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间谍之桥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间谍之桥
Bridge of Spies
电影海报
基本资料
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监制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马克·普拉特
克里斯蒂·马科斯柯·克里格
剧本麦特·查曼
伊桑·科恩
乔尔·科恩
主演汤姆·汉克斯
马克·里朗斯
艾米·瑞恩
艾伦·艾达
配乐托马斯·纽曼
摄影亚努斯·卡明斯基
剪辑迈克尔·卡恩
制片商试金石影业
梦工厂影业
福斯2000制片
参与者传媒
信实娱乐
安培林娱乐
马克·普拉特制作
片长141分钟[1][2]
产地美国
语言英语
上映及发行
上映日期纽约影展2015年10月4日
美国台湾地区2015年10月16日
香港澳门2015年10月22日
发行商沃尔特迪士尼工作室电影
(北美)

二十世纪福克斯 (国际)
预算4000万美元
票房1.65亿美元[3]
各地片名
中国大陆间谍之桥
香港换谍者
台湾间谍桥

间谍之桥》(英语:Bridge of Spies,香港译《换谍者》,新加坡、台湾译《间谍桥》)是一部2015年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科恩兄弟编剧的美国冷战间谍片。电影由汤姆·汉克斯马克·里朗斯艾美·莱恩艾伦·艾达主演,取材自史实冷战所期间发生的“1960年U-2击坠事件”。讲述了美国律师詹姆斯·B·多诺万为了营救美军飞行员弗朗西斯·加里·鲍尔斯,后者因其驾驶的U-2侦察机苏联击落而成为人质,而需要通过谈判以释放被关押在美国监狱的苏联间谍鲁道夫·阿贝尔[4]的故事。电影名称意指格林尼克桥,它连接着柏林波茨坦,间谍交接亦于该处进行。电影拍摄时暂定名为《圣詹姆斯广场》,本片于2014年9月8日开拍,主要在纽约市布鲁克林取景,以及位于波茨坦巴贝尔堡摄影棚

电影由试金石影业在2015年10月16日于北美发布,而20世纪福克斯则负责其他地区的发行[5]。2015年11月15日,该片原本于巴黎举行首映礼,出席者为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汤姆·汉克斯艾美·莱恩,但由于发生了巴黎恐袭事件而取消活动[6][7][8]。电影取得了票房的成功,全球共赚得1.65亿美元,并获得了一致好评,导演、剧本、演技及制作均受到肯定。获得了第8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及最佳原创剧本等六项提名,马克·里朗斯(饰演鲁道夫·阿贝尔)赢得最佳男配角奖。

剧情

[编辑]

故事背景为1957年冷战时期,某日鲁道夫·阿贝尔纽约市东河河岸,找到了藏在长椅下的秘密讯息。他阅读讯息后不久,联邦调查局的特工就冲进了他的出租屋内进行搜查。虽然他成功地销毁了讯息,但屋内的其他证据,导致他以苏联间谍的身份被逮捕及起诉。

詹姆斯·B·多诺万是专门从事保险工作的美国律师,他被合伙人要求为鲁道夫·阿贝尔辩护。美国政府认为阿贝尔是苏联间谍,但仍希望他有一个公正的审判,以减少被苏联用作宣传的机会。他与阿贝尔在监狱会面,阿贝尔拒绝跟美国政府合作,不愿透露苏联的任何情报。虽然多诺万认真工作,但是包括法官、原告人律师、事务所的同事、还有他的家人,都不期待他为阿贝尔作强而有力的辩护。他努力地为阿贝尔争取无罪释放,使全美国的民众都感到震惊和愤怒,唐纳文及家人性命亦受到威胁,不过他没有放弃,而是继续争取。

阿贝尔的所有指控都被判有罪,但多诺万成功地说服了法官,只判决他30年监禁,而非死刑,论点是:阿贝尔在将来可能会成为与苏联谈判中的有价值的筹码。多诺万随后上诉到美国最高法院,指出由控方所提出的证据是无效的,他说明了阿贝尔是如何坚决地不泄露任何机密讯息的,提议美国政府应该显示出应有的风度。

同时,美军飞行员弗朗西斯·加里·鲍尔斯驾驶的U-2侦察机苏联击落,他也因此成为人质、被判决入狱十年。来自美国耶鲁大学的经济学研究生弗雷德瑞克·普莱尔英语Frederic Pryor,在柏林墙修建期间探访了他在东柏林的德国女友,并试图带她到西柏林,但被东德边防军拦下,并被当作美国间谍逮捕。

苏联发送讯息给多诺万,并提出交易条件:用阿贝尔交换鲍尔斯。多诺万前往柏林进行谈判协商,他听到普莱尔被捕的消息后坚持采取二人换一人的方案,中情局只关心救回鲍尔斯,他们容许多诺万在阿贝尔换鲍尔斯的条件不受损害的前提下为普莱尔进行谈判。

东德官方当时欲借普莱尔一案换取美英等西方国家的承认。东德方面认为多诺万卑鄙、想用一人换两人,视苏联和东德一体是对他们的侮辱。中情局也打算放弃普莱尔,但多诺万威胁东德方面,除非释放普莱尔,否则整个交换计划作废,且暗示若有任何损失,苏联会迁怒于东德。经过等待,多诺万钢铁般的决心得到了东德的回应,双方同意在格林尼克桥查理检查站同时进行换囚事宜。

演员

[编辑]
演员 角色
汤姆·汉克斯 詹姆斯·B·多诺万
James B. Donovan
马克·里朗斯 鲁道夫·阿贝尔
Rudolf Abel
艾美·莱恩 玛丽·麦肯纳·多诺万
Mary McKenna Donovan
艾伦·艾达 汤玛士·沃尔特斯
Thomas Watters
奥斯汀·史多威英语Austin Stowell 弗朗西斯·加里·鲍尔斯
Francis Gary Powers
多米尼克·隆巴多兹 布拉斯柯探员
Agent Blasco

制作

[编辑]

于2014年9月8日在纽约市开始拍摄。这是斯皮尔伯格和汤姆·汉克斯继《拯救大兵瑞恩》、《猫鼠游戏》和《幸福终点站》之后合作拍摄的第4部电影。[9]

历史偏差

[编辑]

影片改编自现实中逮捕和审判于1960年飞越苏联斯维尔德洛夫斯克时被苏联空军击落的美国间谍飞行员加里·鲍尔斯的经历[10]。影片偏离了历史记录,但影评人纷纷称赞这部电影,认为这种偏离是可以允许的[11]

评论员指出影片中时间差的缩短给人以错误的印象[12][13]。一个关键的例子便是对柏林墙的描绘。事实上多诺万并没有目睹逃跑者被枪杀的一幕:跟枪击事件最为相像的描述是发生在鲍尔斯/阿贝尔于格林尼克桥交换后的夏天发生的彼得·费希特尔遇害案[12][13][14]。同样,对弗雷德里克·普莱尔被捕经历的描绘也不准确——他无法越过只建了一部分的围墙[13][14],并进一步被认定窃取“机密”材料[12]

除了柏林墙的描绘,值得注意的是对多诺万并未遭受相当程度暴力的描绘:他没有在家中遭到枪击[12][13],他的外套没有被偷[12]。这部电影也改变了多诺万出于未来可能有交换的缘故,向法官提出将阿贝尔作为备用人选的地点,而这其实是在公开法庭中作出的[11][13]。多诺万被描绘成只是一个保险律师,但事实上他跟美国情报界有过历史:二战期间,他曾担任战略情报局(即CIA前身)的法律总顾问[15]

英国裔苏联情报人员阿贝尔(本名威廉·G·费舍尔)最有可能尽最大努力为苏联工作,而不是一位住在纽约市一处布满无线电设备的巢穴里的披头散发的间谍。在此之前,他曾在二战时期被训练成为纳粹占领区秘密工作的特工和电台操作人员。这次培训被认为对他的导师帕维尔·苏杜普拉图夫后来发动战争期间最重要无线电欺骗行动是至关重要的[15]

幕后花絮

[编辑]
  • 在电影发布会中,汤姆·汉克斯(饰演詹姆斯·B·多诺万)表示他在电影里为鲁道夫·阿贝尔所说的辩词是当时提交给美国最高法院的真实辩词。[16]
  • 鲁道夫·阿贝尔的不协调口音是真实的。阿贝尔出生于英国泰恩河畔纽卡斯尔本维尔(Benwell),其父亲身为德裔俄籍的沙皇时代革命家,其母亲则是俄国人的后代。他早年在苏格兰生活,十几岁时返回莫斯科,然而他在说英语时还是有惯有的口音。[16]
  • 苏联间谍鲁道夫·阿贝尔从 克格勃 (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管理者那里接收密码信息,而这些信息则藏于被掏空的五分美金硬币。直到1953年,联邦调查局才察觉到阿贝尔的秘密行动。这是因为某一个苏联间谍不小心用了带有密码信息的中空硬币来买报纸,布鲁克林的报童觉得收到的硬币比普通的硬币来得轻,便让硬币从手心掉到人行道上来测真假;硬币随后摊开,露出一张里面带有密码信息的缩微胶片。联邦调查局密码学家直到1957年才破解这个密码信息,还是在一名克格勃叛逃者雷诺·黑哈能(Reino Häyhänen)的帮助下才获得破译密码的钥匙。“空心硬币案”也被翻拍成《联邦调查局》 (The FBI Story)(1959)。[16]
  • 在一场警察嘲讽詹姆斯·B·多诺万说自己曾参与诺曼底第三波登陆 "The third wave on Normandy" 的戏中,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笑了起来。 斯皮尔伯格开玩笑说汤姆·汉克斯应该回答:“我是第一波” "I was in the first"。这是对斯皮尔伯格执导的1998年电影《拯救大兵瑞恩》的一个引用,汤姆·汉克斯在《拯救大兵瑞恩》里参与了诺曼底第一波登陆。[16]

反响

[编辑]

烂番茄网站有92%的新鲜度,该网站的评论家一致认为《间谍之桥》在好莱坞的经典冷战间谍惊悚片的公式中找到了新生命,这要归功于史蒂文·斯皮尔伯格马克·里朗斯汤姆·汉克斯可靠的出色表现[17]Metacritic得分81[18],大获好评。

参考资料

[编辑]
  1. ^ BRIDGE OF SPIES (12A). British Board of Film Classification. October 13, 2015 [October 13,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19). 
  2. ^ Debruge, Peter. Film Review: ‘Bridge of Spies’. Variety. October 4, 2015 [October 6,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05). 
  3. ^ 存档副本. [2015-1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27). 
  4. ^ Four Cast in Steven Spielberg's Untitled Cold War Spy Thriller. Dreamworks Studio. July 21, 2014 [November 5,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10月6日). 
  5. ^ Lang, Brent. Spielberg-Hanks Cold War Film Titled ‘Bridge of Spies,’ John Williams Won’t Compose Score. Variety. March 18, 2015 [March 19,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20). 
  6. ^ U2煞停彩排避难 取消巴黎骚(有关该片事件)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太阳报 2015年11月15日
  7. ^ 斯皮尔伯格首映 戈尔环保骚煞停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东方日报 2015年11月15日
  8. ^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间谍之桥》首映礼 遇到巴黎恐袭事件取消(英文版)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好莱坞报道 2015年11月13日
  9. ^ 斯皮尔伯格《间谍之桥》曝光海报 复古味浓重. 1905电影网. 2015-06-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5). 
  10. ^ Service, Jason Caffrey BBC World. Gary Powers: The U-2 spy pilot the US did not love. BBC News. [2016-0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0). 
  11. ^ 11.0 11.1 Spielberg's Airtight "Bridge of Spies". newyorker.com. [2015-1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7). 
  12. ^ 12.0 12.1 12.2 12.3 12.4 Bridge of Spies. historyvshollywood.com. [2015-1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14). 
  13. ^ 13.0 13.1 13.2 13.3 13.4 I spy dramatic licence under Bridge of Spies. theguardian.com. [2015-1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20). 
  14. ^ 14.0 14.1 Bridge of Spies:Goofs. imdb.com. [2015-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03). 
  15. ^ 15.0 15.1 Ehrmann, Eric. Hooray for Hollywood!. Russian International Affairs Council. 2015-11-04 [2016-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17). 
  16. ^ 16.0 16.1 16.2 16.3 Bridge of Spies (2015), [2018-06-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8) 
  17. ^ Bridge of Spies. Rotten Tomatoes. [October 14,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15). 
  18. ^ Bridge of Spies reviews. Metacritic. [October 14,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29).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