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鸿铨
陈鸿铨(1920年10月11日—2021年7月17日),原名陈鸿钧,河南郑县人,中华民国空军中将。
生平
[编辑]年幼于天津市居住。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考入武昌育杰高中,受到校长王化启之鼓励决意毕业后从军。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陈鸿铨考入空军航校第十二期。因该年卢沟桥事件爆发,随后在8月上海也发动淞沪会战,航校被迫内迁,空官十二期无法在该年10月开学。在学校迁徙之际,该期入学生也分批转移到四川成都。由于迁校初期航校无法确保何时开学,因此航校十二期生在民国二十六年底先全数进入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就学,全数编为陆军官校第十五期第一总队。民国二十八年6月底(1939年),该批学生完成陆军官校学制。而在此时空军航校完成迁校,因此这批学生又全数转入在昆明复校的空军官校,仍为十二期生,因此空官十二期同时完成空军和陆军的学业。
民国三十年底(1941年)因美国向日本宣战,因此具备同盟关系的中华民国在王叔铭与陈纳德的运作下将空官十二期学生运往美国接受美国陆军航空队的飞行教育训练,补足从民国二十九年后因日军新型战机掌握制空权而不足的实技飞行教育。在经过三个月的训练后,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2月1日毕业。而这批十二期生并未在完成空官学制后回国,而是继续在美国亚利桑那州路克基地接受完整的飞行战术训练至民国三十一年冬季。
完成在美国的教育后,陈鸿铨并没有返回国内,而是在印度腊河担任教官,训练在当地接受教育的空军官校学生。直到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2月,才转任中美空军混合团第三大队第8中队飞官,驾驶P-40执行战斗,直到民国三十九年(1950年)才调离该中队。
抗战期间,陈鸿铨击落纪录为两架。
1954年,任第一大队第三中队副中队长。1955年,任中队长。1956年,任第一大队作战科长副大队长。1957年,升任第三大队大队长。1958年,任空军作战司令部作战处副处长。1961年,任第二联队政治部主任。1962年,任战术管制联队参谋长。1963年12月,改任空军作战司令部作战处处长。1965年4月,任第二联队副联队长。1966年6月,授少将衔。1968年,任第五联队联队长,后任空军总部作战署副署长、国防部作战参谋次长室助理次长、情报参谋次长室次长、作战司令、空军总部参谋长。1977年,任中华民国空军中将副总司令[1]。
退役后,移居美国马里兰州,美东时间2021年7月17日逝世[2]。
著作
[编辑]《百年回顾话沧桑 : 一个空军老兵的感概》
参考
[编辑]- ^ 刘国铭主编;黄晋明,陈予欢,王叔凯副主编. 中国国民党百年人物全书 下. 北京:团结出版社. 2005.12: 1402. ISBN 7-80214-039-0.
- ^ 中华民国空军官方脸书,2021年7月18日
军职 | ||
---|---|---|
前任: 刚葆璞 |
中华民国空军第五联队联队长 1968年5月11日-1969年7月1日 |
继任: 赵子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