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注
外观
郑注(?—835年),绛州翼城县(今山西省翼城县)人。唐朝政治人物。
本姓鱼,又冒姓郑氏,时号“鱼郑”,人目之为“水族”。为人狡险无双,处世微贱,以医术得宠于襄阳节度使李愬,又转识王守澄[1]。郑注仗着王守澄撑腰公然受贿,文宗厌恶,与宰相宋申锡合谋杀他,事泄,郑注助王守澄诬告宋申锡谋反令其被贬。大和八年(834年)九月,唐文宗身患风疾,王守澄推荐郑注给唐文宗,文宗吃了郑注的药,病情好转,郑注因此得到文宗亲近,更利用自己的政治影响力短期内接连驱逐李德裕、路随、李宗闵三宰相,及令与自己交好的贾𫗧拜相。十二月任太仆卿,兼御史大夫。历任昭义节度副使等职。大和九年(835年)迁工部尚书,充翰林侍讲学士。
郑注劝唐文宗命仇士良为左神策中尉,以分散王守澄权力,并与李训秘商,图举消灭宦官势力。因为李训、郑注都是宦官所推荐,宦官对他们缺乏警惕。文宗果然铲除王守澄。但李训嫉妒郑注,阻碍他拜相,令他外放为凤翔节度使作为外援,其实想先铲除宦官,再杀郑注。
甘露之变时,郑注率亲兵500人赶赴京城,不久传出李训败死,仓皇逃返凤翔。仇士良密令监军张仲清杀之。张仲清和押牙李叔和合谋设宴杀郑注,尸体送往京师,枭首兴安门。南宋罗大经在撰写《鹤林玉露》时以其为小人并与韩琦做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