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化
胡化,在传统中国,汉族人受到北方草原及西方民族的生活方式、语言与文化的影响,所出现的文化转变现象。这个名词与汉化相对。在历史上不同时期都曾出现胡化的现象,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有一定的影响。
概论
[编辑]胡,意指胡人,为中国汉民族对于其他民族的统称。胡化,指的是汉族人受到胡人文化影响,其生活方式、文化乃至民族认同等发生变化,转变为胡人认同的过程。陈寅恪认为,在中国传统上,汉人与胡人的差别,并不在于种族血统,而在于文化认同,也就是胡化与汉化的区别[1]。林悟殊认为,胡化与汉化的关键,在于对于这种文化的接受与认同[2]。
胡床
[编辑]胡床在东汉末年开始传入,但到魏晋南北朝时,汉人依然保持席地而坐的传统,唐朝时,胡床(一种广阔的坐椅)开始流行,但不少士大夫和贵族仍然视席地而坐为较优雅的坐法。宋朝以后,坐椅已经非常普遍。日本则保存了唐朝席地而坐的传统。
胡椒、胡萝卜及其它食物
[编辑]胡椒、黄姜、茴香等等许多香料以及胡萝卜等食材本来源自波斯、印度等西域地方,经丝绸之路传入,逐渐成为中国菜的一部分。烤羊肉串、涮羊肉等维吾尔族和蒙古族等的菜式都已被吸纳成为常见的中国菜。
胡琴与胡乐
[编辑]胡琴沿自奚族的奚琴,琵琶、唢呐、扬琴(洋琴)等等均沿自波斯,传入中国后逐渐吸纳为中国音乐的一部分。中国音乐之中有不少受胡乐影响的乐曲,唐朝燕乐中有回纥、高昌等音乐。现今仍然流传的乐曲中,有不少都带有胡乐风格,或题材上和胡人有关,如琵琶曲昭君出塞、以及相传为蔡文姬所作的古琴曲胡笳十八拍等等。
艺术及手工艺
[编辑]佛教的传入,亦带来佛教壁画和受希腊化风格影响的佛像,形成敦煌石窟的独特艺术风格。珐琅或搪瓷是在元朝时透过西亚工匠传入,影响到明朝景泰蓝瓷器的风格。
扎辫和旗袍
[编辑]满清入关后,迫使汉人男子按照满族习俗削发留辫,穿着满人服装。中国儒家传统男子二十岁成年时需要进行冠礼,但因为削发留辫,冠礼在清朝几乎绝迹。旗袍或长衫原本都是满族服装,但到民国时期,已普遍被大众接纳为中国服装之一。近年出现复兴汉服运动,有些人推广明朝或以前的服饰,反对旗袍等外族服装。
参见
[编辑]注释
[编辑]- ^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总而言之,全部北朝史中凡关于胡汉之问题,实胡化汉化之问题,而非胡汉种问题。当时之所谓胡人汉人,大抵以胡化汉化,而不以胡种汉种为分别,即文化之关系较重,而种族之关系较轻,所谓有教无类者是也。”
- ^ 林悟殊〈陈寅恪先生“胡化”、“汉化”说的启示〉:“就本人的理解,在陈先生的胡化汉化说中,其‘化’的内涵,乃指客观上接受,或主观上认同另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这种接受或认同,当然随时间、空间的不同而有程度的差异,或深或浅,或较全面,或止于局部;也有群体的差异,即人群因职业、身份、地位等的不同,‘化’的内容和形式也不一样。在汉语中,‘化’可以作为质变的终局状态理解,即已经变成性质不同的另一事物;但也可以理解为事物处于量变的过程,即正在改变中。中国中古历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汉族与其他外来民族文化的融合。既然是融合,就是一个相互作用,即互化的过程。”,收入《中山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页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