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越南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这是一篇优良条目,点击此处获取更多信息。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越南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越南共产党党旗
日期2006年4月18日至25日
地点 越南河内巴亭会堂英语Ba Dinh Hall
参与者越共十大代表1,176人(包括越共第九届中央委员)
结果选举越共第十届中央委员会
通过第八个五年计划
修订党章,准许党员从事私人经济
差额选举的方式选出总书记

越南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越南语Đại hội đại biểu toàn quốc lần thứ X Đảng Cộng sản Việt Nam大會代表全國𠞺次𨒒黨共產越南,简称越共十大)于2006年4月18日至25日在越南河内巴亭会堂英语Ba Dinh Hall召开[1]。出席大会的代表1,176名,代表全国300万名党员。根据2006年1月越共九届十三中全会的决定,越共第九届中央政治局有8名委员需在本届党代会上退休,但该决定在政治局内外都受到质疑。另外,本届党大会首次以差额推荐的方式调查大会代表支持的总书记人选,而由于党章规定,直至大会闭幕,十届一中全会召开后,农德孟才连任总书记。

越共党代会选举方式的改变增强了党内民主和中央委员的决策权,同时削弱了政治局在党代会、中央委员会休会期间行使党内最高权力的功能。大会通过了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第八个五年计划英语Eighth Five-Year Plan (Vietnam),提出到2020年令越南脱离发展中国家行列,成为现代工业国家的目标,同时容许部分党员从事私人经济活动。大会公报则提出要革新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英语socialist-oriented market economy体制、打击政治腐败,同时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和社会主义目标。

筹备工作

[编辑]

越共十大的人事交替工作由大会召开前越南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会成立的十大人事小组主导。2005年8月,越共召开九届十二中全会,为人事小组的工作订立下列两项工作原则[2]

  1. 考虑各中央委员候选人是否拥有相称的政治资格和“高尚”品格;
  2. 为社会上各界别、各群体合理分配中央委员名额,以保障党对各领域的全面控制权。

小组成立后,兼任小组组长的越共中央总书记农德孟便和越共中央组织部部长陈庭欢越南语Trần Đình Hoan紧密合作,准备十届中央委员的提名名单。九届十二中全会闭幕后,人事小组就开始与主要的党内机构和干部讨论越共十大的人事安排,征询过中央检查委员会(负责调查党员违纪案件)、第九届中央政治局全体委员,以及党内元老,如原越共中央总书记杜梅、前国家主席黎德英武元甲大将、前中组部部长阮德心等人士、机构的意见后[2],他们便根据上述的讨论,制定了中央委员提名名单,交付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审议[3]。2006年1月,越共九届十三中全会对提名名单作出了数项修订,如决定让8名政治局委员(全14人)退休[a],完成越共政治局自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新老交替[5]。虽然中央委员会的投票结果被官方视为“调查”结果,没有约束力,但许多人都相信上述8人会退休,而不会留任[4]。令一些人感到意外的是,国会主席阮文安、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实际上的副总书记)潘演越南语Phan Diễn和中组部部长陈庭欢都在该次中全会上决定退休,或被中央委员要求退休——据传潘演、陈庭欢是农德孟的亲信,阮文安则被视为在2011年越共十一大上接替农德孟,担任总书记的有力候选人[4]

当时部分党内高层认为农德孟不能驾驭党内斗争,又认为自2001年他首次当选总书记以来,越南改革步伐过慢,令越南的发展速度追不上中国和其他国家,所以希望撤换农德孟,由一个强势领袖取而代之[6]。农德孟的儿子农国俊越南语Nông Quốc Tuấn在2005年3月当选越南青年联合会主席,自动获得越共十大的代表资格,而当交通运输部英语Ministry of Transport (Vietnam)第18项目管理委员会的工作人员挪用公款时,农德孟的女婿正在上述委员会任职,其亲信陶庭平越南语Đào Đình Bình则担任交通运输部部长,事后涉事官员没有被重罚,交通运输部副部长阮越进越南语Nguyễn Việt Tiến还获提名为十届中央委员,上述种种事件都令这些高层认为农德孟任人唯亲,在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安插党羽,不适合领导党和国家[7]。另一方面,有高级干部认为他小心谨慎的作风能够充分容纳党内各派(包括保守派)的观点,减低和平演变的风险[6]。而且农德孟自上任总书记以来,既没有犯过严重错误,也没有下台的意愿,这两点都有利他寻求连任[8]

党内元老中,武文杰、武元甲等人认为农德孟应该下台——前者能接受胡志明市市委书记阮明哲担任总书记[8],后者则在一次聚会中和原越共中央总书记黎可漂一同要求农德孟辞职并退出中央委员会,但被对方拒绝[7]。杜梅和黎德英则支持农德孟连任。另一方面,他们4人都同意让阮文安留任政治局委员。有说即将退休的政府总理潘文凯支持阮文安竞逐总书记一职,甚至计划在十大期间亲自提出这一项议程[8]。另外,武文杰曾向九届十一中全会提出下列建议,为政治生态注入活力,如:

  1. 授权党代会代表选举总书记、中央检查委员会委员,以及决定议事日程上的所有事项;
  2. 把中央委员的人数削减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
  3. 在党代会闭幕后尽快(而非闭幕后一年)举行国会会议,选出新一届国家领导人;
  4. 党内投票改以不记名投票方式进行;
  5. 容许普通党员参加中央委员选举;
  6. 合并总书记和国家主席两项职务。

结果在2005年1月召开的九届十一中全会中,中央委员仅同意提早召开国会,选举国家领导人,其余建议则一概予以否决[9]

2006年3月,越共举行九届十四中全会,会上政治局建议农德孟转任国家主席,并提出让阮文安和潘演留任政治局委员,这样潘演便能以中部人的身份担任主要政治职位。不过中央委员经由正式投票维持十三中全会的“调查”结果,否决政治局提出的方案。4月14日至16日召开的九届十五中全会[b][10]则通过容许党代会代表团提名其他人参选中央委员,并决定打破同额竞选的往例,改以差额推荐的形式推选总书记、总理和国会主席,而“落选”总书记者将获提名为国家主席。会上又通过由农德孟和阮明哲竞逐总书记一职,由常务副总理阮晋勇财政部部长英语Ministry of Finance (Vietnam)阮生雄竞逐总理一职,由河内市委书记阮富仲中央经济部越南语Ban Kinh tế Trung ương Đảng Cộng sản Việt Nam部长张晋创竞逐国会主席一职[11]

代表

[编辑]

越共十大代表根据越共的工作章程选出,共有1176人,当中146人(12.37%)为越共九届中央委员;有1025人(86.87%)由省市、地方的中央直属党部选出;有9个人(0.76%)是海外党部的代表。与会女代表共136人(11.56%),少数民族代表154人(13.10%)。十大代表中,有18人(1.53%)获颁人民武装力量英雄称号,有7人(0.60%)获颁劳动英雄称号,有4人(0.34%)获颁人民教师越南语Nhà giáo Nhân dân称号,有13人(1.11%)获颁优秀教师越南语Nhà giáo Ưu tú称号,有4人(0.34%)获颁优秀医师越南语Thầy thuốc Ưu tú称号,有27人(2.30%)获颁40周年党龄纪念章,有2人(0.17%)获颁50周年党龄纪念章。81.29%的代表拥有大专学历,96.52%的代表已经修毕政治培训班,获颁学士学位,另外还有16.59%的代表拥有哲学博士学位,或担任(助理)教授[12]。十大代表的平均岁数为52.92岁[12],最年轻的代表是30岁的丁辉(Đinh Huy),最年长的代表是77岁的杜光兴(Đỗ Quang Hưng)[13]

经过

[编辑]

政策决议

[编辑]

经济方面,大会提出要继续推动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积极融入国际经济(越南于2006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同时把未来5年越南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目标设定为7.5%-8%,目标是到2010年把国内生产总值提升到2000年水平的2.1倍,到2020年令越南脱离发展中国家行列,成为现代工业国家[14]。为了达成上述目标,大会通过了第八个五年计划(全名《2006—2010年5年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列出了生产力,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工作目标[15]。大会又强调要改良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英语socialist-oriented market economy体制、继续建设农业、工业、服务业等产业,金融市场房地产市场,发展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私人经济多种经济成分[14]。大会作出了一项具争议的决定,准许党员从事私人经济活动[c],打破了马克思主义中的剥削理论[16]。大会还表示要推动海洋经济,同时提升教学质素和科技水平,大力培训人才[14]

党建工作方面,大会表示要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坚持社会主义路线,同时提升党和党员的领导能力,维系党和群众的关系。大会又回应了反腐倡廉的诉求,强调要打击政治腐败,重建党的管治威信——农德孟形容贪腐问题关系到越南社会主义制度的存亡[14][16]。在大会闭幕之际,农德孟形容大会代表通过的政治报告、党建工作报告和党章修正案凝聚了全党、全民的智慧和意志,深入总结了20年革新开放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令越南能够在目前的革命阶段继续改善革新开放思想路线[17]

人事任命

[编辑]

参加第十届中央委员会选举的候选人共有207人,其中174人由第九届中央委员会提名,31人由代表团提名,2人为自荐候选人。结果大会选出160名中央委员,当中81人(52.5%)连任中央委员,另外79人(47.5%)为新任中央委员。得票最高者获得97.88%的选票,得票最低的当选者则获得63.41%的选票。全国各省市(得农省除外)都有干部成功当选中央委员[11]。在本届选举中,有6名部长竞逐连任但意外落选[d],二、外交部没有官员当选中央委员,只有国际组织司司长范平明能当选候补委员[18]。所有由代表团推荐或自荐的候选人都未能当选中央委员,但他们是否当选候补委员则不得而知[19]。和第九届中央委员会比较,在第十届中央委员会中,党和国家领导人、地方领导官员、以及国防、公安、群众组织的代表比之前多,主管资讯、社会文化、经贸等事务的官员则比之前少[20]

大会进行期间,党内有意见认为大会代表应该直接选举总书记和中央检查委员会主席,该主张获得部分自主权较大的传媒(如《年轻人报》、越南快讯),甚至阮德心的支持[21]。而在中央委员结束后,大会应上述要求进行了一次史无前例的调查,以决定下一任总书记的人选,但根据党章,总书记须由中央委员会选出,因此上述的调查结果并非正式的选举结果[21]。候选人方面,其中一个说法表示参加调查的“候选人”有农德孟、阮明哲、阮文安和阮富仲,阮文安自知不会当选中央委员,没有资格加入政治局,便退出竞选,结果农德孟以大比数胜出,远远抛离阮明哲和阮富仲[21]。另一个说法则表示所有1176名代表都获发一张列有第十届越共中央委员姓名的名单,他们需挑选一人,在调查中获最多人挑选的中央委员将获提名为总书记,这也是农德孟在大会闭幕后举行的记者会上提出的说法。大会闭幕后,越共随即在在4月25日召开十届一中全会,选出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成员。官方传媒报导,农德孟和阮明哲在会上获提名为总书记,之后阮明哲按党内传统退选,结果农德孟当选总书记,而阮明哲则于3个月后当选国家主席。也有传闻称农德孟只是险胜对手,但他否认这个说法。一中全会还选出了新一届政治局委员和书记处书记[22],第十届政治局由14人组成,其中5人兼任书记处书记,第十届书记处则由8人组成。政治局中以农德孟总书记排名最高,排名第二的是公安部长黎鸿英——根据学者许大卫(David Koh,音译)接触到的一个说法,当届政治局委员的排名可能是根据他们在政治局委员选举的得票率而决定[23]

许大卫留意到第九届政治局接受九届十三中全会的“调查”结果,得票率最高的5名政治局委员最后都能担任包括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在内的5个主要领导职务,而得票过低或超龄的政治局委员也如期退休[24]。据他观察,越共十大人事选拔程序在本质上变化不大,但在形式上却有巨大的转变,这样做令中央委员会掌握人事任免和制定政策的功能,加强了中央委员会的集体决策权,也削弱了部分高级党员干预人事任命的能力,可说是推动党内民主的改革措施[25]

注解

[编辑]
  1. ^ 包括阮文安、潘文凯、潘演、陈庭欢、国家主席陈德良国防部长范文茶、中央思想文化部部长阮科恬英语Nguyễn Khoa Điềm和国会副主席兼中央民运部部长张光得英语Truong Quang Duoc。当中部分人为自愿退休,部分人为被迫退休[4]
  2. ^ 据异见人士裴信指出,越共本来不计划召开九届十五中全会,而潘文凯、阮文安和阮明哲则认为政治局不应该就此结束十四中全会上关于人事安排的讨论,并希望将上述事项交由九届十五中全会审议。
  3. ^ 2006年7月,越共召开十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党员从事私人经济的决定》,规定只有任职私人企业的党员可以从事私营经济活动,而他们则须遵守党和国家的法律规例。民营企业家则仍然不得入党。
  4. ^ 连任失败的部长包括内务部部长越南语Bộ Nội vụ (Việt Nam)杜光中越南语Đỗ Quang Trung教育培训部部长英语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Training (Vietnam)阮明显卫生部部长陈氏忠战越南语Tran Thi Trung Chien邮电部部长英语Ministry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Vietnam)杜中校越南语Đỗ Trung Tá水产部长英语en-link谢光玉英语Tạ Quang Ngọc政府总监察长英语Government Inspectorate (Vietnam)郭黎清越南语Quách Lê Thanh[18]。越共九届十三中全会决定让陈庭欢退休后,杜光中曾是加入政治局,接任中组部长的人选,因此他的落选最令人感到错愕[18]

注脚

[编辑]
  1. ^ 人民日报 2006.
  2. ^ 2.0 2.1 Koh 2008,第651页.
  3. ^ Koh 2008,第652页.
  4. ^ 4.0 4.1 4.2 Koh 2008,第653页.
  5. ^ Koh 2008,第652–653页.
  6. ^ 6.0 6.1 Koh 2008,第655-656页.
  7. ^ 7.0 7.1 Koh 2008,第658页.
  8. ^ 8.0 8.1 8.2 Koh 2008,第656页.
  9. ^ Koh 2008,第660–661页.
  10. ^ Koh 2008,第661页.
  11. ^ 11.0 11.1 Koh 2008,第662页.
  12. ^ 12.0 12.1 SGGP 2006.
  13. ^ Anh Thi 2006.
  14. ^ 14.0 14.1 14.2 14.3 黄海敏 2006.
  15. ^ AFP 2006.
  16. ^ 16.0 16.1 Thayer 2007,第383页.
  17. ^ Báo SGGP 2006.
  18. ^ 18.0 18.1 18.2 Koh 2008,第663页.
  19. ^ Luong 2007,第172页.
  20. ^ Luong 2007,第173页.
  21. ^ 21.0 21.1 21.2 Koh 2008,第664页.
  22. ^ Koh 2008,第665页.
  23. ^ Koh 2008,第668页.
  24. ^ Koh 2008,第669页.
  25. ^ Koh 2008,第671-672页.

参考资料

[编辑]

书目、报告

[编辑]

新闻报导、网页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