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越南裔美国人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越裔美國人
越南裔美国人、美籍越南人
Vietnamese Americans
Người Mỹ gốc Việt(𠊛美梏越)
总人口
1,737,433
约占美国总人口0.56%(2010).[4]
分布地区
加州橙县圣荷西德州休斯敦
语言
美国英语越南语法语(老一辈)
各种汉语广州话潮州话泉漳话官话)(华裔越南人)
占语高棉语苗语、其他越南语言(越南少数民族)
宗教信仰
汉传佛教43%、天主教30%、基督新教6%、无宗教20%
相关族群
京族越侨越南华裔亚裔美国人越南裔加拿大人

越南裔美国人越南语Người Mỹ gốc Việt,英语:Vietnamese American)又称美籍越南人,是指具有越南民族血统的美国人,约占海外越南人数量的一半,同时也是亚裔美国人第四大族群。1975年越南战争结束后,大批越南人移民美国。早期移民主要是受政治迫害或贫困的船民,逃离家园者通常被迫成为城市贫民,这些人在短时间内无法组成有力的社会团体。超过一半的越裔美国人居住于加利福尼亚州德克萨斯州[5][6]

2005年,越南裔美国人的人口已经超过150万。

人口与分布

[编辑]

作为一个相对较新的移民群体,大部分越裔美国人是第一代或第二代移民。大约有100万人在家中使用越南语,使越南语成为美国第七大语言。作为难民,越裔美国人有较高的归化比例。根据美国2012年的统计数据,有1,675,246人有单独的越南血统,若包括越南与其他族群的混血者,则为1,860,069人,其中加利福尼亚州和德克萨斯州占比例最高,分别为40%和12%,其它包括华盛顿州(4%),佛罗里达州(4%)和弗吉尼亚州(3%)。加州橙县有越裔美国人184,153人,占该县人口的6.1%。其它包括洛杉矶县、圣塔克拉拉县。26%的越裔美国人分布于这三县。

与越南本土人相比,越裔美国人基督徒比例更大。越南人口中6%为基督徒,而越裔美国人中的比例则为26%。

历史

[编辑]
1975年在阿肯色州Chaffee港的越南难民
1975年4月3日,美国海军杜尔翰号两栖货运舰英语USS Durham (LKA-114)接起透过小船逃到南中国海的越南难民。

越裔美国人的历史相当晚。1975年之前,大部分定居于美国的越南人是美国军人或学术界人士的妻子和子女。记录[7][8]显示,有一批越南人在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初期在美国从事各种身份较为低微的工作,这其中就包括后来越南的政治家胡志明。但是,这批人的数量很少。根据美国移民和归化部门统计,1950年至1974年间,只有650人移民美国(不包括学生、外交和军事人员)。1975年4月30日西贡陷落越南战争结束,由于担心共产党政府的报复,那些与美国或者南越政府有密切关系的人纷纷逃向美国,引发越南第一波大规模移民。这群人大部分教育程度较高且较为富有,有良好的英语掌握程度。[9]根据美国有关部门1975年的统计,超过30%的第一波移民为医学或技术领域的精英人士。16.9%的人工作于运输领域,11.7%的人为商界人士,仅有4.9%的人为渔民或农民。[10]这些高层次的移民主要通过三种方式撤离越南。西贡陷落前一个星期,1万5千名按照既定航班离开,8万人通过其他飞机撤离,最后一批通过美国海军船只撤离。[11] 在1975年的春天,有12万5千人撤离南越,1976年至1977年,有近5,000余人撤离。[10] 从越南离开后,他们首先到达位于菲律宾关岛的接受营,然后被送往位于美国本土军事基地的临时住宅。在做好定居准备之后,志愿组织将帮助他们在全国范围内寻找经济和生活援助。[9][11]

这些难民到达美国首先要面对的是美国人对越南战争所带来混乱和剧变的不满。1975年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只有36%的美国人对越南移民抱有好感。不过,美国政府则表达了其对越南移民的支持。1975年杰拉尔德·福特总统和国会通过了《印度支那移民和难民援助法》,使得越南难民可以特殊身份进入美国,并拨款4亿零500万美元用于帮助难民定居。为防止难民形成少数族群聚居区并减少对当地社会的影响,他们被分散于全国各地。[9]不过几年之内,许多人定居于加利福尼亚州德克萨斯州

第二波难民潮开始于1978年并持续到80年代中期。由于共产党政府在政治和经济上的不稳定性导致了空前悲剧。南越人,特别是前军官和前政府雇员,被送往共产主义再教育营进行残酷的政治教育,私人经济被没收并国有化,大规模的饥荒蔓延。此外,由于中越战争导致华裔越南人遭受迫害。[9]为了逃离这些残酷的环境,许多南越人登上拥挤而不安全的小渔船逃往海上逃离越南。与第一波移民潮中的70%来自于城市的高阶层移民不同,这次移民潮中的船民大部分处于社会底层。他们中的大部分是农民或渔民,小城镇的商人和前军事人员。他们中的幸运者在躲过沉船以及海盗的杀戮、强奸后,遇到外国船只或军队船只会将他们送往位于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香港或者菲律宾的避难所。在那里,他们被允许前往同意接受他们的国家。[9][10][11]

这些船民的困境促使美国政府采取行动。1980年的难民法案减少了对越南难民进入美国的限制。在1978年至1982年间,有280,500名越南难民获得美国认可。[9] 为回应国际社会的抗议,在联合国难民署的督促下,越南政府通过了有序撤离法案,允许因为家庭团聚或人权原因合法的离开越南。同时,美国法律允许美国军官的后代(即亚裔美国人)和前政权的政治犯以及他们的家属进入美国。1992年越南移民达到了最高峰,许多被再教育营关押的人被释放并得到了家属的援助到达美国。在1981至2000年间,美国接受了531,310名越南政治难民。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早期,越南难民在美国国内进行了二次移民。最初越南难民被安排于全国范围内他们能寻得帮助的地方。大部分(29,199)定居于加利福尼亚州,然后是德克萨斯州(9,130)和宾夕法尼亚州、华盛顿州、伊利诺伊、纽约和路易斯安那州。 几年后,由于严苛的气候和其他经济和社会因素,这些移民这开始迁往更温暖的州,例如加利福尼亚州和德克萨斯州,在这里他们能更接近越南人社区,有较好的工作和社会福利。[9][10][11]

宗教

[编辑]

越南裔美国人宗教信仰(2012)[12]

  佛教(43%)
  天主教(30%)
  无宗教(20%)
  主流新教(4%)
  新教福音派(2%)
  未表态(1%)

43%的越南裔美国人是佛教徒汉传佛教[13][9][10] ,同时也信奉道教儒教泛灵信仰(包括祖先崇拜)。[14]

29%至40%的越南裔美国人是基督徒(主要为罗马天主教,少数是新教)。[14]

美国有150至165个越南佛教寺庙,大多数在美的越南佛寺宗派属于北传佛教净土宗(Tịnh Độ Tông)和禅宗(Thiền)[15][16] ;在美国越南佛教著名法师为释一行(Thích Nhất Hạnh)和释天恩英语Thich Thien-An(Thích Thiên-Ân)。[16]

分布地区

[编辑]

语文

[编辑]

在美国的越南少数民族

[编辑]

越南裔美国人社群中有相当数量是越南华裔越南语:Người Hoa)。2013年,越南华裔占越南裔美国人口的11.5%。[17]一些越南华裔美国人使用粤语,以便和来自越南本土的华裔亲属交谈。除了广州话外,也有越南华裔美国人使用潮州话泉漳话客家话,少数越南华裔美国人也可以在商务和其他活动中使用汉语官话作为第三(或第四)语言。

越南裔混血

[编辑]

一些越南裔美国人是欧亚人:欧洲和亚洲人后裔。他们是法国殖民时期(1883-1945)或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1946-1954)期间的越南人(包括华裔)和法国殖民者和士兵的后裔。美亚人是越南裔(包括越南华裔)父母和美国父母(白人或黑人)的后代。 移居美国的越南侨民与其他族裔的混血有NBA运动员杰伦·威廉斯等。

超过一百万的美国高棉族占族来自越南,一些越南裔美国人难民是下高棉人越南语:Khơ Me Crộm/ Khmer Krom)或占族(越南语:người Chăm)。

越南赫蒙族

[编辑]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An T. Le: Consul General, U.S. Consulate General Ho Chi Minh City. Consulate General of the United States, Ho Chi Minh City, Vietnam. [2013-07-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7-11). 
  2. ^ 美国国庆节纪念仪式在胡志明市举行. 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新闻网. 2013-07-07 [2022-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17). 
  3. ^ 奧斯卡金像獎:越南為何不願認可創下歷史的關繼威?. https://yahoo-news.com.hk/. BBC News. 2023-03-17 [2023-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27). 
  4. ^ 2010 American Community Survey: Selected Population Profile in the United States. United States Census Bureau. [2011-05-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2). 
  5. ^ Collet, Christian. The Determinants of Vietnamese American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Findings from the January 2000 Orange County Register Poll (PDF). 2000 Annual Meeting of the Association of Asian American. Scottsdale, Arizona. May 26, 200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8年9月10日). 
  6. ^ Ong, Nhu-Ngoc T.; Meyer, David S., Protest and Political Incorporation: Vietnamese American Protests, 1975-2001,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Democracy, April 1, 2004, 04 (08) [2009-1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8-17) 
  7. ^ Truong - Ancestry.com. Search.ancestry.com. [2013-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18). 
  8. ^ Nguyen - Ancestry.com. Search.ancestry.com. [2013-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18). 
  9. ^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Wieder, Rosalie. “Vietnamese American.” In Reference Library of Asian America vol I, edited by Susan Gall, and Irene Natividad, 165-173. Detroit: Gale Research Inc., 1996
  10. ^ 10.0 10.1 10.2 10.3 10.4 Bankston, Carl L. “Vietnamese American.” In Gale Encyclopedia of Multicultural America vol 2, edited by Judy Galens, Anna Sheets, and Robyn V. Young, 1393-1407. Detroit: Gale Research Inc., 1995
  11. ^ 11.0 11.1 11.2 11.3 Nguyen-Hong-Nhiem, Lucy and Joel M.Halpen. “Vietnamese.” In American Immigrant Cultures vol 2, edited by David Levinson and Melvin Ember, 923-930. New York: Macmilan Reference USA, 1998
  12. ^ Asian Americans: A Mosaic of Faiths. Pew Research Center. Pew Research Center. 19 July 2012 [28 April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7-16). 
  13. ^ NW, 1615 L. St. Asian Americans: A Mosaic of Faiths. Pew Research Center's Religion & Public Life Project. 2012-07-19 [2022-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9) (美国英语). 
  14. ^ 14.0 14.1 Lee, Jonathan H. X.; Kathleen M. Nadeau. Encyclopedia of Asian American folklore and folklife. ABC-CLIO. 2011: 1204–1206. ISBN 978-0-313-35066-5. 
  15. ^ Laderman, Gary; Luis D. León. Religion and American cultures. ABC-CLIO. 2003: 60. ISBN 978-1-57607-238-7. 
  16. ^ 16.0 16.1 Prebish, Charles S. Buddhism—the American Experience. JBE Online Books. 1 December 2003: 68–69. ISBN 978-0-9747055-0-7. 
  17. ^ Trieu, M.M. (2013). Chinese-Vietnamese Americans. X. Zhao, & E.J. Park (Eds.), Asian Americans: An Encyclopedia of Social, Cultural, Economic, and Political History (pp. 305-310). Santa Barbara, USA: Greenw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