误(尤为滑坡谬误)等均是常见的轻率指控成因。涉事用户通常未必能在强烈情感下作出客观判断,更可能会因此而忽略了重要的推论步骤,从而出现误判和轻率指控。

避免轻率指控的方法

[编辑]

在作出指控前,用户应首先尽量推论对方行事的逻辑立场,理解对方的行为原因。例如,若用户对管理员的操作有不认同之处,固然可以提出申诉,但申诉时不应直接指控对方行为是滥权,而是尝试顺着对方行事的逻辑,依方针指引及社群常规去推论对方为何判断错误。仅有对方无法解释(不是解释不合自己的想法,而是真的没有办法解释)操作意图才考虑对方是否轻率用权,再考虑是否构成滥用权限。

用户应尽可能避免在自己涉及争议时指控对方行为是否不妥。更佳的做法是将提出问题,询问对方以至社群的意见,由其他人协助判断对方行为是否不当。当然,明显的破坏、经尝试交涉后仍拒绝解释自己行为依据的情况则属于显然的不当行为,可立即提报至相关社群板块供讨论及处理。

什么不是轻率指控

[编辑]

顾名思义,轻率指控所指的是未经合理推论步骤就径自认定对方行为是恶意损毁的情况。反之,经过合理推理的指控即非轻率指控。合理的推理应该尽可能慎密,没有忽略重要问题、没有无视对方提出的理据、符合方针指引且符合常人逻辑。

注释

[编辑]
  1. ^ 此处“完整”指“integrity”,包含维护好的内容和移除不好的内容。
  2. ^ 持进阶权限用户熟悉规则固然非必然之事,只是相对而言通常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