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詹姆斯·库克
詹姆斯·库克是一条典范条目,即此条目可作为维基百科社群的典范之作。如有需要,请勇于更新页面。 | |||||||||||||||||||||||||
|
詹姆斯·库克属于维基百科人物主题的基础条目。请勇于更新页面以及改进条目。 本条目页依照页面评级标准评为典范级。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
||||||||||||||||||||||||||||||||||||||||||||||||||||||||||
---|---|---|---|---|---|---|---|---|---|---|---|---|---|---|---|---|---|---|---|---|---|---|---|---|---|---|---|---|---|---|---|---|---|---|---|---|---|---|---|---|---|---|---|---|---|---|---|---|---|---|---|---|---|---|---|---|---|---|
|
新条目推荐讨论
- 哪位英国航海家曾经三下太平洋,最终在1779年于夏威夷岛遇害身亡?
- 詹姆斯·库克条目由作者自荐,其作者为Clithering(讨论 | 贡献),属于“航海家”类型,提名于2012年1月25日 18:00 (UTC)。
- (+)支持--街燈電箱150號 开箱维修 抄表 检验证明 2012年1月25日 (三) 19:19 (UTC)
- (+)支持--Alexchris (留言) 2012年1月26日 (四) 01:51 (UTC)
- (+)支持—可说是海事史的基础条目之一。—Ai6z83xl3g (留言) 2012年1月26日 (四) 02:46 (UTC)
- (+)支持—TBG TBG Best and Greatest 2012年1月26日 (四) 03:03 (UTC)
优良条目候选
[编辑]- ~移动自Wikipedia:优良条目候选~(最后修订)
詹姆斯·库克(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分类:航海家,提名人:Clithering(MMXII) 2012年1月29日 (日) 08:06 (UTC)
- 投票期:2012年1月29日 (日) 08:06 (UTC) 至 2012年2月5日 (日) 08:06 (UTC)
- (+)支持:提名人票。基础条目,相信已符合标准。--Clithering(MMXII) 2012年1月29日 (日) 08:06 (UTC)
- (+)支持内容详细。注解也很多。--スイカ※バスモ 2012年1月29日 (日) 08:28 (UTC)
- (+)支持:内容详细。且附有简明扼要的时间表,满足“较长的条目须有摘要性引言,以助读者了解其内容梗概”的要求。--Hannyi (留言) 2012年1月30日 (一) 16:34 (UTC)
- (!)意见:
- 背景略不足,对历史不熟悉的读者(比如我)不知道此前是否有欧洲人登上澳洲西岸、是否有欧洲人发现过大溪地、船是用帆还是蒸汽机、温哥华是否已经是城市等等问题。
- 欧迈是什么时候带上的、带回英国做了什么没有交代,直接就送回去了。
- “未几于1778年1月夏威夷群岛,成为历来首批登陆群岛的欧洲人”不通。
- 当时为什么要找西北水道?英国到印度不是从苏伊士运河或者好望角更近么?库克的死讯是怎么提前传回英国的,电报?
另题外话:读了这个条目才发现en:Thomas Cook Airlines不是为了纪念库克船长而命名的……--哪位维基人能够一下打死五个? 2012年1月30日 (一) 22:45 (UTC)
- (:)回应不是--Dragoon16c (留言) 2012年1月31日 (二) 03:31 (UTC)
- (:)回应哪位维基人一下打死五个:
- 首先补充一些资料:库克是首位登陆澳洲东岸的欧洲人,早于17世纪已有荷兰航海家登陆澳洲西岸及北岸;大溪地最早于1767年有西方人到访,比库克早两年;蒸汽机要到瓦特发明后才在19世纪开始被广泛应用;库克是首位详细勘察北美西北岸的航海家,那时还未有温哥华,温哥华要到19世纪末得到铁路连接后才开始渐渐发展成为一个城市;
- 欧迈是随弗诺的探险号到访英国的,他在英国期间的活动与库克没有特别关连;
- 有关夏威夷一句属于手民之误,已予更正;
- 寻找西北水道的原因是那时还未有苏伊士运河(在19世纪中叶才开始修建),而当时的其中一种看法是行走西北水道比起好望角可缩短不少路程。库克死讯提前传回英国是因为他的船队在不同港口停留,死讯在不同的船队间传播开去,较早返国的船队便把死讯先带回国,这在当时是常有发生的事。
- 我认为上述大部分资料都不需要在库克的条目内交代,但可考虑在条目加入“考察背景”一段,这或许会在将来提交特色评审前扩写。--Clithering(MMXII) 2012年1月31日 (二) 14:57 (UTC)
- 库克是一个常见的姓氏,你说的Thomas Cook中文名是通济隆,以前在香港是一家有名的旅行社。--Clithering(MMXII) 2012年1月31日 (二) 14:57 (UTC)
- 受教了,建议把这些解释加入脚注。除此以外叙述通顺,图片丰富,可供查证,值得(+)支持。--哪位维基人能够一下打死五个? 2012年2月2日 (四) 01:28 (UTC)
- (:)回应哪位维基人一下打死五个:
- (+)支持:内容丰富通顺,参考资料足以支撑全文,段落大致上都有注脚。—ArikamaI 在没有人有枪的国度里,一把手枪的人就是国王(谢绝废话|战斗记录) 2012年1月31日 (二) 03:36 (UTC)
- (+)支持:内容丰富通顺,参考资料足以支撑全文,段落大致上都有注脚--铁铁的火大了(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2012年1月31日 (二) 03:40 (UTC)
- (+)支持,有重要度的人物,参考资料很充足,也有完善的注释。只是图片为何一会放左边,一会放右边?--MakecatTalk 2012年1月31日 (二) 03:47 (UTC)
- (:)回应,图像全部在右侧,屏幕太宽的话,会让字写完图像还没显示完的……--铁铁的火大了(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2012年1月31日 (二) 09:22 (UTC)
- (:)回应Makecat:呃……英文版的图片也是左右两边展示的。目前的排版测试过后放在14吋和15吋(125%)电脑萤幕都可以正常显示,当然也可考虑把图版一排一排的展示。--Clithering(MMXII) 2012年1月31日 (二) 15:09 (UTC)
- (+)支持,内容确实完整。--B2322858 (留言) 2012年1月31日 (二) 08:36 (UTC)
- (+)支持,内容丰富,参考来源充足,支持基础条目。--Alexchris (留言) 2012年1月31日 (二) 13:55 (UTC)
- (+)支持:条目内容全面,行文须合规范,观点中性,来源可验证。Hoising (留言) 2012年2月1日 (三) 08:21 (UTC)
- (+)支持,内容丰富而详细。--沙田友 (留言) 2012年2月4日 (六) 12:20 (UTC)
特色条目评选
[编辑]詹姆斯·库克(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分类:地理和地方人物传记,提名人:Clithering(10 years of service since 2006) 2016年4月30日 (六) 05:28 (UTC)
- 投票期:2016年4月30日 (六) 05:28 (UTC) 至 2016年5月14日 (六) 05:28 (UTC)
- 符合典范条目标准:提名人票。本人2012年的作品,属于基础条目,最近经过修缮和增补,相信已符合要求,欢迎各位投票和发表意见,谢谢。—Clithering(10 years of service since 2006) 2016年4月30日 (六) 05:28 (UTC)
- 符合典范条目标准:图文内容与来源丰富,排版佳,应已达标。然建议将网上来源存档以避免其失效。-和平、奋斗、救地球!留言・DC14讨论于 2016年5月4日 (三) 00:36 (UTC)
- (:)回应:谢谢您的意见,如果网页链接失效,将会改用Wayback Machine的存档。--Clithering(10 years of service since 2006) 2016年5月13日 (五) 12:26 (UTC)
- 符合典范条目标准:内文丰富,参注齐备。--Francisco(留言) 2016年5月4日 (三) 03:44 (UTC)
- 符合典范条目标准:内容充足、语句顺畅,参考资料足以支撑全文,段落大致上都有注脚,以yesFA票作奖励。—ArikamaI 堕落者的复仇(谢绝废话|全面战争)2016年5月5日 (四) 03:03 (UTC)
- 符合典范条目标准:内文丰富--John123521 (留言-贡献) RA 2016年5月9日 (一) 06:00 (UTC)
- 符合典范条目标准:内容丰富。-hiJK910 じぇじぇじぇ 2016年5月13日 (五) 03:43 (UTC)
- 符合典范条目标准:图文并茂,来源丰厚,符合特色条目的标准。--Engle跃【筑梦踏实,梦想起飞,安装加速投票工具】 2016年5月13日 (五) 04:36 (UTC)
- 符合典范条目标准:图文并茂,内容丰富,来源充实,符合标准。Tochozhang(留言) 2016年5月13日 (五) 05:00 (UTC)
- 8 yesFA、0 noFA,入选。-和平、奋斗、救地球!留言・DC14讨论于 2016年5月14日 (六) 07:00 (UTC)
外部链接已修改
[编辑]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詹姆斯·库克中的3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 向 http://www-pao.ksc.nasa.gov/shuttle/resources/orbiters/Endeavour.html 中加入存档链接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10521101826/http://www-pao.ksc.nasa.gov/shuttle/resources/orbiters/endeavour.html
- 向 http://www-pao.ksc.nasa.gov/shuttle/resources/orbiters/Discovery.html 中加入存档链接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10610033909/http://www-pao.ksc.nasa.gov/shuttle/resources/orbiters/Discovery.html
- 修正 http://www.nla.gov.au/pub/endeavour/ 的格式与用法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报告软件缺陷) 2017年6月8日 (四) 06:42 (UTC)
外部链接已修改
[编辑]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詹姆斯·库克中的3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 向 http://www.nmm.ac.uk/upload/package/30/links-cook.php 中加入存档链接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70421232853/http://www.nmm.ac.uk/upload/package/30/links-cook.php
- 向 http://www.mtcooknz.com/mackenzie/Mount_Cook/ 中加入存档链接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11001060533/http://www.mtcooknz.com/mackenzie/Mount_Cook/
- 向 http://badc.nerc.ac.uk/data/corral/adm55/adm55_index.html 中加入存档链接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10606103401/http://badc.nerc.ac.uk/data/corral/adm55/adm55_index.html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报告软件缺陷) 2017年7月21日 (五) 21:20 (UTC)
请求对条目作出半保护
[编辑]对于有匿名IP用户未经沟通,单方面强行修改条目的排版,本人在此予以强烈反对,并对匿名用户的无理修改逐点反对如下:
- 声称注脚分两行并列的方式已被“淘汰”?
- 匿名用户声称,{{reflist|2}}现已被“淘汰”,理由是一些显示屏太小的装置,只适合把注脚以一行列出,两行并列注脚不便阅读云云。不过, 匿名用户从未有提出所谓“淘汰”的证据, 而事实上参考最近登上首页的中英文维基百科特色条目,注脚部分均是以两行并列的方式展示。此外, 一般屏幕较小的装置,均可选择浏览维基百科的流动版,读者直接点击内文的标注连结,有关注脚便会在屏幕下方直接弹出;即使读者要到注脚章节浏览所有注脚,也可以透过转动屏幕放大画面,或直接用双指缩放画面,根本不存在匿名用户所指的问题。除非该用户是透过Apple Watch造访维基百科,但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把注脚分一行或两行展示,读者都不会看得清楚的。把注脚分两行展示 一向公认是把页面长度缩短的有效方法,匿名用户所谓的理据实在匪夷所思。
- 标注放在标点后与后句“混连”?
- 匿名用户只是发表一些无中生有的个人看法, 根本未能提供证据证明把标注放在标点后会与后句“混连”,也未曾解释何谓“混连”和所谓“混连”会带来的影响。此外,匿名用户也无视坊间绝大多数中外文学术著作,都有把标注放在标点后的习惯,借匿名之便硬将自己一套搬到其他地方,行为并不光彩。
- Infobox应置于页顶
- 我同意匿名用户表示infobox应置于页顶,但生平年表作为附录,从来不属于infobox一部分,把生平年表搬上页顶,会导致infobox过长。匿名用户声称把生平年表放到条目后部, 会挤开注脚一类的资料。但事实上,如果用流动版检视条目,生平年表根本不会和其他资料一并显示;在电脑版检视条目,就算生平年表与其他资料并列,电脑萤幕根本有足够空间展示。我相当怀疑匿名用户提出这项问题前,有否亲自浏览过条目。
- 附注和注脚
- 匿名用户声称附注和注脚意思相近,易生混淆,但我的看法是读者阅读条目时并不只会阅读章节标题而不读内文,只要稍读内文便可知道两者分别。不过,我同意这方面可稍作改善, 把附注改成编者按便可解决问题。匿名用户实在不应把注脚和参考资料混为同一章节,更不应把“参考资料”改成“参考文献”,理由是资料(information)可以包括文献(documents), 但文献不一定包括所有参考资料。
最后,我看不到匿名用户的修改有任何方针支持,当然我不是要匿名用户以后按我的法则为条目排版,只要是合理的话他大可按自己的方式撰写条目。但请不要强迫所有人都跟从匿名用户的一套,特别是刻意修改一些已完善并通过评审的条目,因为这种匿名行为对原作者十分无礼和不尊重。为免没完没了不文明的回退,特意撰写以上告示,希望匿名用户自重,并希望管理员能够回退匿名用户的编辑和对条目作出半保护,谢谢。--Clithering(MMXVIII) 2018年6月25日 (一) 16:46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