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草稿:克拉科夫理工大学

坐标50°04′18″N 19°56′39″E / 50.07167°N 19.94417°E / 50.07167; 19.94417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克拉科夫理工大学
Politechnika Krakowska im. Tadeusza Kościuszki
创办时间1945年4月1日
学校类型公立大学
校长Andrzej Szarata
行政人员867
教师人数1,111
学生人数11,779[1] (12.2023)
校址Warszawska 24, 31-155 Kraków
校区budynek gtówny, siedziba Wydzialu Inzynierii Ladowej

al. Jana Pawia 37 (kampus Czyzyny)

ul. Podchorazych 1 (Wydziat Fizyki, Matematyki i Informatyki, Wydziat Architektury)
隶属SOCRATES, EUA, EAIE
网站pk.edu.pl
大学排名
QS 欧洲与中亚 73(2022)

克拉科夫理工大学波兰语:Politechnika Krakowska im. Tadeusza Kościuszki),英文名为Cracow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UT),是一所位于波兰克拉科夫市中心的公立大学,成立于1945年,并于1954年获得完全自主权。

该大学提供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本科、硕士、博士学位及研究生课程。学校的教育项目涵盖30多个波兰语授课的专业,部分专业还提供英语授课,另有两个专业采用乌克兰语授课。如此多样的选择意味着丰富的学术探索和在高水平师资指导下解决富有挑战性的任务。

2018年,克拉科夫理工大学进入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在"化学工程"学科的"工程"类中榜上有名。2019年上海排名中,该校在"机械工程"类别中再次入选。

根据2017-2021年科学活动评估结果,克拉科夫理工大学位居波兰前三。该校在建筑与城市规划、信息与通信技术、自动化、电子与电气工程、化学工程、土木工程与交通、材料工程、机械工程、环境工程、采矿与能源等八个学科接受评估。根据波兰教育与科学部的最终决定,这些学科均获得A+(领先水平)或A(优秀水平)评级。

赞助人

[编辑]

自1976年起,克拉科夫理工大学的赞助人是波兰和美国民族英雄塔德乌什·科希丘斯科。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指挥官,还是一位技艺精湛的防御工事工程师。美国第三任总统、开国元勋之一托马斯·杰斐逊曾评价他:“他是我所认识的最纯洁的自由之子。”

塔德乌什·科希丘斯科是美国最早的反奴隶制斗士之一,他的观点超越了所处的时代。克拉科夫理工大学在履行使命时,力求继承其校友的遗产,弘扬追求真理、尊重知识与技能、在分享与传播中保持诚信、对新思想的开放、尊重个人尊严与人权,以及尊重学术自由等价值观。

历史

[编辑]

克拉科夫理工大学的成立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社会政治影响密切相关。经历战争破坏的国家急需能够重建的工程师。此外,由于领土变化,波兰最古老的工科学校——利维夫理工大学已划归苏联境内。鉴于这一情况,战前曾担任矿业学院(克拉科夫AGH大学)建筑与工程系主任的伊济多尔·斯特拉-萨维茨基教授提议在克拉科夫设立一所工科学院。该提案得到了矿业学院院长瓦莱里·戈特尔教授和教育部长斯坦尼斯瓦夫·斯克热谢夫斯基的支持。1945年,教育部长批准在矿业学院组织建筑、林业以及土木、水利和测量工程等工科学院。这些学院享有行政和预算自主权,并设有自己的参议院。斯特拉-萨维茨基教授被任命为新成立学院的副校长。

1946年11月19日,国家当局发布法令,在采矿学院内设立建筑、工程和通信学院,称为多科学院。该法令自1945年4月1日起溯及生效,这一天被视为大学成立的日期。1947年,各学院的总部迁至华沙街(Warszawska Street)经过改建用于教育目的的建筑——前奥地利军营,名为鲁道夫大公(Archduke Rudolf),在战间期更名为扬三世·索别斯基(King Jan III Sobieski)。克拉科夫理工大学的首任校长是卢多米尔·斯伦金斯基(Ludomir Sleńdziński)教授。1954年7月7日,克拉科夫理工大学根据部长会议第409号决议获得完全独立。1976年9月30日,学校更名为塔德乌什·科希丘什科(Tadeusz Kościuszko)。

伊齐多尔·斯特拉·萨维茨基的肖像

克拉科夫理工大学几乎从成立之初就实施了广泛的研究活动和与行业的合作项目。因此,到1970年代初,其四个学院中的三个已获得授予博士和博士后学位的完整学术权利。1966年,第五个学院——化学学院(现为化工与技术学院)成立。九年后,交通学院(现为克拉科夫理工大学电气与计算机工程学院)成立。1999年,第七个学院成立;它现在是克拉科夫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电信学院。

截至2019年,克拉科夫理工大学教职工的研究活动集中在八个科学学科,这些学科的选择部分基于对教职工研究潜力和出版成果的分析。克拉科夫理工大学的主要科学学科包括:建筑与城市规划;自动化、电子学和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技术;化工;土木工程与运输;材料工程;机械工程;以及环境工程、矿业与能源。

确定主要研究活动领域使得大学的组织结构能够围绕这些学科建立学院。因此,克拉科夫理工大学于2019年10月1日成立了新学院——材料工程与物理学院,并且另外两个学院扩展了其专业领域并更改了名称。物理、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转变为计算机科学与电信学院,环境工程学院则更名为环境工程与能源学院。

院系

[编辑]

该大学设有8个学院,提供30个由波兰认证委员会认证的专业。

  • 建筑学院,院长:玛格达莱娜·科任-沃兹尼亚克博士(dr hab. inż. arch. Magdalena Kozień-Woźniak, Prof. CUT)
  • 计算机科学电信学院,院长:帕维乌·普瓦维亚克博士(dr hab. inż. Paweł Pławiak, Prof. CUT)
  • 电气电子工程学院,院长:马切伊·苏沃维奇博士(dr hab. inż. Maciej Sułowicz, Prof. CUT)
  • 土木工程学院,院长:露西娜·多马加拉博士(dr hab. inż. Lucyna Domagała, Prof. CUT)
  • 材料工程物理学院,院长:雅努什·米库瓦博士(dr hab. inż. Janusz Mikuła, Prof. CUT)
  • 环境工程能源学院,院长:斯坦尼斯瓦夫·M·里比茨基博士(dr hab. inż. Stanisław M. Rybicki, Prof. CUT)
  • 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院长:皮奥特·米霍尔奇克博士(dr hab. inż. Piotr Michorczyk, Prof. CUT)
  • 机械工程学院,院长:耶日·斯拉德克教授(prof. dr hab. inż. Jerzy Sładek)

博士学院

[编辑]

克拉科夫理工大学的博士生院于2019年5月29日成立,按照制定的规则,提供八个科学学科的教育,授予博士学位的权限。博士生院理事会负责对博士生院的监督,该理事会包括代表各科学学科的大学研究人员。学校主任担任理事会主席,现任此职务的是克拉科夫理工大学的马尔戈扎塔·奇莫霍维奇-里比茨卡教授。

历任校长

[编辑]
  • 伊齐多尔·斯特拉·萨维茨基 (1945–1948)
  • 卢多米尔·斯伦津斯基 (1954–1956)
  • 布罗尼斯瓦夫·科皮钦斯基 (1956–1965)
  • 卡齐米日·索卡尔斯基 (1965–1968)
  • 扬·卡兹马雷克 (1968)
  • 扬·瓦托尔斯基(1968–1972)
  • 瓦迪斯瓦夫·穆辛斯基 (1972–1975)
  • 博莱斯瓦夫·科达斯 (1975–1981)
  • 罗曼·西谢尔斯基 (1981–1982)
  • 塔德乌什·斯罗杜尔斯基 (1982–1987)
  • 瓦迪斯瓦夫·穆辛斯基 (1987–1990)
  • 约瑟夫·尼齐奥(1990–1996)
  • 卡济米日·弗拉加 (1996–2002)
  • 马尔辛·赫扎诺夫斯基 (2002–2005)
  • 约瑟夫·高利克 (2005–2008)
  • 卡齐米日·富塔克 (2008–2016)
  • 扬·卡齐奥 (2016–2020)
  • 安杰伊·比亚凯维奇 (2020–2023)
  • 安德烈·萨拉塔 (2023–)

当前领导

[编辑]

校长

  • 安德烈·萨拉塔教授(prof. dr hab. inż. Andrzej Szarata

副校长

  • 达里乌什·博格达尔教授(prof. dr hab. inż. Dariusz Bogdał)
  • 马雷克·鲍尔博士(dr inż. Marek Bauer)
  • 托马斯·卡佩基教授(dr hab. inż. arch. Tomasz Kapecki, prof. PK)
  • 耶日·扎扬茨教授(dr hab. inż. Jerzy Zając, prof. PK)



大学理事会

  • 博士:拉法乌·施维尔琴斯基(Rafał Świerczyński,大学理事会主席)
  • 博士:亚历山德拉·布尔奇克(dr inż. Aleksandra Burczyk)
  • 工程师:马尔钦·斯蒂尔纳(mgr inż. Marcin Styrna)
  • 教授:维斯瓦夫·齐马(prof. dr hab. inż. Wiesław Zima)
  • 教授:贾采克·亚斯塔尔(dr hab. Jacek Jaśtal, Prof. CUT)
  • 教授:斯坦尼斯瓦夫·姆林纳斯基(dr hab. inż. Stanisław Młynarski, Prof. CUT)
  • 马特乌什·达布罗夫斯基(Mateusz Dąbrowski,学生会代表)

荣誉博士

[编辑]
  • 利奥波德·埃斯坎德(Leopold Escande,1965)
  • 瓦莱里·戈特尔(Walery Goetel,1970)
  • 玛丽安·卡缅斯基(Marian Kamieński,1972)
  • 皮耶特罗·加佐拉(Pietro Gazzola,1972)
  • 瓦茨瓦夫·奥尔沙克(Wacław Olszak,1976)
  • 耶日·赫尔涅维茨基(Jerzy Hryniewiecki,1980)
  • 卡齐米日·甘斯基(Kazimierz Gamski,1985)
  • 布罗尼斯瓦夫·科皮钦斯基(Bronisław Kopyciński,1988)
  • 海因茨·彼得·布劳尔(Heinz Peter Brauer,1988)
  • 奥尔吉尔德·泽因基维奇(Olgierd Cecyl Zienkiewicz,1989)
  • 杰拉德·邓肯·加利特利(Gerard Duncan Galletly,1995)
  • 亨克·C·范德普拉斯(Henk C. van der Plas,1995)
  • 维托德·切基维奇(Witold Cęckiewicz,1995)
  • 罗曼·齐耶斯基(Roman Ciesielski,1995)
  • 米哈乌·日奇科夫斯基(Michał Życzkowski,1995)
  • 泽农·姆罗兹(Zenon Mróz,1997)
  • 维克托·齐恩(Wiktor Zin,1998)
  • 瓦德斯瓦夫·穆任斯基(Władysław Muszyński,1998)
  • 哈梅·勒尔纳(Jaime Lerner,1999)
  • 奥斯卡·马亨霍尔茨(Oscar Mahrenholtz,1999)
  • 简·霍尔特(Jan Hult,1999)
  • 赫伯特·芒(Herbert Mang,2000)
  • 简·基米塔(Jan Kmita,2000)
  • 米哈伊·扎多尔(Mihály Zádor,2000)
  • 詹姆斯·C·I·杜格(James C. I. Dooge,2000)
  • 阿图尔·维耶奇斯基(Artur Wieczysty,2001)
  • 约翰·廷斯利·奥登(John Tinsley Oden,2001)
  • 瓦尔特·亨(Walter Henn,2001)
  • 阿列克谢·米特罗法诺维奇·库季波夫(Aleksiej Mitrofanowicz Kutiepow,2002)
  • 雅努什·布罗尼斯瓦夫维奇·达尼莱维奇(Janusz Bronisławowicz Danilewicz,2002)
  • 雅罗斯瓦夫·米基列维奇(Jarosław Mikielewicz,2004)
  • 米哈乌·克莱伯(Michał Kleiber,2004)
  • 塔德乌什·赫尔赞诺夫斯基(Tadeusz Chrzanowski,2005)
  • 齐比格涅夫·恩戈尔(Zbigniew Engel,2006)
  • 吕恩特·沃兹尼(Günter Wozny,2008)
  • 约瑟夫·尼兹奥(Józef Nizioł,2008)
  • 亨利克·戈雷茨基(Henryk Górecki,2010)
  • 安东尼奥·莫内斯蒂罗利(Antonio Monestiroli,2011)
  • 奥斯卡·约瑟夫维奇·科伊夫曼(Oskar Josefowicz Kojfman,2011)
  • 卡齐米日·弗拉加(Kazimierz Flaga,2011)
  • 斯坦尼斯瓦夫·姆罗维茨基(Stanisław Mrowec,2012)
  • 阿尔贝托·莫利纳里(Alberto Molinari,2019)
  • 亚当·哈姆罗尔(Adam Hamrol,2021)
  • 沃伊切赫·拉多姆斯基(Wojciech Radomski,2021)
  • 约瑟夫·库茨马舍夫斯基(Józef Kuczmaszewski,2022)
  • 吉里·雅罗米尔·克莱梅什(Jiří Jaromír Klemeš,2023)
  • 沃伊切赫·博内尔(Wojciech Bonenberg,2023)

地理位置

[编辑]
The building of the former military barracks
前军营的建筑

位于华沙街(Warszawska Street)的大学主校园坐落于19世纪的奥地利军营,建筑由安东尼·卢什基维奇(Antoni Łuszczkiewicz)监督建造。该建筑群是克拉科夫最大的此类建筑,以奥地利王储鲁道夫大公(Archduke Rudolf)命名。在战间期,波兰军队驻扎在这里,曾将其更名为国王扬三世·索别斯基(King Jan III Sobieski)军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该建筑群被移交给克拉科夫理工大学,最初以免费租赁形式使用5年,随后可延长15年。大学于1956年全面接管华沙街的建筑。原来的办公和员工设施目前是大学管理层和土木工程学院的所在地。历史建筑的遗迹内设有电气与计算机工程学院、环境工程与能源学院、建筑学院,以及大学图书馆和博物馆。校园内还建有新建筑,历史外立面经过修缮,使克拉科夫理工大学的校园成为历史与现代相结合的优秀范例。

游行队伍沿着克鲁普尼扎街走向矿业学院,参加克拉科夫理工大学新学年的第一场开幕式。从左至右,教授:Izydor Stella-Sawicki、Valery Goetel、Jan Krauze,1945 年 5 月 31 日

随着大学的发展及其不断扩大的需求,克拉科夫理工大学获得了新设施或新建了建筑。2010年,克拉科夫理工大学从军事财产局购置了位于华沙街的一个建筑——前炮兵库。该建筑被改建为跨院系教育与研究中心“Działownia”。在2013年至2014年间,这里建成了马沃波尔斯卡能源高效建筑实验室。

建筑与材料工程与物理学院的院长办公室位于老兹布夫的前皇家宫殿(现为波德霍兰日赫街),这是波兰国王的最古老夏季住所。1955年,大学获得了该建筑的三分之二,三分之一则划归医学学院。自1959年以来,该建筑归大学所有,并自1999年起成为其唯一使用者。老兹布夫建筑的历史可追溯到六个世纪前。国王瓦迪斯瓦夫四世曾在此出生。该建筑在瑞典入侵期间遭到毁坏,后来由扬·三世·索别斯基重建。传说中,国王在与土耳其的战争胜利庆祝时,并非在瓦维尔城堡,而是在这里举行的。

位于卡农尼察街的萨穆埃尔·马切约夫斯基宫殿是建筑历史与文物保护系的所在地。克拉科夫理工大学于1979年获得该建筑的使用权,自2012年起成为其所有。1968年,克拉科夫理工大学参议院决定在奇日尼(Czyżyny)建立一个新的大学综合体。该综合体占地超过80公顷,计划建设包括教学和研究大楼、实验室和宿舍等设施。新综合体的设计由维托德·切基维奇教授与冶金研究与项目局BIPROSTAL合作完成,1972年获得批准。1973年,在该地块的北部开始建设两个学生宿舍。1974年,在南部区域启动了机械工程学院设施、第三个宿舍、教学助理酒店和食堂的建设。原计划在1977年前完成这些投资,并在1990年前建成整个综合体。然而,经济危机导致无法筹集更多资金。最终,在该地块的北部区域建成了四个宿舍、一个教学助理酒店和一个带食堂的社交楼。机械工程学院的建设工作断断续续进行,首批单位于1980年开始从华沙街(Warszawska Street)迁入。最终,整个学院于2004年迁至奇日尼(Czyżyny)。

学生宿舍

[编辑]

克拉科夫理工大学拥有自己的学术住房区,位于奇日尼的斯坦尼斯瓦夫·斯卡尔任斯基街(Stanisław Skarżyński Street),包括四栋宿舍,可容纳约2000人。近年来,学生宿舍前的空间以及宿舍本身进行了现代化改造。改造后,宿舍内设有娱乐和休闲区域、电影院、配备烤箱和储物柜的厨房,以及配备干衣机的洗衣房。这里还有运动场和网球场,以及“广场(Kwadrat)”学生俱乐部。

运动

[编辑]

克拉科夫理工大学的体育活动具有深厚的传统,追溯到大学早期。1951年5月,成立了独立的学术体育协会(AZS)俱乐部,迅速取得了众多组织和体育上的成功。许多体育赛事曾是大众性质的,有些至今仍在继续。1958年11月5日,俱乐部改组为大学俱乐部。在协会存在的多年中,许多获得荣誉的运动员在此训练,大学的学生、员工和毕业生中涌现出众多奥运运动员,包括:兹季斯瓦夫·斯图岑(Zdzisław Styczeń)、切斯瓦夫·马尔赫维奇(Czesław Marchewczyk)、约瑟夫·马鲁萨尔兹(Józef Marusarz)、弗沃迪米日·查尔尼亚克(Włodzimierz Czarniak)、安德烈·巴赫列达-库鲁斯(Andrzej Bachleda-Curuś)、安德烈·斯托尔夫(Andrzej Sztolf)、乔安娜·巴托什(Joanna Bartosz)、切斯瓦夫·洛伦茨(Czesław Lorenc)、耶日·索拉兹(Jerzy Solarz)、阿格涅什卡·施瓦尔诺格(Agnieszka Szwarnóg)、维斯瓦夫·格洛斯(Wiesław Glos)和雷纳塔·克纳皮克-米亚兹加(Renata Knapik-Miazga)。

体育设施

在卡门纳街(Kamienna Street)设有体育馆(主要用于团队运动;篮球和排球),在奇日尼(Czyżyny)设有体育馆(用于乒乓球、网球、壁球和五人制足球),还有一个国际网球联合会认证的网球中心,一个健身俱乐部,一个位于日维采(Żywiec)的帆船中心,在斯卡尔日宁斯基街(Skarżyńskiego Street)有露天网球场,以及两个健身房。

学生数量

[编辑]

1945/46 学年有 1,530 多人注册,1953/54 学年录取了 2,350 多名学生。目前,克拉科夫理工大学在读学生11703人,其中包括453名外国人。

学生组织

[编辑]
  • CUT学生会
  • CUT学术体育协会俱乐部
  • CUT 独立学生会
  • CUT波兰学生会
  • 爱因斯特地方委员会
  • AEGEE欧洲学生论坛
  • 伊拉斯谟学生网络
  • CUT计算机科学与电信学院学生电子竞技俱乐部

国际合作

[编辑]

克拉科夫理工大学是欧洲大学协会的成员。 2023年,它与其他8所大学共同成立了一所名为Stars EU(区域转型战略联盟)的欧洲大学,并与世界各地的研究中心开展合作,不仅在科学研究领域,还开展学生和科研及教学人员的交流。在学习期间,学生可以参加“Erasmus+”计划,该计划包括与大多数欧洲国家的交流。克拉科夫理工大学签订的双边协议使该大学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韩国中国印度墨西哥乌克兰等50多个国家建立了合作。

该大学还与克兰菲尔德大学卡利亚里大学、利沃夫国立理工大学、明斯特应用科学大学弗莱贝格工业大学等签署了双文凭协议。该大学教授的一些课程已获得外国机构的认证:

克拉科夫理工大学目前在最重要的国际大学排名中列名

泰晤士高等教育大学排名

QS世界大学排名

美国新闻最佳全球大学排名(US News Best Global Universities Rankings)

上海软科全球排名2019和2020 – 机械工程

2023年三大大学使命排名(The Three University Missions Ranking)

UI绿色指标世界大学排名(UI GreenMetric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

克拉科夫理工大学还与国外科研机构合作,例如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 。克拉科夫理工大学与CERN的首次接触早在1990年10月就开始了,克拉科夫理工大学与CERN于1997年签署了第一份合作协议。该大学的员工和毕业生曾在 CERN 担任组织单位(部门和小组)负责人,并担任非 CERN 成员国 CERN 主任(T. Kurtyka 博士)的顾问。与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主要合作领域包括:粒子加速器、光束传输系统、超导磁体、校正磁体控制系统、热机械补偿系统、高真空系统的设计,以及超导体及其互连、低温系统、超导磁体供给线、低温恒温器、粒子探测器冷却系统、探测器支撑结构、磁透镜的开发。 2015年与该机构签署的协议此前已有25年的合作。该大学的科学家为大型强子对撞机的创建做出了贡献。

克拉科夫理工大学的科学家也为大型强子对撞机的创建做出了重大贡献,包括设计和建造位于加速器主磁体之间的设备。 2011 年,与 CERN 签署了第二份合作协议,2015 年又签署了另一份无限期的合作协议。根据协议,该大学的员工、学生和毕业生将参与 CERN 研究团队的工作。

实验室

[编辑]

克拉科夫技术大学的实验室基地不断发展壮大,从而提高了学校的科研能力。大学各机构不仅为学生的学术发展和教学过程提供支持,而且还与外部实体、公司和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在 IT 技术、低能耗建筑、医学或交通领域,现代化的研究基础设施使科学家们能够充分满足现代世界的需求。

小波兰节能建筑实验室

2013-2014年,小波兰节能建筑实验室成立,开展低能耗技术研究。实验楼分为14个气候与能源区域,开展节能材料特性与技术的研究。这座五层高的建筑是按照严格的低能耗设施标准建造的。其特点是紧凑的机身、现代化的外观设计和先进的安装系统。在隔热和气密性方面,它满足被动式建筑的要求。

技术气候研究和工作机械实验室

该大学的实验室基础设施包括独特的技术气候研究与工作机器实验室(在波兰及中东欧地区独一无二),可在热气候舱中对重达60吨的大型工程设施进行极端气候和大气条件下的研究。此类测试包括在-50 °C到+70 °C的温度范围内进行功能性、强度和总体耐受性测试,湿度可高达98%相对湿度。此外,该实验室还开展计算机建模与仿真、液压和气动元件及系统的设计、驱动和控制机械设备的实验验证测试、工业运输系统(包括起重机和输送机)的计算方法与功能优化、工业运输工具的操作参数确定、机电驱动设计与现有工业系统的现代化、结构、运动学和动态分析与合成方法的开发、机制的计算机仿真及其控制、机器和设备的研究与振动声学诊断、声学保护(舱体、外壳、消声器)的设计与评估、材料的声学性能测试,以及工作站人机工程学(噪声、振动、热舒适度和照明测试)。皮奥特·斯利温斯基(Piotr Śliwiński)曾在克拉科夫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的技术气候研究与工作机器实验室为攀登珠穆朗玛峰进行准备,他与极限骑行者瓦伦丁·罗曼诺夫斯基(Valerian Romanovsky)在热气候舱中度过了100个小时,并在降低至-50摄氏度的爬升脚手架上测试自己的耐力。

环境空气动力学实验室

2024年,克拉科夫理工大学将成立一个欧洲现代化的实验室——环境空气动力学实验室。由小波兰省支持此项投资。新实验室位于克拉科夫理工大学 Czyżyny 校区内。环境空气动力学实验室将允许专家进行研究、专家意见和分析,其中包括城市通风、污染物传输、对烟雾的动态影响、空气交换和再生系统。环境空气动力学实验室的研究结果还将为规划人员、设计师以及建筑市场提供设计新住宅区、对现有高层建筑进行现代化改造或建造新建筑的宝贵知识。在实验室大楼内设计了两个混合回路风洞,每个风洞配备两个测量空间和不同的风扇系统和技术基础设施元素,以控制进入空气的参数。

超精密坐标测量实验室

作为引领国家坐标计量网络(NSMET)项目(克拉科夫理工大学负责领导)的成员之一,正在建设超精密坐标测量实验室。这个世界一流的科学网络和研究中心由四所领先的技术大学组成:克拉科夫理工大学、波兹南理工大学、华沙理工大学和凯尔采理工大学。 NSMET 项目价值超过 4980 万兹罗提,是在智能增长运营计划(措施 4.2“发展科学领域现代研究基础设施”)下实施的。该实验室将配备能够测量被测物体内部和外部结构几何形状的设备,测量范围从纳米级到大型测量。在新的研究中心,将主要对汽车、航空航天、能源、医疗、生物工程、复合材料和纳米材料等各行各业的机器和系统组件进行测量。

参见

[编辑]

参考

[编辑]
  1. ^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2023/24 academic year. Statistics Poland. [2024-06-30] (波兰语). 

外部链接

[编辑]

50°04′18″N 19°56′39″E / 50.07167°N 19.94417°E / 50.07167; 19.94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