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蓝染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蓝染布料染色工序之一
蓝染布制成的手工艺

蓝染天然染的一种,以植物或矿物天然染料把织物染成蓝色的一种印染工艺。常以扎染夹缬蜡染型糊染等技艺染成不同图案。凡可制取靛青(即蓝靛)的植物,均可统称为“蓝”。蓝和蓝草均为古时叫法,现在统称为蓝靛。

历史

[编辑]

中国,蓝染起源可追溯至三千多年前[1]。早于先秦时期已有记载。《周礼•地官•司徒》有注曰:“染草蓝茜象斗之属。”,贾疏:“蓝以染青,茜以染赤,象斗染黑。”,《夏小正》“五月,启灌蓼蓝。”,《诗经·小雅·采蓝》“终朝采蓝,不盈一詹。”,《说文》“蓝,染青草也。”,《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古埃及也使用蓝染,人们于第五王朝已使用蓝靛来染色,中王国时期,蓝染已广泛应用于织物上[2]。蓝靛的这种发酵还原技术在春秋战国时期已开始使用,而且该种古老的方法至今仍在沿用。大约公元前100年,印度始制成靛蓝,采用尿发酵法染蓝。

蓝染原料

[编辑]

植物染料

[编辑]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将蓝草分为五种蓝。目前世界主要的蓝染材料有四大类,木蓝(又称小菁)、山蓝、蓼蓝(日本的主要蓝色染料原料)、菘蓝(十字花科或油菜科), 各分布不同纬度气候环境[3]

染料制作

[编辑]

亚洲多数国家采采生叶浸水的“沉淀法”制靛技术。“采菁”后,放入“菁𬒈”将蓝草浸渍先溶出水溶性蓝色素,再投入石灰乳急剧击水即“打蓝”、“打菁”,搅拌氧化变成蓝泡沫的非溶性蓝靛素,待其沉淀过滤即得到泥状蓝靛染料,蓝靛染料又称“蓝泥”、“泥蓝”或“蓝淀”,水分较少土块膏状称为 “蓝靛”或“靛青”,俗称“菁膏”。接下来“建蓝”,将泥蓝发酵还原蓝色,以草木灰制作碱水;将蓝靛和帮助染液发酵的营养剂加入碱水,自然发酵直到蓝靛染液成型“出色”,便可用来染布[4]

蓝染工艺

[编辑]

蓝染工艺依照技术特性常见有下列几项[4]

素地蓝染

[编辑]

将白布直接在蓝染缸染色。

缝扎蓝染

[编辑]

将图案在布料上绘稿,沿着图样以针线将之缝合,将每条缝线拉紧打结后浸染。

夹缬蓝染

[编辑]

以耐水木版雕刻透空花版,白布对折夹于两片相同兔案木雕版间浸染,造型图案对称。

画蜡蓝染

[编辑]

笔沾熔蜡之后在布面上作画,白布正反二面皆需作画,然后将之浸染,浸染后的布加以皂煮脱蜡。

型糊蓝染

[编辑]

以耐水柿汁型纸雕刻型版,置版于布上刮糊形成防染功能,干燥后以浸染方式蓝染。防染糊剂分为黄豆糊与糯米糊等。

台湾的蓝染发展

[编辑]

蓝靛在台湾的发展自 17 世纪荷兰时,以欧洲市场为主。明郑时代由汉人经营,以东亚各国及岛内市场为消费对象,并延续至清代。清初因大陆市场的需求及土地使用的考量,蓝靛业继续在台发展,至 18 世纪末遍及西部平原[5]。初期台湾蓝靛产业的品质与产量已奠定初步的规模,为了应付市场需求,商人资金投入蓝靛产业,并在新店,景美溪流域的木栅深坑石碇坪林一带大规模开垦种植[6]。同时台湾的染布业也逐渐兴起,至 1870 年代后期,染布业因大陆市场的需求规模扩增,带动台湾经济型态的转型,也使得原属外销的蓝靛染料,大量转入台湾染坊,以染色布匹的形式出口[5]台南鹿港万华大稻埕三峡等地染坊林立,但是在二十世纪初期化学染料取代了植物染料,进口洋布的替代等原因,台湾蓝染工艺产业逐渐没落,直至 1940 年台湾蓝染产业全面停产[7]

“菁𬒈”是浸泡大菁,生产蓝淀的特殊设施。尤以台湾北部山区的分布最多最密集,菁𬒈遗址却是昔日蓝染产业鼎盛见证的文化地景。台湾中部的埔里,台湾南部的嘉义梅山,台南白河亦有分布[8]

20世纪之后,因社区总体营造意识抬头,国立台湾工艺研究所之投注研究,蓝染工艺开始被复原与推广,加上蓝染植物的复育与蓝染技术的提升,台湾蓝染工艺再次兴起,新北三峡(三角涌文化协会)、苗栗三义(卓也小屋)、及台南后壁为当前较具代表性的蓝染社区工艺[7]

蓝染织物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林青玫、萧淑华、林卿慧、姚亦庭、黄于恬. 台灣藍染文化與服飾設計之應用. 华冈纺织期刊. 2009, 16 (2): 191-200. 
  2. ^ 彭萱兹、诸葛正. 藍染於庶民生活中的應用意涵. 2009 中华民国设计学会第 14 届设计学术研究成果研讨会. 2009. 
  3. ^ 马, 芬妹. 臺灣藍染工藝產業的變遷與新發展. 台湾文献 (台湾省文献会). 
  4. ^ 4.0 4.1 马芬妹. 臺灣藍 草木情-植物藍染技藝手冊. 国立台湾工艺研究所. 2007: 11–20,53–55. 
  5. ^ 5.0 5.1 蔡承豪. 從染料到染坊-17至19世紀臺灣的藍靛業. 2002. 
  6. ^ 江明亲. 重建臺灣工藝史總論先期調查研究計畫. 国立台湾工艺研究发展中心. 2018: 103. 
  7. ^ 7.0 7.1 陈景林,马毓秀. 大地之華-台灣天然染色事典. 天染工坊. 2005. 
  8. ^ 李瑞宗. 蘭陽地區藍染產業調查研究與展示先期規劃期末報告. 台湾蓝染学会. 2013: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