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特色条目候选/物理学史
外观
20支持,2反对 =>特色 --Advisory 2009年9月12日 (六) 10:49 (UTC)
这是我三年多来独立编辑的最长的一个条目了(近二十万字节),花费的时间比预想的要长,原来也没以为能写那么长的-_-……条目内容基本属于原创,主旨是能覆盖绝大多数重要的理论以及相关的实验。我认为内容足够丰富且深入浅出了,能够给非物理类专业的读者一个相当科普的认识吧,若如此我的目的便达到了。由于工作量巨大且编辑时间仓促,有错误疏漏在所难免,还请多提出意见。—迷走SuiDreamBCS Championship! Go Gators! 2009年8月29日 (六) 17:52 (UTC)
支持
[编辑]- (+)支持,提名者的票—迷走SuiDreamBCS Championship! Go Gators! 2009年8月29日 (六) 04:58 (UTC)
- (+)支持,内容详尽alexchris(留言) 2009年8月29日 (六) 6:33 (UTC)
- (+)支持,深入浅出且完整。--あるがままでいい(talk) 2009年8月29日 (六) 08:57 (UTC)
- (+)支持加(!)意见,内容固然详实,但是内容好像仅限于欧美的发展,阿拉伯物理学的发展好像没有提及(虽然没提及照样可能特色),这个我在英文版中找到了。另外,也可以找其他地区的物理学。否则会有地域化倾向。—TBG To Be Great 2009年8月29日 (六) 10:02 (UTC)
- (+)支持,内容通俗易懂,且物理学各分支历史的篇幅也较为恰当。—KeepOpera (留言) 2009年8月30日 (日) 02:19 (UTC)
- (+)支持,尽管我对物理学只有很基本的知识,我还是明白了,长知识了。内容很丰富,很易明白喔!-Kiva(兔也) 2009年8月30日 (日) 02:45 (UTC)
- (+)支持,已经很久没见到比英文版还丰富的科学类条目了。--长夜无风(风过耳) 2009年8月30日 (日) 19:08 (UTC)
- (+)支持,同上各位—ArikamaI 炎热真是惹人不愉快,尽管带来暑假(ArikamaI的24小时运作通讯装置) 2009年8月31日 (一) 9:28 (UTC)
- (+)支持,除了学者肖像之外还可以加点别的图片。寒蝉退士 (留言) 2009年8月31日 (一) 02:09 (UTC)
- (+)支持,迷走SuiDreamBCS Championship! Go Gators!以精湛的笔法,忠实地叙述出物理历史。这佳作是对物理有兴趣的维基人士必读之文章。—老陈 (留言) 2009年8月31日 (一) 04:50 (UTC)
- (+)支持+(!)意见:深入浅出。另外,
楼主楼上的支持票算是两人还是一人?编辑历史很奇怪啊!YunHuBuXi 2009年9月1日 (二) 08:59 (UTC)囧rz……哪有楼主的说法。当然是一票了,提名人要投票的。另外阁下到底支持与否?—快龙 毁人不倦 2009年9月1日 (二) 12:25 (UTC)
- (:)回应:眼花…老陈引用了Suiseki整个签名模板,一时不解。YunHuBuXi 2009年9月1日 (二) 12:40 (UTC)
- (+)支持,内容翔实。—快龙 毁人不倦 2009年9月1日 (二) 15:48 (UTC)
- (+)支持:原来在推特色啊,我也来加一把力!理由同上。——苏州宇文宙武之太阳殿 ♨迎仙宫 ★尚书省 ¤内容大师提名 2009年9月2日 (三) 14:04 (UTC)
- (+)支持介绍恰当,内容详尽,参考充足,以后中学生找资料可更易了。窗帘布(议会厅)(动员令最佳条目投票) 2009年9月3日 (四) 09:14 (UTC)
- (+)支持:很好的条目。--Teekkari (留言) 2009年9月3日 (四) 18:12 (UTC)
- (+)支持,内容详尽且完整,深入浅出。——Choihei (留言) 2009年9月3日 (四) 19:23 (UTC)
- (+)支持,非常强。—Walter Grassroot™ |留墨存香 2009年9月4日 (五) 22:56 (UTC)
- (+)支持,作者幸苦了!我看是费了不少心血地!质量符合标准!Qin5824 (留言) 2009年9月6日 (日) 14:19 (UTC)
- (+)支持,单单是阅读此文时间之长,便领会到编者所付出的努力。—LUFC~~Marching on Together 2009年9月8日 (二) 11:05 (UTC)
- (+)支持,同上诸位。—黑暗魔君 (留言) 2009年9月9日 (三) 14:33 (UTC)
反对
[编辑](-)反对。
- 物理学当中的理论分类,只有量子力学,没有另外列出原子核物理和粒子物理,是不是代表在物理学的领域,后者可以包含在量子力学的范围之内?在这一篇被拿到和量子力学同样的地位来讲述,看起来这两个是分开的领域,或者是重要性相同,如果回到物理学的研究区,这个部分好像应该是被在主要研究领域项目之下,因此回到这一篇的时候,在架构上,这一篇是以主要理论为主轴来讲述历史,那么主要研究领域的历史应该要区隔一下,因为理论和研究领域,根据物理学的条目的区分,还是有差别的。这一篇的架构上也应该有所区别,好让读者了解,主要理论和研究领域有所区别。
- 相对论这个理论太有名了,在近代物学领域的地位非常的高,对后续的历史发展也会有重大的影响。本条目有解释相对论的产生背景,但是对于相对论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并没有说明。在相对论的后面有一段这样的话:这一发现随后被全球报纸竞相报导,一时间使爱因斯坦和广义相对论名声赫赫,有报导甚至撰文称“发现了一个新宇宙”。。然后接下去就是量子理论,相对论的重要性和在历史上的影响,应该有简短的小总节性质的介绍。就一个外行的人来看这一篇,会觉得相对论是不是对量子力学与原子的相关研究有重大影响?那么在相对论的这个部分应该要解释一下,有个转接的意义。
- 做为特色条目,还是需要严格一点,不是篇幅很大就等于特色条目。应该修改的地方还是要提出来。-cobrachen (留言) 2009年9月5日 (六) 02:22 (UTC)
- 我开始觉得Cobrachen有点讨厌,他就算面对鸡毛蒜皮小错时也从不改善或给意见,而是从来地反对,便像某几位只懂批评,亳无改进建议的立法会议员一般。窗帘布(议会厅)(动员令最佳条目投票) 2009年9月5日 (六) 03:21 (UTC)
- 就像黄毓民、梁国雄般这么讨厌。--218.102.221.161 (留言) 2009年9月6日 (日) 06:04 (UTC)
- 请注意自己有否人身攻击— Kiva(兔也) 2009年9月5日 (六) 03:29 (UTC)
- 这个是这样的。老好人谁都喜欢,也谁都愿意当。不是所有人都有提出反对的勇气的,所以有一个敢直言自己反对意见的人,应该做的不是去打压、批评、讥讽,而是应该看看他的意见是不是有合理的东西。—快龙 到此一游 2009年9月5日 (六) 13:52 (UTC)
- 参选前应该要做的没做到,该负责的是谁?该仔细审查没有看出来,品质出问题还大言不惭的时候,该检讨的是谁?连参选规则都不好好看清楚,想清楚,对条目品质的基本把关都没有做到的时候,你批评的立场在哪里。你有随便投票的自由,就要压制别人反对的立场?-cobrachen (留言) 2009年9月5日 (六) 04:07 (UTC)
- 有Cobrachen这样一位严格的维基人是件好事,如Shizhao虽然很严格,但由于站务缠身其反对意见总是很模糊。特色条目的认定这件事本身就是原创研究,每个人内心的标准不同导致观点的不同。—KeepOpera (留言) 2009年9月5日 (六) 17:43 (UTC)
- Cobrachen的用意是好的。表达方法嘛…啊唷!哈哈!Hehe!he he,hehe hehe!YunHuBuXi 2009年9月6日 (日) 02:53 (UTC)
- 有Cobrachen这样一位严格的维基人是件好事,如Shizhao虽然很严格,但由于站务缠身其反对意见总是很模糊。特色条目的认定这件事本身就是原创研究,每个人内心的标准不同导致观点的不同。—KeepOpera (留言) 2009年9月5日 (六) 17:43 (UTC)
- 等到日后主管把只看了一眼的报告,当着全体的面摔在你的脸上时,有人大概才会体认现在根本是清风拂面。学校是不会让你体认到这些现实。-cobrachen (留言) 2009年9月6日 (日) 15:11 (UTC)
- (:)回应,在这里,电磁学指的是古典电磁学 (classical electromagnetism) ,一般简称为电磁学。倘若再加上量子力学和相对论,则称为量子电动力学 (quantum electrodynamics) 。必须学会了古典电磁学、量子力学和相对论,才能进阶至量子电动力学,否则,就如同读天书一般。这就是为什么通俗科学著作比较少谈到量子电动力学。类似地,热力学一般指的是古典热力学 (classical thermodynamics) 。有些作者喜欢将统计热力学 (statistical thermodynamics) ,或称统计力学 (statistical mechanics) ,包括在古典热力学内;有些则将统计热力学独立成为另一领域。量子热力学综合了古典热力学和量子力学的理论,是一门很艰深的学问。—老陈 (留言) 2009年9月5日 (六) 06:20 (UTC)
- 我从昨天到今天一直在外地,没看到又多了那么多讨论,现就cobrachen的问题一一答复如下
- 阁下对物理学分类的理解有误,这一点老陈已经解释了,热力学是一组唯象学定律,完全是经典的内容(英文的classical译作“经典”,这是大陆用法,相当于台湾的“古典”,它基本没有时间上的意义,是相对“量子”而言的。),因此热力学不分成经典与统计,而统计要分成经典和量子。至于“机械热力学”,我不清楚那是什么领域,可能是指大陆的“工程热力学”?这只能算是热力学的一个工程应用罢了。另外,电磁学一词都是指经典电磁理论,而不会指量子电动力学,这一点无需说明。
- 为什么会将原子核物理和粒子物理分开和量子力学并列的问题,这是由于在历史上原子物理最初是独立发展的,在原子物理建立之初还没有量子力学,因此它原则上可以算是和力热电光等普通物理并列的分支(物理专业本科生的普通物理课一般也是如此安排的),由一些唯象的实验性规律来描述,因此不宜放到量子力学之下,这些仔细看章节内容可以了解到。粒子物理学是原子物理学的一个发展分支,它也包含一些属于自己领域的理论。虽然将粒子物理作为量子力学的延续而放到研究领域中也是可以的,但我认为这两种做法最多也就是各有各的道理,怎么归类影响不大。
- 相对论一节,关于相对论在创立之初的年代都解决了哪些问题、改变了物理学中的哪些基础观念,我想说的都很清楚了,这大概应该算作历史上的影响。本章节最后一句话是“但那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天体物理学和宇宙学进入了所谓广义相对论的黄金时代之后的事。”,如果阁下仔细看过后文的天体物理学和宇宙学两节,应该能了解到广义相对论对整个物理学的发展具有多大的影响吧。
- 二十世纪物理学发展一章,这一章只是时间上的一个分类,由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后的物理学发展庞杂,能够像前面那样清楚划分已不大可能。当然,把这一章的前三节分为一段标明是研究领域,第四节独立为一段标明是万有理论也可以。
- 本条目中的专业用词除个别未得到验证外,都参考了全国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和国立编译馆,属于规范用词。不过我暂时还没有看到有哪些词和物理学条目使用中有出入,但物理学条目中各分支领域的划分多少也有不恰当的地方。
- 综上,我认为关于这个条目的段落结构问题确实有可商榷之处,但作为主要编者我这样分段也有自己的道理。如果阁下认为有更好的方案尽可修改,只要不违反物理学常识我都会接受。—迷走SuiDreamBCS Championship! Go Gators! 2009年9月6日 (日) 04:03 (UTC)
- (:)回应。在阅读阁下的回复之后,有个观念需要强调一下。你对物理领域的了解,是不同等于其他读者的经验。而会阅读这个条目的读者,多数是对物理一窍不通或者是仅有很普通的概念,那么,你在撰写的时候,需要顾及到这些多数的读者,而不是以对物理有相当程度的人为主要的陈述对象,因为这是百科,不是进阶的物理教科书。即使是物理101,撰写的方式和用词也会和其他真对物理领域读者的书籍有多或少的差异。
- 因此,你在第一段的解释中电磁学一词都是指经典电磁理论,而不会指量子电动力学,这一点无需说明。,这样的想法在你撰写的时候需要抛开。既然今天我会问,那就表示这样的问题在其他对物理不懂的人来说,都是可能存在的疑问。对你来说,这毋须说明,可是对多数的读者来说,这就是需要说明的地方,你觉得理所当然的部分,需要多考虑一下是不是要多用几个字(不见得要长篇大论)的稍加解释。
- 有关原子物理的地方,为什么会将原子核物理和粒子物理分开和量子力学并列的问题,这是由于在历史上原子物理最初是独立发展的,在原子物理建立之初还没有量子力学,因此它原则上可以算是和力热电光等普通物理并列的分支。现在看到你的解释我可以理解你安排,但是这样的简单说明并未放入内文当中,那么还是会有其他的读者有同样的疑问,他们要去哪里找答案呢?因此像是这样的简单说明,可以考虑如何融入。而且既然这和历史的发展有关系,那么也许可以简单的融入某个章节。
- 有关相对论的部分,你的解释是如果阁下仔细看过后文的天体物理学和宇宙学两节,应该能了解到广义相对论对整个物理学的发展具有多大的影响吧。。这方面我建议你可以考虑一下做个调整。读者阅读的顺序多半是从前往后,即使一个读者直接跳到相对论的章节,也是从前往后阅读,那么,既然你在后面的章节会有更多关于相对论对于近代物理研究的影响,和在历史上的定位等等,何不像是书籍中非常常见的提到有关XXX会在后面章节另有叙述之类的呢?这样读者可以明白你的安排,更容易阅读你提供的内容。这也是一般出版品在排版和编辑上需要考虑的地方。这一篇的内容很长有很多,他们相互之间又有一些联结,单独的分类是无法让一般的读者看出他们横向上的关联性。而这些提示往往也只需要很简单的说明,毕竟详细的内容在另外的章节,你不需要重复。
- 有关架构上,我的建议主要是将物理学和这一篇一起搭配阅读的时候,因为两篇的架构不同而产生的疑惑。不是说两篇的架构要一样,而且,物理学将主要理论和研究领域分开的做法,我也不知道是不是正确。但是对一个想要了解物理学的读者来说,ㄧ些名词是有需要借助物理学条目来了解或者是找寻资料。因此我的着眼点在于两者间是不是有互相参考而搭配的可能,这一篇是不是也可能将理论和研究领域稍加区分,互作挥应?-cobrachen (留言) 2009年9月6日 (日) 13:27 (UTC)
- (:)回应,谢谢您的关注,我也赞同您的意见,很想按照您的意见做适当的修改。但我现在正忙着翻译位移电流 (en:displacement current) ,抽不出时间。我发觉这篇文章的英文版内容有很严重的错误,假若不加以修正,翻译出来的成品会导致读者得到不正确地资讯。身为维基作者,我们应该极力避免这种事件的发生。等我把这工作告一段落,我会仔细地研读条目物理学,试着将这篇文章内部的术语一致化。希望能屏息以待。—老陈 (留言) 2009年9月9日 (三) 04:43 (UTC)
- 我基本赞同Cobrachen提出的第二和第三点,并已在文中添加了简略说明,但对于第一点我不能苟同。我随便拿几个月前争执不休的“欧洲冠军联赛”这个词为例做个不太恰当的类比,希望诸位能明白:这个词中没有出现“足球”一词,而且它实质上更属于杯赛而不是联赛,它的名称只是因为被规定那么称呼而已。“电磁学”这个词也是如此,即使没有经典(古典)二字放在前面,它的含义也只代表经典。这个条目是history of physics,不是everything of physics,如果有读者不确定电磁学都研究哪些内容,应该同时去参考电磁学这个条目,而不是责问电磁学史的内容中为什么没有将经典电磁学和量子电动力学加以区分(不过,如果一个读者不知道电磁学都研究什么,他恐怕也不可能提出“电磁学和量子电动力学有什么区别”之类的问题吧)。再退一步讲,在本条目中电磁学一节已经很清楚地放到了经典物理学这一章的下面,那么它的研究内容是什么,是属于经典理论还是量子理论,我想这应该是很明确的吧。阁下参考了物理学这个条目中的不当分类而被误导,反而认为我这里的架构存在问题,事实是物理学条目中的“理论和概念”一节需要重新归类,考虑到物理学这个条目的重要性,这项工作应当尽快完成。—迷走SuiDreamBCS Championship! Go Gators! 2009年9月9日 (三) 05:49 (UTC)
- (-)反对,单看一小段就出现了两处用词不当。对宇宙中天体的观测也成为了人类进一步研究力学运动的绝佳场所。1609和1619年,开普勒先后发明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大定律。而且读起来也极为不通顺。已代为修改,但不知正确与否。
哥白尼对太阳、地球、月球和其他行星的相对运动的在当时看来相当激进的分析将有可能被用来证明经院哲学家们所描述的自然界不符合实际情况。这句不知想要表达什么。还有这个: 伽利略对力学实验的兴趣以及他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运动的方法为后世建立了一个基于实验研究的自然哲学传统 。建议再仔细审查一遍。—奔流沙 (留言) 2009年9月5日 (六) 16:48 (UTC)
- 谢谢阁下意见,“场所”一词是有些不符合现代汉语习惯,“手段”可能更好一些;开普勒的那句话我原来不是那么写的,我用的词是“总结”,这是后来被人修改成这样的,可以参考编辑历史。后面那两句话有些晦涩,属于英译中的翻译后遗症,我觉得意思还是可以理解的,但我会去修改成符合中文习惯的句子。—迷走SuiDreamBCS Championship! Go Gators! 2009年9月6日 (日) 04:14 (UTC)
- 自首...这一段很有英语遗风,我改完后也不见得怎么样,还误用了“发明”...YunHuBuXi 2009年9月11日 (五) 15:33 (UTC)
(:)回应,不单单是只有那上面那两句的而已,只是本人粗略看了开篇的前两段所提出的迷惑,再看下一段,发现下文还有很多此类的情形,建议还是写成短句较好。—奔流沙 (留言) 2009年9月6日 (日) 08:17 (UTC)
- 这两句已经按阁下的意思进行了修改,后面的内容里我暂时还没有找到过长的句子。另外,由于牛顿一段之后的内容都没有再参考对应的英文版翻译,应当不会有过于晦涩的“哲学语句”出现了。—迷走SuiDreamBCS Championship! Go Gators! 2009年9月9日 (三) 05:12 (UTC)
意见
[编辑]- (!)意见:请不要留下“不如移动至物理学历史”之类的留言了,“史”不一定要加“历”字。YunHuBuXi 2009年8月29日 (六) 06:43 (UTC)
- (!)意见:好歹算是有“史”可读了……-快龙到此一游阁下有话请讲 2009年8月29日 (六) 08:24 (UTC)
- (!)意见:我还是蛮喜欢这个条目的,不过力学史部分是不是还应该增加一些,特别是早期历史?— LuHungnguong (留言) 2009年8月29日 (六) 16:18 (UTC)
- (:)回应,回藏骨集团,在几何光学的发展一节里有提到阿拉伯科学家海什木(英文版中描述阿拉伯物理学的内容也基本是围绕他的)。考虑到此人的影响力,我认为介绍他所用的篇幅在全文中的比例是恰当的。而为什么全文内容看起来都是在描述欧美的发展,我认为纵观物理学的发展,重点放在欧美是应当的(另外客观地,条目中还提到了日本、印度、苏联、中国、新西兰还有巴基斯坦物理学家的研究,而其他地区似乎真的没有什么)。我在编辑中希望能做到介绍每一位物理学家研究的文字长度能够和他对物理学界的影响力相称,就内容而言我认为在玻尔-爱因斯坦论战一节之前的内容都是符合这一准则的。但由于过分专业会造成阅读困难等原因,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之后的物理学发展介绍和前面相比已经有很大程度的压缩了,而且二十世纪的物理学基本就是围绕欧美和日本为中心的(二战以后更是以美国为中心的),因此这部分内容其实还应该更丰富才是。英文版条目遭批评的一个原因就是伽利略之前的历史介绍的比重太大(虽然已经比以前好多了),我认为像英文版那样介绍古希腊和阿拉伯的篇幅要比介绍伽利略和牛顿加起来的篇幅还要长的做法是不合理的。不知道这样说能不能解答LuHungnguong的问题,不知道您说的力学早期史是否是指古希腊的时代?如果不是的话您认为还应当添加哪些内容呢?—迷走SuiDreamBCS Championship! Go Gators! 2009年8月29日 (六) 17:52 (UTC)
- (:)回应: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之后的物理学可谓是沧海桑田般的发展,还是希望Suiseiseki兄有时间能多写一些,不一定要在这个条目中加入,可以开设主条目如近代物理学史。—KeepOpera (留言) 2009年8月30日 (日) 01:50 (UTC)
- (:)回应:在下所说的“早期”是指前伽利略时代,这里面古希腊占了大头。因为力学是物理学发展最早、历史脉络最清晰的一个分支,值得从古希腊追溯下来进行比较系统的阐述。英文版的结构是将各分支放在一个提纲下,这也许是早期篇幅过重的原因。中文版现在的结构很不错,力学部分适当增加一点早期历史会更好(当然,不必像英文版那样比重失调)。— LuHungnguong (留言) 2009年8月31日 (一) 03:10 (UTC)
- 一点点意见:条目有个分类包含未完成DOI引用来源的页面,应该修复。另外,插图怎么都是人头呀?—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9年8月31日 (一) 12:15 (UTC)
- 你想看脚么?窗帘布(议会厅)(动员令最佳条目投票) 2009年9月3日 (四) 09:16 (UTC)
- 很奇怪的分类,希望懂技术的维基人协助一下。别的条目还有一个“需要单向转换的条目”的分类,都不知是什么,很奇怪。
- 这个分类是由模板cite doi自动产生的,调用时模板声称会由机器人在数分钟内完成,结果三天了也没添加上……现在已经手动修复。另外我也觉得图像单一用学者头像比较单调,再找找有什么合适的图片吧(应该是具有历史意义的照片,纯物理图片就没意思了)。—迷走SuiDreamBCS Championship! Go Gators! 2009年8月31日 (一) 14:50(UTC)
- 代为添加了一些图片,希望作者不要介意。本来想多找些关于著名实验的图片,可惜好看的实在不多。蓝色的顶夸克-对撞机|气泡室- 2009年9月6日 (日) 09:52 (UTC)
- 当然不会介意,特别感谢阁下的协助,只是有一点:在高分辨率下图片过多会使排版有些乱,个人认为图片的选择上还需再做替换取舍。—迷走SuiDreamBCS Championship! Go Gators! 2009年9月9日 (三) 05:12 (UTC)
- 代为添加了一些图片,希望作者不要介意。本来想多找些关于著名实验的图片,可惜好看的实在不多。蓝色的顶夸克-对撞机|气泡室- 2009年9月6日 (日) 09:52 (UTC)
- 这个分类是由模板cite doi自动产生的,调用时模板声称会由机器人在数分钟内完成,结果三天了也没添加上……现在已经手动修复。另外我也觉得图像单一用学者头像比较单调,再找找有什么合适的图片吧(应该是具有历史意义的照片,纯物理图片就没意思了)。—迷走SuiDreamBCS Championship! Go Gators! 2009年8月31日 (一) 14:50(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