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用户:Thouyutim/沙盒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1968年夏季奥运会200米比赛结束后,金牌得主汤米史密斯(中)和铜牌得主约翰卡洛斯(右)在领奖台上举起拳头;他们都佩戴着奥运人权项目徽章。来自澳大利亚的Peter Norman(银牌得主,左)也佩戴着与史密斯和卡洛斯团结的OPHR徽章。

最新修正版在这边 请和组员确认一下!! Draft:1968年黑人权力致敬事件

1968年奥运会黑人权力致敬事件是非洲裔美国运动员Tommie Smith和John Carlos在墨西哥城奥林匹克体育场举行的1968年夏季奥运会颁奖仪式上进行的政治示威事件。史密斯和卡洛斯分别在田径200米的比赛中获得金牌和铜牌后,他们在领奖台上面对他们的国旗,当听到美国国歌时,两个运动员举起戴着黑手套的拳头,直到国歌结束。此外,史密斯,卡洛斯和澳大利亚银牌得主彼得诺曼都穿着有人权徽章的夹克。事件之后史密斯在他的自传“Silent Gesture”中表示,这一行动代表的不是对“黑人权力”的致敬,而是对“人权致敬”。该事件被认为是现代奥运史上最公开的政治声明之一。

大致上OK/ 请加上内部链接[[ ]],和以下数点

  1. 旗帜 ->>国旗
  2. 每个 ->>两个

事件经过

[编辑]

1986年10月16日早上,[1] 美国选手 Tommie Smith 以世界纪录19.83秒赢得200米赛跑。澳洲选手 Peter Norman 以20.06秒获得第2名,而美国选手 John Carlos 以20.10秒的成绩获得第3名,比赛结束后 , 3名得奖者到颁奖台,并由David Cecil,颁奖.两名美国选手在只穿黑色袜子的情况下领奖,代表黑人贫困.[2] Smith 在脖子上戴着围巾,代表着黑色的骄傲, 卡洛斯拉开上衣的拉链,表达了对美国所有蓝领工人的团结,并戴着一串珠子,代表那些被私刑或杀害而没有人被祈祷的人。

" 这是为了那些在海中央被抛下船的人"[3]三名运动员带着奥运人权项目(OPHR) 的徽章 站在诺曼后面, 批评澳大利亚以前的白澳政策, 表达了对他们理想的同情.[4] 社会学家Harry Edwards, OPHR的发起人, 促使黑人运动员去抵制比赛 ; 据说, Smith 和 Carlos在1986年10月16日的行动,[1] 就是受到Edwards的启发 .[5]



两位美国运动员原本打算带着两只黑色手套去会场, 但 Carlos把手套忘在选手村. Peter Norman 提议 Carlos 戴 Smith的左手套. 因为这个原因, Carlos 举起他的左手而不是右手, 不同于传统的黑色力量致敬.[6]当国歌响起时, Smith和Carlos低着头表达敬意, 一个成为全球头条消息的手势. 当他们一离开讲台,群众嘘声四起 .[7] Smith 表示, "如果我赢了, 我会被称为美国人, 而不是美国的黑人. 但如果我做了些不好的事,他们便称我为黑人. 我以身为黑人为荣. 美国的的黑人会记住我们在今晚做了什么。

Tommie Smith在几年后声明 "我们担心缺乏黑人助教. 关于穆罕默德·阿里如何被剥夺了他的头衔。关于缺乏良好的住房和我们的孩子无法进入顶尖大学。“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的回复

[编辑]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IOC)主席 艾弗里·布伦达治 认为这是国内政治声明并不适合奥运会的非政治性国际论坛。他命令史密斯和卡洛斯暂停美国队并被禁止进入奥运村,以此来惩戒他们的行为。当美国奥林匹克委员会拒绝时, 布伦达治威胁要禁止整个美国田径队。而这种威胁导致两名运动员被驱逐出了奥运会。[8]

一个国际奥林匹亚委员会的发言人说 史密斯 和 卡洛斯 的行为是“ 蓄意和暴力地违反奥林匹克精神的基本原则。”[2] 布伦达治,于1936年担任美国奥林匹克委员会的主席,在柏林奥运会期间没有反对对纳粹致敬。他争辩当国家对纳粹致敬时,在国际竞赛中是被接受的,但运动员并不代表一个国家,因此不被接受[9]

即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布伦达治 被指认为美国最著名的纳粹同情者之一,而他还被国际奥委会主席任命为是奥林匹克人权项目的三个目标之一。[10]

2013年,国际奥委会官方网站声称,“除了得到奖牌之外,美国黑人运动员还因透过种族抗议活动为自己命名。”[11]

后果

[编辑]

史密斯和卡洛斯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美国体育界的排斥,以及批评。“时代”杂志于1968年10月25日写道:“'更快,更高,更强'是奥运会的座右铭。但'更愤怒,更凶悍,更丑陋'更好地描述了上周墨西哥城的情景[12][13] 回到家乡,史密斯和卡洛斯都受到歧视,他们和他们的家人接到死亡恐吓。[14]

史密斯继续参加田径比赛,在辛辛那提孟加拉虎队参加NFL比赛,[15] 之后成为奥伯林学院体育助理教授。1995年,他在巴塞罗那世界室内锦标赛上帮助指导了美国队。 1999年,他被授予加州黑人运动员千禧奖。他现在是公众演说家。

约翰卡洛斯(左)和汤米史密斯(中)在1968年奥运会200米颁奖典礼上戴着黑色手套,黑色袜子,没有鞋子

卡洛斯的职业生涯走上了类似的道路。第二年,他打破了100码短跑世界纪录。卡洛斯也曾尝试职业足球,是1970年NFL选秀中的第15轮选秀,但是膝盖受伤限制了他与费城老鹰队的比赛。[16] 然后,他进入了加拿大足球联赛,在那里他为蒙特利尔的Alouettes打了一个赛季。[17] 他在20世纪70年代末陷入困境。 1977年,他的前妻自杀,导致他陷入萧条时期。[18] 1982年,卡洛斯受雇于组织委员会参加1984年洛杉矶夏季奥运会,以推广奥运会,并与该市的黑人社区联络。 1985年,他成为棕榈泉高中的田径教练。截至2012年,卡洛斯在该校担任顾问。[19]

史密斯和卡洛斯在2008年ESPY奖上获得了亚瑟阿什勇气奖,表彰他们的行动。[20]

同情竞争对手而抗议的诺曼受到澳大利亚媒体保守派的批评。当时澳大利亚厨师团长Julius Patching很开心,半开玩笑地私下告诉Norman,他们说:“他们因为你的热血大声欢呼,所以请你重新审慎考虑你所说的话。”[21]他没有被选中参加1972年夏季奥运会,尽管已经获得了13次参加资格。[6]事实上,自1896年现代奥运会开始以来,澳大利亚并没有向1972年的奥运会发送任何男性短跑运动员。[22] 当诺曼在2006年去世时,史密斯和卡洛斯在他的葬礼上成了庇护者。[23]

澳大利亚官员表示他们在1968年的比赛中支持诺曼,没有惩罚他,并且一直认为他是“我们最好的奥运选手之一”。[24] 诺曼在1970年英联邦运动会上代表澳大利亚,并在1972年奥运会之前因膝盖受伤而严重影响了他的表现。[25]

2012年,澳大利亚正式向诺曼道歉,一名国会议员告诉议会,诺曼的所做出的行动,代表的是一个英雄主义和谦逊的时刻,提升了国际上对种族不平等的认识。”[26]

韦恩科莱特和文森特马修斯在1972年慕尼黑的奥运比赛中,作出类似的抗议活动后被终身禁止参加奥运会。[27]

  • 死亡威胁 >>应该翻作死亡恐吓
  • “同情竞争对手而抗议的诺曼.....”澳大利亚的那一段 有很多机器翻译的句子 请重翻或修改
  • 倒数第二段“2012年,澳大利亚......诺曼的姿态”应该可翻作行为? (其他段落中也有出现数次 可统一)
  • 最后一段“被禁止参加” >>被强迫退出?

纪录片

[编辑]

2008年悉尼电影节上有一部名为“致敬”,关于抗议的纪录片。 这部电影是由彼得·诺曼的侄子马特·诺曼编写,导演和制作的。[28]

2008年7月9日,英国广播公司四号播出了由杰夫斯莫发表的关于抗议的纪录片《Black Power Salute》。在一篇文章中,斯莫指出,参加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英国队的运动员被要求签署会限制他们发表政治声明权利的条款,但他们拒绝了。[29]

感谢辞

[编辑]

在2011年圭尔夫大学的演讲中,加拿大奥林匹克委员会成员,兼加拿大奥林匹克马术队队长阿卡什马哈拉杰说:“在那一刻,汤米史密斯,彼得诺曼和约翰卡洛斯成为奥林匹克唯心主义活生生的例子。从那以后,他们成为了我这一代的偶像,但他们只能以唯心主义为原则做事而不能选择自己真正想做的。成为比当时奥委会主席更具影响力的人是他们的不幸。”[30]

2016年,华盛顿特区的国家非裔美国人历史和文化博物馆还设立雕像,以纪念运动员这几位运动员的贡献。

  • 以下部分句子请再作修饰/
  • 维基内文格式的人名/地名等等 可以不用加底线(< u >)
  • enlink to 历史公园 = 需调整

圣荷西当地的回应

[编辑]

在2005年, 圣荷西州立大学荣获前学生史密斯和卡洛斯22英尺高的雕像,名为Victory Salute,由里戈23创作[31] 这是由一位学生艾瑞克格罗兹发起的活动,他说:“一位教我的教授正在谈论这位无名英雄并提到了汤米史密斯和约翰卡洛斯。他说他们为了人民做了一项伟大的贡献,但他们却从来没有被自己的学校尊敬。”这尊雕像位于学校的中心,地点在 [1]37°20′08″N 121°52′57″W / 37.335495°N 121.882556°W / 37.335495; -121.882556 (Olympic Black Power Statue),位在 D. Clark Hall 和 Tower Hall 的旁边。

那些前来造访雕像的参观者可以站在纪念碑上来支援他们的活动。因为彼得诺曼没有雕像,所以参观者可以站在他的位置象征性地跟他们站在一块,好像跟他们一起奋斗一样; 在雕像中的空位旁有一块牌匾,上面写着“请站上来”,是诺曼特意留下的空位,邀请大家站在上面感受他们所感受到的东西。[32] 这些青铜雕像并没有穿鞋子,但纪念碑底部有两只鞋子。右边的鞋子是青铜制的蓝色Puma,紧挨着卡洛斯:而左脚鞋则放在史密斯身后。制作这个雕像的艺术家的签名位于史密斯鞋子的背面,而卡洛斯的鞋子则是刻着2005年。

雕像的面孔写实且富有情感的。里戈23说:“这座雕像是用玻璃纤维制成的,这种玻璃纤维伸展在钢支架上,外面还有一块陶瓷砖。”[33] 使用3D扫描技术和计算机辅助虚拟成像对男性进行全身扫描而制成的。他们的运动裤和夹克是用深蓝色陶瓷马赛克拼成的,而田径服的条纹则是以红白两色为主。

在2007年1月, 历史公园 展出了一个展览叫做"Speed City: From Civil Rights to Black Power," 包括了美国圣何塞洲所有的学生运动员,这些学生成为国际认证的公民权利黑人权利行动的代表人士,他们重塑了美国社会。"[34]

悉尼壁画

[编辑]

在澳大利亚一座悉尼城市中心附近的郊区有一个喷漆壁画,绘制着他们三位在讲台上的画面。有位先生名叫西尔维奥·奥弗里亚(Silvio Offria)允许一位只知道叫做唐纳德的艺术家在他位于利明顿巷(Leamington Lane)的房子墙壁上绘制这幅壁画。他说诺曼在他去世前(2006年)不久就来到了他家看壁画。他说:“他来拍了这幅画,而且他看起来非常高兴!”[35] 这个黑白的礼物(照片)名为“THREE PROUD PEOPLE MEXICO 68.”。在2010年这幅壁画因为铁路的建造而受到拆除的威胁,但现在被列为具有重要意义的遗产。[36]

西奥克兰壁画

[编辑]

根据历史上非洲裔美国人居住地西奥克兰的邻近地区─加利福尼亚,,有一幅大型壁画备绘制于12街和曼德拉大道的转角处,描绘了史密斯和卡洛斯。有一段叙述写着"Born with insight, raised with a fist"(Rage Against the Machine歌词);原先写着 "It only takes a pair of gloves."[37]2015年2月初,壁画被夷为平地。[38]这个私人地段曾经是一个加油站,而壁画位于一栋废弃建筑物或棚屋的外墙上。主人想要尊重那位男士和当下那个瞬间,但同时也想要一个壁画,以防止被标记。当时纽约州正在监测该地点的水污染水平;测试结果为正常水平范围内。“所以州政府下令拆除水箱、测试设备和拆除棚屋。”[39]

音乐

[编辑]

瑞典国家乐团Nationalteatern在其1974年的专辑“Livetärenfest”中的歌曲“John Carlos先生”讲述的是该事件及其后果

讨伐体制乐团(Rage Against the Machine)在“Testify”单曲上使用了封面艺术品上的敬礼照片(2000)[40]

美国说唱歌手肯德里克·拉马尔(Kendrick Lamar)的单曲“HiiiPoWeR”(2011)的封面艺术作品展示了敬礼的裁剪照片

由美国说唱歌手Earl Sweatshirt创作的歌曲“Hoarse”(2013)的特色是“尖锐的尖峰,拳头紧握,模仿'68奥运会”

“O.J.的故事”的音乐录影带(2017年)由美国说唱歌手Jay-Z描绘了抗议活动

Peter Perrett的歌曲“Shivers”,最著名的是The Only Ones的主唱,其特色是“自由的火炬,Tommie Smith的黑色手套”

美国嘻哈乐团A Tribe Called Quest的“The Space Program”(2017)音乐录影带以Pharrell Williams模仿敬礼为特色

作品

[编辑]
  • John Carlos故事:改变世界的体育时刻,作者:John Carlos和Dave Zirin,Haymarket Books(2011)ISBN 978-1-60846-127-1
  • 三个骄傲的人(2000)[壁画]。 39 Pine Street Newtown NSW Australia.[41]

其他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1968: Black athletes make silent protest (PDF). SJSU. [9 November 200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18 December 2008). 
  2. ^ 2.0 2.1 1968: Black athletes make silent protest. BBC. 17 October 1968 [9 November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17 January 2010).  已忽略未知参数|df= (帮助)
  3. ^ Lucas, Dean. Black Power. Famous Pictures: The Magazine. 11 February 2007 [9 November 2008]. 
  4. ^ Peter Norman. Historylearningsite.co.uk. Retrieved on 13 June 2015.
  5. ^ Spander, Art. A Moment In Time: Remembering an Olympic Protest. CSTV. 24 February 2006 [9 November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1 October 2008). 
  6. ^ 6.0 6.1 Frost, Caroline. The other man on the podium. BBC. 17 October 2008 [9 November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 October 2008). 
  7. ^ John Carlos (PDF). Freedom Weekend. [9 November 2008].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December 18, 2008).  已忽略未知参数|df= (帮助)
  8. ^ On This Day: Tommie Smith and John Carlos Give Black Power Salute on Olympic Podium. Findingdulcinea.com. Retrieved on 13 June 2015.
  9. ^ "The Olympic Story", editor James E. Churchill, Jr., published 1983 by Grolier Enterprises Inc.
  10. ^ Silent Gesture – Autobiography of Tommie Smith (excerpt via Google Books) – Smith, Tommie & Steele, David,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2007, ISBN 978-1-59213-639-1
  11. ^ Mexico 1968 (official 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 website. Retrieved 30 June 2013.
  12. ^ The TIME Vault: October 25, 1968. TIME.com. [2016-08-20]. 
  13. ^ The Olympics: Black Complaint. Time. 25 October 1968 [12 August 2012]. "Faster, Higher, Stronger" is the motto of the Olympic Games. "Angrier, nastier, uglier" better describes the scene in Mexico City last week. There, in the same stadium from which 6,200 pigeons swooped skyward to signify the opening of the "Peace Olympics," Sprinters Tommie Smith and John Carlos, two disaffected black athletes from the US put on a public display of petulance that sparked one of the most unpleasant controversies in Olympic history and turned the high drama of the games into theater of the absurd. 
  14. ^ Tommie Smith 1968 Olympic Gold Medalist. Tommie Smith. [9 November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19 October 2008). 
  15. ^ Tommie Smith. biography.com
  16. ^ Ray Didinger; Robert S. Lyons. The Eagles Encyclopedi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2005: 244–. ISBN 978-1-59213-454-0. 
  17. ^ John Carlos. [16 October 2016]. 
  18. ^ Amdur, Neil. Olympic Protester Maintains Passion. New York Times. 10 October 2011 [11 October 2011]. 
  19. ^ Dobuzinskis, Alex. Former Olympians: No regrets over 1968 protest. Reuters. 21 July 2012 [13 December 2012]. 
  20. ^ Salute at ESPYs – Smith and Carlos to receive Arthur Ashe Courage Award. espn.com. 29 May 2008 [17 January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5 April 2008).  已忽略未知参数|df= (帮助)
  21. ^ Carlson, Michael. Peter Norman - Unlikely Australian participant in black athletes' Olympic civil rights protest. The Guardian. 5 October 2006 [23 August 2016]. 
  22. ^ Hurst 2006
  23. ^ Flanagan, Martin. Olympic protest heroes praise Norman's courage. 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 6 October 2006 [9 November 2008]. 
  24. ^ Peter Norman not shunned by AOC. Australian Olympic Committee. [23 August 2016]. 
  25. ^ Carter, Ron. Peter may have lost team place (PDF). The Age. 27 March 1972 [23 August 2016]. 
  26. ^ Parliament Apologises to Peter Norman. andrewleigh.com. [April 3, 2018]. 
  27. ^ Johnson Publishing Company. Jet. Johnson Publishing Company. 1973: 32. 
  28. ^ 2008 Program Revealed!. 8 May 2008 [17 January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5 January 2009). 
  29. ^ Small, Geoff. Remembering the Black Power protest. The Guardian (UK). 9 July 2008 [9 November 2008]. 
  30. ^ Speech to the Ontario Equine Center at the University of Guelph, Akaash Maharaj, 27 May 2011
  31. ^ Slot, Owen. America finally honours rebels as clenched fist becomes salute. The Sunday Times (London). 19 October 2005 [9 November 2008]. 
  32. ^ Part 2: John Carlos, 1968 U.S. Olympic Medalist, On the Response to His Iconic Black Power Salute. Democracy Now!. 12 October 2011 [8 October 2015]. I would like to have a blank spot there and have a commemorative plaque stating that I was in that spot. But anyone that comes thereafter from around the world and going to San Jose State that support the movement, what you guys had in '68, they could stand in my spot and take the picture. 
  33. ^ Crumpacker, John. SF GATE - Olympic Protest. 
  34. ^ Speed City: From Civil Rights to Black Power. History San José. 28 July 2005 [9 November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December 6, 2008).  已忽略未知参数|df= (帮助)
  35. ^ "Last stand for Newtown's 'three proud people'" by Josephine Tovey, 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 27 July 2010
  36. ^ Heritage Assessment of the Three Proud People mural 2012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October 2, 2013,.. (PDF). Retrieved on 13 June 2015.
  37. ^ It Only Takes a Pair of Gloves Mural. oaklandwiki.org
  38. ^ West Oakland Mural Bulldozed | bayareaintifada. Bayareaintifada.wordpress.com (3 February 2015). Retrieved on 2015-06-13.
  39. ^ West Oakland Mural Bulldozed. 
  40. ^ Tropes in Media – The Clinched Fist - GD 203. go.distance.ncsu.edu. [永久失效链接]
  41. ^ https://www.clovermoore.com.au/three_proud_people_mural

外部链接

[编辑]
  • “虚伪的政治” - 包括1968年11月6日“哈佛深红”的授权摘录
  • “Matt Norman,导演/制片人'Salute'”(播客:Peter Norman的侄子讨论关于Norman在Black Power致敬中的角色的新纪录片)
  • “El Black Power de Mexico:40añosdespués”(布宜诺斯艾利斯的DiarioLaNación,2008年11月10日)
  • “这是我的决定”(Tommie Smith谈到他的无声抗议,2008年8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