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辜礼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甲必丹辜礼欢闽南语Ko͘ Lé-hoan;英语:Koh Lay Huan;18世纪?—1826年),自中国福建闽南地区下南洋,为槟城富商侨领。早期因反抗满清而辗转逃到马来西亚,最终定居于槟榔屿(今马来西亚槟城),并成为第一位华人甲必丹。辜礼欢是殷实商人、农场主人、华人秘密组织头人、侨界领袖及槟城开埠先贤之一,也是槟城创业领袖。

生平

[编辑]

早年

[编辑]

辜礼欢来自中国东南沿海的福建省,至于详细的地点,有漳州海澄、厦门翔安(清代同安县)、泉州惠安、泉州晋江等数种说法。1908年英国伦敦出版,马来亚雪兰莪博物馆馆长H.C.罗宾逊编撰的书籍中,其家族祖籍地记为:“来自中国福建省泉州府同安县辜厝村”,是为清代泉州府同安县永丰乡长兴里辜宅保,即今厦门市翔安区新圩镇古宅村[1]。在2022年出版的马来西亚华人研究学刊,有专文提出新证据,陈述对“白礁辜厝说”的考证,基本破解“惠安说”,但仍属于“同安说”的范畴。[2]

在福建时,辜礼欢曾加入秘密社团洪门天地会),旨在对抗满清。后来,辜礼欢逃往暹罗(今泰国),成功由该国南部地区入境。他成为洛坤地区领导人(他应该是1821年前后与辜氏的一个女儿在槟榔屿结婚)的一位亲密盟友。

后来,由于商业前景的鼓舞,他转移到马来半岛北部吉打,再次落户成功,建立了第二个家庭,成为在吉打瓜拉姆达的甲必丹

参与槟城成立

[编辑]

辜礼欢是槟城的开埠先贤之一。

亚齐链接和辣椒栽培

[编辑]

辜礼欢足迹也曾到隔邻的印尼

家族

[编辑]

辜礼欢的后裔建了一个公司(宗族供祠、会馆)。他的后裔对在槟城、吉打一代(北马)生活的华人社会起了重大作用。

妻妾

[编辑]
  • 妻子,苏忆娘(SawItNeoh),槟榔屿马来女子:育有六子二女[1]
  • 妾室,颜梅娘(GuanBo⁃eyNeoh),吉打马来女子:育有二子一女[1]

子女

[编辑]
  • 长子辜国彩(苏氏生),因妻子之故,被晋升为马来西亚吉打州的州长(1821年至1841年)。
    • 次子辜登春,曾任吉打港口总督,育有三子辜尚景、辜尚达、辜尚德。
      • 次子辜尚达,受英殖民政府封为槟岛首位华人太平局绅(JP)与市政府议员。父子两人还一起与胡泰兴英语Foo Tye Sin合作创立泰兴达公司。
      • 三子辜尚德,育有四子,分别为辜立贤、辜立明、辜立清、辜立亭。
        • 三子辜立清,传四名子女,分别为辜承忠、辜承福、辜西音、辜全音。
          • 次子辜承福,受封拿督并担任国会议员。
        • 四子辜立亭,是苏格兰爱丁堡大学医科毕业,曾任海峡殖民地工部局议员、受封太平局绅。
  • 次子辜安平(苏氏生),清道光年间进士,曾任林则徐幕僚,后调职台湾官至道台。
  • 三子辜龙池(颜氏生),居吉打,育有辜紫云、辜复蓬二子。
    • 长子经营垦殖业,育有辜鸿德、辜鸿铭二子。
      • 次子辜鸿铭,清末民初著名国学大师,曾任北京大学教授。
  • 辜雨水(苏氏生)
  • 辜国忠(苏氏生)
  • 辜国良(苏氏生)
  • 辜国珍(苏氏生)
  • 辜应雷(颜氏生)
  • 辜家齐
  • 辜熏烈

世系图

[编辑]
辜宗
辜礼欢苏忆娘颜梅娘
辜国彩辜氏辜安平辜国忠辜国良辜国珍辜雨水辜彩鸾辜莅娘辜龙池辜氏辜应雷辜谦娘
辜登春辜氏辜琴薛面辜紫云辜复蓬
辜尚景辜尚达辜氏辜尚德辜氏辜氏谢德泰辜显忠辜显荣陈笑翁富张悦施过黄宝岩濑芳子辜鸿德辜鸿铭淑姑吉田贞子碧云霞
辜祯善辜立贤辜立明辜立清辜立亭辜孝德赖快辜皆的王氏池田君子辜敦治丁瑞彬辜注治陈栈治辜津治黄逢平辜斌甫杨咏诗辜岳甫辜颜碧霞辜振甫辜严倬云辜伟甫后藤具味辜京生赖淑蓉辜宽敏蔡国仪清水五十铃戴淑华王美琇辜秀治萧成美辜珍东辜守庸辜娜娃
辜承忠辜承福辜西音辜全音辜雅棽丁伯雄丁仲翘丁叔豪丁采静黄熙宗黄达夫黄尚年黄杏苑辜濓松辜林瑞慧辜丽卿陈守宝辜丽芬辜启允谢载庆辜成允侯天仪辜怀群胡其龙辜怀箴赵元修辜怀如张安平辜晏鸿辜敬之平贺京子辜弘毅辜朝明辜英明辜为明辜能以辜营商辜文绵
辜仲谅罗惠玲钱靖雯辜仲莹李婷兰辜仲立周靖华辜仲玉陈俊哲辜公怡赖柏瑾辜承慧辜公恺辜萱慧赵宗弘赵宗仪赵宗慧张倚兰张倚竹
辜昱铨木村香莉辜昱颖辜宥钧辜威达
辜濓恩

注释

[编辑]
  1. ^ 1.0 1.1 1.2 程巍. 辜鸿铭的“祖籍”及其槟榔屿祖先考. 光明网,来源:《中华读书报》(2017年07月05日 13版). 2017-07-05 [2023-05-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07) (简体中文). 
  2. ^ 蔡少谦. 關於辜禮歡祖籍地"古宅說"的質疑與"白礁辜厝說"的考證. 马来西亚华人研究学刊,来源:《银同文研社》. 2022-04-26 [2023-10-07] (简体中文). 

参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