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埃尔德什·帕尔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Paul Erdős
埃尔德什·帕尔
Erdős Pál
摄于1996年
出生(1913-03-26)1913年3月26日
 奥匈帝国布达佩斯
逝世1996年9月20日(1996岁—09—20)(83岁)
 波兰华沙
国籍匈牙利
母校皇家匈牙利帕兹马尼·彼得大学
知名于非常多的结果和猜想(超过1500篇文章),以及非常多的共同作者(超过500位)
奖项沃尔夫奖(1983/84)
美国数学学会柯尔奖(1951)
科学生涯
研究领域数学
机构曼彻斯特维多利亚大学
普林斯顿大学
普渡大学
圣母大学
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
以色列理工学院
博士导师费耶尔·利波特
博士生约瑟夫·克鲁斯卡尔
乔治·B·珀迪英语George B. Purdy
亚历山大·苏伊佛英语Alexander Soifer
贝拉·波罗巴斯匈牙利语Béla Bollobás[1]

埃尔德什·帕尔匈牙利语Erdős Pál匈牙利语发音:[ˈɛrdøːʃ ˈpaːl];1913年3月26日—1996年9月20日),英语名保罗·埃尔德什Paul Erdős)。匈牙利犹太人,发表论文高达1525篇(包括与人合写的),为现时发表论文数最多的数学家(其次是欧拉);曾和511人合写论文。

生平

[编辑]

埃尔德什遗传了来自数学教师父母优异的数学天赋,三岁时就能轻松心算一个人一生所活的秒数,并每日在客人面前表演四位数的乘法心算。他年仅二十一岁即被厄特沃什·罗兰大学(即布达佩斯大学)授予数学博士学位,师从数学家费耶尔·利波特(他也是冯·诺伊曼的导师)。之后埃尔德什为了逃离纳粹的追捕,历任曼彻斯特大学教授、普林斯顿大学普度大学圣母大学之研究人员。

埃尔德什热爱自由,十分讨厌权威,尤其是法西斯。他四处游历,探访当地的数学家,与他们一起工作,合写论文。他很重视数学家的培训,遇到有天分的孩子,会鼓励他们继续研究,其中最为著名的为华裔澳大利亚数学家陶哲轩。埃尔德什经常沉思于数学问题,视数学为生命。[2]。他经常长时间工作,老年仍每日工作19小时,借由长期服用安非他命[3][4]

埃尔德什的特殊语汇

[编辑]
  • 最高法西斯(Supreme Fascist)指“上帝”,但其实他怀疑上帝的存在。
  • 天书(The Book)指上帝写的书,其中有最好、最优雅的数学定理证明。
  • 爱普西楞(epsilons)本是希腊字母ε,特指“小孩子”,因为在微积分里,任意微小的正数,常用符号ε表示。
  • “老板”指结婚的女人,而结婚的男人是被俘虏的“奴隶”;离婚的男人称为“被解放了”。
  • “宣道”指发表数学演说。
  • 不再做数学的人叫做“死了”;死掉的人叫做“离开了”。
  • 对学生口头测验叫做“凌迟”。

数学贡献

[编辑]

活跃的数学范畴:

埃尔德什所作过的猜想:

定理或贡献:

参考

[编辑]

推荐阅读

[编辑]
  • 《数字情种——埃尔德什传》(The man who loved only numbers),Paul HoffmanISBN 7-5428-2373-6
  • 《我的大脑敞开了》(My brain is opened),布鲁斯·谢克特,王元李文林译,ISBN 978-7-5327-3607-2

相关条目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Mathematics Genealogy Project. [13 August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7). 
  2. ^ Hill, J. Paul Erdos, Mathematical Genius, Human (In That Order)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 ^ 從愛因斯坦的怪癖中你能學到什麼扎利亞·戈爾維特(Zaria Gorvett). [2018-07-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6). 
  4. ^ 如果大家都服用聰明藥,會怎麼樣 扎裏亞·高威特Zaria Gorvett 2018年 9月 25日. [2018-0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2). 
  5. ^ Kalai, Gil, Choongbum Lee proved the Burr-Erdős conjecture, Combinatorics and more, May 22, 2015 [2015-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30) 
  6. ^ Lee, Choongbum, Ramsey numbers of degenerate graphs, Annals of Mathematics, 2017, 185 (3): 791–829, arXiv:1505.04773可免费查阅, doi:10.4007/annals.2017.185.3.2 
  7. ^ 1932年提出的此问题已被英国计算机专家阿列克谢·利什特沙和鲍里斯·科涅夫利用计算机解决,他们论文参见 [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8. ^ Computer generated math proof is too large for humans to check. [2014-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8). 
  9. ^ 網絡討論提供協助 數學家陶哲軒破解80年難題. [2016-06-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8).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