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凤山县新城

坐标22°37′40″N 120°21′23″E / 22.6277733°N 120.3564866°E / 22.6277733; 120.3564866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鳳山新城
凤山县城残迹
凤山县城
小东门(东便门),唯一留存的城门
位置台湾高雄市凤山区凤山段
坐标22°37′40″N 120°21′23″E / 22.6277733°N 120.3564866°E / 22.6277733; 120.3564866
建成时间乾隆53年(1788年)
公众参观开放时间:随时开放
参观费用:免费参观
所有者高雄市政府
官方名称凤山县城残迹
类型登录等级:直辖市定古迹
登录种类:城郭
评定时间1988年2月26日
详细登录资料

凤山县新城,位于台湾高雄市凤山区,过去曾作为清代凤山县的县治所在地,故称为凤山县城,为别位于左营凤山县旧城,遂称其为凤山县新城。[1]

与规模完整的凤山县旧城不同,新城后因应都市更新,至今仅保存下来小东门、部分城墙遗构、三座炮台与护城濠,今为直辖市定古迹

沿革

[编辑]
凤山县新城大东门旧照,城门后的建筑为龙山寺
台湾堡图中的凤山县新城

根据《重修凤山县志》(1764年)的记载,竹桥庄埤头街在乾隆时已经发展得相当热闹,内部有草店头、草店尾、中街、武洛唐街等热闹的地段,逐渐凌驾于当时的县治兴隆庄之上[2]:66,在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由于台湾中部发生林爽文事件,其南部的党徒庄大田响应并攻破县城[2]:67,事件平定后,由于凤山县城遭到相当严重的摧残,居民也很少迁回,访查之下舆论表示希望将县治迁到埤头(今凤山区)街[2]:69、70。福康安的〈奏为查看南路情形并抵郡城日期奏折〉也建议将凤山县治迁往埤头街,并调整营汛,之后乾隆帝在朝议上同意将县治迁移[2]:70。因此在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凤山县由兴隆庄(今左营区)迁至埤头街(今凤山区)莿竹为城,周长一千三百余丈,莿竹二万余株,当时城池本当只有东、西、南、北四门,嘉庆5年(1800年),由于蔡牵侵犯鹿耳门因素,知县吴兆麟鉴于民变威胁而强化防御工事,新城后在嘉庆九年(1804年增建外北门、小东门(或称东便门),共有六座城门,此刻凤山县新城的城池规模为靴子(或称为心形、元宝形)状,在台湾中式城池中所罕见。

嘉庆10年(1805年)11月,蔡牵党羽朱𣸣再度骚扰凤山县,土匪吴淮泗等贼众响应攻城,几次民变大大冲击新城的合宜性,于是迁回旧城的意见浮上台面,嘉庆十二年(1807年),嘉庆帝同意赛冲阿的提案,将县治迁回兴隆庄[2]:75道光4年(1824年)10月,因爆发许尚、杨良斌之乱,新城再度被乱民攻陷,至此,地方官员决议进行旧城的改筑工程,旧城完工后,凤山知县与绅民皆未迁回,依然滞留新城,到了道光廿七年(1827年)时,新城的人口已有八千户[2]:86。光绪十九年(1894年)时,城内有15街肆,再加上小东门外过沟仔街则共有16街肆[2]:86

道光十八年(1838年),知县曹谨在新城增建城楼、兴建六座炮台、随之展开大规模的水圳兴筑工程,将曹公圳作为护城河使用,使得新城的防御能力大大提升。更使城池内民生社会更为稳定。

道光廿七年九月十五日(1847年10月23日),闽浙总督刘韵珂巡台后上奏,请求将凤山县县治再次迁回埤头街,清廷之后同意此提议。但延至咸丰三年(1853年)林恭变乱平定后,文武衙署才正式迁移埤头街。咸丰四年(1854年)参将曾元福修筑土墙,此时城墙高八尺(2.56米)、宽二尺(0.64米),上无雉堞,周长一千一百二十丈(3.6公里),后在光绪十八年(1892年)土城倾圮,知县李淦重修,由于凤山渐取代埤头成为本地地名。县城迁于本地后一度成为台湾府城以南最为繁荣的市街。

日治初期,由于凤山为地方重镇,台湾总督府开始大力建设其邻近之街市,因此地方政府开始建设通往打狗地区的道路,明治36年(1903年),先是扩建凤山街到苓雅寮的道路而拆除西门。后在明治40年(1907年)间,因兴建屏东线而在凤山也设置火车站[3][4],随之新道路需求拆毁北面土墙和刺竹围篱。昭和3年(1928年),地方政府以改善公共卫生为由,将县城几乎所有土墙和两万多株的刺竹铲除,并进行今日中山路和光远路的取直工程。仅保留东便门、平成炮台、训风炮台、澄澜炮台等遗迹。东便门门外东福桥在民国90年(2001年)潭美台风来袭倒塌,目前二座桥墩已移至岸上保存。

民国74年(1985年),凤山县新城以“凤山县城残迹”名义公告为三级古迹,范围包括三民路44巷内(小东门);鳯山区中山路5巷(训风炮台);凤山区曹公路曹公庙后方(平成炮台);凤山区复兴街与立志街口(澄澜炮台),并因1997年4月《文化资产保存法》第二次修法而改为市定古迹。此外,原属凤山县新城东门的门额则保存于凤山曹公庙等。

2023年,原属凤山县新城的北门、南门门额再经林千智与其家族整理房子时重新发现,近日家人研议,决定将此文物捐献给高雄市立历史博物馆。历史博物馆则接续处理相关的典藏作业,并先进行基础研究。[5][6][7][8][9]

城门

[编辑]

凤山县新城共有城门六座,之所以多出两座城门,有研究指出是因应外北门街及东门溪(今凤山溪)畔之码头而增建;但也有为安全考量之说法。此六座城门均位于交通要道,易因现代都市计划破坏而消失。

外北门

[编辑]

郡南第一关位于凤山区中正路与协和路口北侧,往外可通往台南府城小南门及左营旧城东门,故为清代官道的重要节点,往内则有商业活动兴盛的外北门街(武洛塘街),清代凤山县治附近一带为府城以南最为繁荣之处,故有此名,已于日治时期拆除,横额题有“郡南第一关”,落款于道光十七年(1837年),上款作“道光十七年八月吉”,下款作“凤山县曹率衿耆、铺户同建,职员卢朝宗督○”,目前郡南第一关的门额存于高雄市立历史博物馆,被列为重要古物保存[10],此外原城下设有公道可风碑,现存于凤仪书院

北门

[编辑]

平朔门位于凤山区中正路与光复路口南侧,过去曾是繁荣的外北门街与和安街之间的重要关口,门额之“朔”为一个月的开始,按字面“平朔”应指美好、安宁的开始的含义,北门后于日治时期拆除,据记载门额落款于道光十八年(1838),西壁有禁牛墟陋规碑。

内面横额题有“北门”于1960年代由高雄市三民区林姓民众购入,2023年4月中林家决议捐献给高雄市立历史博物馆考证。

大东门

[编辑]

朝阳门位于凤山区中山路与三民路口东侧,过去为仁和街通往东门溪码头之关口,早年东门溪可行船之时,可通往打狗港,后于日治时期拆除,内面横额题有“东门”,落款于道光十八年(1838年),现存于曹公庙外之碑林。

西门

[编辑]

景华门位于捷运凤山站站体上,凤山区光远路与中华街口,过去所在地为陆路通往打狗之要道,已于日治时期拆除。

南门

[编辑]

安化门位于凤山区五甲一路与立信街口东侧之南门公园,过去可通往前镇草衙,城南有镇南宫,为当地重要信仰中心,南门后于日治时期拆除。

内面横额题有“南门”于1960年代由高雄市三民区林姓民众购入,2023年4月中林家决议捐献给高雄市立历史博物馆考证。

小东门

[编辑]
东福桥

小东门“同仪门”,是凤山县新城目前唯一留存的城门,地基因凤山溪整治,现位于凤山溪上,建筑主体是由咾咕石、土及砖块所制成,过去小东门城内即为打铁街,城外有东福桥,过桥后即为过沟仔街;再往东可通阿猴城(今屏东市),目前仍作为附近居民往返市中心的重要便道使用。 同仪门的横额落款于道光十九年(1839年),在1980年代因错误的修复工程导致建筑丧失原貌,原先的咾咕石结构被水泥块所遮住,今日所见样貌则是2006年修复工程中,参考大东门旧照所修复,目前同仪门北侧仍留有土城墙的残迹,高2.56米,宽0.64米。[11]

小东门旁的东福桥兴建于1841年(道光21年),长度五丈,宽度六尺,是由来自南邑的黄永欣、黄永蟳等人捐建,桥体可分作石板梁、桥墩、桥台与桥梁四大部分,石板梁为花岗石材料,桥墩、桥台则是咾咕石为外壁,内部由土所构成,战后时期,由于凤山溪整治不力,居民抗议东福桥招致水患,后在2001年7月21日,由于潭美台风带来的洪水影响,导致东福桥两座旧桥墩遭到冲垮,后高雄县政府在2007年桥墩已移至岸上保存,原本的位置则改建成钢拱桥。[12]

同仪门旁设有东福祠,是该栋城门的附属建筑。主祀“桥头土地公”,简称“桥公”,此外城门设有一座同治三年(1864年)建立的“重修东福桥”碑记,记述地方过去筹建石桥的捐款,与捐款士绅、店号与金额纪录的情形。[13]

炮台

[编辑]

凤山县新城原有六座炮台,其形式各异,该是顺应地形、水文而建;炮台独立于城墙,仅相连但不相通;位置大都在城墙转角之处,外则设有护城河以保护新城的安全,目前除平成、澄澜、训风外,东南、东北与迎恩炮台则在日治时期时拆除,其中迎恩炮台的横额后存于曹公庙外之碑林,落款于道光戊戌年(1838年)。[14][15]

平成炮台

[编辑]

平成炮台昔日位于凤山县新城西北角,现曹公庙后方,是新城保存最为完整的炮台,建筑外墙砌有咾咕石,墙上还留有数处铳孔,并嵌有花岗石“平成”匾额,匾额落款于道光戊戌年(1838年),上款作“道光戊戌年清和月榖旦”,下款作“知凤山县事曹觐建,监生陈廷顺、铺户林万记、郑荣茂监照”,炮台格局呈现长方形,后于民国88年(1999年)修复完成。[16][17]

澄澜炮台

[编辑]

澄澜炮台昔日位于凤山县城西南角,现凤山区复兴街与立志街口,嵌有花岗石“澄澜”匾额,落款于道光拾柒年(1837年),上下款为“道光十七年六月建”,下款作“凤山县正堂曹,铺户郑万兴、蔡以仁、陈同成仝立”,两侧各有一段由高卵石混合叠砌的土墙,是过去城墙残存的一部分,格局呈不规则八角形,短墙上留有数处铳孔,战后,该炮台一度遭到周围住户与福德正神庙占用,使得炮台被庙宇建筑与树木遮蔽,一直到民国88年(1999年)在整治护城河时将违建拆除,并协调庙方将福德正神庙迁至附近后,炮台才修复完成。[18][19]

训风炮台

[编辑]

训风炮台昔日位于凤山县城东南角,临凤山溪及南侧城墙的汇流处,目前位在凤山区中山东路五巷之内,其建筑主体由卵石构成,嵌有花岗石“训风”匾额,具有“风平浪静”寓意,横额落款于道光戊戌年(1838年),其横额二边有书卷装饰,炮台过去为卫凤山溪往前镇河出海口的防御要塞,格局呈长弧形,战后因长期受到破坏一度只余残壁,最后则于民国88年(1999年)修复完成。[20][21]

县城内其他设施

[编辑]
凤山县署在日治初期改为凤山厅署
  • 凤山县署

凤山县署在日治初期,曾作凤山厅署使用。高雄州成立后(1920年),县城乃属其下辖之凤山郡凤山街,凤山县署一部分挪作学校用地(高雄州凤山小学校,今曹公国小),另一部分则改建为凤山郡役所。中华民国接管台湾后(1945年),废高雄州,县城改隶高雄县凤山镇,凤山郡役所改建为高雄县政府警察局。2010年底,高雄县市合并,高雄县政府警察局外观稍作整建,改为高雄市政府警察局刑事警察大队、保安警察大队大楼。

旧城屏山书院毁于战火之后,为提升地方文风,岁贡生张廷钦于嘉庆十九年(1814年)统筹兴建凤仪书院,道光三年(1823)落成。为全台现存规模最大的书院,建筑工艺颇有可观之处,列为市定古迹,2014年11月已修复开放。

创建于嘉庆五年(1800年),因于日治时期移作他用而破败,民国五十六年(1967年)重建,为当地的信仰中心。

凤邑龙山寺为台湾五座龙山寺中,位置最南边的一座;今列为国定古迹,建筑工艺精巧,仍保有清代格局。

当属凤山县新城的寺庙群中,创建年代最早的一座,惜经多次改建已失原貌,故不列入古迹;庙中保存许多珍贵文物,亦为当地的信仰中心。

原称曹公祠,位于曹公路、曹公国小正对面;清代曾于凤仪书院祭祀曹谨禄位,日治时期于现址建祠。

  • 天公庙

清朝嘉庆三年(1798年)创建,历经多次改建已成为一座宏伟庄严的庙宇。

相关条目

[编辑]

参考来源

[编辑]
  1. ^ 凤山县城残迹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文化部文化资产局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杜剑锋. 《舊城滄桑──鳳山縣舊城建城180年懷舊》. 高雄市文献委员会. 2006-09. ISBN 978-986-00-6680-7. 
  3. ^ 铁道省. 鐵道停車場一覽. 昭和12年10月1日現在. 国立国会图书馆. 1937年12月: 页524 [2022-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08). (日语)
  4. ^ 台湾总督府. 臺灣總督府告示第141號. 官報. 1907年10月15日 第7290号. 大藏省印刷局. 1907-10-15: 399 [2022-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12). 明治四十年十月一日ヨリ凤山厅下凤山、九曲堂ノ二个所に停车场ヲ设置シ铁道运输营业ヲ开始ス(以下略)  国立国会图书馆 数位典藏
  5. ^ 徐如宜. 我家溝板花檯是古蹟!清鳳山縣新城南北門額重見天日. 联合新闻网. [2023-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04) (中文(台湾)). 
  6. ^ 高雄报导, 陈奂宇 孟昭权 /. 鳳山縣新城古蹟門額佚失 民間收藏捐贈 | 公視新聞網 PNN. 公视新闻网 PNN. 2023-04-26 [2023-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06). 
  7. ^ 孟昭权/高雄报导, 陈奂宇. 鳳山縣新城古蹟石匾 民間捐予高雄史博館收藏 | 公視新聞網 PNN. 公视新闻网 PNN. 2023-04-26 [2023-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30). 
  8. ^ 新發現鳳山縣新城2門額 捐高史博典藏 - 大紀元. 大纪元 www.epochtimes.com. 2023-04-26 [2023-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30) (中文(繁体)). 
  9. ^ 苏福男. 清朝鳳山縣城門額 民眾捐贈高雄史博館典藏 - 自由藝文網. 自由时报电子报. [2023-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02) (英语). 
  10. ^ 清代鳳山新城「郡南第一關」石刻門額. [2022-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20). 
  11. ^ 縣城殘蹟──東便門、東福橋與東福祠. 走读台湾.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10). 
  12. ^ 财团法人中华建筑协会. 《臺閩地區第三級鳳山縣城殘蹟東便門東福橋修復暨景觀工程工作報告書》. 高雄县政府. 2007. 
  13. ^ 重修東福橋碑記拓本. 国家文化记忆库.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28). 
  14. ^ 《看見先民的智慧-高雄縣歷史古蹟導覽手冊》. 高雄县政府. 1996年5月: 128、129页. ISBN 957-99188-4-8. 
  15. ^ 迎恩砲台. 国家文化记忆库.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28). 
  16. ^ 平成砲台舊照. 国家文化记忆库.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28). 
  17. ^ 平成砲台. 国家文化记忆库.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28). 
  18. ^ 澄瀾砲台. 国家文化记忆库.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28). 
  19. ^ 澄瀾砲台舊照. 国家文化记忆库.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28). 
  20. ^ 訓風砲台. 国家文化记忆库.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28). 
  21. ^ 訓風砲台舊照. 国家文化记忆库.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28). 
书籍
  • 卢德嘉,《凤山县采访册》
  • 周郁森,《清代台湾城墙兴筑之研究》
  • 李乾朗,《凤山县城残迹调查研究》
  • 李乾朗,《古迹入门》
  • 萧道明,《清代台湾凤山县城的营建》
  • 廖德宗,《重现凤山县新城的城池与街市》
  • 黄献宽,《从历史环境保存与维护的观点探究凤山县城城墙遗址空间再造》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