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觉王山日泰寺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觉王山日泰寺

本堂
基本信息
位置爱知県名古屋市千种区法王町1-1
宗教日本佛教
宗派超宗派
本尊释迦金铜佛
山号山号:觉王山
札所等大名古屋十二支 惠当寺 寅年本尊礼所
文化遗产凤凰台(名古屋市指定)
开山时间明治37年(1904年
地图
地图

觉王山日泰寺 (日语:覚王山日泰寺かくおうざん にったいじ) 是位于爱知县名古屋市千种区的超宗派寺院,为了安放泰国所赠送的真舍利释迦佛陀的遗骨)所创建。“觉王”为释迦佛陀的别名,而“日泰”则表示日本及泰国。

觉王山是日本少数不属于任何宗派的超宗派寺院,由各宗派(现有19个宗派参与其中)的管长每三年交替担任住持(但院内北侧所设置的僧堂由曹洞宗管理)。不同宗派的住持可能遵奉不同的经书。

而真舍利安置于离院内本堂有段距离的“奉安塔”中。

院内也有向日本捐赠真舍利的拉玛五世像,驻日泰国大使一向会在其生日前来参拜。且在日本的泰国人也常来此参拜。

每月的21日有市集,院内和门前大概600米的参道(商店街)有日用杂货、生鲜食品、外食摊贩等将近100间店家营业,人潮众多。商店街每年春、夏、秋还会举办觉王山祭,除了市集还会有文艺演出。

起源和历史

[编辑]
  • 明治31年(1898年)发现佛教祖师释迦牟尼(乔达摩‧悉达多)的遗骨、真舍利。由英国人William C. Peppe发掘了水晶制的舍利容器,并确认古代文字解读的结果。
  • 明治32年(1899年)遗骨真舍利由英国交给暹逻国(现在的泰国)。
  • 明治33年(1900年)遗骨真舍利由暹逻国王拉玛五世赠与日本国民。
  • 明治37年(1904年),为了安奉真舍利及黄金释迦牟尼像,创建觉王山日暹寺。
  • 大正3年(1914年)维修寺庙建筑。
  • 昭和24年(1949年),为配合暹逻国改为泰国,而改名为日泰寺。

院内

[编辑]

除了一部分被指定为文化资产的建物,本堂、普门阁、山门等大部分建筑物都是钢筋水泥所造,院内大小在创建当时虽有大约10万坪,但现在有则大约4万坪。

  • 本堂昭和59年落成,由鱼津常义设计,竹中工务店施作。内部中央安置了泰国政府于明治33年连同真舍利一同捐赠的释迦牟尼金铜佛,并作为本尊。本尊两侧所装饰的绘画为高山辰雄之作品。
  • 普门阁 - 位于本堂西侧的巨大祭事场(多用途会馆)。
  • 五重塔 - 平成9年建立,高30米。
  • 山门 - 昭和61年建立。左右两侧供奉了由圆锷胜三日语圓鍔勝三所作的阿难迦叶像。
  • 凤凰台 - 大书院。名古屋指定文化财[1]不公开。
  • 八相苑 -凤凰台的北侧。伴随着下述草结庵移建所造之近代枯山水日本庭园,不公开。
  • 草结庵 - 于昭和37年由名古屋市中区的长荣寺所移建的茶室。传说为江户中期表千家茶人高田太郎庵所喜爱,有三叠台目(完整三帖+台目畳一帖)、相伴席,其结构与薮内流的燕庵几乎相同。为爱知县指定文化资产[2]。不公开。
  • 同梦轩 - 上述草结庵移建时,作为草结庵的副席所建之茶室。五畳台目。不公开。
  • 僧堂 - 现已成为曹洞宗的专门修行道场。
  • 奉安塔 - 为了安放真舍利而于大正7年所建。由伊东忠太以健驮罗样式为模版设计。东侧有广大的墓地,为爱知县指定文化资产。[3]
  • 奉安塔礼拜殿[4]、通天门[5]、土塀[6]- 登录有形文化财[7]

图片

[编辑]

注脚

[编辑]
  1. ^ 市指定文化財. 爱知県. 2012-10-19 [2013-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2). 
  2. ^ 草結庵. 爱知県. [2013-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11). 
  3. ^ 日泰寺奉安塔. 爱知県. [2013-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22). 
  4. ^ 日泰寺奉安塔礼拝殿. 国指定文化财等データベース(文化庁). [2017-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04). 
  5. ^ 日泰寺奉安塔通天門. 国指定文化财等データベース(文化庁). [2017-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04). 
  6. ^ 日泰寺奉安塔土塀. 国指定文化财等データベース(文化庁). [2017-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04). 
  7. ^ 日泰寺奉安塔礼拝殿・通天門・土塀. 爱知県. [2013-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11).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