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集束弹药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集束炸弹
1940年的德国的SD2“蝴蝶弹” ,炸弹下落时机翼旋转,拧下连接到引信的武装主轴
1939至1940年的苏芬战争中,苏联空军轰炸机向芬兰投下又称“莫洛托夫面包篮”的RRAB-3型集束炸弹英语Molotov bread basket
一架美国B-1枪骑兵轰炸机在投掷MK20石眼式集束炸弹
抗议集束炸弹的集会
炮兵所使用的SADARM集束子弹(又称末敏弹)

集束弹药(英语:Cluster munitions,又称集束弹子母弹,是将多个较细小的炸弹集合成一枚航空炸弹、炮弹或导弹弹头的特种弹药,当投射到目标区域时,弹体内的小炸弹便会散开,可以同时攻击多个目标[1]。相比起传统炸弹,集束弹药能够大幅增加弹药的涵盖面积及杀伤范围,较少的投射次数便能摧毁更多目标,亦可用于对机场及道路进行大面积的破坏,阻碍敌军机场及交通运输的运作。

由于集束弹药单次散布的小炸弹数量大及范围广,存在未爆弹(哑弹)的问题,可能对平民有潜在危害,所以在国际上受到争议,2008年制定的《集束弹药公约》要求缔约国禁止使用及转移集束弹药[2],有过百个国家签署,但作为全球主要军事强权的中、美、俄皆未有签署公约[3],而该公约属于自愿性的宣言,由于未有国际法强制全球所有国家弃用,目前集束弹药的管制状态是使用本身不违反国际法,但针对平民使用集束弹药则可能会触犯国际法[4]

构造

[编辑]

集束弹药是在一个容器内装入小炸弹,所以又称为“子母弹”,安装于“母弹”内的每个小型炸弹又称为“子炸弹”。单个小炸弹可装入的炸药分量较小,所以每个小炸弹的爆炸威力不及单一的大型炸弹,通常以人员、没有装甲的车辆或器材等软性目标为攻击对象,但因为小炸弹的散布面积大,故此杀伤面积大,可以打击小炸弹分布范围内的多个目标,使用集束弹药可代替以传统弹药多次轰击。集束弹药后来经过改进,特别是对开发出不同类型的“子炸弹”,进而出现专门对付装甲车辆的集束弹药[1],其“子炸弹”不仅可击穿125毫米装甲,甚至更厚的装甲,而且可造成大面积的破坏,可用于攻击机场,瘫痪飞机升降。除了自由落体式的传统集束弹药,亦有在“子炸弹”装有传感器的新型集束弹,每个小型炸弹可于散布时自行搜寻目标及调整落下的方向,如根据红外线讯号搜索及集中攻击在地面上的车辆,可提升杀伤特定目标的效率。

用途

[编辑]

历史

[编辑]
美国MGR-1诚实约翰导弹英语MGR-1 Honest John的弹头,装填M134型炸弹英语M134 bomblet(内填充沙林毒气)(1960年)

二战时期

[编辑]

集束弹药的开发及应用始于二次大战,随后多次在战场上出现,但因为比传统弹药会产生更多的未爆弹,在使用上受到争议[5]

最初的雏形是苏联在苏芬战争中开发的РРАБ(旋转散布航空炸弹)。1940 年,德国军事情报机构阿勃维尔(Abwehr)员工通过芬兰对此类武器表现出了持续的兴趣。德国军官详细检查了冬季战争期间投掷到芬兰领土的所有旋转散布航空炸弹。[6]

纳粹德国开发称为蝴蝶炸弹英语Butterfly Bomb的SD-2炸弹,这是有史以来第一种被研制出来的反人员集束炸弹.[7]

意大利开发昵称为“膳魔师炸弹英语Thermos bomb”的AR-4炸弹,美国是使用M41破片炸弹接合成单一炸弹运用。

飞机挂载的称为集束炸弹,地面炮兵也有配备类似弹种,称为双效改良型常规弹药英语Dual-Purpose Improved Conventional Munition(DPICM),集束炸弹在二战期间发展成熟,战后至少有34个国家在生产23种型号的集束炸弹。

越战

[编辑]

美军于越战中越南柬埔寨老挝使用过。集束炸弹是一种内装许多小炸弹或子炸弹的霰弹筒,这些子炸弹可以碎裂成有时多达数千的碎片。重1,000磅的CBU-87/B型集束炸弹是美军有代表性的一种,它携带202个子炸弹,每个子炸弹可以碎裂成300个金属碎片。多国部队在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中都曾使用集束炸弹,攻击大面积目标。

第一及第二次车臣战争

[编辑]

俄罗斯在两次车臣战争中都投放了(包括向市区)多次集束炸弹。

科索沃战争(1999)

[编辑]

集束炸弹被美国英国荷兰使用。1999年在盟军行动期间,大约有2,000枚集束炸弹包含38万子炸弹在南斯拉夫被投下,其中英国皇家空军投下了531枚RBL755型空射集束炸弹。[8][9] 在1999年5月7日,北约使用集束炸弹袭击尼什机场,2枚炸弹错过了目标掉在市中心,子炸弹从2个弹体分散开被风吹行,掉落在市中心三个分别不同的位置:

  • 尼什城市南部的医疗中心旁的病理大楼
  • Banovina旁的建筑物,包含主要市场、尼什要塞旁的巴士站还有"2月12日"医疗中心
  • 尼沙瓦河附近的“尼什特快”停车场

报导称,15名平民被打死、8名平民受重伤、11名平民受轻伤、120栋住房受损、47栋被毁、15辆汽车损毁。

这次行动有至少23名塞尔维亚平民被集束炸弹炸死。行动结束后至少6名塞尔维亚人包含3名儿童被炸死,高达23平方公里的地区成为集束炸弹的未爆区域。根据塞尔维亚政府表示,英国赔偿了8万6千英镑给塞尔维亚排雷行动中心。

阿富汗战争(2001-2021)

[编辑]

美国与其他北约国家在阿富汗战争 (2001年)行动初期大量使用了集束炸弹,联军共使用了1,228枚集束炸弹,这些数量的集束炸弹中总共包含了248,056子炸弹[10][11][12],美军于2003年起停用集束弹药,原因是在阿富汗及伊拉克的交战地点经常位于人口密集的城市或住民区[13]

俄格战争(2008)

[编辑]

2008年,俄格双方都被指控使用集束炸弹,格鲁吉亚承认,俄罗斯否认。

人权观察表示格鲁吉亚有使用过集束炸弹, 方式是通过LAR-160多管火箭发射器散布;俄罗斯空军使用了RBK-250式集束炸弹。[14][15][16]

在2014年10月乌克兰东部调查当中,人权观察记录政府军与俄国武装分子使用过集束弹药,主要由BM-27和BM-30火箭发射。在2015年3月,至少有13名平民遭到打死,其中包含3名儿童。[17]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2022-)

[编辑]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俄军从2月起便出动各种弹药发动攻击[18],俄军在2022年4月起集中入侵乌克兰东部便经常使用集束弹,包括原本拥有150万人口的乌克兰第二大城市哈尔科夫,受到俄罗斯的导弹、大炮和集束弹的袭击,小学和住宅都受到严重破坏[19]

2023年7月6日,美国总统乔·拜登批准向乌克兰提供集束弹药,绕过美国禁止转让失败率超过百分之一的集束弹药的法律;拜登形容是个“艰难的决定”,也表示“乌克兰人的弹药即将耗尽”。[20][21]据美国五角大楼称,乌克兰将收到“改进”版的集束炸弹,其失败率约为2%,而俄罗斯的集束炸弹的失败率为40%或更高。[22]7月13日,五角大楼称弹药现已运抵乌克兰。[23]

使用危害

[编辑]

集束炸弹存在的问题是由于一系列原因,它们往往无法正常发挥功能,例如在装配时的缺陷、作战前的搬运、储藏和投放时的操作不当,投放后子炸弹要经过撞击,触动引爆装置才能爆炸的自身性能;或因投放到较松软的地面,集束炸弹就无法正常引爆。[24]致使约有10%的子炸弹不会立即爆炸,再遭触动才会爆炸,其杀伤力与一颗反步兵地雷相似。[7]

未爆炸的集束炸弹会造成严重的后果。1991年海湾战争中就有数万个子炸弹没有爆炸,在战争结束后的几个月时间里,伊拉克和科威特时常发生因子炸弹爆炸造成人员伤亡。美国政府自己对“沙漠风暴”行动所做的评估报告也表明,包括集束炸弹在内的一些非制导炸弹常常会无法击中目标,并造成连带破坏。有大量的集束炸弹插到地下,有的深达半米,给清除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北约军队在科索沃共投放了1,392枚集束炸弹,北约认为,有8%-12%的炸弹没有爆炸,而且地面上还留有34,744个没有爆炸的小型子炸弹。

虽然所有武器对非交战平民都会构成威胁,但集束炸弹对平民的威胁特别显著,原因有二:第一,是集束炸弹设计是对大面积战区进行杀伤,弹药如误击或掷偏很容易波及对非交战者,造成死伤;其二,是集束炸弹因弹药数量多,相对地容易出现未爆炸弹药(估计达10-30%)[来源请求],且炸弹的有效期程长。例如,最后一次记录到的英国因德国蝴蝶炸弹而死亡的事件发生在1956年11月27日,此时距离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已有11年多。[25]1981年10月1日马尔它一男子将一个蝴蝶炸弹焊接到一根金属管上,并把它当作槌使用导致不幸身亡。[26]

由战术观点的解释,集束炸弹的未爆弹仍有地雷的效果,可以让敌军移动时造成非预期的死伤,但是战后哑弹的清理便相当困难,至2018年老挝甚至出现1973年美军轰炸投掷的未爆弹仍造成至少100例平民伤亡。[27][28]

从2005年开始,国际助残组织英语Handicap International开始在世界各地统计集束炸弹受害案例,并搜集同意书推动禁止集束弹药运用运动;在国际助残组织的案例搜集中,有13,306遭受集束炸弹杀伤的案例,其中98%为平民,其中的27%是儿童。[29]

集束弹药公约

[编辑]

集束炸弹在国际人道法中属于常规武器项目,在2008年底以前并没有国际法令约束运用。但是在2007年2月挪威政府倡议世界禁止运用集束弹药,2008年5月30日,全球107国的代表在都柏林达成《集束弹药公约》,同年12月在奥斯陆正式开放予各国签署。[30] 根据这一公约,从该文件生效起,各国武装力量须在8年内全部销毁集束炸弹,构成例外的是可以电子方式自动销毁或失去战斗力的种类。[31]美国中国俄罗斯巴基斯坦印度以色列巴西未同意签署[32],这7国是集束炸弹的主要制造国。

2010年8月1日,《集束弹药公约》生效,至2010年8月1日,该公约的签署国达到108个,38个国家批准了公约。公约对非缔约国没有法律约束力,[30]美国中国俄罗斯等拥有集束炸弹数量最多的国家迄今仍拒绝加入该条约。[33] 即便如此,国际援助组织说“这项公约在禁止集束炸弹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他们认为集束炸弹给平民造成“巨大伤害”。国际红十字会法律顾问马雷斯卡星期六告诉美国之音记者:“集束炸弹可以在冲突结束后几十年仍在伤害平民,对平民的伤害促使国际社会下决心制定这一禁止公约。”

反对使用集束炸弹的人士和国际组织认为,这是十年来最重要的裁军和人道主义条约,尽管主要持有国家没有签署公约,但公约的生效能对拥有集束炸弹却没有签署公约的国家施加压力。

台湾曾表示不会放弃使用集束炸弹,并称如果将来不能从国外进口,将自行生产集束炸弹。原因包括:台湾将是在海上使用集束炸弹,未爆弹造成的伤害届时会小很多。敌方(中国)是集束炸弹的主要持有及使用国,台湾必须拥有及使用同样高杀伤力的武器以自保[34]台湾也成功的研发出万剑弹,专门用来破坏机场跑道。

最近退出该公约的国家是2011年加入条约立陶宛。[35]

参见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蜂擁而至:美陸軍想要一種可搭載自殺無人機的集束飛彈!. 尖端科技. [2023-07-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08). 
  2. ^ 集束弹药公约. 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 [2023-07-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09). 
  3. ^ 集束彈藥公約昨簽署 軍事強權皆未簽署. 自由时报. 2008-12-05 [2023-07-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08). 
  4. ^ 乌克兰:什么是集束弹药?使用它们是否构成战争罪?. Al Jazeera. 2023-07-07 [2023-07-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22). 
  5. ^ 联合国对乌克兰平民伤亡不断增加感到震惊 | 联合国新闻. news.un.org. 2022-03-29 [2022-03-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29. 
  6. ^ 存档副本. [2024-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8-05). 
  7. ^ 7.0 7.1 Rogers, James I. Remembering the terror the Luftwaffe's butterfly bombs brought to the North. The Guardian. 2013-06-21 [2024-08-09]. ISSN 0261-307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8) (英国英语). 
  8. ^ Brady, Brian. Nato comes clean on cluster bombs. The Independent (London). 2007-09-16 [2011-04-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12-27). 
  9. ^ SRBIJI NE PRETE SAMO KASETNE BOMBE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1-07-22., (in Serbian only)
  10. ^ A TIMELINE OF CLUSTER BOMB USE, stopclustermunitions.org. [2015-1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8). 
  11. ^ US bomblets used Iraq, Afghanistan, Yugoslavia, and Yemen. [2015-1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2-12). 
  12. ^ Cluster bombs remain in 69 nations. [2015-1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1-16). 
  13. ^ 釋放美軍多餘庫存 緩解生產壓力. 星岛日报. 2023-07-08 [2023-07-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15). 
  14. ^ Civil.Ge |. [2014-05-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06). 
  15. ^ Civil.Ge | MoD Says it Used Cluster Bombs, but not in Populated Areas. [2014-05-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06). 
  16. ^ News | Human Rights Watch. [2014-05-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0-29). 
  17. ^ 存档副本. [2015-1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6). 
  18. ^ 影像披露俄軍在烏戰爭暴行,引發全球公憤. 纽约时报中文网. 2022-04-06 [2023-07-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08). 
  19. ^ 國際特赦組織:俄羅斯對烏克蘭哈爾科夫攻擊構成戰爭罪. 星岛日报. 2022-06-13 [2023-07-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15). 
  20. ^ Biden approves cluster munition supply to Ukraine. Washington Post. 2023-07-07 [2023-07-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07). 
  21. ^ Bertrand, Natasha. US to send cluster munitions banned by over 100 nations to Ukraine after months of debate | CNN Politics. CNN. 2023-07-07 [2023-07-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13) (英语). 
  22. ^ Sanger, David E.; Schmitt, Eric. Biden Weighs Giving Ukraine Weapons Banned by Many U.S. Allies. The New York Times. 2023-07-06 [2023-07-08]. ISSN 0362-4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12) (美国英语). 
  23. ^ Pentagon says cluster munitions have arrived in Ukraine. AP News. 2023-07-13 [2023-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08) (英语). 
  24. ^ 存档副本. [2024-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9-10). 
  25. ^ B17 Museum Utzenstorf :: Schweiz. www.b17museum.ch. [2024-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8-09). 
  26. ^ Boy finds lethal WWII bomb in Qormi valley. Times of Malta. 2009-10-29 [2024-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8-09) (英国英语). 
  27. ^ Cluster Bomb Fact Sheet. Legacies of War. [2019-1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01) (美国英语). 
  28. ^ Lance, Rachel. The Enduring Danger of Cluster Bombs. Wired. [2 April 2022]. ISSN 1059-10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08). 
  29. ^ konsoleH :: Login. en.handicapinternational.be. [15 May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11 October 2017). 
  30. ^ 30.0 30.1 《集束弹药公约——常见问题》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载于www.icrc.org,2009年1月13日。
  31. ^ 《111国达成禁用集束炸弹协议草案》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新华网,2008年5月30日发布。
  32. ^ Britain Joins a Draft Treaty on Cluster Munition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纽约时报》,2008年5月29日发布。
  33. ^ 《国际禁止集束炸弹公约》8月1日起生效. 德国之声. 2010-08-01 [2010-08-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8-01). 
  34. ^ 《国际禁用集束弹药 我决定续用》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自由时报电子报,2008年7月3日。
  35. ^ 存档副本. [2024-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