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循环共振理论
外观
此条目可能包含原创研究。 |
血液循环共振理论是关于人体血液循环的理论,由以台湾中央研究院物理所王唯工(Wei-Kung Wang)教授为首等人提出,认为此理论补足并解释了一些现代循环生理学(circular physiology)理论无法解释的现象。其人并将此一理论连结到中医学,用以解释中医学许多理论与现象,比如气、血、五脏六腑、宗气、气聚膻中、心肾不交等,但此学说仍未广为学界接受。
理论架构与实验
[编辑]此理论认为:自离开心脏后,从主动脉到小动脉的血液输送,非如传统循环生理学的流量理论,是如同流体般的血流直接流动;相对地,心脏所挤射出的血液撞击在主动脉弓上,能量从动能转换成弹性位能,并以压力波的形式沿着降主动脉等大血管往远心端传送,直到器官与主动脉相连接的小动脉。小动脉呈现为主动脉的分枝缺口,在此处压力波将血液挤出,提供器官的灌流。
而根据此理论,其对传统流量理论提出的诘问之一:心脏功率仅1.7瓦,如何提供直达远离心脏之器官所需的血流动能?其认为在胚胎发育上,如肝、肾等等器官供血动脉的血管生成是透过本身频率与心脏跳动频率呈现谐波倍频方式发育而得,因此在循环上,压力波的输送因为共振而容易抵达器官,因此称之为“共振理论”。
在实验上,发表于1991年7月的《Circulation Research》论文用了由泵、弹性管(模拟动脉)与分枝上放置气球(模拟对器官的“喷血”或灌流)所架成的仿体模拟血液循环系统以观察共振现象;另外也结扎大鼠血管,测试真正生理上结扎前后的压力波变化。其研究指出共振现象可以用电路上由电容、电感、电阻构成的传输线来类比,其中电容与电感构成的共振器代表压力波在弹性管的共振传递,而电阻代表了流过器官的血液自动脉向静脉的压降与阻尼。
谐波与脏腑
[编辑]与主流学说的出入
[编辑]现代循环生理学
[编辑]传统中医学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Yuh Ying L. Wang, S.L. Chang, Y.E. Wu, T.L. Hsu, and W.K. Wang "Resonance: The Missing Phenomenon in Hemodynamic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Circulation Research 69;246-249 (1991)
- 王唯工《气的乐章》,繁体中文,大块文化,2002年9月7日出版,ISBN:9867975502。[1]
- 王唯工《水的漫舞》,繁体中文,大块文化,2010年1月26日出版,ISBN:9789867059819。[2]
- 王唯工《气血的旋律》,繁体中文,大块文化,2010年1月26日出版,ISBN:9789862131619。[3]
- 王唯工《气的大合唱》,繁体中文,大块文化,2011年7月26日出版,ISBN:9789862132678。[4]
- Yuh-Ying Lin Wang, Tse-Lin Hsu, Ming-Yie Jan and Wei-Kung Wang, “Review: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of the Harmonic Analysis of Arterial Pressure Pulse Waves,” Journal of Medic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s, 30(3): 125-131, 2010.下载网址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Yuh-Ying Lin Wang, Sheng-Hung Wang, Ming-Yie Jan, and Wei-Kung Wang, “Review: Present, and Future of the Pulse Examination (脉诊màizh n), " Journal of Traditional and Complementary Medicine, pp. 164-185. Vol. 2 (2012), No. 3 (Jul.) 下载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