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部落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部族

部落是一种社群,由两个或以上的氏族组成。有的部落在氏族之上还有中间环节胞族。大体来说,一般认为其成员为同一祖先之后裔。他们通常占据于一特定地理区域,拥有文化、宗教、语言以及价值观上的同质性,而且可能在政治上由一头目或首领统一领导,也可能从属于其他政权。

近代用法

[编辑]

在近代的用法之中,很多时“部落”皆指有以下特质的团体:

  • 必有共同流通的语言及共有之文化和历史的团体。
  • 因其生产能力于现代的角度视为相对低下,未达成专业分工,生产效率不发达。
  • 由于部落以亲族关系构成体系。故此,于社会发展阶段中部落是被视为初阶的、原始的。
  • 虽说部落已有一定程度的政治体来管治,但中央权力还是欠奉的,并未发展出阶级概念。

此外,在现代汉语中,对非洲中亚西亚及其他地区以单一民族为主体的较大的群体,如果这些民族群体的生产能能力仍处于极不发达的状态,也称为“部落”。

传统意义上的部落受地域的影响很大。但现代随互联网的兴起与发展,人们因为某个主题、兴趣、项目等通过互联网平台沟通和写作,在现在的一般意义上也可以理解成“部落”。

部族列表

[编辑]
汉族先民各部落[1]
部落名
东夷、华夏(黄河文明)[注 1]
百越[注 2][注 3]
古蜀
戎狄[注 4]
荆楚[注 5]


蒙古族[注 6]

[编辑]
  • 汪古部族
  • 扎只剌部族
  • 弘吉剌部族
  • 克烈部族
  • 塔塔儿部族

注释

[编辑]
  1. ^ 依《细讲中国历史丛书·夏》第一章明言夏人商人周人三者“是由氏族、部落、部落联盟形成发展而来的宗族”,又据《中国传统“族群观”与先秦文献“族”字使用浅析》一文分析,在《尚书》代表的周代以前的文献中,“夏”并不是代表中原文明人群的泛指,而“夷”字也尚未成为“蛮夷”的泛指,当时“夷夏之辨”并没有成为普遍的观念。而周代的的“夷夏之辨”乃是根据文化传统把“天下”的人群分做两大类的区分,而不是一个“多种类”(甲族、乙族、丙族等)平行并存的分类框架,若以中原地区为文化中心来看,“夷夏之辨”表现的仅仅是“教化之内”和“教化之外”的区别,并不是什么依据血缘、体质、语言的差别而固定不变的“民族”差别。故夏人商人周人三者皆非民族,而是部落或部族。
  2. ^ 在此并不包括雒越及西瓯。
  3. ^ 百越并不符合民族拥有“共同祖先所连结起来的共同体”的定义,其后裔族群的祖先不同,有大禹(汉族)、雄王(京族)、布洛陀(壮族)、袍隆扣(黎族)等等,又据《中国传统“族群观”与先秦文献“族”字使用浅析》一文分析,在《尚书》代表的周代以前的文献中,“夏”并不是代表中原文明人群的泛指,而“夷”字也尚未成为“蛮夷”的泛指,当时“夷夏之辨”并没有成为普遍的观念。而周代的的“夷夏之辨”乃是根据文化传统把“天下”的人群分做两大类的区分,而不是一个“多种类”(甲族、乙族、丙族等)平行并存的分类框架。若以中原地区为文化中心来看,“夷夏之辨”表现的仅仅是“教化之内”和“教化之外”的区别,并不是什么依据血缘、体质、语言的差别而固定不变的“民族”差别。
  4. ^ 林沄《戎狄非胡论》认为戎狄等人群与后世胡人各民族并没有任何关系。
  5. ^ 即屈家岭文化,一般称为“三苗”或“楚蛮”,《早期中国文明:江汉文化与荆楚文明》认为“三苗”是虚无缥缈的存在,应改称为“炎帝祝融文化”。
  6. ^ 以下部族是蒙古族的族源

参考文献

[编辑]
  1. ^ 汉族的族称族源. [2018-03-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17). 

参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