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质子M型运载火箭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质子-M
质子M型运载火箭
质子-M
用途大型运载火箭
制造者赫鲁尼切夫国家航天科研生产中心
制造国家 俄罗斯
外型及质量参数
高度53米(174英尺)
直径7.4米(24英尺)
质量705,000千克(1,554,000英磅)
级数3 或4
业载量
低地轨道有效载荷
质量23,000千克(51,000英磅)
地球同步转移轨道 (Briz-M)有效载荷
质量6,150千克(13,560英磅)
地球同步轨道 (Briz-M)有效载荷
质量3,250千克(7,170英磅)
相关火箭
本系列质子号运载火箭
发射历史
现状现役
发射场拜科努尔81、200号发射场
总发射次数34次
成功次数30次
失败次数3次
部分失败
次数
1次
首次发射2001年4月7日[1]
第一级
高度21米(69英尺)
直径7.4米(24英尺)
空重31,000千克(68,000英磅)
总重450,400千克(993,000英磅)
发动机6 RD-253-14D14
单发推力10532千牛顿
比冲285 秒
推进时间108 秒
燃料四氧化二氮/UDMH
第二级 – 8S811K
高度14米(46英尺)
直径4.15米(13.6英尺)
空重11,715千克(25,827英磅)
总重167,828千克(369,997英磅)
发动机4 RD-0210
单发推力2399千牛顿
比冲327 秒
推进时间206 秒
燃料四氧化二氮/UDMH
第三级
高度6.5米(21英尺)
直径4.15米(13.6英尺)
空重4,185千克(9,226英磅)
总重50,747千克(111,878英磅)
发动机1 RD-0212
单发推力613.8千牛顿
比冲325 秒
推进时间238 秒
燃料四氧化二氮/UDMH
第四级 (选择性使用) – Briz-M
高度2.61米(8.6英尺)
直径4.10米(13.5英尺)
空重2,370千克(5,220英磅)
总重22,170千克(48,880英磅)
发动机1 S5.98M
单发推力19.6千牛顿
比冲326 秒
推进时间3000 秒
燃料四氧化二氮/UDMH
第四级 (选择性使用) – Block DM-2
发动机1 RD-58M
单发推力85千牛顿
比冲352 秒
燃料煤油/液态氧

质子-M运载火箭(俄语:Протон-М罗马化Proton-M,或称为质子-M/和风-M)俄罗斯质子号火箭家族中的最新型号。

质子-M与以前的质子号火箭相比作了许多改进。它使用了更先进的和风-M上面级,这种新上面级在1999年首次进行了飞行,当时前三级使用的是原有的质子-K箭体;这样组成的火箭被称为“质子-K/和风-M”或“质子-KM”。质子-KM可能只是代用品,因为不久就对火箭的前几级进行了改进,使用了与以前完全不同的箭体结构(可能主要是减轻了前三级的质量)。总共只有70%的技术是从以前的质子号中继承的。换用新箭体的火箭在2001年首次发射,将一颗银幕-M通信卫星送入轨道。这种火箭是目前俄罗斯从事国际商业发射服务的主力。

2007年俄罗斯又发展出了“质子-M增强型”火箭。

发射事故

[编辑]

2013年7月2日上午,在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俄罗斯一枚质子-M运载火箭在点火升空后不到一分钟发生偏转并冲向地面爆炸解体,整个过程被被拍下。[2]

2014年5月16日,俄罗斯一携带“快车-AM4R”通信卫星的“质子-M”火箭由于意外情况未能进入预定轨道,并在大气层中爆炸。[3]

由于连续事故,后来的调查中,被披露出火箭制造商的腐败现象,使用了次级的材料以至于发射多次失败。[4]

喷尾
发射位状态

型号对比

[编辑]
现役大型运载火箭参数对比(截至2022年7月)
国家 型号 运载能力(吨) 起飞重量(吨) 发射价格(万美元) 运载系数(%) 成本/载荷(万美元/吨) 首飞年份 发射成功率 发射总数
近地轨道 同步转移轨道 近地轨道 同步转移轨道
 美国 太空发射系统 95[5] ? 2497 200000[6] 3.8 ? 2105 2022 100% 1
 美国 猎鹰重型运载火箭 63.8[7] 26.7[7] 1420[7] 9700 4.49 1.88 152 2018 100% 6
 中国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 32[8] 14.5[9] 851.8[8] 16000 3.62 1.67 500 2016 87.5% 8
 中国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 25[8] N/A 837.5[8] 2.98 N/A 2020 100% 4
 俄罗斯 安加拉A5运载火箭 24.5[10] 5.4/7.5[10] 790 10000[11][12] 3.10 0.68/0.95 408 2014 80% 5
 俄罗斯 质子M型运载火箭 23[13] 6.92[13] 705 6500[14] 3.26 0.98 283 2001 90.43% 115

注释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McDowell, Jonathan. Proton. Orbital and Suborbital Launch Database. Jonathan's Space Page. [2011-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4). 
  2. ^ 俄羅斯一運載火箭發射後爆炸. BBC. 2013年7月2日 [2014年5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7月7日). 
  3. ^ 俄罗斯一枚“质子-M”运载火箭发射失败. 新华网. 2014年5月16日 [2014年5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5月19日). 
  4. ^ 存档副本. [2017-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08). 
  5. ^ Harbaugh, Jennifer. The Great Escape: SLS Provides Power for Missions to the Moon. NASA. 2018-07-09 [2018-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1). 
  6. ^ Vought, Russell T. Letter to the Chair and Vice Chair of the Senate Appropriations Committee with respect to 10 of the FY 2020 annual appropriations bills (PDF). whitehouse.gov: 7. [13 November 201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13 November 2019). estimated cost of over US$2 billion per launch for the SLS once development is complete 
  7. ^ 7.0 7.1 7.2 Falcon Heavy. SpaceX. [2023-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30). 
  8. ^ 8.0 8.1 8.2 8.3 长征五号(CZ-5). CNSA. 
  9. ^ Mu, Xuequan. China's largest carrier rocket Long March-5 makes new flight. Xinhuanet. 
  10. ^ 10.0 10.1 khrunichev.ru.. Khrunichev State Research and Production Space Center. 
  11. ^ Angara-5 to replace Proton. 
  12. ^ Ralph, Eric. Russia quietly shelves development of sole SpaceX Falcon 9-competitive rocket. 
  13. ^ 13.0 13.1 Proton Launch System Mission Planner's Guide (PDF). International Launch Services. July 2009: Section 2. LV Performance. 
  14. ^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Accountability Office. Surplus Missile Motors (PDF). August 2017. 
  • 《中国航天》,2004年10月号,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