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文𠐤
黎文𠐤(越南语:Lê Văn Khôi/黎文𠐤;?—1834年,有时简写作“黎文傀”)是越南阮朝初年一位起义军首领。他于1833年在南圻起兵反对阮朝的统治,史称黎文𠐤之乱。
生平
[编辑]黎文𠐤本名闭文𠐤(越南语:Bế Văn Khôi/閉文𠐤),是高平土目闭文健之子。他的祖先威寿侯阮宗泰是阮朝皇室祖先阮淦的弟弟,莫朝灭亡时阮宗泰以功受封世袭高平,逐渐成为高平的望族,后因郑主之故改姓闭。阮朝建立后,寻访公姓后裔,高平闭氏因此获得公姓阮祐氏的身份,闭文𠐤也改名阮祐𠐤(越南语:Nguyễn Hựu Khôi/阮祐𠐤)。黎文𠐤叛乱后,阮朝朝廷下令剥夺高平闭氏的公姓身份,责令他们改回闭姓,黎文𠐤一家在阮朝档案中则被改成黎文悦的姓氏。[1]
1815年,北中部的乂安省和清化省都发生了叛乱,阮祐𠐤举兵响应。1819年,叛乱被经略使黎文悦平定。阮祐𠐤逃往清化,向黎文悦投降。黎文悦收留并向朝廷举荐了他。1820年,黎文悦被明命帝重新任命为嘉定总镇。黎文𠐤被黎文悦带往嘉定,任副卫尉一职。黎文𠐤为黎文悦的副手,在嘉定城甚有威望。从北城流放到嘉定城的罪犯,或像百姓一样谋生,不愿为百姓者都充军,称为“回良”(越南语:hồi lương/回良)。这些“回良”兵都受黎文𠐤的指挥,效忠于黎文悦。
1832年,黎文悦病逝。久已对黎文悦不满的明命帝趁机废除了嘉定总镇之职,将嘉定城改为藩安省(又称嘉定省),派阮文桂为总督、白春元为布政、阮章达为按察,接管了嘉定城一切事务。随后,白春元告发黎文悦诸多不法行为。1833年(明命十四年),明命帝下令逮捕其亲属、党羽下狱论罪。黎文𠐤也被逮捕入狱,但不久便逃脱了。
明命十四年五月十八日夜,黎文𠐤率回良兵27人趁夜突袭布政营,俘虏白春元一家,将他们施以点天灯之刑,以告黎文悦之灵。总督阮文桂率兵增援,也被杀,唯按察阮章达与领兵官逃脱。藩安城的京兵多为黎文悦部下,便起兵叛乱,拥立黎文𠐤为主。黎文𠐤自称大元帅,封蔡公朝、黎得力为管中军,阮文佗、阮文宗管前军,杨文雅、黄义书管左军,武永钱、武永再管右军,武永禄、阮文勃管后军,刘信、陈文他管水军,阮文心、阮文真管象军。又设置诸官职,公然与明命帝对抗。法国籍巴黎外方传教会传教士若瑟·玛尔香号召各地天主教徒起兵响应,声称要拥立故太子阮福景的儿子阮福旦(阮福美堂)为皇帝,将越南建立成一个天主教国家。占婆人以及华侨也举兵响应。这是明命年间规模最大的叛乱。黎文𠐤又派蔡公朝等领兵出征,仅一个月内便占领了嘉定六省。
明命帝闻变,派宋福梁为讨逆左将军、阮春为参赞,潘文璻为讨逆右将军、张明讲为参赞,协同平寇将军陈文能,率领水兵、步兵、象兵三路并进,攻打嘉定。蔡公朝向官军投降,使局势得到逆转。官军陆续收复各省,黎文𠐤被迫退保藩安城,并向暹罗求救。官军围攻藩安城,但城墙又高又阔,护城河也很深,伤亡惨重。暹罗国王拉玛三世派水陆军队兵分五路,攻打真腊、南圻、乂安等地,皆被官军击败。
同年腊月,黎文𠐤在藩安城病逝,部将推戴其子黎文鸲为主。
1835年阴历七月,阮春、阮文仲攻破藩安城,杀死起义军1831人,将其尸骨同埋一处,称为“伪墓”。主谋者黎文鸲、传教士若瑟·玛尔香、华侨首领刘信和麦进阶等六人押赴顺化,以大逆罪凌迟处死。在黎文𠐤之乱被平定后,明命帝下令将黎文悦的坟墓夷平,追夺其官职和谥号,抄没家产,子侄妻妾也都拟罪。藩安城也被夷为平地,异地重建。
脚注
[编辑]- ^ 《大南实录》正编列传二集 卷四十五 黎文𠐤传
参考资料
[编辑]- (简体中文)陈仲金. Việt Nam sử lược [《越南通史》(原文书名:《越南史略》)]. 戴可来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2. ISBN 7-100-004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