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郭水潭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郭水潭
汉字 郭水潭
白话字 Koeh Súi-thâm
台语罗马字Kueh Suí-thâm
笔名
汉字 千尺
白话字 Chhian-chhek
台语罗马字Tshian-tshik

郭水潭(1908年2月7日—1995年3月9日),字千尺,台南佳里佳里兴人,是台湾日治时期盐分地带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郭水潭因接受日文教育,主要创作的语言是日文,学生时期就有俳句和短歌的创作。与吴新荣庄培初等人被称为北门七子[1]

曾参与南溟乐园社、台湾文艺联盟、《台湾新文学》等文学组织。1941年出任台南州技士;战后1946年出任佳里镇第一届镇民代表会主席、参与台北市文献委员会等至1980年退休。[2]

生平

[编辑]

郭水潭于明治四十一年(1908年)2月7日出生于台湾盐水港厅佳里兴堡佳里兴四百七十八番地(今台南市佳里区),户籍登记为5月13日。父亲郭九,母亲陈锰,为家中长子。大正五年(1916年),进入佳里兴公学校(今台南佳兴国小)就读,与苏新为同班同学。大正十一年(1922年)3月毕业于佳里兴公学校,4月进入佳里公学校高等科。大正十三年(1924年)毕业。十四年(1925年)任职北门郡役所庶务课,兼任郡守通译[3]

1935年台湾文艺联盟佳里支部会式,立者前排右七为郭水潭。

郭水潭最初以创作日本短歌步入台湾文坛,昭和五年(1930年)二十三岁加入“新珠短歌会”(あらたま),在会志上发表短歌,作品曾入选《皇纪二五九四年歌集》。1929年加入“南溟乐园社”,从事新诗创作。新诗内容分为抒情诗与社会批判二类[2]

外部图片链接
image icon 1939年11月,为纪念当选佳里街协议会员,吴新荣(后排中)与友人于台南田中写真馆合照,郭水潭为后排右一

昭和八年(1933年)1月,郭水潭发表日文〈断片の私见〉(对文坛之我见)于《台湾新民报》文艺栏,批评1932年台湾文坛现状,认为殖民地文学必须表达坚强的意志及自我觉醒的使命感,并举出杨逵送报伕〉解说。同年与吴新荣徐清吉共同发起“佳里青风会”,昭和九年(1934年)5月出席“台湾文艺联盟”的成立,同年发表〈故乡的书简——致狱中的S君〉于《台湾新民报》文艺栏,表达对同窗苏新(于1931年被捕判刑)的怀念。由自报纸上狱中名单中,发现故人的名字进而联想昔日容颜。[4]昭和十年(1935年),与吴新荣奔走,筹组“台湾文艺联盟佳里支部”,6月台湾文艺联盟佳里支部成立。同年加入《台湾新文学》任编辑。于该年以小说作品〈某男人的手记〉获得《大阪每日新闻》的“本岛人新人悬赏”佳作。昭和十四年(1939年)11月23日当选佳里街协议会员。12月发表日文诗〈世纪之歌〉于西川满主编的《华丽岛》诗刊。[5]同年1月二岁的次子郭建南夭逝,郭水潭发表〈向棺木动哭──给建南的墓〉于《台湾新民报》,被龙瑛宗评为当年最感人之杰作。[6]

昭和十六年(1941年),郭水潭出任台南州技士,成为日本政府正式官职。一度遭到盐分地带同仁非议,为此郭水潭在《台湾文学》第1卷第2号发表〈法被を着る日〉(穿文官服的那一天)一文表明自身当官的动机及理想。[7]昭和十八年(1943年)1月,郭水潭在皇民化运动时期遭地方法院检察官约谈,审问后以“思想有问题”遭入狱八个月半。10月2日出狱。12月,应张文环之邀,任《台湾文学》编辑长。[8]

战后,郭水潭于1945年10月出任“三民主义青年团直属台湾区团台南分团北门区队”联合办事处组训股长,吴新荣为主任,林精镠任总务股长。1946年2月出任佳里镇第一届镇民代表会主席。4月与二夫人杨来于移居台北,任一德股份有限公司业务经理。1947年二二八事件爆发时,郭水潭因此时失业在家而未遭牵连。然而在白色恐怖时期,也因同窗好友苏新投共而使郭水潭遭到情治人员监控,日记及许多资料皆不得不焚毁,关于文学的创作也因此中断。[9] 1950年吴三连奉派接任台北市长,延聘郭水潭任秘书室事务股长,并参与台北市文献委员会。吴三连市长卸任后,郭水潭转任台北市中央蔬菜批发市场专员、台湾区蔬菜公会总干事[10]。直到1980年退休。1972年发表战后第一首中文诗〈无聊的星期天〉于《笠》诗刊。1979年8月应邀出席台南北门南鲲鯓庙主办的“第一届盐分地带文学营”,与会者除郭水潭外,亦有巫永福、林芳年、锺逸人等。[11]

1981年4月郭水潭返回故乡定居,1982年二夫人杨来于逝世,郭水潭到麻豆镇的养老院“麻豆普门之家”养老,晚年郭水潭记忆力退化,无法记忆。[12]1993年郭水潭获得台南县立文化中心颁发第一届“南瀛文学奖特别贡献奖”,及1994年12月台南县政府出版《郭水潭集》,成为他生前首次作品成书。1995年3月9日,郭水潭逝世。20日于麻豆镇小埤里举行告别式。[13]

创作成就

[编辑]

郭水潭作创作文类括短歌、俳句、小说、日记、随笔、评论与新诗。早年研究日本古典文学和短歌,后以新诗创作闻名,为盐分地带重要诗人之一。其中〈向棺木恸哭〉一诗,曾被龙瑛宗誉为“一九三九年最使人感动的杰作”。黄武忠评论其诗作特色:“倾向于写实主义的文学,以描写故乡的情景和乡土文学为主,当然也有个人思想的流露、揭发社会的不平等、以及反抗日帝的压迫等,更可贵的是充满着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正义感”。郭水潭部分诗作、小说带有阶级批判色彩,讽刺阶级压迫体制,流露劳苦大众的心声。[14]

著作

[编辑]

相关著作出版有羊子乔编辑之《郭水潭集》(台南:台南县立文化中心,1994年)[15]、国立台湾文学馆《台湾现当代作家研究资料汇编56 郭水潭》(台南: 国立台湾文学馆,2014年)[2]

被他人收录着作出版有陈明台主编《陈千武译诗选集》(台中:台中文化局,2003)[16]。郭水潭的战前日记由台湾诗人叶笛翻译成中文,后被收录在《叶笛全集10 翻译卷三》(台南: 国立台湾文学馆,2007年)[17]。郭水潭的日文新诗〈乞丐〉、〈斑鸠与庙祝〉、〈莲雾之花〉中译文本被收录在林瑞明主编《国民文选‧现代诗卷I》(台北:玉山社,2005)[18]

参考文献

[编辑]
  1. ^ 朱嘉雯. 鹽窩裡的靈魂--北門七子文學研究. 台湾博硕士论文知识加值系统. [2023-06-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5). 
  2. ^ 2.0 2.1 2.2 国立台湾文学馆. 《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56 郭水潭》. 台南: 国立台湾文学馆. 2014: 43–44. ISBN 978-986-04-3261-9. 
  3. ^ 国立台湾文学馆. 《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56 郭水潭》. 台南: 国立台湾文学馆. 2014: 47. ISBN 978-986-04-3261-9. 
  4. ^ 陈芳明,〈殖民地诗人的台湾意象〉。收于林淇瀁编,《台湾现当代作家研究资料汇编56 郭水潭》,台南:国立台湾文学馆出版。2014年12月。页274。
  5. ^ 国立台湾文学馆. 《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56 郭水潭》. 台南: 国立台湾文学馆. : 52. ISBN 978-986-04-3261-9. 
  6. ^ 林慧姃. 郭水潭. 台湾文学馆线上资料平台. [2023-06-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5). 
  7. ^ 羊子乔,《横看成岭侧成峰─试为郭水潭造像》,羊子乔编,《郭水潭集》,台南:台南县立文化中心。1994年12月。
  8. ^ 郭水潭,〈暮年情花〉,原载《联合文学》12期,1985年10月。收入羊子乔编,《郭水潭集》,台南:台南县立文化中心。1994年12月。
  9. ^ 郭升平,〈杂忆父亲二三事〉。收于林淇瀁编,《台湾现当代作家研究资料汇编56 郭水潭》,台南:国立台湾文学馆出版。2014年12月。页88-89。
  10. ^ 郭启传/撰,《台湾历史人物小传─日据时期》,台北:国家图书馆,2002年,页177。
  11. ^ 国立台湾文学馆. 《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56 郭水潭》. 台南: 国立台湾文学馆. 2014: 58. ISBN 978-986-04-3261-9. 
  12. ^ 羊子乔,《横看成岭侧成峰─试为郭水潭造像》,羊子乔编,《郭水潭集》,台南:台南县立文化中心。1994年12月。
  13. ^ 谢玲玉,〈郭水潭(1908-1995)岛的诗人,台湾文学先驱〉。收于林淇瀁编,《台湾现当代作家研究资料汇编56 郭水潭》,台南:国立台湾文学馆出版。2014年12月。页130。
  14. ^ 国立台湾文学馆. 郭水潭簡介. 文学好台志. [2023-06-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5). 
  15. ^ 郭水潭. 《郭水潭集》. 台南: 台南县文化局. 1994. ISBN 957-00-4365-2. 
  16. ^ 陈明台主编,《陈千武译诗选集》,台中市文化局,2003年8月初版。
  17. ^ 叶笛/著,国家台湾文学馆筹备处/出版,《叶笛全集10 翻译卷三》,台南市:国家台湾文学馆筹备处,2007年。
  18. ^ 林瑞明/主编,《国民文选‧现代诗卷I》,台北市:玉山社,2005年。

参见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