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臼
外观
髋臼(英语:acetabulum),也称关节窝(英语:cotyloid cavity),是骨盆的一个凹面。 股骨头在髋臼处与骨盆相遇,形成髋关节[1][2]。
结构
[编辑]髋骨由耻骨、坐骨,及髂骨三块骨骼愈合而成。其中坐骨占该结构的五分之二以上,它为髋臼提供了较低的边界和侧面的边界。髂骨形成上边界,提供的髋臼结构不到五分之二。 其余部分由耻骨在中线附近形成。
髋骨由突出的不规则边缘包围,该边缘在上方较厚且结实,用于髋臼唇(acetabular labrum)的附着,从而减少其开口并加深用于形成髋关节的表面。 在髋臼的下部是髋臼槽(acetabular notch),其底部有连续圆形凹陷,即髋臼窝(acetabular fossa)。 髋臼的其余部分由弯曲的,月牙形的表面形成,在此处与股骨头相连。在胸带中的对应部分是关节窝(glenoid fossa)[3]。
在爬行动物和鸟类中,髋臼是很深的槽窝。恐龙总目的物种是由有孔的开放式髋臼定义的。这种髋臼是骨盆两侧形成的杯形开口,在这里,髂骨、坐骨和耻骨交会,而股骨头插入其中[4][5]。髋臼的方向和位置是导致恐龙以直立姿势行走、其腿直接位于身体下方的形态特征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相对少数的恐龙中存在无孔的髋臼,如部分甲龙科恐龙,它不是一个开口,而是类似在骨盆带两侧的较浅凹陷。
图集
[编辑]-
右髋骨的外表面
-
硬化的髋骨
-
冠状切面上的耻骨联合(symphysis pubis)
-
髋臼
-
髋臼
参考资料
[编辑]- ^ Field RE, Rajakulendran K. The labro-acetabular complex. J Bone Joint Surg Am. 2011, 94 (Suppl 2): 22–27. PMID 21543684. doi:10.2106/JBJS.J.01710.
- ^ Griffiths EJ, Khanduja V. Hip arthroscopy: evolution, current practice and future developments. Int Orthop. 2012, 36 (6): 1115–1121. PMC 3353094 . PMID 22371112. doi:10.1007/s00264-011-1459-4.
- ^ Petersilge C. Imaging of the acetabular labrum. Magn Reson Imaging Clin N Am. 2005, 13 (4): 641–52. PMID 16275573. doi:10.1016/j.mric.2005.08.015.
- ^ Martin, A.J. (2006).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Dinosaurs. Second Edition.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ing. pg. 299-300. ISBN 1-4051-3413-5.
- ^ Smith, Dave. Dinosauria: Morphology. UC Berkeley. [2013-0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22).
这是一篇与解剖学相关的小作品。你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