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奥地利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Austria
奥地利共和国
Republik Österreich
国歌:山的土地,河的土地
Land der Berge, Land am Strome
奥地利的位置(深绿色) – 欧洲(绿色及深灰色) – 欧洲联盟(绿色)  —  [图例放大]
奥地利的位置(深绿色

– 欧洲绿色及深灰色
– 欧洲联盟绿色)  —  [图例放大]

首都
暨最大城市
维也纳
官方语言奥地利德语[1]巴伐利亚语,局部地区是斯洛文尼亚语阿勒曼尼语
官方文字德文
族群
奥地利人(75.6%)
其他(24.4%)
—前南斯拉夫人4%
土耳其人1.6%
—未确定少数族群2.4%[2]
宗教
[3]
政治体制联邦制
半总统制
共和制
法律体系欧陆法系
政府奥地利议会
• 总统
亚历山大·范德贝伦
• 总理
亚历山大·沙伦贝格 (代理)
成立
1955年5月15日
面积
• 总计
83,869平方公里(第115名
• 水域率
1.7%
人口
• 2022年估计
9,027,999[4]第96名
• 密度
101.4/平方公里(第106名
GDPPPP2022年估计
• 总计
5,821.27亿美元[5]第45名
• 人均
64,751美元[5]第17名
GDP(国际汇率)2022年估计
• 总计
4,798.15亿美元[5]第29名
• 人均
53,370美元[5]第14名
货币欧元EUR
时区UTC+1
行驶方位靠右行驶[6]
电话区号+43
ISO 3166码AUT
主要节日独立日:1955年7月27日
家用电源电压230 V
家用插座标准C、F
家用电源频率50 Hz
人类发展指数0.914[7](第20名)
基尼系数0.26[8]
国家象征
  • 国花雪绒花
  • 互联网顶级域.at
    欧盟亦使用 .eu

    奥地利共和国(德语:Republik Österreich),通称奥地利Österreich[注 1]),是一个位于中欧内陆国家,但在历史上也被分类成西欧或者东欧的主权国家。[注 2]奥地利与多国接壤,东面是匈牙利斯洛伐克,南面是意大利斯洛文尼亚,西面是列支敦士登瑞士,北面是德国捷克首都兼最大城市维也纳。全国人口约900万。[4]国土面积83,855平方千米(32,377平方英里),同时由于阿尔卑斯山的存在,奥地利成为了一个山地国,只有32%的国土海拔低于500米(1,600英尺),最高点海拔3,798米(12,461英尺)。[10]

    如今的奥地利是一个议会制代议民主国家,下含九个联邦州[10][11]奥地利是当今世界最富裕的国家之一,2022年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56,506美元。[12]人类发展指数在2014年排世界第21位。同时自1995年以来就是欧盟成员,[10][13]OECD的创始国之一。[14]1995年签订申根协议[15]1999年接受并于2002年起使用欧元。奥地利和德国瑞士卢森堡均属于德语区,在历史上是日耳曼民族的文化发源地之一,其首都维也纳曾经是神圣罗马帝国奥地利帝国奥匈帝国的帝都,也是统治中欧1300余年(650~1918年)的哈布斯堡王朝之核心,在历史上亦和同属中欧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南欧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两国长期由奥地利帝国和奥匈帝国统治,人民多信奉天主教,文化也接近中欧多于南欧)有紧密的关联。

    名称

    [编辑]

    奥地利的德文名称Österreich源自古高地德语Ostarrîchi,即是“东方的边藩”,首见于996年一个记录[16][17]。该名可能是中世纪拉丁语同义词Marchia orientalis在当地(巴伐利亚)德语方言的转译。另一个可能是该名源自一座山的当地称呼,斯洛文尼亚语“Ostravica”(意即“尖峰”),因为山脉两面都十分陡峭。奥地利的中文译名就是由德文名称音译过来。

    奥地利的拉丁名称Austria由德语名称转译而来,首见于12世纪[12]。当时奥地利地区(仅下奥地利)属于巴伐利亚的最东端。

    The Ostarrîchi Document in full
    The first appearance of "Ostarrîchi"
    首次出现奥地利“Ostarrîchi”之名的文献,由红圈圈著和放大。现代奥地利誉这份源于996年的文件为建国佐证。

    历史

    [编辑]
    1683年哈布斯堡王朝维也纳之战打败了试图向欧洲中西部扩张的奥斯曼帝国

    根据考古发现,奥地利在旧石器时代已经有人类活动。在罗马以前,有多个凯尔特人的部落在此地区活动。其后罗马帝国占领了凯尔特王国诺里库姆并设立为行省。

    罗马帝国衰落后奥地利曾先后被匈人伦巴第人东哥特人巴伐利亚人法兰克人占据。一支斯拉夫部落向阿尔卑斯地区迁移,占据了现今奥地利的中部和东部地区,建立了卡兰塔尼亚王国。公元788年查理曼征服了该地区,鼓励拓殖,并引进了基督教。查理曼之后,法兰克帝国分裂,奥地利地区成为独立的东法兰克王国的一部分,当时该地区被称为“marchia Orientalis”(拉丁语“东方边疆领”之意),由巴伐利人领袖(后来的巴伐利亚公爵)管理。976年被封予巴本堡王朝的利奥波德,作为对抗南斯拉夫人和匈牙利人的前线基地。

    奥地利这个名字最早见诸记录是在996年,当时写作Ostarrîchi,亦即“东方边疆领”(法兰克王国之领土最东端)的古德语翻译。1156年的小特权将奥地利升格为公国;1192年巴本堡王朝又获得了施蒂里亚公国。1246年奥地利的腓特烈二世在莱塔河战役中战死后,巴本堡王朝绝嗣,奥地利遂落入波希米亚的普热米斯尔·奥托卡二世之手。但1278年在边疆领之战中奥托卡二世败于德意志的鲁道夫一世,从此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为止,奥地利一直受哈布斯堡家族统治。

    哈布斯堡家族在14、15世纪积极扩张领土。1526年奥地利取得了波希米亚和奥斯曼帝国未有占领的匈牙利,两大帝国之间的摩擦日益增多。1683年9月12日的维也纳之战中奥地利联合来自波兰的援军将围困维也纳两个月之久的奥斯曼帝国军队击败。这场战役阻止了奥斯曼帝国向欧洲中西部扩张的行动,并维持了哈布斯堡王朝在中欧的霸权;随后的一连串军事行动,导致1699年卡尔洛夫奇条约的签订,奥地利获取匈牙利全境。从此至1806年神圣罗马帝国覆亡之前,哈布斯堡家族便等同神圣罗马帝国

    随着普鲁士的崛起,奥地利开始了与普鲁士之间长期的争夺德意志地区霸权的斗争。同时奥地利也先后伙同普鲁士及俄罗斯两次参与瓜分波兰(第一次和第三次)。

    1806年神圣罗马帝国解体,而在此两年前,弗兰茨一世(即神圣罗马帝国的弗兰茨二世皇帝)宣布自己为奥地利帝国的皇帝,统治范围是以奥地利为中心的哈布斯堡王朝世袭领地。1867年,为了化解奥地利在普奥战争中的失利对帝国的冲击,哈布斯堡王朝被迫对帝国内强大的匈牙利贵族妥协,宣布将奥地利帝国更改为所谓共主邦联──奥匈帝国,匈牙利地区在理论上升级为奥匈帝国内部的一个王国,并拥有自己的国王(在奥匈帝国半个世纪的历程中匈牙利国王始终由奥匈帝国皇帝兼任),议会和海关系统等;这种局面一直维持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为止。在一战中战败的奥匈帝国被分割为多个小国家,其中原先内莱塔尼亚的一部分成为了奥地利第一共和国(在1918年10月21日至1919年9月21日间的11个月称为“德意志奥地利”),并被禁止与德国(即当时的魏玛共和国)合并。1938年,纳粹德国实现了德奥合并,奥地利到二战结束前的7年都受其统治。

    纳粹德国于1945年战败后,奥地利进入盟军统治时期,直到1955年奥地利国家条约签订为止。在奥地利宣布成为永久中立国之后,占领奥地利的各同盟国军队陆续撤离,奥地利最终获得独立并成为今天的奥地利第二共和国后,奥地利逐渐参与欧洲一体化进程,并于1995年加入欧盟,又于1999年加入欧元区

    政治

    [编辑]

    总统是奥地利的国家元首,由每6年一次的全民选举直接选出。总统负责提名总理,总理通常是议会中最大党派的领袖。奥地利国会由两院组成,分别是由64名州代表构成的联邦院(即上议院)和183名由直接选举选出的议员构成的国民院(即下议院)。国民院负责制定法律,主持新政府的就职仪式,通过不信任表决罢免联邦政府及其成员。联邦院则代表各州的利益,有权将国民院通过的法案驳回,但如果国民院坚持原法案,联邦院则无权再次否决。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间偏左社会民主党中间偏右人民党长期组成大联合政府,这与其他欧洲国家的联合政府相比极为少见。

    社会民主党作为议会第一大党及占有总理职位30年之后,1999年大选,右翼民粹主义自由党成为第二大党,因此人民党结束与社民党多年的大联合政府关系,与自由党合作组成右翼联盟。这在奥地利国内外都引起强烈反应。国内爆发了大规模的抗议浪潮;欧盟就对新的右翼政府采取政治制裁措施,奥地利外交陷入孤立。当自由党被认为不会对奥地利的民主构成威胁,9月欧盟取消了制裁,国内政局和对外关系逐步恢复正常。2002年9月,由于执政两党在关于政策和领导权的争执加剧,人民党总理沃尔夫冈·许塞尔宣布提前举行议会选举。在当年11月的选举中人民党的地位获得巩固,取得79席和42.3%选票,取回第一大党地位,而自由党得票率大幅下降,议席大减至18席,只得到10.1%的选票。

    在2006年10月1日的大选中,社民党以微弱优势获胜,重新获得了对政府的主导权并最终与人民党再次组成“大联合政府”。[18]

    2008年人民党因为预算争议,宣布退出持续一年半的大联合政府,奥地利于当年9月28日提前举行国民议会选举。虽然在选举中社民党和人民党的得票率皆创历来新低,社民党大幅度下降至不足30%并失去了11个议席,但仍以约3.3个百分点的优势超过了人民党的得票率。在经过艰苦谈判之后,最终两党于当年12月2日达成妥协并重新组建大联合政府,维尔纳·法伊曼成为新任总理。

    在2013年9月29日的新一届国民议会选举中,社民党和人民党的得票率自2008年选举以来继续创新低,分别祗得到了26.8%和24.0%的选票,在总得票勉强超过半数议席之后得以继续联合执政,成为奥地利第二共和国史上得票优势最微弱的联合政府。历史遗留问题,欧洲经济危机带来的对欧洲一体化的不信任感,东欧剧变及欧盟东扩后大量东欧移民带来的社会和治安问题等是进入21世纪以来奥地利选民趋向保守及极右党派在选举中不断扩大势力的根本原因,而右翼的奥地利自由党更是2013年选举中的最大赢家,其21%的得票率与议会传统的两大党派之一人民党的得票率已经相差无几。此外,由旅加拿大的奥地利富翁Frank Stronach组建的对欧盟及欧元持抵制态度、但持自由主义的施特罗那赫团队,在成立刚满一年之后就获得了5.7%的支持率并在大选中一举拿下了10个议会席位(按照2013年夏季的民意调查结果该党甚至希望能够获得20个左右的议会席位),也可以说明当前的经济及政治背景下奥地利选民的消极保守态度。

    在2017年10月15日举行的奥地利议会选举中,奥地利人民党取得国民议会183个议席中的62席,上届选举第一大党奥地利社会民主党则取得52席居次位,奥地利自由党取得51席。奥地利人民党(ÖVP)成为国会第一大党。NEOS-新奥地利和自由论坛名列第四​​,有10个席位,彼得·皮尔兹名单(在选战开始时与绿党)第一次进入议会,排在第五位,拥有8个席位。上届取得24个席位的绿党则未能跨越4%的门槛,没有得到席位。人民党领导人库尔茨随后与自由党组建联合政府,库尔茨成为奥地利最年轻的总理。但仅两年便因自由党与俄罗斯的丑闻,联合政府解散,库尔茨亦因不信任动议而短暂下台。同年大选,人民党成为第一大党,随后与绿党组成联合政府。

    行政区划

    [编辑]
    奥地利地区行政

    奥地利由9个联邦州Bundesland)组成,联邦州以下设84个Bezirk),县以下设市(Stadt)和市镇Gemeinde)。

    联邦州 首府 人口 面积
    平方千米
    人口密度
    每平方千米
    城市数 市镇数
    含城市
    1 布尔根兰州 艾森施塔特 278,655 3,965 70.3 13 171
    2 克恩顿州 克拉根福 560,089 9,536 58.7 17 132
    3 下奥地利州 圣珀尔滕 1,575,291 19,178 82.1 74 573
    4 上奥地利州 林茨 1,399,226 11,982 116.8 29 444
    5 萨尔茨堡州 萨尔茨堡 526,875 7,154 73.6 10 119
    6 施泰尔马克州 格拉茨 1,199,489 16,392 73.2 34 543
    7 蒂罗尔州 因斯布鲁克 693,651 12,648 54.8 11 279
    8 福拉尔贝格州 布雷根茨 362,258 2,601 139.3 5 96
    9 维也纳州 维也纳 1,637,772 415 3946.4 1 1

    2005年数据,资料来源为奥地利统计局。

    地理

    [编辑]
    奥地利地形图
    奥地利黑湖
    2003冬奥地利雪景

    奥地利是一个位于欧洲中部的内陆国。地势西高东低,阿尔卑斯山贯穿奥地利的西部和南部,这使得奥地利成为著名的冬季运动胜地。山地占国土面积的70%。山脉南北两侧是石灰岩带,中央是结晶岩带。最高峰为大格洛克纳山,海拔3,798米。东北部是维也纳盆地,东南部和北部为丘陵地型及高原多瑙河流经东北部,在境内长350公里。南部有穆尔河德拉瓦河,西部则有因河萨尔察赫河等。奥地利大部分地区处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过渡区内,气候温和,冬季寒冷、夏季凉爽。奥地利的森林覆盖率约为46.7%[19]

    首都为座落于多瑙河边的维也纳。其它主要城市包括萨尔茨堡因斯布鲁克格拉茨林茨等。

    面积约83,879平方公里。

    经济

    [编辑]
    维也纳玛利亚希尔夫购物区

    奥地利的市场经济发达,人民生活水准较高。同时奥地利的工农业都比较发达。工业主要有冶金机械石油化工电器纺织木材加工水力发电等;畜牧业以养为主。农作物有马铃薯甜菜小麦玉米等。奥地利的经济与其它欧盟国家联系紧密,特别是与德国。加入欧盟使奥地利直接进入统一的欧盟市场,由此带来了更多的外资。2006年奥地利的GDP增长率为3.3%。

    交通

    [编辑]

    人口

    [编辑]
    奥国台风战机
    多瑙河畔克雷姆斯

    奥地利有92%的人口称自己的族系为奥地利人(这数字曾更接近百分之百,直到1990年代南斯拉夫的难民涌入奥地利为止),[20]欧罗巴人种,大多为阿尔卑斯类型,而其余大约10%的奥地利人口并非奥地利裔。这些人大多来自周边地区,特别是东欧国家。另外有约1万8千名斯洛文尼亚族人在克恩顿州施泰尔马克州定居。地处欧洲三大族(日耳曼斯拉夫拉丁)之交汇处,奥地利人主要由属于日耳曼部落群的阿勒曼尼人巴伐利亚人法兰克人结合而成,并吸收有马扎儿人匈奴人斯拉夫人以及罗马化的土著居民的成分。他们虽与德意志人在族源和语言上有不少近似的地方,但却有着自己独特的民族形成过程。

    超过74%的奥地利人信奉基督宗教[20],59.9%为罗马天主教,6%为正教会,3.5%为新教路德宗,4%为其他新教。其他宗教包括伊斯兰教(6%)、佛教印度教等。

    犹太人曾大量居住在奥地利,1930年时犹太人数量超过十万,但后来受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数量剧减。1900年全国人口只有大约6,003,845人,之后全国人口逐渐回升,据2017年3月14日全国人口统计奥地利共有8,598,375人。

    最大城市

    [编辑]
     
     
    奥地利最大城市排名
    2022年统计[21]
    排名 名称 1=zh-cn:州; zh-tw:邦; zh-hk:州 人口 排名 名称 1=zh-cn:州; zh-tw:邦; zh-hk:州 人口
    维也纳
    维也纳
    格拉茨
    格拉茨
    1 维也纳 维也纳州 1,812,605 11 维也纳新城 下奥地利州 42,273 林茨
    林茨
    萨尔茨堡
    萨尔茨堡
    2 格拉茨 施泰尔马克州 269,997 12 施泰尔 上奥地利州 38,120
    3 林茨 上奥地利州 193,814 13 费尔德基希 福拉尔贝格州 31,428
    4 萨尔茨堡 萨尔茨堡州 146,631 14 布雷根茨 福拉尔贝格州 28,412
    5 因斯布鲁克 蒂罗尔州 124,579 15 莱昂丁 上奥地利州 26,174
    6 克拉根福 克恩顿州 96,640 16 克洛斯特新堡 下奥地利州 26,395
    7 菲拉赫 克恩顿州 60,004 17 巴登 下奥地利州 25,229
    8 韦尔斯 上奥地利州 59,339 18 沃尔夫斯贝格 克恩顿州 24,993
    9 圣珀尔滕 下奥地利州 52,145 19 莱奥本 施泰尔马克州 24,466
    10 多恩比恩 福拉尔贝格州 46,883 20 多瑙河畔克雷姆斯 下奥地利州 24,085

    语言

    [编辑]

    奥地利的官方语言是德语,口语使用上德语的多种方言(下阿勒曼尼方言、中巴伐利亚方言、下巴伐利亚方言),与书面语差别较大。奥地利的德语标准与德国使用的德语标准也有一些区别。

    教育

    [编辑]
    奥地利学制图
    奥地利学制图

    1774年,奥地利当时还属于神圣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女大公爵玛丽亚·特蕾西亚开先河为当时的奥地利订定教育制度的基础。奥地利的教育体制由联邦政府控制,对6-15岁的儿童实行9年义务教育,其教育体制大体上可以分为4个部分,亦即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及高等教育。

    学前教育

    [编辑]

    大部分满3岁的儿童会进入幼稚园学习,但非强迫性。

    初等教育

    [编辑]

    迄儿童满6岁时 (每年9月1日为界定日) 即须进入国民小学(Volksschule)接受为期4年的教育。期间,学龄儿童的学费、书费和上学交通费用由国家负担。可就读的学校除了一般国家设立的学校之外,在特定条件下尚可前往当地的私立学校就读,甚至在家中学习。

    中等教育

    [编辑]

    继国民小学后,学童约10岁,可以选择进入普通中学(AHS Unterstufe, Allgemeinbildende höhere Schule)抑或是主干中学(Hauptschule),为期4年。普通中学设有入学考试,须通过考试才可以就读;主干中学则无此限制。若学童有特殊问题可择特别学校(Sonderschule)为其学习的机构。迄顺利完成8年级(9年义务教育)的学习后,学童将面临从4种教育机构中,即普通高中(AHS Oberstufe)、高阶职训学校(BHS, Berufsbildende höhere Schulen)、中级职训学校(BMS, Berufsbildende mittlere Schulen)、多元技术学校附设进阶职校(Polytechnische Schule mit anschließender Berufsschule),择一就读,每一种皆为新的阶段,而其中只有高阶职训学校(BHS)需考试且有分数门槛。由高阶职业学校及普通高中跃升至高等教育时,须通过毕业考试(Matura)。

    高等教育

    [编辑]

    奥地利的高等院校主要分两种,分别为大学(Universität)与高等技术院校(Fachhochschule)。奥地利大学学习年限一般为4-5年,其中基础学习阶段为2年,专业学习阶段为2-3年。学生在规定的年限内要完成必修课、选修课的学习,通过考试取得必要的学分,学习的最后阶段写篇毕业论文,在通过之后即可毕业。奥地利只在大学里设一个高级学位──博士学位。博士生教育是本科生教育的自然延续。能否成为博士生要看本人的研究能力和导师同意与否。博士生年龄不限,在奥地利的大学里不设研究生院,博士生教育没有专门的机构负责组织安排,主要形式由导师指导。传统学制无学士学位,称为Diplomstudium,分为2-3大阶段(Abschnitt)。修学分通过各个阶段毕业考试及论文(Diplomarbeit)答辩后授予硕士学位(Magister;工科为Diplom-Ingenieur)。修得硕士学位后得进入博士班(Doktoratsstudium),撰写博士论文(Dissertation)通过答辩后依学术分类授予不同的博士学位(Doktor)。奥地利学制严谨,原则上,攻读博士领域须与先前所修硕士同一类别。近年奥地利改革高等教育,引进学士学位(Baccalaureus),但至目前为止,仅有极少数系所提供学士课程(Bakkalaureatsstudium),大部分系所仍以传统Diplomstudium修业规定授课。1980年代以前,各艺术院校毕业文凭称Diplom,商学院毕业文凭称Diplom-Kaufmann,相当于今日的艺术硕士(Mag.art.)及社会经济学硕士(Mag.rer.soc.oec.)。工学硕士至今仍然使用Diplom-Ingenieur的传统名称。奥地利公立大学采分工制,各校水准平均,学生是以希望修习科目及交通便利与否作为选校依据。与私立院校相比,公立大学文凭极受重视。私立大学,前三所由奥地利机构成立的以外,后两校仅在美制工商管理硕士等企业管理系所受到重视。

    文化

    [编辑]

    奥地利产生过很多著名的作曲家,例如约瑟夫·海顿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弗朗茨·舒伯特安东·布鲁克纳老约翰·施特劳斯小约翰·施特劳斯古斯塔夫·马勒阿诺德·勋伯格安东·韦伯恩阿尔班·贝尔格等。其他著名的奥地利人包括物理学家路德维希·玻尔兹曼埃尔温·薛定谔纳粹德国元首阿道夫·希特勒天文学家格奥尔格·冯·波伊尔巴赫英语Georg von Peuerbach哲学家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数学家库尔特·哥德尔,精神分析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诗人彼特·罗泽格英语Peter Rosegger画家古斯塔夫·克林姆等。

    饮食

    [编辑]

    传统节日

    [编辑]
    日期 中文名 德文名 备注
    1月1日 新年 Neujahr
    1月6日 主显节 Heilige Drei Könige
    日期不定 复活节星期日 Ostersonntag 耶稣受难日(复活节之前2天)为法定新教节日
    日期不定 复活节星期一 Ostermontag
    5月1日 Staatsfeiertag 亦为劳动节
    日期不定 耶稣升天日 Christi Himmelfahrt 复活节40天后的星期四
    日期不定 圣灵降临节星期日 Pfingstsonntag

    日期不定 圣灵降临节星期一 Pfingstmontag
    日期不定 基督圣体圣血节 Fronleichnam 圣灵降临节11天后的星期四
    8月15日 圣母升天节 Mariae Himmelfahrt
    10月26日 国庆节 Nationalfeiertag 1955年通过永久保持中立的法律
    11月1日 诸圣日 Allerheiligen
    12月8日 圣母无染原罪瞻礼日 Mariae Empfängnis
    12月25日 圣诞节 Christtag, Weihnachten
    12月26日 圣诞节翌日 Stephanitag
    12月31日 跨年日 Silvester

    观光

    [编辑]
    奥地利维也纳美景宫

    观光业是奥地利经济的重要产业,占奥地利GDP总量的约9%[22]。奥地利的游客主要集中在夏季和冬季,峰值是二月和七月至八月[22]。2007年,奥地利是世界国际旅游收入排名第八位的国家,达189亿美元[23]。在世界入境游客数排名中,奥地利排名第12位,达2,080万人[23]。除了萨尔茨堡、维也纳等城市之外,阿尔卑斯山的山地景观也是奥地利重要的旅游资源。奥地利主要国际游客来源地如下[24]

    排名 国家 人数
    1  德国 11,750,027
    2  荷兰 1,671,581
    3  瑞士 1,309,660
    4  意大利 1,051,490
    5  英国 802,552
    6  捷克 660,086
    7  美国 632,512
    8  法国 516,770
    9  比利时 514,264
    10  中国 497,925
    11  匈牙利 493,055
    12  俄罗斯 467,565
    13  波兰 425,730
    14  西班牙 309,794
    15  丹麦 264,704
    16  罗马尼亚 264,704
    17  日本 245,306
    18  韩国 234,557
    19  瑞典 205,501
    20  斯洛伐克 176,760
    总计 25,291,371

    体育

    [编辑]
    因斯布鲁克举办1964年和1976年冬季奥运会和2012年冬季青年奥运会

    由于奥地利为多山的地形,所以高山滑雪是一项突出的运动。

    足球是奥地利的第一运动,国内的足球联赛亦是奥地利最受欢迎的体育联盟,维也纳快速队和奥地利维也纳足球俱乐部是国内最为成功的两只球会,亦多次参与欧洲冠军联赛

    奥地利的职业运动,除了足球还有奥地利冰球联赛奥地利篮球联赛

    外交

    [编辑]

    中奥关系

    [编辑]

    清朝旧译名为奥斯马加(当时奥地利是奥匈帝国的一部分),同治八年(1869年)清朝与奥斯马加签订了“和约四十五款,通商章程九款,税则一册”[25]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清朝又与奥斯马加签订了《辛丑条约》。

    马来西亚

    [编辑]

    奥地利在马来西亚吉隆坡设有大使馆[26],而马来西亚也在维也纳设有大使馆[27]

    马来西亚是奥地利在东南亚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28]。在2003年,奥地利出口至马来西亚的产品有机械、电子元件(特别是电机及其零件、纸张、纸板、电讯设备)和医疗药品下降了10.8%,总贸易额为8260万。马来西亚主要进口至奥地利的产品为,即电子和电气产品,尤其是半导体,减半至2亿3640万。在吉隆坡,奥地利贸易办公室为奥地利和马来西亚公司提供支持,以帮助他们建立新的伙伴关系。

    奥地利总统海因茨·菲舍尔于2010年11月7日至9日对马来西亚进行国事访问时,访问了吉隆坡马六甲市

    军事

    [编辑]

    图片

    [编辑]

    注释

    [编辑]
    1. ^ 发音:[ˈøːstɐʁaɪç] ;巴伐利亚语:Östareich,拉丁语和其他欧洲语言:Austria,发音聆听i/ˈɒstriə/, /ˈɔːs-/;[9]
    2. ^ 于欧洲地理区划分的定义不同,按照欧盟定义,奥地利因为曾经是神圣罗马帝国的中心而属于中欧国家;按照联合国定义,奥地利是奥匈帝国解体出来的国家之一,故属于东欧国家;按照美国定义,奥地利属于和东欧对立的非华约欧洲国家之一,所以属于西欧国家。

    参考文献

    [编辑]
    1. ^ Austria.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Online. 2009-05-31 [2009-05-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4-19). 
    2. ^ Bevölkerung nach Migrationshintergrund. www.statistik.at. [2021-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14) (德语). 
    3. ^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The World Factbook.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2020-02-07 [2020-0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0). 
    4. ^ 4.0 4.1 Population by Year-/Quarter-beginning. 2022-06-08 [2022-06-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12). 
    5. ^ 5.0 5.1 5.2 5.3 Austria. World Economic Outlook Databas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 April 2022 [2022-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5) (英语). 
    6. ^ 1921年至1938年陆续改为靠右行驶 Throwback Thursday: Hilarity Ensues as Sweden Starts Driving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Road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7. ^ 7.0 7.1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2019 (PDF).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2019-12-2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8-10-24). 
    8. ^ 8.0 8.1 Distribution of family income – Gini index. The World Factbook. CIA. [2009-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16). 
    9. ^ Roach, Peter, Cambridge English Pronouncing Dictionary 18th,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1, ISBN 978-0-521-15253-2 
    10. ^ 10.0 10.1 10.2 Austria. The World Factbook.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2009-05-14 [2009-05-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6-10). 
    11. ^ Lonnie Johnson 17
    12. ^ 12.0 12.1 Brauneder, Wilhelm. Österreichische Verfassungsgeschichte 11th. Vienna: Manzsche Verlags- und Universitätsbuchhandlung. 2009: 17. ISBN 978-3-214-14876-8. 
    13. ^ Jelavich 267
    14. ^ Austria About. OECD. [2009-05-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5-06). 
    15. ^ Austria joins Schengen. Migration News. May 1995 [2009-05-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7-07). 
    16. ^ University of Klagenfurt. [2009-10-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3). 
    17. ^ Bischof, Günter; Pelinka, Anton (编). Austrian Historical Memory and National Identity. New Brunswick: Transaction Publishers. 1997: 20–21 [2018-06-14]. ISBN 978-1-56000-9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4). 
    18. ^ 为充分保障每个公民的选举权及竞选的公正,奥地利具有独特的针对旅外侨民的计票政策。身居国外的奥地利籍公民,于竞选当天可以在被指定的奥地利驻该国领事馆进行投票,或者在领事馆领取选票后邮寄回奥地利相应竞选机构。奥地利政府甚至还在竞选当日的奥地利航空公司的各个航班上设立投票点。例如在2006年的选举中,由于居住在国外并最终通过特殊方式参与选举的奥地利公民超过40万人,为奥地利总人口的1/20左右,2006年10月1日当天产生的本土大选结果在海外选票在经过了1个多月的清点后有所变动,奥地利未来同盟的选票基本不变,社民党和人民党的选票差距有所降低;最大的变数在于,绿党的选票通过海外计票超出自由党600多票,使得绿党以极微弱优势跃居国会第3大党。
    19. ^ (简体中文)粮食组织森林面积及其变化[1][永久失效链接]
    20. ^ 20.0 20.1 Tony Judt(东尼贾德). Ill Fares the Land(厄運之地-給崩世代的建言). 台湾新北市: 远足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2014年1月: 64. ISBN 978-986-5727-00-0 (中文). 
    21. ^ Statistics. www.statistik.at. Statistics Austria. [2022-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12). 
    22. ^ 22.0 22.1 TOURISMUS IN ÖSTERREICH 2007 (PDF). BMWA, WKO, Statistik Austria. May 2008 [2008-11-18].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8-12-18) (德语). 
    23. ^ 23.0 23.1 UNTWO World Tourism Barometer, Vol.6 No.2 (PDF). UNTWO. June 2008 [2008-11-18].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8-08-19). 
    24. ^ Tourismus in Österreich 2014. [2016-0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7). 
    25. ^ 见《清史稿·邦交八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6. ^ Austrian Embassy Kuala Lumpur. The Austrian Foreign Ministry. [2014-05-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2-05). 
    27. ^ Official Website of Embassy of Malaysia, Vienna.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Malaysia. [2014-05-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24). 
    28. ^ Reinhart Zimmermann. Österreichs Wirtschaftsbeziehungen in Südostasien (Austrian Economic Relations to South-East Asia) (PDF). Society for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80. 2008 [2014-05-2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4-05-24) (德语). 

    参见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
    奥地利联邦州 Flag of Austria

    B 布尔根兰州  K 克恩顿州  下奥地利州  上奥地利州  S 萨尔茨堡州  St 施泰尔马克州  T 蒂罗尔州  V 福拉尔贝格州  W 维也纳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