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H-II运载火箭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H-II火箭
H-II运载火箭
H-II运载火箭Flight 4发射升空,运送ADEOS
用途不可重复使用的中型运载火箭
制造者三菱重工业
制造国家日本
外型及质量参数
高度49 米 (160 呎)
直径4 米 (13.1 呎)
质量260,000 公斤 (570,000 磅)
级数两级
业载量
近地轨道
有效载荷
10,060 公斤 (22,170 磅)
地球静止轨道
有效载荷
3,930 公斤 (8,660 磅)
发射历史
现状退役
发射场吉信发射区种子岛太空中心
总发射次数7次
成功次数5次
失败次数1次
部分失败
次数
1次
首次发射1994年2月3日
末次发射1999年11月15日
助推器
数量2台
发动机1 固体助推器
单发推力1,539.997 千牛顿
比冲273 秒
推进时间94 秒
燃料固体助推器
芯一级
发动机1 LE-7
推力1,077.996 千牛顿 (242,343 lbf)
比冲446 秒
推进时间346 秒
燃料液态氢液态氧
芯二级
发动机1 LE-5A
推力121.5 千牛顿 (27,313 lbf)
比冲452 秒
推进时间600 秒
燃料液态氢液态氧

H-II运载火箭 H-II )是日本的卫星发射运载器,在1994年至1999年间发射了七次,成功五次。由NASDA研发,用于满足日本1990年代发射大型卫星的需要。[1]是日本第一次采用自主技术研制的液态燃料火箭。[2]它由于可靠性和成本问题而被H-IIA取代。

背景

[编辑]

在H-II火箭火箭之前,NASDA必须在液态燃料火箭上使用美国许可的元件。之前的H-I的关键技术来自三角洲系列运载火箭。H-I也有一些自主研发的元件如第二级的LE-5发动机和惯性制导系统。H-II火箭在此基础上自主研发了用于第一级LE-7液体燃料发动机和固体助推器

根据NASDA的消息,H-II的研发基于以下政策:[1]

  1. 用日本的航天技术研发运载火箭。
  2. 利用已有技术来缩短研发周期并降低成本。
  3. 研发一款可以从种子岛宇宙中心发射的运载器。
  4. 采用一套顾及主系统和子系统效率的设计标准。保证研发顺利安全地进行。

历史

[编辑]

始于1984年的LE-7发动机研发并非一帆风顺,一工人在一次意外爆炸中死去。1994年才完成第一台发动机研制,比原计划之后两年。1990年,火箭系统公司成立以承接以后的发射任务。

1994年,NASDA第一次成功发射H-II火箭,在1997年前一共成功发射了5次。然而,每次发射耗费190亿日圆(约13亿人民币),比起国际竞争者如阿丽亚娜系列运载火箭算十分昂贵。于是新一代H-IIA火箭开始研制以降低发射费用。

第5次飞行和次年的第8次飞行导致H-II火箭的终结。为了调查故障的原因以及为H-IIA筹备资源,NASDA取消了原计划在第8次飞行之后的第7次飞行。[2]

H-II火箭飞行记录

[编辑]
飞行 日期 载荷简称 载荷全称 轨道 结果
TF1 (测试飞行) 1994年2月4日 Ryūsei OREX (轨道再入实验) LEO 成功
Myōjō VEP (运载器载荷评估) GTO
TF2 1994年8月28日 菊六号 ETS-VI (Satellite-VI技术试验) GEO 成功
TF3 1995年3月18日 向日葵5号 GMS-5 (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 GEO 成功
SFU (Space Flyer Unit) LEO
F4 1996年8月17日 绿号 ADEOS (先进地球观测卫星) LEO 成功
Fuji 3 Fuji OSCAR 29, JAS-2 LEO
F6 1997年11月27日 热带雨林观测任务 LEO 成功
菊七号(子卫星牛郎‧织女) ETS-VII (Satellite-VII技术试验) LEO
F5 1998年2月21日 架桥号 COMETS (通信和广播技术试验卫星) GEO 未达到预定轨道
F8 1999年11月15日 未来号 多功能传输卫星 GEO 发动机故障,自毁
F7 取消 绿二号 ADEOS-II (先进地球观测卫星II) 取消
μ-LabSat

图片

[编辑]

参考来源

[编辑]
  1. ^ 1.0 1.1 H-II Launch Vehicle No.4 (新闻稿). NASDA. [2007-06-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3-12-11) (英语). 
  2. ^ 2.0 2.1 JAXA. H-II Launch Vehicle. Launch Vehicles and Space Transportation Systems. JAXA Website. [2007-06-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30).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