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释允若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释允若(1280年—1359年)[1],字季蘅,号浮休,自号浮休子[2],因云门寺旁有若耶溪,又号若耶浙江绍兴人(现中国浙江省绍兴市),俗姓相里氏,百越人元朝绍兴云门寺沙门。[3]

生平

[编辑]

允若法师才智过人,九岁便能通晓《春秋》大意,父母格外钟爱。年纪稍大一些,法师宿慧善根萌发,生起绝尘出世之心,便到绍兴云门寺依止云门孝元和尚,于十五岁剃度出家[3]

允法师后渡过钱塘江,到杭州兴福寺拜谒大山道恢法师学法,道恢见他年少聪颖,锐意求学,便授予他《天台四教仪》、《金錍十不二门指要钞》,允若法师只需观览一遍,就能掌握法义要旨 [3]

学成后拜辞大山恢法师,前往南天竺寺求教于湛堂性澄法师,广学多闻,对《立阴观别理》、《随缘六即》、《蛣蜣理毒性具》等正理学,无不精研,学识日益精进,掌握了完整的天台宗的教义。期间,担任南天竺寺支应宾客等寺中僧职,历练寺务。

到了元英宗至治元年(1321年),湛堂法师奉皇帝之命,北上燕都(今北京市),负责核校《大藏经》。是时,澄和尚便向元英宗奏报了允若法师的修行德业,英宗特赐号“慈光圆照”,命其住持昌源净圣院。允若法师初到净圣院是一片荒芜颓圮的破落院舍,在法师三年的苦心整修重建下,重现古寺巨刹风光。

允若法师历任杭州兴化寺、绍兴圆通寺、绍兴上天竺寺、绍兴云门寺住持,世推云门三大高僧之一[4]

至正(1341年-1367年)年间,允若法师住持绍兴圆通寺与上天竺寺,当地山上有一眼璎珞泉,已干涸很久,允若法师前往以锡仗扣击岩石,祝祷说:“吾缘苟在,是泉当为吾一来。”话才刚说完,涸泉便涌出清泉。当时的户部尚书贡师泰听说此事后,赞叹允若法师的德行堪与慈云重荣桧相提并论,把璎珞泉命名为:“再来泉”。后来,允若法师隐居云门,兴筑精舍专修法华三昧,作为晚年的主要修持[3]

元顺帝至正十九年(1359年),天下大乱,四处战事连绵,人民四处逃避战火,大众纷纷劝允若法师一起离开,躲避战乱。允若法师却严正的说:“难可苟免乎。吾对将至。待以酬之。”大众逃离后,法师一人独坐在精舍中。二月二十九日,盗贼入侵精舍时,法师严色威然不为盗贼所屈辱,盗贼头目敬法师为得道高僧,便命手下彻退。但其中有一贼人不听命行事,举刀向允若法师砍去,不见法师身出红血,反流出白乳溢满地面而亡,世寿八十岁,僧腊六十五。盗贼退走后,大众返回将允若法体荼毗,拾得小豆大小的舍利子无数[5],葬于云门山麓。

允若法师一生,道行风范,简朴清远,不苟言笑,赵孟𫖯称师为僧中御史[3]

著作

[编辑]
  • 《内外集》

法嗣

[编辑]

师长

[编辑]
  • 云门孝元
  • 大山道恢

弟子

[编辑]
  • 集庆寺 释友奎
  • 演福寺 释良谨
  • 隆德寺 释法让
  • 净圣寺 释圆证

参考来源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