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马红羊劫
此条目不符合维基百科的质量标准,需要完全重写。 (2025年1月30日) |
赤马红羊劫
[编辑]此说法来自道教传记《玄品录》中曾这样记载:“政和中大内灾,命(张继先)禳之。因奏红羊赤马之厄,其语秘。”即张继先(生于公元1092年的北宋著名道士, 正一天师道第三十代天师) 要宋徽宗小心赤马红羊年。果然,公元1126年(丙午年),金兵入侵,1127年徽、钦二帝被虏,史称“靖康之耻”,北宋灭亡。
所谓赤马红羊劫, 是指每60年到了丙午年、丁未年这两年, 就很有可能会发生大劫难的一种统称.
南宋时,一个名叫柴望的人,专门将历史上丙午年、丁未年发生的大事件梳理分析,发现发生在这两个年份的灾难,尤其是改朝换代的大事件特别多,因此将丙午、丁未年称为“赤马红羊劫”,并将此整理成了一本书,叫做《丙丁龟鉴》。
历史上的“赤马红羊劫”:
《丙丁龟鉴》列举了自战国秦昭王五十二年,也就是公元前255年,到五代后晋天福十二年,即公元947年,这一千二百多年间的丙午、丁未年份,发现经历这些年份的国家大多发生过厄难。
公元前255年(丙午):秦昭王攻灭西周国,西周公乞降,成为秦始皇灭六国的基础。
公元前195年(丙午):汉高祖刘邦驾崩,吕后专权。
公元前74年(丁未):汉昭帝驾崩,刘贺登基仅27天,旋即被废,汉宣帝继位。
公元前15年(丙午):王莽被封为新都侯,赵飞燕被封为皇后,祸乱宫帷,西汉绝亡、祸根种下。
公元106年(丙午):汉殇帝即位,第二年汉安帝即位,东汉政乱始自此二年。
公元167年(丁未):桓帝驾崩,灵帝即位,汉朝从此衰弱。
公元226年(丙午):魏文帝驾崩,明帝即位,司马懿受命托孤辅政,其后司马氏灭掉曹魏,源自此年。
公元286年(丙午):晋武帝尚处东宫,五胡乱华,源自于此;其后南北朝分裂,祸事连年不断。
公元646年(丙午):武则天进入后宫,导致大唐短暂改朝由此而起。
公元766年(丙午):安史之乱平定,但余孽置于河北,强藩悍将,险些亡唐。
公元826年(丙午):唐敬宗被宦官杀害,其后有甘露之变。
公元886年(丙午):天下大乱,唐僖宗逃亡汉中。
公元947年(丁未):后晋被契丹所灭。
公元1067年(丁未):王安石入朝,不久开始变法,国家扰乱。
公元1126年(丙午):金兵攻入汴京,其后北宋灭亡,是为靖康之耻。
公元1187年(丁未):宋高宗驾崩。
南宋之后,从史料中可以查到,元朝,明朝、清朝时期的各个大地震及灾祸,均发生在丙午、丁未年。进入20世纪之后,“赤马红羊劫”依然如约而至。
近代依旧难逃劫数
公元1906年(丙午),中国东南部发生丙午风灾,造成约4,000至15,000人罹难。长江中下游堤岸溃决,4万人死于洪水,40多万人受灾。
公元1907年(丁未)5月,黄花冈起义,次年慈禧、光绪双双殒命,大清朝的覆灭由此开始。三年后,中华民国成立。
公元1966年(丙午),文化大革命。这场史无前例的浩劫历时十年,令五千年中国传统文化被彻底毁灭,数千万人死于非命。
接下来便到了即将到来的公元2026(丙午)、2027(丁未),须格外小心谨慎了。
参考资料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