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升堂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0年10月2日) |
董升堂 | |
---|---|
出生 | 大清直隶(今河北)新河县 | 1893年7月20日
逝世 | 1963年10月7日 | (70岁)
国籍 | 中华民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 |
母校 | 保定军校第八期 |
政党 | 中国国民党 |
参与战争 | 长城抗战 武汉战役 徐蚌会战 |
亲属 | 弟董振堂 |
董升堂(1893年7月20日—1963年10月7日),字希仲。直隶(今河北)新河县人,中国工农红军将领董振堂的长兄。
生平
[编辑]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八期肄业,陆军大学特别班第六期毕业。在西北军冯玉祥部任排、连、营、团长。1937年任第二十九军军官教导团团长。后任第三十八师第一一四旅旅长。1939年在张自忠第三十三集团军任第五十九军第三十八师副师长,二十四集团军参谋长、第五十九军第180师师长,在长城抗战,1935年因长城抗战获得青天白日勋章。并在冀东、山东、武汉、鄂西等地作战。
抗日利后任第三绥靖区高参。李振清为军长重建国民革命军第四十军,李与董升堂早年在孙岳部相识,后在庞炳勋部共处,1946年2月,董升堂到安阳任第四十军参谋长,1946年4月为整编第四十师任参谋长。1947年3月调任整40师第106旅旅长,辖罗彦端第三一七和庞庆臣第三一八两个团,全旅约七千余人。1947年5月5日至25日坚守安阳抗击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围攻。率部随整40师追剿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刘邓大军。1947年10月26日至27日在高山铺战役中被全歼,化妆脱逃。整40师回豫北重建,董升堂仍为第106旅旅长。1948年1月,董升堂升任整40师副师长,专职培训下级官佐,旅长一职由赵天兴继任。1948年4月,整40师移驻新乡,安阳交地主武装和保安队。1948年5月,新乡成立第十二绥靖区。
1948年9月,整编第四十师恢复第四十军番号。1948年9月22日,授中华民国陆军少将[1]。1948年10月上旬,郑州守军孙元良兵团东调,第40军军长李振清和副军长李辰熙率第106师两个团和第39师一个团赴郑州接防。10月21日夜,中野四个纵队围攻郑州,李振清率部北逃,董升堂指挥一个团接应郑州守军,但第40军军部和106师大部被中野九纵追歼,李振清负伤,二李仅率少数人逃回新乡。1949年1月10日,淮海战役结束。2月27日,李振清、董升堂将新乡军事交李辰熙,二人乘飞机离新乡去汉口。董见国民党大势已去,心恢意冷,辞去副军长职务,潜赴徐州做生意。不久向徐州军管会告知自己的身份。
1949年10月移居北京。1950年2月,入解放军华东军政大学学习,八个月后毕业,派任骑兵学校军事教员。1951年3月调任中央军委总参谋部训练部工作,任高级研究室研究员。1952年10月,董被确定转业,安排在北京市房管局,成为一名档案管理员,曾当选北京市东城区政协委员。1963年10月7日,病逝于北京。
著作
[编辑]- 《七七事变前夕的“新鸿门宴”》1962年内部发行
- 《二十九军南苑血战突围经过》写于1962年,1986年出版。
- 《夜袭喜峰口敌后》1987年出版。
- 《张自忠将军生平概述》1987年出版。
- 《保定军校被洗劫焚毁纪实》1987年出版。
- 《董振堂生平》一文,1991年出版。
- 《宋哲元枪毙师长张遂印前后》写于1962年10月,2002年出版。
- 《回忆马法五被俘前后》写于1962年12月,2002年出版。
- 《陆大教育长万耀煌轶事》一文写于1963年1月,2002年出版。
- 董升堂供稿:《马孝堂口述张自忠将军殉国经过》,1987年出版。
参考
[编辑]- ^ 刘国铭主编;黄晋明,陈予欢,王叔凯副主编 (编). 中国国民党百年人物全书 下. 北京:团结出版社. 2005年12月: 2254. ISBN 7-80214-0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