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日本建筑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Portal:日本建築
日本建筑

日本建筑(日语:日本建築史、日本の建築),指的是日本国版图内所有的建筑风格,及其历史发展,日本建筑如同日本文化一般,拥有十分久远的历史。

在6世纪前,日本使用原生文明的建筑方式,多采用桧皮葺屋顶的茅草屋。从6世纪的飞鸟时代到19世纪的江户时代,这1300年里的日本建筑一直受到中国建筑的影响,但也发展出许多日本的独特风格。自19世纪的明治维新,日本建筑改采西洋建筑的基本模式,并融入了众多日本的和风设计元素。在20世纪80年代后,日本的现代建筑和后现代建筑趋于发达,如今已成为世界建筑设计及世界技术的领导者之一。

简史

[编辑]

最早的日本建筑能够自在史前时期的坑房可见,该类型建筑为适应当时居民狩猎采集的需求。汉朝中国则通过韩国的影响,开始在日本引入复杂的商店和礼仪墓室。

公元6世纪,由于汉传佛教进入日本,日本采用了更复杂的中国式木构建筑技术,以建造大型的寺庙神社离宫。受到中国隋朝唐朝的影响,日本人在奈良市建立了日本历史上第一个永久都城。它的棋盘式街道布局实际是以当时的中国首都——长安为设计模板的。

894年,日本进入平安时代(794-1185年),日本废除了向中国学习的遣唐使,主动脱离中国文化的影响,并专注与发展俱有日本特色的文化,这段时间的文化被称为“国风文化”。当时,全日本以日本本土的气候和审美意识改造中国建筑,平安贵族所居住的宫殿——寝殿造出现了,这种建筑风永久的影响了后面日本建筑的发展。

随着武士阶级在镰仓时代(1185-1333年)掌权后,寝殿造风格发生了变化,更在室町时代(1333-1573年)则出现作为武士的住居发展而成的书院造风格。这种风格对日本建筑风格产生持久的影响,并成为现代日本房屋的基础。随着中国文化二次传入日本,中国茶道在日本演变为日本茶道,日本的建筑设计也在时候开始,变为强调简单和谦虚的风格。在安土桃山时代(1568-1600年)受茶室的影响,出现以寄屋造风格兴建的茶寮。此外作为标志都市繁荣的天守亦开始在中世纪出现。在江户时代时则出现料亭,呈现著传统日本建筑多样性的运用及功能。[1]

在1868年开始的明治维新期间,日本建筑的历史因两个重要事件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第一个是1868年的《神佛分离》,正式将佛教与神道教分开,将佛教寺庙与神道教神社分开,打破了两者间长达一千多年的联系。其次,当时日本则经历强烈的西化时期与其他西方国家竞争。[2]国外的建筑师和风格被输入到日本,不少建筑转以西式设计。国家将开始将原始的西式建筑转化为自己的风格,并在各大城市及殖民地对于西式及和式建筑制定详细的规划及设计。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建筑师才在国际舞台上留下深刻印象,首先包括丹下健三等建筑师的现代设计,以及代谢运动等理论,当代,日本建筑的特点在于对人在自然环境中的关注和对日本传统文化的坚持,以及其在东西方建筑风格之间的平衡[3]

史前时期(绳文弥生时代建筑)

[编辑]

日本并没有任何史前建筑的实体遗迹存在,而《古事记》、《日本书纪》等古老文献几乎没有与建筑有关的记载。考古的挖掘和研究工作结果显示,当时的房子有着树叶或泥土制成的屋顶。在高温和潮湿的地方所建造的房子使用木质地板。由中国传来的稻米耕作让居住社群的规模增加,而统治者家族住宅、稻米仓库等大型的建筑也在青森县三内丸山遗迹(2世纪前)或佐贺县吉野里遗迹(3世纪前)得以发现。

3世纪后,中央统治阶层开始出现,因此大阪奈良地区建造了许多贵族阶层的古坟。在这些古坟之中,最有名的是仁德天皇大仙陵古坟(又称大仙古坟、大山古坟)。这座古坟长宽约为486米和305米,高达35米,是全世界最大的陵墓之一。

飞鸟时代 (592 - 709)

[编辑]

自6世纪开始,佛教在传入日本时同时带入了中国的建筑技术与风格,大量兴建佛寺宫殿[4]

位于奈良县法隆寺是日本目前既存的最早期建筑,认为是飞鸟时代建筑的核心代表,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木造建筑。法隆寺建造于7世纪,作为圣德太子的私人用寺庙,一共包含了41栋的独立建筑;其中最重要的是“金堂”以及“五重”,座落于被回廊包围的开放空间正中央。具有汉传佛教色彩的金堂是一座两层楼高的梁柱结构建筑,屋顶为入母屋造(歇山顶)形式。

奈良时代 (710 - 794)

[编辑]

奈良的东大寺则是8世纪的寺庙代表建筑。作为各令制国(日本古代的行政区划)所有68所国分寺的总寺院,东大寺是日本汉传佛教早期历史中最具大规模的宗教建筑。位于金堂中的卢舍那大佛约高达16.2米(53英尺),这尊佛像代表的佛教精神,就如同东大寺代表日本所有佛教寺院的中心,以及对于佛教传播的贡献。但仅有少部分的原始佛像能够保存下来,目前的金堂和大佛像是在平安时代所重建的。

平安时代 (794 - 1185)

[编辑]

镰仓时代 (1185 - 1333)

[编辑]

室町时代 (1336 - 1573)

[编辑]

安土桃山时代 (1568 - 1603)

[编辑]

自16世纪起,府邸和城楼取代佛寺成为主要建筑活动,城堡在江户时代已演变为地方的政治与经济中心,各大城市的富有人家也开始兴建不同规模与风格的府邸[4]

在这个时代出现了两种新的建筑形式,城郭书院。作为权力象征的天守,也反应出当时军国主义的发达。城郭是一种防御性的建筑,是为了在动乱的时代能保护封建君主以及他的军队士兵;而书院则是具备接待大厅和私人读书空间的功能,也反应出封建社会中君主和诸侯之间的关系。姬路城又称为“白鹭城”,有着精美雕刻的屋顶、华丽的屏风壁画,以及围绕主天守的三座副城,是桃山时代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京都二条城的“大広间”则是书院的典型范例,代表性的特色包括床之间(壁龛)、书院窗户(可看见精致的花园)等,德川君主和诸侯所使用的区域也分隔的十分清楚。

此外,从室町时代开始出现的茶道千利休集大成之后,这时也诞生了“茶室”建筑。

江户时代 (1603 - 1867)

[编辑]

江户时代是庶民文化蓬勃发展的时代。代表建筑例子包括发展出将茶室融入房屋的数寄屋建筑,以及作为城市娱乐设施的剧院游廓的建筑。此外,一些民宅也融入了书院造的元素,逐渐发展起来。

在寺庙建筑方面,开始兴建善光寺浅草寺方广寺等容纳广大信众的大型佛殿。据文献记载,自丰臣时代所修建的方广寺第一、二代大殿(京都大佛)正面宽南北45间(约88米),从东到西深度为27,还有一个约55尺的缺口。 从考古发现来看,这个尺寸也被认为是正确的[5]。 第一座大佛殿毁于大火,第二座大佛殿于1798年因雷击火灾而烧毁。现存的东大寺大佛殿的平面尺寸为正面(正面宽度)约57.5m,进深约50.5m,因此方广寺第一、二代的大佛殿平面尺寸皆比东大寺更大。

明治、大正时代和昭和早期 (1868 - 1945)

[编辑]

现代建筑 (1946 - )

[编辑]

现代科技的发展为日本建筑带来了显著的变化。二战后的重建需求大大促进了日本当代建筑的发展,而这些重建后的城市与旧有的建筑样貌完全不同。现代的日本城市建筑形式是20和21世纪建筑态度的产物和贡献者。

日本在明治时代开始引入西方的建筑技巧、材料和风格,建造与传统风格有极大差别的钢铁水泥建筑[6]。当时的日本建筑受到西方影响,材料、功能、结构和比例之间的关系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其后逐渐开始在此基础上寻找日本建筑文化与西方建筑理念之间重叠的部分,互相替换[3]。就如同许多地方,大部分主流的建筑和地标建筑之间的外观有很大的相异之处。二战后的主流建筑不再是传统的木造形式(由于容易在地震或轰炸时着火),而是以钢铁作为建造材料[7]。具有高能见度的地标建筑也有所改变。战前的地标建筑包括和光百货迎宾馆东京车站日本银行有着欧洲风格的外观线条,战后的建筑则采用了“朴实的盒子”风格,但并非所有人都喜欢这样的形式。

1950至1960年代奠定了日本建筑发展的基调,日本建筑师开始在早期基础上寻找日本建筑文化与西方建筑理念之间重叠的部分,互相替换[3],得出的成品既和西方建筑融为一体,但也有日本自己的特色[8]。由于地震、轰炸和之后的重建,加上同一时期日本经济快速成长,许多城市建筑(例如东京铁塔)都是在20世纪中后期兴建的,当时是日本建筑粗野现代主义建筑的最兴盛时期,代表建筑包括在1961年落成的东京文化会馆[9]

然而,从1990年代初期开始,具后现代风格的东京都厅舍完工,掀起了日本的摩天大楼风潮,其后东京国际论坛大楼六本木新城东京中城东京晴空塔阿倍野Harukas等地标性建筑逐一落成,标志着日本建筑已走出一条与西方建筑体系不同、充满本土色彩的风格,正式踏入一个新时代[3][10]东京于1990年代后期再开发汐留地区,也是参观大量后现代与欧洲风格建筑的绝佳地点。

参见

[编辑]

古代日本建筑范例包括:

常见的建筑特色包括:

其他相关条目:

资料来源

[编辑]
  1. ^ sukiya-zukuri. Kotobank.
  2. ^ Stone, Jacqueline. Review of Of Heretics and Martyrs in Meiji Japan: Muslim and Its Persecution by James Edward Ketelaar.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December 1993, 53 (2): 582–598 [June 13, 2011]. JSTOR 2719461. doi:10.2307/2719461. (原始内容存档于October 23, 2011). 
  3. ^ 3.0 3.1 3.2 3.3 践行广义建筑学责任的纸管魔术师. 东方早报. 2014-03-26 [2014-03-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26). 
  4. ^ 4.0 4.1 建築博物館:日本的建築. 中国科普博览. [2014-03-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23). 
  5. ^ 京都市埋蔵文化财研究所‘法住寺殿迹・六波罗政庁迹・方広寺迹’2010年(2009-8)
  6. ^ 博物館明治村. 犬山观光咨询处. [2013-1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2). 
  7. ^ 日本地理研究.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地理学系. [2013-1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19). 
  8. ^ 坂茂获奖既意外,又在情理中. 东方早报. 2014-03-26 [2014-03-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26). 
  9. ^ 前川国男的粗野主义- 室内设计师. idzoom 室内设计师. [2013-1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18). 
  10. ^ 矶达雄. 日本後現代主義建築巡禮. 枫树林出版社. 2013. ISBN 9789866023774. 
书籍
  • Bognar, Botond. The Japan Guide需要免费注册. 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 1995. ISBN 1-878271-33-4. 
  • Bussagli, Mario. History of World Architecture – Oriental Architecture/2. Faber and Faber. 1989. ISBN 0-571-15378-X. 
  • Bowring, R. and Kornicki, P. (1993), The Cambridge Encyclopedia of Japan, pp. 201–208,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SBN 0-521-40352-9.
  • Coaldrake, William H. (1996) Architecture and Authority in Japan (Nissan Institute/Routledge Japanese Studies Series), Routledge, ISBN 978-0-415-10601-6
  • Daniell, Thomas (2008) After the Crash: Architecture in Post-Bubble Japan, 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 ISBN 978-1-56898-776-7
  • Diefendorf, Jeffry M; Hein, Carola; Yorifusa, Ishida (编). Rebuilding Urban Japan After 1945. Hampshire, United Kingdom: Palgrave MacMillan. 2003. ISBN 0-333-65962-7. 
  • Fiévé, Nicolas (1996).L'architecture et la ville du Japon ancien. Espace architectural de la ville de Kyôto et des résidences shôgunales aux XIVe et XVe siècles, Bibliothèque de l'Institut des Hautes Études Japonaises, Collège de France, Paris, Maisonneuve & Larose, 358 pages + 102 illustrations. ISBN 2-7068-1131-5.
  • Fiévé, Nicolas (dir.) (2008).Atlas historique de Kyôto. Analyse spatiale des systèmes de mémoire d’une ville, de son architecture et de ses paysages urbains. Foreword Kôichirô Matsuura, Preface Jacques Gernet, Paris, Éditions de l’UNESCO / Éditions de l’Amateur, 528 pages, 207 maps et 210 ill. ISBN 978-2-85917-486-6.
  • Fiévé, Nicolas and Waley, Paul. (2003). Japanese Capitals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Place, Power and Memory in Kyoto, Edo and Tokyo. London: Routledge. 417 pages + 75 ill. ISBN 978-0-7007-1409-4
  • Frampton, Kenneth. Modern Architecture a Critical History. Thames and Hudson. 1990. 
  • Gotō, Osamu. Nihon Kenchikushi. Kyoritsu Shuppan. 2003. 
  • Gregory, Rob, August 2007, "Reading Matter", Architectural Review
  • Gregory, Rob, August 2007, "Rock Solid", Architectural Review
  • Itoh, Teiji. Kura – Design and Tradition of the Japanese Storehouse. Kodansha International. 1973. ISBN 0-914842-53-6. 
  • Mitchelhill, Jennifer. Castles of the Samurai:Power & Beauty. USA: Kodansha. 2013. ISBN 978-1568365121. 
  • Nishi, Kazuo; Hozumi, Kazuo. What is Japanese architecture? illustrated. Kodansha International. 1996 [1983] [November 11, 2009]. ISBN 4-7700-1992-0. 
  • Payne, James, March 2010, "Lausanne", Architecture Today
  • Reynolds, Jonathan M. Maekawa Kunio and the Emergence of Japanese Modernist Architectur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1. ISBN 0-520-21495-1. 
  • Sickman & Soper, Laurence & Alexander. The Art and Architecture of China. Penguin Books. 1956. 
  • Slessor, Catherine, October 2001, "Comment", Architectural Review
  • Slessor, Catherine, October 2001, "Common Ground", Architectural Review
  • Stewart, David B. The Making of a Modern Japanese Architecture, From the Founders to Shinohara and Isozaki. Kodansha International. 2002. 
  • Sumner, Yuki; Pollock, Naomi. New Architecture in Japan. London: Merrell. 2010. ISBN 978-1-85894-450-0. 
  • Takasaki, Masaharu. An Architecture of Cosmology. 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 1998. 
  • Tanigawa, Masami. Yamamura House – Yodoko Guest House. Banana Books. 2008. 
  • Thompson, Jessica Cargill. 40 architects under 40. Taschen. 2000. ISBN 3-8228-6212-6. 
  • Legault, Réjean; Goldhagen, Sarah (编). Anxious Modernism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The MIT Press. 2000. ISBN 0-262-07208-4. 
  • Webb, Michael, October 2001, "Layered Media", Architectural Review
  • Webb, Michael, May 2006, "Container Art", Architectural Review
  • Spring 2005, "Do_co,mo.mo Japan: the 100 selection", The Japan Architect, No. 57
  • Fletcher, Banister; Cruickshank, Dan, Sir Banister Fletcher's a History of Architectur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rchitectural Press, 20th edition, 1996 (first published 1896). ISBN 0-7506-2267-9. Cf. Part Four, Chapter 25
  • Koji Yagi (text), Ryo Hata (photos): A Japanese Touch For Your Home. Kodansha International, Tokyo, New York, London 1999 (Pbck.), ISBN 4-7700-1662-X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