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hock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G-Shock
顶级全金属MRG系列 MRG-7100BJ-1AJF
产品类型
持有者卡西欧
国家/地区 日本
建立1983年4月 (1983-04)
目标市场全球
网站gshock.casio.com
第一款G-Shock产品 DW-5000C-1A
泥人系列 G-9000MS-1,表带印有3031机芯号码
赛车计时系列 GW-3500B-1AJF

G-Shock,是日本卡西欧所生产的一个手表品牌,亦为当中最知名的品牌,强调耐冲击,适合于运动、户外探险以至于军事等场合用途,G-Shock 男性系列皆防水200。自1983年问世至2014年,G-Shock 于全世界共出售达7,000只。2017年,G-SHOCK 累计销售突破一亿只。 针对G-SHOCK 表款的区分,由价格低往高来区隔共区分为4个区块,价格最低的区块是Street Fashion 强调流行街头流行表款的部分,它的特色是会配合现在时尚的风潮做些颜色的变化或是花纹图案的变化;再高一阶就是Master of G系列;再高一阶就是金属表款的 MT-G,之前是专门为飞行员来打造的,所以它有抗3G重力、抗离心力的功能;最高阶的表款是 MR-G,全钛合金金属表款。

1994年,卡西欧为女性发布了BABY-G系列。BABY-G承袭了G-SHOCK耐冲击的概念,缩小表径至适合女性手腕配戴的尺寸,从青涩的学生时期到逐渐成熟的轻熟女阶段,BABY-G都是女性搭配时重要的电子腕表品牌,展现出对青春活力以及对时尚生活追求的态度。

主要系列[编辑]

  • G steel
  • CG 碳纤维系列
  • MR-G 顶级全金属系列
  • MT-G 顶级商务系列
  • GIEZ 顶级潮流系列
  • G-COOL 顶级概念系列
  • STANDARD 标准系列
  • COCKPIT 赛车计时系列
  • BABY-G 女士系列
  • GA 指针数位双显示系列
  • FROGMAN(フロッグマン) 蛙人系列(旧款停产,新款在售)
  • MUDMAN(マッドマン) 泥人系列(旧款停产,新款在售)
  • FISHERMAN(フィッシャーマン) 渔人系列(停产)
  • RANGEMAN(レンジマン)猫人系列(旧款停产,新款在售)
  • RISEMAN(ライズマン) 飞人系列(旧款停产,新款在售)
  • GAUSSMAN(ガウスマン) 磁人系列(停产)
  • RAYSMAN(レイズマン) 光人系列(停产)
  • WADEMAN(ウェイドマン) 渡人系列(停产)
  • GULFMAN(ガルフマン) 湾人系列(旧款停产,新款在售)
  • REVMAN(レブマン) 旋人系列(停产)
  • LUNGMAN(ラングマン) 肺人系列(停产)
  • ANTMAN(アントマン) 波人系列(停产)
  • SKYFORCE(スカイフォース) 空军系列(停产)
  • FOX FIRE(フォックスファイア) 狐火系列(日本本土代号)
  • nexax(ネグザクス) 概念系列(停产)
  • CODE NAME(コードネーム) 代号系列(停产)
  • X-treme(エクストリーム) 极限系列(停产)
  • G-LIDE(Gライド) 冲浪系列(旧款停产,新款在售)
  • G’MIX(Gミックス) 音乐系列(停产)
  • TACTICIAN(タクティシャン) 技师系列(停产)
  • SILENCER(サイレンサー) 消音系列(旧款停产,新款在售)

历史[编辑]

G-Shock由日本工程师伊部菊雄设计,首只于1983年问世[1]。(在他考上大学时,父母买了一只手表送他。他很珍惜地戴着,从不离身。1981年,手表不小心摔坏了,他很难过,心情像走不动的指针。他想:“如果有一款手表不会摔坏,那大家就不会因为弄坏手表而难过了。”这一刻,他决定要发明一只“摔不坏的手表”!)


公司很支持他的构想,但一做才知道难。他以为在手表周边包上一层塑胶,就能缓冲撞击。结果发现,必须包覆和棒球一样大的塑料才有效。 人们怎可以戴个棒球在手腕上?最大的要害还不是表壳,而是表芯的转动零件和液晶显示器。这些部件都又小又脆弱,就算外壳没有砸坏,但撞击力传进表芯,里面的零件受到震动,立刻损坏停摆。


伊部要求工程师重新设计零件,结果所有新零件都成功通过测试,但组合在一起,就达不到标准。因为每个零件耐震系数不一,必须调整到一致。好不容易各零件达到相同的耐震系数,但摔烂了1000多只表,还是失败。 有一天在公园散步,看见小朋友在拍皮球,“啪哒、啪哒”。他脑袋弹出一个主意:“如果把手表放在皮球里面,中空的空气可不可以抵销力道,让零件承受强大的撞击呢?”于是他把机芯设计“悬浮”在表壳内,以树脂全部包覆机芯,用点与点支撑零件的中空结构。这样当手表摔落时,就会有二次缓冲。表壳再设计成突出的外框,以十几道吸震的结构,保护壳内中空悬浮的机芯。配合表壳与表带“弯曲”的连接设计,又大大减少冲击,反弹压力。摔不坏的手表梦想成真。


1983年4月1日,卡西欧推出 G-SHOCK,可承受10米高度摔落完全防震,两百米深度内完全防水,10年免换电池,附带码表、闹钟。这种无敌铁金刚的表,上市以后,被市场当头浇了一桶冰水。 当时日本流行戴"薄壳"手表,厚重的G-SHOCK像笨笨的怪物,卖得很差。卡西欧决定转换到美国市场作战,他们打出一支广告,片中曲棍球选手大棒挥击G-SHOCK,结果手表毫无损伤,运行如常。美国电视节目主持人学广告拿球棒重击G-SHOCK,怎么打都打不坏。这下证实广告是真的。G-SHOCK因此打开知名度,但销售量还是普通。


1990年当时美国流行滑板,青少年出门不踩个滑板,会被看成逊咖《回到未来II》。而滑板最佳的搭配正是耐摔、耐磨的G-SHOCK,它是四轮传动越野车的手表版。流行文化从美国回头直接冲击日本。 加上1994年全球热门电影《捍卫战警》的主角基努李维,在片中就是戴G-SHOCK,使得销量一飞冲天。1990年,日本整年才卖1万只,1995年卖了70万只,1997年卖出270万只,全球600万只。


到了2000年有天他看见自己和青少年戴着同样的G-SHOCK,感觉像是大叔装年轻,很做作。于是开始研发“金属壳的G-SHOCK”。这是他以前抛弃的材料,现在他要再次挑战,结果又给他挑战成功,开发出金属的G-SHOCK,防震与塑胶壳一样强,为大人开出成熟的表款,MT-G系列(不锈钢) 与 MR-G系列(钛合金)。


2014年,G-Shock推出了首个女性系列─SHEEN,性能与男性系列一样,差别在于表壳尺寸缩小,而且颜色款式更加丰富,并且增添时尚风格。


多频段6技术

采用Multi-Band 6技术的G-Shock手表可以与世界上六个原子时间发射器中的一个同步,以保持准确的时间。以下是六个原子时间发射器的列表:


日本

手表可以调到两个位置:

来自福岛(Ohtakadoyayama)附近的Otakadoya山的JJY的40 kHz信号。

来自羽根山(はがね山,Haganeyama)的Haganeyama发射机的60 kHz信号。


中国

手表调谐到从68千赫信号BPC在河南商丘市。这是最新的附加信号; 较旧的多频段5手表将无法连接到此信号,必须升级到更新的多频段6手表才能从那里同步。


美国

手表调从60千赫信号WWVB在科罗拉多州柯林斯堡。


英国

手表调整到60千赫MSF在Anthorn。


德国

手表调谐到77.5千赫的低频时间信号电台DCF77在Mainflingen信号。

参考注释[编辑]

  1. ^ G-Shock无惧竞争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苹果日报》 2014年11月20日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