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晋 (羽毛球运动员)
个人资料 | |
---|---|
出生 | [2] 中国江苏省南通市 | 1988年5月7日
身高 | 1.62米(4尺81⁄2寸)[2] |
体重 | 55千克(110斤)[2] |
运动 | |
国家/地区 | 中国 |
握拍 | 右手 |
主项:女子双打、混合双打 | |
世界冠军头衔 | 世锦赛:1(混双) 苏迪曼杯:4 尤伯杯:1 |
职业战绩 | 187胜–49负(女双) 291胜–79负(混双) |
最高世界排名 | 第1位(女双-王晓理) (2010年9月23日) 第1位(混双-郑波) (2010年1月21日) 第1位(混双-徐晨) (2013年9月12日[1]) |
现时世界排名 | 现已退役 |
BWF id | 95281 |
官方档案链接 | BWF Tournamentsoftware BWF Fansites |
最近更新于:2015年4月27日 |
奖牌记录 | |||
---|---|---|---|
女子羽毛球 | |||
代表 中国 | |||
奥林匹克运动会 | |||
2012年 伦敦 | 混合双打 | ||
世界羽毛球锦标赛 | |||
2009年 海得拉巴 | 女子双打 | ||
2010年 巴黎 | 混合双打 | ||
2010年 巴黎 | 女子双打 | ||
2011年 伦敦 | 混合双打 | ||
2013年 广州 | 混合双打 | ||
2014年 哥本哈根 | 混合双打 | ||
2015年 雅加达 | 混合双打 | ||
尤伯杯 | |||
2010年 吉隆坡 | 女子团体 | ||
2014年 新德里 | 女子团体 | ||
苏迪曼杯 | |||
2009年 广州 | 混合团体 | ||
2011年 青岛 | 混合团体 | ||
2013年 吉隆坡 | 混合团体 | ||
2015年 东莞 | 混合团体 | ||
世界青年羽毛球锦标赛 | |||
2006年 仁川 | 女子双打 | ||
2006年 仁川 | 混合团体 | ||
2006年 仁川 | 混合双打 | ||
亚洲运动会 | |||
2010年 广州 | 女子团体 | ||
2010年 广州 | 混合双打 | ||
2014年 仁川 | 女子团体 | ||
2014年 仁川 | 混合双打 | ||
亚洲羽毛球锦标赛 | |||
2009年 水原 | 女子双打 | ||
2009年 水原 | 混合双打 | ||
2011年 成都 | 混合双打 | ||
2012年 青岛 | 混合双打 | ||
2013年 台北 | 女子双打 | ||
2015年 武汉 | 女子双打 | ||
2015年 武汉 | 混合双打 | ||
东亚运动会 | |||
2009年 香港 | 女子团体 | ||
2009年 香港 | 女子双打 | ||
2009年 香港 | 混合双打 | ||
2013年 天津 | 女子团体 | ||
2013年 天津 | 混合双打 | ||
代表 中国山东省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运动会 | |||
2013年 沈阳 | 女子双打 |
马晋(1988年5月7日—),江苏南通人,中国女子羽毛球运动员。擅长双打项目,女双及混双的世界排名都曾高踞第一位(2009年第48周 / 2010年第3周)[1]。
羽毛球生涯
[编辑]早年及出道
[编辑]马晋8岁开始练习羽毛球,到12岁时进入了江苏省体校;可是只练了半年,学校就把她放弃了。与此同时,济南市体育运动学校的教练邢瑞来到江苏省选人,看上了马晋,并将她带到济南队去。在济南队中,马晋表现突出,连男队员也打不过她;她随球队练了两年,便入选中国国家羽毛球青年队[3]。
2005年年中,在国家青年队待了两年的马晋终获提拔,以国家二队的暂选球员的身份,首次出国参加亚洲羽毛球锦标赛。此间,马晋由于常常达不到教练的要求,又时有犯错,每天都被教练责骂;而在比赛结束后,她又被安排回到青年队集训;种种挫败的经历令她对个人前途深感迷茫,曾想过进不了二队,就回去读书。然而,没抱太大期望的她却在12月收到通知,正式入选国家二队[3]。
她在国家二队期间,曾代表中国参加2006年世界青年羽毛球锦标赛,并夺得女双冠军(联同王晓理)及混合团体亚军[4];至2008年北京奥运会结束后,便被提升进国家一队[5]。
2008年
[编辑]北京奥运会后,刚晋升到国家一队的马晋顶替退役的高崚,成为老将郑波的新混双搭档,这对新组合首次出战11月举行的中国公开赛。在比赛之前,马晋和郑波仅合练了两三次,但却无阻他们在赛场上的优异发挥;在年末举行的两项超级系列赛-中国公开赛和香港公开赛上,郑/马均能打进四强,只分别败在队友徐晨/赵芸蕾和张亚雯/谢中博的拍下,没有败过给任何一对外国选手[5]。
2009年
[编辑]2009年是马晋大丰收的一年。在混双方面,她与老将郑波的新老组合成绩渐入佳境,不但于年头的瑞士公开赛夺得首个超级系列赛的冠军,其后又夺得新加坡超级赛、印尼超级赛及马来西亚黄金大奖赛冠军,德国公开赛、中国公开赛亚军,以及在全英公开赛闯进四强;此外,她亦分别联同队中新人陶嘉明和张楠,赢得亚洲羽毛球锦标赛铜牌和东亚运动会银牌。
在女双方面,她与王晓理亦屡创佳绩,年间先后在印度公开赛、日本公开赛、法国公开赛、香港公开赛、亚洲羽毛球锦标赛及马来西亚黄金大奖赛赢得冠军,又在年中在印度举行的世界羽毛球锦标赛取得铜牌[6];她们在世界羽联的排名,亦首度在2009年第48周攀上第一位[1]。
此外,提升至国家一队仅半年的马晋,年内入选了苏迪曼杯的名单,还获派在混双赛事中上场;最终,中国队顺利夺冠,让她得到了个人首个世界冠军名衔[3]。
2010年
[编辑]马晋与郑波的混双世界排名在2010年第3周曾一度升上第一位[1];然而,郑波其后却因纪律问题而被教练调回省队。在郑波离队期间,马晋专心主攻女双,并夺得德国公开赛冠军和马来西亚超级赛亚军;但在5月进行的尤伯杯决赛的关键时刻,她与王晓理的组合竟不敌韩国对手,间接令中国队失落了连夺多届的尤伯杯[7]。面对着职业生涯的低谷,已合作两年的郑波却在这时获教练恩准归队;由于搭档接下了“只有在拿冠军才能回国家队”的命令,二人在这次世锦赛承受前所未有的压力[8]。虽然如此,郑/马仍能及时回复水准,先后淘汰戍革·普拉帕卡莫 / 莎拉丽·桑松卡姆、诺瓦·维迪安托 / 利利亚纳·纳西尔及高成炫 / 河贞恩等种子选手,杀入决赛;并在决赛中以21:14、21:10直落两局战胜队友何汉斌/于洋夺冠,协助中国队自2001年后首次赢得世锦赛混双冠军[9]。此外,马晋亦在同届世锦赛中联同王晓理,以头号种子身份杀入女双决赛,最终败于队友、奥运金牌组合杜婧 / 于洋,未能实现世锦赛的双冠美梦[10]。
世锦赛后,中国队为备战2012年奥运对双打组合进行大幅度的重组,教练将马晋原来的搭档王 晓理改与于洋组成“强强联合”,而她则改为与成淑合作;混双方面,教练则安排何汉斌当她的新搭档[11]。同年11月,马晋代表中国出战广州亚运会,参加羽毛球比赛的混合双打(联同何汉斌)及女子团体项目,夺得一金一铜[2]。
2011年
[编辑]马晋与新搭档在2011年取得了好开始,在1月举行的马来西亚超级赛中分别与何汉斌夺得混双冠军,及与成淑打进女双四强[12]。此后,她的混双搭档换成徐晨,新组合又旋即在3月进行的全英羽毛球公开赛夺得冠军[13],之后又夺得亚洲羽毛球锦标赛亚军[14]。
5月份,马晋第二度入选苏迪曼杯的国家队阵容,最终还协助中国队成功卫冕。8月,马晋/徐晨以6号种子身份出战世锦赛混合双打赛事,并顺利打进半决赛,惜在第二局比赛中扭伤脚踝,被迫退出赛事,无缘卫冕[15]。
2012年
[编辑]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马晋与徐晨搭档中打入混双决赛,最终不敌队友张楠/赵芸蕾,夺得银牌。
2013年世锦赛晋八强
[编辑]2013年8月,马晋参加中国广州举行的世界羽毛球锦标赛,与汤金华以2号种子身份出战女子双打项目。她们首轮轮空,第二轮先以2比0轻取澳大利亚组合晋级;第三轮面对12号种子、香港组合潘乐恩、谢影雪,亦以2比0(21-9、21-16)轻松胜出;但至四分之一决赛,她们终以0比2(17-21、17-21)不敌队友、5号种子的田卿/赵芸蕾,8强止步。赛后,马晋表示自己在关键分上没有处理好,加上两人速度配合默契较差,所以输给队友[16]。
2016年退役
[编辑]里约奥运会后,马晋在微博上公开表示会坚持到打东京奥运会,并且开始和年轻队员配合参加了丹麦公开赛和法国公开赛。然而,及至11月中,她又在微博上留言表示:“十一年的国家队生涯,离开,感恩,祝福。。。也谢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我的关心和支持。” ,宣布退出国家队。对于自己反复的决定,马晋表示自己一心想要离开,但打完奥运后那种心情反而没有那么迫切,加上很多老队员走了,觉得自己还可以在队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还能为队里多做些贡献,就想着再打打看。但最后,她还是认为在新的奥运会周期有点力不从心,故决定退下来多给年轻运动员机会[17]。
主要比赛成绩
[编辑]只列出曾进入半决赛的国际赛事成绩:
年份 | 赛事 | 公开赛级别 | 项目 | 搭档 | 成绩 |
---|---|---|---|---|---|
2006年 | 世界青年羽毛球锦标赛 | 其他 | 女子双打 | 王晓理 | 金牌 |
混合双打 | 李田 | 铜牌 | |||
混合团体 | - | 银牌 | |||
2008年 | 澳门羽毛球黄金大奖赛 | 黄金大奖赛 | 女子双打 | 王晓理 | 亚军 |
香港羽毛球超级赛 | 超级赛 | 混合双打 | 郑波 | 半决赛 | |
中国羽毛球超级赛 | 超级赛 | 混合双打 | 郑波 | 半决赛 | |
2009年 | 全英羽毛球超级赛 | 超级赛 | 混合双打 | 郑波 | 半决赛 |
德国羽毛球大奖赛 | 大奖赛 | 混合双打 | 郑波 | 亚军 | |
瑞士羽毛球超级赛 | 超级赛 | 混合双打 | 郑波 | 冠军 | |
印度羽毛球黄金大奖赛 | 黄金大奖赛 | 女子双打 | 王晓理 | 冠军 | |
亚洲羽毛球锦标赛 | 其他 | 女子双打 | 王晓理 | 金牌 | |
混合双打 | 陶嘉明 | 铜牌 | |||
印度羽毛球黄金大奖赛 | 黄金大奖赛 | 女子双打 | 王晓理 | 冠军 | |
苏迪曼杯 | 其他 | 混合团体 | - | 金牌 | |
印尼羽毛球超级赛 | 超级赛 | 混合双打 | 郑波 | 冠军 | |
马来西亚羽毛球黄金大奖赛 | 黄金大奖赛 | 女子双打 | 王晓理 | 冠军 | |
混合双打 | 郑波 | 冠军 | |||
新加坡羽毛球超级赛 | 超级赛 | 混合双打 | 郑波 | 冠军 | |
马来西亚羽毛球黄金大奖赛 | 黄金大奖赛 | 女子双打 | 王晓理 | 冠军 | |
混合双打 | 郑波 | 冠军 | |||
世界羽毛球锦标赛 | 其他 | 女子双打 | 王晓理 | 铜牌 | |
日本羽毛球超级赛 | 超级赛 | 女子双打 | 王晓理 | 冠军 | |
法国羽毛球超级赛 | 超级赛 | 女子双打 | 王晓理 | 冠军 | |
香港羽毛球超级赛 | 超级赛 | 女子双打 | 王晓理 | 冠军 | |
中国羽毛球超级赛 | 超级赛 | 混合双打 | 郑波 | 亚军 | |
女子双打 | 王晓理 | 半决赛 | |||
东亚运动会羽毛球比赛 | 其他 | 女子团体 | - | 金牌 | |
女子双打 | 王晓理 | 银牌 | |||
混合双打 | 张楠 | 银牌 | |||
2010年 | 马来西亚羽毛球超级赛 | 超级赛 | 女子双打 | 王晓理 | 亚军 |
德国羽毛球大奖赛 | 大奖赛 | 女子双打 | 王晓理 | 冠军 | |
全英羽毛球超级赛 | 超级赛 | 女子双打 | 王晓理 | 半决赛 | |
尤伯杯 | 其他 | 女子团体 | - | 亚军 | |
世界羽毛球锦标赛 | 其他 | 女子双打 | 王晓理 | 银牌 | |
混合双打 | 郑波 | 金牌 | |||
中国羽毛球大师赛 | 超级赛 | 混合双打 | 何汉斌 | 半决赛 | |
越南羽毛球大奖赛 | 大奖赛 | 女子双打 | 钟倩欣 | 冠军 | |
混合双打 | 何汉斌 | 冠军 | |||
中国羽毛球超级赛 | 超级赛 | 女子双打 | 钟倩欣 | 亚军 | |
混合双打 | 何汉斌 | 半决赛 | |||
亚洲运动会羽毛球比赛 | 其他 | 女子团体 | - | 金牌 | |
2011年 | 马来西亚羽毛球超级赛 | 超级赛 | 女子双打 | 成淑 | 半决赛 |
混合双打 | 何汉斌 | 冠军 | |||
韩国羽毛球首要超级赛 | 首要超级赛 | 混合双打 | 徐晨 | 半决赛 | |
全英羽毛球首要超级赛 | 首要超级赛 | 混合双打 | 徐晨 | 冠军 | |
亚洲羽毛球锦标赛 | 其他 | 混合双打 | 徐晨 | 银牌 | |
泰国羽毛球黄金大奖赛 | 黄金大奖赛 | 混合双打 | 徐晨 | 半决赛 | |
苏迪曼杯 | 其他 | 混合团体 | - | 金牌 | |
世界羽毛球锦标赛 | 其他 | 混合双打 | 徐晨 | 铜牌 | |
中国羽毛球大师赛 | 超级赛 | 混合双打 | 徐晨 | 冠军 | |
印尼羽毛球黄金大奖赛 | 黄金大奖赛 | 混合双打 | 徐晨 | 亚军 | |
丹麦羽毛球首要超级赛 | 首要超级赛 | 混合双打 | 徐晨 | 亚军 | |
法国羽毛球超级赛 | 超级赛 | 混合双打 | 徐晨 | 亚军 | |
香港羽毛球超级赛 | 超级赛 | 混合双打 | 徐晨 | 半决赛 | |
世界羽联超级系列赛总决赛 | 首要超级赛 | 混合双打 | 徐晨 | 亚军 | |
2012年 | 韩国羽毛球首要超级赛 | 首要超级赛 | 混合双打 | 徐晨 | 冠军 |
马来西亚羽毛球超级赛 | 超级赛 | 混合双打 | 徐晨 | 亚军 | |
全英羽毛球首要超级赛 | 首要超级赛 | 混合双打 | 徐晨 | 半决赛 | |
亚洲羽毛球锦标赛 | 其他 | 混合双打 | 徐晨 | 银牌 | |
印尼羽毛球首要超级赛 | 首要超级赛 | 混合双打 | 徐晨 | 半决赛 | |
奥林匹克运动会羽毛球比赛 | 其他 | 混合双打 | 徐晨 | 银牌 | |
中国羽毛球大师赛 | 超级赛 | 混合双打 | 徐晨 | 冠军 | |
丹麦羽毛球首要超级赛 | 首要超级赛 | 女子双打 | 汤金华 | 冠军 | |
混合双打 | 徐晨 | 冠军 | |||
法国羽毛球超级赛 | 超级赛 | 女子双打 | 汤金华 | 冠军 | |
混合双打 | 徐晨 | 冠军 | |||
中国羽毛球首要超级赛 | 首要超级赛 | 混合双打 | 徐晨 | 冠军 | |
香港羽毛球超级赛 | 超级赛 | 混合双打 | 徐晨 | 亚军 | |
世界羽联超级系列赛总决赛 | 首要超级赛 | 混合双打 | 徐晨 | 半决赛 | |
2013年 | 韩国羽毛球首要超级赛 | 首要超级赛 | 女子双打 | 汤金华 | 亚军 |
混合双打 | 徐晨 | 亚军 | |||
德国羽毛球黄金大奖赛 | 黄金大奖赛 | 女子双打 | 汤金华 | 亚军 | |
全英羽毛球首要超级赛 | 首要超级赛 | 女子双打 | 汤金华 | 半决赛 | |
亚洲羽毛球锦标赛 | 其他 | 女子双打 | 汤金华 | 银牌 | |
苏迪曼杯 | 其他 | 混合团体 | - | 金牌 | |
印尼羽毛球首要超级赛 | 首要超级赛 | 女子双打 | 汤金华 | 半决赛 | |
混合双打 | 徐晨 | 半决赛 | |||
世界羽毛球锦标赛 | 其他 | 混合双打 | 徐晨 | 银牌 | |
中国羽毛球大师赛 | 超级赛 | 女子双打 | 汤金华 | 亚军 | |
日本羽毛球超级赛 | 超级赛 | 女子双打 | 汤金华 | 冠军 | |
混合双打 | 徐晨 | 亚军 | |||
东亚运动会羽毛球比赛 | 其他 | 男子团体 | - | 金牌 | |
混合双打 | 徐晨 | 金牌 | |||
丹麦羽毛球首要超级赛 | 首要超级赛 | 混合双打 | 徐晨 | 半决赛 | |
法国羽毛球超级赛 | 超级赛 | 混合双打 | 徐晨 | 亚军 | |
世界羽联超级系列赛总决赛 | 首要超级赛 | 女子双打 | 汤金华 | 亚军 | |
混合双打 | 徐晨 | 铜牌 | |||
2014年 | 韩国羽毛球超级赛 | 超级赛 | 混合双打 | 徐晨 | 亚军 |
马来西亚羽毛球首要超级赛 | 首要超级赛 | 混合双打 | 徐晨 | 冠军 | |
全英羽毛球首要超级赛 | 首要超级赛 | 女子双打 | 唐渊渟 | 亚军 | |
混合双打 | 徐晨 | 半决赛 | |||
印度羽毛球超级赛 | 超级赛 | 女子双打 | 王晓理 | 半决赛 | |
尤伯杯 | 其他 | 女子团体 | - | 冠军 | |
印尼羽毛球首要超级赛 | 首要超级赛 | 混合双打 | 徐晨 | 亚军 | |
世界羽毛球锦标赛 | 其他 | 混合双打 | 徐晨 | 银牌 | |
亚洲运动会羽毛球比赛 | 其他 | 女子团体 | - | 金牌 | |
混合双打 | 徐晨 | 铜牌 | |||
丹麦羽毛球首要超级赛 | 首要超级赛 | 女子双打 | 唐渊渟 | 半决赛 | |
混合双打 | 徐晨 | 冠军 | |||
法国羽毛球超级赛 | 超级赛 | 女子双打 | 唐渊渟 | 亚军 | |
混合双打 | 徐晨 | 半决赛 | |||
香港羽毛球超级赛 | 超级赛 | 混合双打 | 徐晨 | 亚军 | |
2015年 | 马来西亚羽毛球首要超级赛 | 首要超级赛 | 混合双打 | 徐晨 | 亚军 |
新加坡羽毛球超级赛 | 超级赛 | 混合双打 | 徐晨 | 半决赛 | |
亚洲羽毛球锦标赛 | 其他 | 女子双打 | 唐渊渟 | 金牌 | |
混合双打 | 徐晨 | 铜牌 | |||
苏迪曼杯 | 其他 | 混合团体 | - | 金牌 | |
澳大利亚羽毛球超级赛 | 超级赛 | 女子双打 | 唐渊渟 | 冠军 | |
印尼羽毛球首要超级赛 | 首要超级赛 | 女子双打 | 唐渊渟 | 半决赛 | |
混合双打 | 徐晨 | 冠军 | |||
中华台北羽毛球黄金大奖赛 | 黄金大奖赛 | 女子双打 | 黄雅琼 | 半决赛 | |
世界羽毛球锦标赛 | 其他 | 混合双打 | 徐晨 | 铜牌 | |
丹麦羽毛球首要超级赛 | 首要超级赛 | 女子双打 | 唐渊渟 | 半决赛 | |
中国羽毛球首要超级赛 | 首要超级赛 | 混合双打 | 徐晨 | 半决赛 | |
2016年 | 新加坡羽毛球超级赛 | 超级赛 | 混合双打 | 徐晨 | 亚军 |
中国羽毛球大师赛 | 黄金大奖赛 | 混合双打 | 徐晨 | 冠军 | |
印尼羽毛球首要超级赛 | 首要超级赛 | 混合双打 | 徐晨 | 冠军 | |
奥林匹克运动会羽毛球比赛 | 其他 | 混合双打 | 徐晨 | 第四名 |
|
世界冠军头衔
[编辑]马晋在羽毛球生涯中共夺得6项羽毛球世界冠军头衔。
赛事 | 夺冠次数 | 年份 |
---|---|---|
世界羽毛球锦标赛 | 1 | 2010年(混合双打) |
苏迪曼杯 | 4 | 2009年、2011年、2013年、2015年(混合团体) |
尤伯杯 | 1 | 2014年(女子团体) |
总计 | 6 |
奥运会和世锦赛参赛纪录
[编辑]搭档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
---|---|---|---|---|---|---|---|---|---|
女子双打 | 王晓理 | 季军 | 亚军 | - | - | - | - | - | - |
汤金华 | - | - | - | - | 8强 | - | - | - | |
唐渊渟 | - | - | - | - | - | - | 16强 | - | |
混合双打 | 郑波 | 8强 | 冠军 | - | - | - | - | - | - |
徐晨 | - | - | 季军 | 银牌 | 亚军 | 亚军 | 季军 | 第四名 |
参考资料
[编辑]- ^ 1.0 1.1 1.2 1.3 BWF World Ranking - Ranking of MA Jin (9528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英文)
- ^ 2.0 2.1 2.2 2.3 2010年广州亚运会官方网站 羽毛球 - 马晋 - 简历[失效链接]
- ^ 3.0 3.1 3.2 马晋:自认缺乏羽球天赋 感悟失利从容源于质变. 《搜狐体育》. 2011-08-14 [2011-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6).
- ^ 羽毛球世青赛中国无缘团体冠军 女单女双夺两金. 《搜狐体育》. 2006-11-12 [2018-0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15).
- ^ 5.0 5.1 混双新军郑波马晋刚刚上路 从陌生到熟悉经历三战. 《中国网》. 2009-05-27 [2011-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20).
- ^ 马晋/王晓理:下一次,我们要站得更高. 《羽毛球杂志》. 2010-11-08.[永久失效链接]
- ^ 郑波“戴罪”出征搭档出手相助 马晋愿共闯难关. 《法制晚报》. 2010-08-20 [2011-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6).
- ^ 郑波戒酒从头再来 与马晋配对战世锦赛压力前所未有. 东方体育日报. 2010-08-26 [2011-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14).
- ^ 郑波/马晋完胜队友夺冠 国羽混双9年后再登顶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腾讯体育》2010-08-29
- ^ 杜婧/于洋横扫马晋/王晓理 首夺世锦赛女双冠军. 《搜狐体育》. 2010-08-29 [2011-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6).
- ^ 于洋王晓理:我的眼里只有你 从三缄其口到敞开心门. 《羽毛球杂志》. 2011-03-31 [2011-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9).
- ^ 何汉斌/马晋获混双冠军 两人站上领奖台. 《新华社》. 2011-01-23 [2011-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6).
- ^ 徐晨/马晋2-0完胜泰国组合 全英赛混双夺冠. 中国网络电视台. 2011-03-14 [2011-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6).
- ^ 亚洲羽毛球锦标赛落幕 中国军团包揽5单项冠军. 《长江日报》. 2011-04-25 [2018-0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9).
- ^ 马晋脚踝受伤已无大碍 与徐晨步行回酒店休息. 《腾讯体育》. 2011-08-13 [2018-0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6).
- ^ 马晋/汤金华不敌队友田卿/赵芸蕾 无缘半决赛. 《21CN体育》. 2013-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8-29).
- ^ "小马达"马晋退役:机会留给年轻小队员. 先锋乒羽. 2016-11-15 [2016-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