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莎莉 (1964年)
台风(日本) | |
---|---|
五级超级台风(美国) | |
形成 | 1964年9月3日 |
消散 | 1964年9月11日[1] |
最高风速 | 10分钟持续: 280公里/小时(175英里/小时) 1分钟持续: 315公里/小时(195英里/小时) |
最低气压 | 895百帕(毫巴);26.43英寸汞柱 |
死亡 | 至少200人 |
损失 | > $137万(1964年美元) |
影响地区 | 马里亚纳群岛 吕宋岛 巴丹群岛 巴布延群岛 台湾 香港 韩国 |
1964年太平洋台风季的一部分 |
超级台风莎莉 (英语:Typhoon Sally, PAGASA:Aring) 为1964年太平洋台风季的热带气旋之一。在香港,天文台悬挂七号风球、五号风球及六号风球(即现今之八号东北、西北及西南信号)[2],造成5死56伤4失踪[3]。
概述
[编辑]一个热带低气压在9月3日早上于关岛东南偏东约1660公里形成[4],它初时向偏西方向移动,并在当日增强为热带风暴,并被命名为莎莉,莎莉其后在9月4日增强为台风,并在9月6日清早增强为强烈台风(三级台风),到了9月6日下午,莎莉更进一步增强为四级台风,莎莉的强度在9月7日下午达至巅峰[5],一分钟中心平均风力达115节(215km/h),中心气压更低至900HPA[6],莎莉其后开始缓慢减弱,在9月9日晚上减弱为强烈台风,总计莎莉保持了3日半超级台风的强度[5],与此同时,莎莉亦在9月9日横过巴林坦海峡,于下午进入南中国海[4],因此天文台在9月9日,早上11时悬挂一号风球,随着莎莉在9月10日进入香港附近400公里,天文台9月10日早上2时悬挂三号风球,莎莉进一步抵达香港附近300公里时,天文台在9月10日早上10时30分悬挂七号风球(即现今之八号东北烈风或暴风信号)[5],(根据联合台风警报中心资料,莎莉进入南海后,中心气压回升至970HPA左右,中心风速约85节)[6],到了中午时份,莎莉已进入香港附近200公里,随着风向渐由东北转为西北,天文台在下午4时40分改挂五号风球(即现今之八号西北烈风或暴风信号),受地形阻挡影响,天文台在此时只吹和缓程度的西北偏北风,到了晚上9时,莎莉已移至香港天文台东北偏东约70公里,随着风向转为偏西,地形阻碍顿时消失[4],天文台在2小时内由清劲程度增至烈风程度,烈风只持续约40分钟[5],风力便开始减弱,在午夜前约下午11时,莎莉最接近香港,约在香港东北约60公里掠过,天文台的风力已再次减弱至清劲程度,随着风向转为西南,天文台在下午11时30分改挂六号风球(即现今之八号西南烈风或暴风信号),由于莎莉在清晨移至香港160公里外[7],本地烈风又已经减退,因此天文台在9月11日早上3时20分改挂三号风球,而所有热带气旋警告信号更在早上5时10分除下[7],莎莉虽然比数日前袭港的露比更强(生成位置比露比更东而且进入南海时没有登陆吕宋)[6],但因在南海采取较西北路径而在香港东面登陆[8],令香港处于热带气旋的可航半圆内,香港只受烈风影响[9],沙莉对香港的破坏主要是登陆后引进的西南气流而产生的暴雨,9月11日上午约6时,筲箕湾圣十字径村附近生山泥崩泻[7],摧毁了两间屋,共造成8死,2伤的惨剧[9][10][11]。
参考资料
[编辑]- ^ Digital Typhoon:Typhoon 196418 (SALLY). 国立情报学研究所. (英文)
- ^ 热带气旋警告及信号数据库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香港天文台
- ^ 一九六零年以来热带气旋在香港所造成的人命伤亡及破坏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香港天文台
- ^ 4.0 4.1 4.2 Climatological Data: National Summary (Annual 1964) (PDF). Climatological Data (Asheville, North Carolina: United States Weather Bureau). 1965, 15 (13) [June 12, 202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June 12, 2020) –通过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5.0 5.1 5.2 5.3 1964 Super Typhoon SALLY (1964247N09159). IBTrACS - International Best Track Archive for Climate Stewardship. Asheville, North Carolina: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Asheville. 2018 [June 28,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0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6.0 6.1 6.2 Cassidy, Richard M. (编). Annual Typhoon Report, 1964 (PDF) (报告). Annual Typhoon Report. Guam, Mariana Islands: Fleet Weather Central/Joint Typhoon Warning Center. February 15, 1964 [June 12, 202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2-06-1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7.0 7.1 7.2 Woon-Pui, Kwong (April 1974). "Tropical Cyclone Rainfall In Hong Kong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DF). Hong Kong, China: Hong Kong Observatory. Retrieved July 3, 2020
- ^ Essoyan, Roy (September 11, 1964). "Typhoon Sally Hits Hong Kong". The Oregon Statesman (168). Salem, Oregon. Associated Press. p. 26. Retrieved July 4, 2020 – via Newspapers.com.
- ^ 9.0 9.1 Shing, Pun Kwok. A Survey of the Climatological Phenomena of Typhoons of Western N. Pacific Ocean and the South China Sea With Special Preference to Hong Kong (学位论文).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May 1966.
- ^ 工商晚报, 1964-09-12 第1页
- ^ 华侨日报, 1964-09-14 第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