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轰-6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轟-6轟炸機
轰-6
H-6
轰6-N:雷神
轰6-K:战神
轰-6K
概观
类型战略轰炸机[1][2][3]
代号轰6-N:雷神
轰6-K:战神
北约代号Badger(獾)
乘员6-7名
首飞1959年9月(组装零件)
1968年12月24日(完全自制)
服役1969年2月[4]
退役1991年(伊拉克)
2000年(埃及)
设计西安飞机工业集团
图波列夫设计局
生产西安飞机工业集团
产量至少231架
现况现役
主要用户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兵[5]
衍生自图-16 战略轰炸机
衍生机型轰-6甲
轰-6乙
轰-6丙
轰-6I
轰-6丁
轰-6F
轰-6H
轰-6M
轰-6G
轰-6K
轰-6N
轰油-6 空中加油机
轰6-J
技术数据
长度34.8米(114英尺)
翼展33.0米(108.3英尺)
高度10.36米(34.0英尺)
翼面积165平方米(1,780平方英尺)
空重37,200千克(82,000英磅)
正常起飞重量76,000千克(168,000英磅)
最大起飞重量79,000千克(174,000英磅)
发动机2具米库林AM-3 M-500型涡轮喷射发动机
2具涡喷-8 涡轮喷射发动机
2具 D30-KP-2涡扇发动机
2具 涡扇-18涡扇发动机(开发中)
功率单台推力93.2千牛顿(21,000英磅力)
性能数据
最大速度1,050千米每小时(650英里每小时)
实用升限12,800米(42,000英尺)
最大航程7,200千米(4,500英里)
翼负荷460千克每平方米(94英磅每平方英尺)
推重比0.24
武器装备
机炮6-7具AM-23型23毫米雷达控制机炮
导弹空对地导弹
Kh-20、Kh-22
Kh-26、Kh-55、CJ10、CJ20、YJ12、YJ83
炸弹60枚FAB-250航空炸弹,或
30枚FAB-500炸弹。
其他单位造价 1600万美元
载弹量(包括飞弹):最多15,000公斤(33,000磅)

轰-6轰炸机是中国西安飞机工业集团中华人民共和国所生产的一款中型后掠翼喷气式战略轰炸机[6],其前型是苏联所授权生产的图-16轰炸机。轰-6的主要用户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兵

轰-6原型为中国获得苏联授权生产的长程轰炸机Tu-16,目前在全世界已经全数退役拆解,仅有中国一国仍为现役。该机在中国主要担任战术战略轰炸、侦察、反舰、巡逻监视等多种任务,并持续进行现代化改良提升性能,为核三位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现役唯一的战略轰炸机,预计将至少服役至2030年,甚至更久。

研制过程

[编辑]
轰-6的授权生产原型机,苏联研制的图-16战略轰炸机,苏联第一代喷气式轰炸机,至今在前苏联诸国已经全数退役不再使用。

中苏友好条约签订后,1957年9月苏联决定协助中国建设一座中型轰炸机制造厂,同意中国授权生产Tu-16轰炸机,根据苏、中双方的协议,同年苏联给予中国2架Tu-16A整机做样机,一架拆解作为研究、另一架则交由西安飞机厂拆解分析其生产模具的规格。再由苏方提供一架图-16整机部件及一架图-16散装部件由中国方面组装、装配,然后由苏联方面提供各种零部件毛坯和原材料由中国方面进行加工制造。中方由哈尔滨飞机厂与西安飞机厂(西飞)开始进行在国内自制工程,1959年苏联将全套的Tu-16技术图纸和资料提供给中国,1959年9月马凤山被任命为轰-6研制的主管设计师。1959年9月哈尔滨飞机厂用散件组装的第一架图-16实现首飞。

很快的中苏交恶直接影响Tu-16授权进度,在1960年6月苏联撤走所有驻中专家前,协议内所明定之20架零附件只运交了9架,日后自然也未有履约,连提供生产夹具都半途而废了,如同歼7,中国人需要在苏联不完全提供的技术上自行摸索和制造,这也为后来自行大规模改造打下了基础。因大跃进运动时期的产业失调,导致轰炸机自制化的期程不断拖延;1961年研制工作由哈尔滨飞机厂与西安飞机厂共同承担全部转为由西飞承担。直到1964年西飞建设基本完成才开始进行第一架国产化Tu-16(后来轰-6甲)的制造工作。中国生产的型号称为“轰-6”。

在这段时间西飞基本上已经在摸索掌握Tu-16的设计,因此在1963年起执行“21-511计划”,将苏联提供散件组装的一架轰-6(编号50671)改装为原子弹载机。改装了炸弹舱,增加了放射性防护装置,以及实验测试设备,相关工程于1964年7月完成。1965年5月14日该机执行中国首次空爆原子弹实验,1967年6月17日执行了中国首次空爆氢弹试验。1968年将苏联提供散件组装的另一架轰-6改装为空中发动机实验平台,机腹弹仓处外挂发动机实验吊舱,用于发动机空中测试。由于中国当时受工业基础水平限制,虽然机身可以自行生产,图-16所用的PⅡ-3M型喷气式发动机国产化仿制最困难,整体性能达不到原型机的水平,致使最初的轰-6飞行性能不如原型机Tu-16。发动机仿制型号称为“涡喷-8”,由西安航空发动机厂研制,1967年通过鉴定试车,1968年开始量产[7]。随着国产材料、加工工艺技术的提高,涡喷-8的翻修间隔,最大推力的提高总算满足了轰-6及改型的需要。1966年10月,西飞完成第一架轰-6原型机,用于静力试验。1968年12月24日,国产化的轰-6首飞,1969年2月量产的轰六甲(也称轰-6A)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服役,1969年7月定型并投入小批量生产。

间谍卫星拍下的轰六轰炸机。

西方国家知晓轰六的存在则是在1971年8月13日,当天轰六实施轰炸训练科目时被美国侦察卫星所拍摄;CIA在1972年3月评估已经进入服役的轰六至少有32架,还有19架尚待完工。而轰六大规模量产则是在1972年起开始,最大产量曾达到年产30架,然而更多时间轰六生产数量并未如此庞大;在1973年完成第60架甲/丙量产任务后曾停产过相当长的时间。此时因为中美关系转好,中美军事合作也更为频繁,中方获得了更先进的航电系统,同时中方也在与英国合作中进行涡喷改涡扇(但此合作并未成功,后中方最终选择了较易获得的伊尔76使用的D30-KP-2,未来计划更换其国产化版本涡扇-18。因苏联并未将Tu-16喷改扇,且原版Tu-16为翼身融合体引擎舱,有优于吊挂式引擎的气动性能,却使换装引擎难度大增,所以此大改是中方未依靠英国或苏联独立研制的成果),以及另将该机施以整合空射反舰和巡航导弹的机能;由此从仿制生产转向大规模改进设计,主要侧重在提高燃油经济性增加航程,改进电子设备以作为各种导弹的发射平台。1982年勃列日涅夫“塔什干讲话”后,中苏关系再度转好,不再需要防堵苏联,使得轰-6的生产趋缓,直到1985年轰-6才再度复产,重点转向为投射反舰导弹设计的轰六丁,因此到1986年总产量仍只有140余架,美国在1990年代评估轰六家族至少生产了150架。在1990年代对早期生产的数量较少的轰六甲/丙机队实施近代化翻修工程。在21世纪初则尚有120架左右仍在服役[7]。2007年轰-6在又一次大规模改进成为重点投射远程巡航导弹设计的轰-6K后复产,此时机体结构和武器系统已与Tu-16大相径庭。

轰-6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的主力战略机种,同时兼为解放军最大型的国产战机,因此解放军利用它改装成多种载台。包括空中加油机、侦察机、电战机等,80至90年代试验了空射使用涡扇动力的“红鸟”系列巡航导弹。现今轰-6除了可以载运炸弹之外,也可以载运解放军各型反舰导弹(如海鹰鹰击系列)与巡航导弹(如长剑-10导弹)。轰-6H与轰-6K即两种型号的巡航导弹载机,分别携带精确制导空地导弹及战略巡航导弹。[8]在战术方面提高了中国空军的对地火力支援能力,战略方面可有效威慑和打击第一岛链内的战略、战术目标甚至打击目标可延伸至第二岛链内。

发展型号

[编辑]

轰-6甲

[编辑]

1964年西飞研制生产的Tu-16国产化型号,在苏联技术支援撤离后,利用手上取得的图纸与实物重制,并因应中国大陆当时工业能力修改部分材料结构及生产方式。轰-6甲装备后,根据使用时发现的问题,1970年西飞开始改进自动领航轰炸系统,1980年代初完成测试试飞开始装备。1969年曾利用生产中的一架轰-6甲改装成无人靶机载机,1970年首飞。

轰-6乙

[编辑]

1972年西飞展开轰-6甲基础上研制轰-6乙侦察机,在机腹炸弹舱内安装3台大型侦查用照相机,为适应远程侦查的需要还改进了导航、通信、飞行控制、自动驾驶仪等设备。由于机载设备研制缓慢的影响,至1978年完成首飞,1979年定型并装备。1980年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兵2架轰-6乙侦察机执行了对南沙群岛首次空中侦查任务。

轰-6丙

[编辑]

轰-6丙电子干扰飞机1977年开始研制,在轰-6甲基础上加装主被动干扰设备、雷达探测对抗设备,机身外部、弹仓安装各种用途的雷达天线罩与刀型天线。1977年开始研制,1980年首飞,1983年交付服役。

轰-6Ⅰ

[编辑]

1970年6月,172厂(西飞前身)提出了轰6改装英国罗尔斯-罗伊斯公司民用“斯贝”RB163 MK512型涡轮风扇发动机替代2台涡喷-8型涡轮喷气发动机的计划,同年8月,第三机械工业部正式下达通知[9]。该通知随后在10月得到了当时空军副司令常乾坤的同意批示。在沈阳黎明发动机制造公司、西工大、南航等十多个单位的协同下,西飞在1970年10月开始准备工作,1971年2月设计开始,73-76年进行发动机更改相关的零部件生产和各项试验,1977年11月完成总装,1978年1月完成首飞,并在8月完成主要性能试飞。

两台位于机翼根部原发动机机舱内,另两台采用吊挂方式装在机翼起落架舱外侧。总推力有所提高,航程由基本型的5760公里暴涨到8060公里,提升40%;海平面最大爬升速率从每秒18.6米提升到29.7米,提升60%;而起飞着陆性能,同样得到了明显改善,巡航耗油量降低25%。然而,由于发动机造价成本控制,以及维护成本的增加,都超出了当时的承受能力,更重要的在于,整个计划缺乏严谨的论证,带有极大随意性,作为军机缺乏根本的可靠性保障,进入1980年代,该型号下马。[10]

轰-6丁

[编辑]

1967年底轰-6作为反舰导弹攻击机的研制正式开始,由于“文化大革命”运动影响1969年中止研制。1975年轰-6导弹攻击机研制再次被提出,由于空军用导弹攻击机研制难度较大,西飞转而根据海军作战需求研制轰-6丁海军导弹攻击机,首架轰-6丁于1981年首飞,1985年定型开始批量生产,也称为“轰-6D”。曾经出口4架。在机翼下增加一对外挂架用于挂载“鹰击”-6空对舰导弹,以及配套的245型机载雷达以及导弹火控装置,机头驾驶舱位置下方有一个加大的雷达罩,修改了部分结构的设计,取消了机身上的自卫航炮。

轰油-6(轰-6U)

[编辑]

1990年西飞完成首架轰-6空中加油机的改装,命名为“轰油-6”。1991年12月31日轰油-6与歼-8型战斗机首次对接成功。1995年开始服役。

中国海军航空队装备的空中加油机型号是利用现役轰-6D型改装而来的,保留机头下部大型雷达罩,机腹弹仓改装为燃油舱,每侧机翼下外各挂一个空中加油吊舱,带插头锥管式空中加油装置。取消原尾部护尾航炮,射手舱改为空中加油操纵舱。机尾两侧安装聚光灯用于夜间空中加油照明。

中国空军装备的加油机型号是全新制造的,外观方面最大的特征就是全新设计封闭式带小型雷达罩的机头取代了轰-6机头透明领航舱,带气象雷达,保留领航员舱。更新了必要的电子设备。

轰油-6

轰-6F

[编辑]

部分后期生产的轰-6甲型进行现代化改装的型号,于20世纪90年代实施,重点改进航电系统,安装新型导航系统,加装雷达警戒系统、干扰系统,取消了自卫用航炮。改装后重新命名为“轰-6F”。

轰-6H

[编辑]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兵装备的轰-6D型的基础上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研制的,可携带空地导弹可执行防区外打击的型号,机头下方雷达罩内安装对地搜索雷达,具备低空突防的能力,机翼下有一对外挂架用于挂载战术空对地导弹,机腹带有数据传输系统。1998年首飞,1999年批量生产。互联网上出现有轰-6H翼下挂载2枚KD-63空地导弹、鹰击-12超音速导弹的图片。

轰6H加装对地雷达罩

轰-6M

[编辑]

轰-6H型的进一步改进型号,每侧机翼下各有两个外挂架,机腹下有一小型外挂架用于挂载小型吊舱。取消了所有自卫用航炮。增加电子压制能力。只装备于中国空军。

轰-6M

轰-6G

[编辑]

轰-6G是一种2004年后才交付部队的新型轰-6改型,突出改善远海超视距对海、对地精确攻击能力,主要武器是鹰击-83K、鹰击12反舰导弹反舰导弹。

轰-6K

[编辑]
轰-6K着陆

轰-6K是中国自行研制的中远程新型轰炸机,具备远程奔袭、大区域巡逻、防区外打击等能力。2007年,互联网上出现轰-6的新改进首架原型机的照片,机身印有“战神”001的字样。外观最大的特征是重新设计前机身,全新设计的大型雷达罩的机头取代了轰-6机头透明领航舱,驾驶舱实现“玻璃化”,改进了电子设备,改善了人机工程,并大幅改善了机舱内人员布置和弹射逃生系统。新修形设计的加大的发动机进气口,增加了进气量,装用俄制D30-KP-2涡扇发动机(后期计划使用其国产仿制版涡扇-18)替换原有涡喷-8涡喷发动机,加大了推力。机尾与机身融合的锥体用于安装电子设备,取代原轰-6的23毫米双联机炮操纵舱。内部弹舱改为油箱,每侧机翼下各有三个外挂架,挂载的主要武器是巡航导弹[11],因此航程,带弹量比原轰-6有所增加,是解放军战略威慑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报道2011年轰-6K轰炸机定型装备部队,2013年4月21日轰-6K携带巡航导弹首次曝光,可携带至少6枚远程空射巡航导弹,射程可达1500到2000公里,具备向关岛中南半岛地峡发射远程巡航导弹的能力。轰-6K的作战半径超过3500公里,打击能力覆盖第二岛链[12]

另据俄罗斯“潜望镜-2”军事网站援引加拿大汉和防务评论》杂志消息称,俄国防工业可靠消息人士证实,中国2013年应该获得32台D30-KP-2航空发动机。报道称,中国可能用这些发动机装备轰-6K轰炸机,因能够携带最远射程2500公里的巡航导弹(意味着具备搭载战略武器的战略轰炸机性质)。[13]

2013年5月29日,美国科学家联合会核信息项目主任汉斯·克里斯藤森说,长剑-20显然是由改进版轰-6中程轰炸机搭载,将提供更远射程。美国国防部则有消息指出,搭载长剑-20空射巡航导弹的轰-6在执行对地攻击任务时,若能穿透防空网,就可定位整个亚洲俄罗斯乌拉尔以东)和关岛的设施。长剑-20空射巡航导弹是1500多公里射程的陆射长剑-10(东海-10)的空射版。美国空军在2009年的报告也曾提到,长剑-10可能是“常规或核”导弹,这意味着长剑-20也可能搭载核弹头[14]

2015年3月30日,解放军轰-6K曾穿越巴士海峡进行远航训练,2015年5月21日,解放军两架轰-6K飞越冲绳本岛宫古岛之间的宫古海峡上空,前往西太平洋进行远洋训练。日本航空自卫队冲绳那霸基地F-15战机紧急升空应对。中国国防部空军新闻发言人申进科上校透露,这次远海训练将提升空军航空兵部队远海机动作战能力。

轰-6K

轰-6N

[编辑]

轰-6N为国产新型远程战略轰炸机,可以进行空中受油。能够实施远程奔袭、大区域巡航、防区外打击,全面提升中国空军的战略打击能力。2017年,出现在中国互联网上的一种轰-6新改进型号,其外观最大特征为加装了空中受油管,该飞机型号被称为轰-6N。[15]中国的军事观察员分析认为该机可能执行两种任务:第一,该机可能执行远程导弹攻击任务,通过加油可能增加3000公里的作战半径,携带数枚射程1500公里的长剑-20空射巡航导弹;另一方面,也有观察员认为,该机可能用来作为发射平台,来发射卫星或弹道导弹。轰-6N传闻能搭载东风-21D空射型反舰弹道导弹。2019年10月1日,轰-6N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上首次亮相[15][16]

轰-6J

[编辑]

2019年2月21日,轰-6轰炸机系列的最新改良型“轰-6J”,轰-6K的海军版本,可空中加油。加油后作战半径估计可达4000公里以上,两次空中加油的话则可在第一、二岛链之间的西太平洋深处游刃有余地巡航。轰-6J能够携带最新型的鹰击-12,以及原有的鹰击-83K鹰击-62鹰击-63(AKD-63)等性能各异的大中型空射反舰导弹,对500公里外的舰船目标,发起超视距攻击。[16]2020年7月30日,中国国防部例行记者会公布南部战区海军航空兵组织轰-6G、轰-6J等新型战机在南海有关海域开展昼夜间高强度训练[17]

实战纪录

[编辑]

轰六服役后曾输出给两个中东国家:埃及伊拉克。两个国家均在1970年代-1980年代自中国采购,总售价不明。

1984年两伊战争后期两国对敌对方发动袭船战,对波斯湾海域的油轮展开无差别攻击,希望可以截断对手原油输出,以弱化敌方的战争资源供给;伊拉克两伊战争期间引进了4架可挂载C-601空舰导弹海鹰二号为基础改的空射型)的轰六丁,并采购了50余枚的C-601反舰导弹,这批轰六在1987年底交机,并在1988年2月进行首次作战任务。在两伊战争停战前,伊拉克派遣轰六丁进行45次的油轮攻击任务,当然不只有油轮,甚至有对护航的美国海军发动攻击之纪录。此外,伊拉克的轰六丁由幻影F1护航实施对海打击任务,但成效不明,也没有战损纪录。

虽然两伊战争期间伊拉克所采购的轰六并无损失,但是在本次战争中,盟军铺天盖地的空中攻势直接把轰六炸毁在机场内,因此无出战纪录。

轰6在21世纪的活动状况

[编辑]

日本防卫省统合幕僚监部(相当于总参谋部)2013年8月8日发布消息称,中国军方的两架H-6轰炸机当天上午飞经冲绳主岛和宫古岛之间的海域上空,在东海和太平洋往返飞行。这是日本防卫省首次确认并公布中国军方的轰炸机经过西南诸岛上空。中国轰6轰炸机飞越西南诸岛时,日本航空自卫队的战机进行了紧急升空加以应对,但该空域并非日本领空。据日本防卫省表示,这两架轰炸机在冲绳主岛和宫古岛周边公海上空往返于同一路径,此后飞回中国大陆方向。

统合幕僚监部拍摄的轰-6M飞越宫古海峡
中华民国国防部拍摄的轰-6K

2015年3月底,全新升级的轰六K已经列装量产的大编队,并首次以大编队姿态沿巴士海峡飞出第一岛链进行战略攻击训练[18],该机已经巨幅改装几乎成为另一种新飞机,机腹弹舱已经改装成一个大型油箱延长航程甚多,武器则改为两翼下挂载射程上千公里的长剑系列巡航导弹,成为一种防区外攻击机,另外逃生系统和航电系统全部换新,就新闻画面中显示已经改装为玻璃化座舱采用大量LCD萤幕作为操作界面。

2015年5月21日,解放军空军飞机飞越宫古海峡西太平洋开展远海训练,当天返航,达成了既定训练目的,圆满完成任务。这次远海训练,飞行训练区域为国际空域,飞行高度避开了民航主用高度层,国际航班飞行没有受到影响。此外就轰-6K搭载核弹头长剑-20导弹可威胁夏威夷的说法,中国媒体报道时说是“外媒报道”,而外国文章亦有说是“中国媒体(可打到夏威夷)的说法明显是夸张”。[19]

2016年7月南海仲裁案发布前后,解放军在南海举行空前规模大型军演,央视报导影片披露演习中轰六K发射了空射反舰大型导弹[20],就是鹰击-12,表明已经量产服役,报导称两枚击中就能让大型航母沉没。7月16日微博上流传了一张南部战区轰六K巡航于黄岩岛上空的高解析照片,同时海面海警船配合执法驱逐菲律宾渔船。[21]央视随后证实。

2017年起解放军空军轰六轰炸机编队多次绕行台湾东部和宫古水道,中华民国空军F-CK-1经国号战斗机执行拦截作业,中华民国国防部公布监控拦截照。[22]

自2019年起,解放军空军的轰-6亦开始参与俄罗斯空天军的“东京急行”行动,每年最少安排一次与俄国的图-95轰炸机一同绕飞日本[23],并于2022年起同时绕飞韩国。而在2022年12月一次“东京急行”行动中,轰-6K停靠海参崴军用机场,乃解放军轰炸机首次于外军基地进行补给[24]

2023年6月,央视报道轰-6战机参与驱离外方船只(为美国航母战斗群)的行动。在远海任务中,副大队长张成梁与战友驾机在预定空域下降驱离外国船舰。虽然每降低1米,战机风险都在成倍增加,但最终成功驱离外方船只。[25]

2024年7月25日,轰-6第八次参与“东京急行”行动,并首次飞入美国阿拉斯加防空识别区[26]。随后,中、俄机队被美国空军加拿大皇家空军派出战机拦截[27]

使用国

[编辑]

现役

[编辑]

退役

[编辑]

主要参数

[编辑]
图-16三视图


参考资料:Sinodefence.com

基本信息

  • 机组:6(轰-6K:4)

性能

具体设计

[编辑]

逃生系统

[编辑]

早期轰-6继承了Tu-16大部分的设计包括逃生系统,在常规的通过人员出入舱门跳伞外,又为每一位乘员配备了弹射椅;6位Tu-16的机组乘员,2位驾驶是朝上弹射,4位武器操作员是朝下弹射,与60年代的各国轰炸机如B-52弹射椅布局(4上2下)如出一辙,源自对二战中如B-17、B-29乘员在飞机于高空受损的翻滚中,离座、找到出入舱口而后跳伞困难,使每一位乘员不离座即有逃生机会;因此有向下的弹射出口,本意是不用弹射火箭靠重力也可滑出,这种弹射系统并不适合低空尤其是双零(零速度、零高度)时使用。同时因当时轰炸机机组成员较多,且除机炮射击手外,同处于一个加压舱室,一旦启动弹射程序将不可逆地破坏舱室的严密性,影响到所有乘员,所以采用弹射逃生有严格的步骤要求;在弹射前,必须让飞机依循技令让时速低于620公里和一定高度以下,以减弱舱门打开形成的冲击,然后实施6-8个顺序不可颠倒的手动弹射准备步骤,先将乘员舱减压,后依照特定机组员逃生顺序依序执行,否则会出现气流干扰问题,导致其余机组员无法脱离。

这种早期的弹射设计要成功执行,只能仰赖正驾驶用机内通话系统统一下达口令指挥;到考量到事故发生于低空时机组员可能陷入负伤甚至恐慌状态,要如何有如机械般完美以人力实施全套逃生步骤,简直有如天方夜谭。这也于1987年发生在6人编制的B-1B上,不过当时B-1的正副2名驾驶有单独的座舱和弹射椅,而4名武器操作员则同处一个舱室,于1000米高度,正副驾驶等4人成功弹射逃生,2人丧生。同期英国火神式轰炸机,最初设计前方正副2名驾驶有单独的座舱配备向上弹射座椅,后方被称为“矿坑”内的4名武器操作员共用一个上方的弹射舱门,4具弹射椅以转轮枪的方式循序转至舱门下弹射,后因结构过于复杂,取消了“矿坑”内的弹射座椅,4名武器操作员仍采用传统的离座从下方舱门跳伞方式,随被指责,但军方声称火神式的“事故率低”,无需为武器操作员配备弹射座椅。

对Tu-16原设计,于高空弹射时,有数分钟的时间如机械般完美以人力实施全套逃生步骤;且轰炸机与战斗机不同,轰炸机舱室较宽裕,人员可离座走动,在机体晃动可以忍受的范围内,通过人员出入舱门跳伞一直是轰炸机、运输机的常用选项,可在保持座舱完整的同时让部分乘员先行跳伞。

近代轰炸机弹射系统设计通过减少乘员,以电气柜或设备隔舱分离人员,配置双零弹射椅,涵盖低空弹射。如B-2采用2人座舱,B-1B、Tu-22M采用4人完全分隔2舱,Tu-160采用4人部分分隔2舱,B-52H/G仍在使用6人的上下2层部分分隔3舱、下舱向下弹射未变。经重新设计的轰-6K为3人部分分隔2舱,原4人的武器操作舱只留1人;各人均有自己的双零弹射椅与逃生舱口;全部机组乘员都朝上弹射,弹射可在0速至850公里/小时进行,上限高出Tu-16的30%。

根据解放军目前公开的纪录,1969-1995年轰-6共发生8起事故,约一半发生于机场起降中,共有41位机组人员牺牲;其中实施了弹射程序的仅一例,此次事故中,通过弹射系统成功逃生者2位,为第二领航员、通讯员向下弹射逃生,另右座副驾驶也成功向上弹射脱离,但因伞降过程中撞击地面房屋不幸殒难。

流行文化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引用

[编辑]
  1. ^ 航空博物馆 > 中国航空 > 中国飞机 - 轰六战略轰炸机. 中国科普博览. [2021-02-10]. 
  2. ^ 环球军事 > 全球 · 兵器库 > 飞行器 > 轰-6(图-16)“獾”. 环球网军事. [2021-0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8). 
  3. ^ 环球时报. 印媒酸评:轰6K航程不到图95一半 根本不算战略轰炸机. 新浪军事. [2021-02-10]. 
  4. ^ 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博物馆. 馆藏飞机介绍:轰-6-航空学院. hangkong.nwpu.edu.cn. [2018-10-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26). 
  5. ^ 中时新闻网. 航母第一!美曝中方海軍將多數航空資產轉交空軍 - 軍事. 中时新闻网. 2023-08-02 [2023-08-04] (中文(台湾)). 
  6. ^ 存档副本. [2016-1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22). 
  7. ^ 7.0 7.1 The Federation of American Scientists & The Natural Resources Defense Council Chinese Nuclear Forces and U.S. Nuclear War Planning p. 93, 94 [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8. ^ 轟-6H與轟-6K兩種型號的巡航導彈載機. AirForceWorld.com. [2 Aug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3-03). 
  9. ^ 发(70)三生字155号文《关于下达轰6改型任务的通知》. 第三机械工业部. 1970-08 (中文). 
  10. ^ 中国军机发动机,真相比任正非说的更残酷. 大象公会. 2019-05-28 [2019-05-28] (中文). 
  11. ^ [2]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来源:环球网。
  12. ^ 轰-6K作战半径超3500公里可破“第二岛链”,2013-6-13. [2013-06-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15). 
  13. ^ 国产轰6K新型轰炸机携带巡航导弹首次曝光,2013-4-21. [2013-04-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21). 
  14. ^ 轟-6掛長劍-20震撼全亞洲, 2013-06-01. [2013-06-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07). 
  15. ^ 15.0 15.1 美媒称中共新型轰6N服役将为火箭军基地插上翅膀. mil.news.sina.com.cn. [2017-08-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25). 
  16. ^ 16.0 16.1 大陸新機轟-6J露臉 可空中加油. [2019-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5). 
  17. ^ 2020年7月国防部例行记者会文字实录. [2020-07-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8). 
  18. ^ 央視-轟六K大編隊飛行. [2015-04-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02). 
  19. ^ Distance between Shanghai and Honolulu. Time and Date AS. [2014-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0). 
  20. ^ 航母杀手疑现身 中国海军三大舰队南海严阵以待. [2016-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17). 
  21. ^ 轰-6K巡航守卫黄岩岛. [2016-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19). 
  22. ^ 中國轟6繞台 國防部首度公佈伴飛監控照,自由時報,2017/07/21. [2017-09-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17). 
  23. ^ 郭媛丹. 白皮书首提大国军事关系:中俄关系排位第一. 环球网. 2019-07-24 [2021-05-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2). 
  24. ^ 中俄兩軍組織實施聯合空中戰略巡航. 香港电台. 2022-12-01 [2022-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06). 
  25. ^ 央視播轟6K行動 射鷹擊12 掠海驅趕外船 (23:56). 明报. 2023-06-20 [2023-06-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25). 
  26. ^ 中方首次公開中俄轟炸機編隊 白令海空域聯合巡航畫面. 香港有线新闻. 2024-07-26 [2024-07-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7-26). 
  27. ^ 回應中俄轟炸機聯合巡航 美防長:我們將嚴陣以待,保衛國家.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2024-07-26 [2024-07-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7-28). 

来源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