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照
范文照(英语:Robert Fan,1893年—1979年1月12日[1]),广东省顺德县人[2],中国著名建筑师,曾于1920年代至1930年代,为国民政府及社会公众设计了一批建筑,其中包括后来作为行政院的铁道部大楼等。1942年以后主要服务于香港地区,设计了包括崇基学院在内的一批建筑。
生平
[编辑]1893年生于上海,1917年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土木工程系学士学位,1917~1919年在系任算术测量教授,1919年到1922年就读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1925年为南京中山陵所作的中国复古设计,获竞赛第二名。
民国时期
[编辑]1927年,范文照开设私人建筑师事务所,设计的早期著名作品中,在上海,南京大戏院(今上海延安东路523号音乐厅,1930年建成)为西方古典主义建筑,而与李锦沛(基督教青年会建筑师)、赵深合作设计的上海八仙桥基督教青年会大楼(1931年建成),则在西式建筑顶部加上一圈蓝色琉璃瓦的中国传统符号。在南京,他与赵深合作设计的铁道部大楼(1930年建成,抗战后改为行政院,今中山北路252号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东校区)、励志社总社(1931年完成,今中山东路307号钟山宾馆)和华侨招待所(1933年竣工,今中山北路81号江苏议事园)均为中国复古建筑。
1927年10月与庄俊、吕彦直、张光圻、巫振英等人发起组织中国建筑师学会(初名上海建筑师学会),任首届会长[2]。
1930年,他和其他建筑师成立中国营造学社,研究如何将中国古建筑的原素融入现代建筑。
1933年,范文照开始转向提倡现代主义建筑,“首先科学化而后美化”,按此设计思想设计了赵主教路协发公寓(Yafa Apartment,1933年建成,今徐汇区五原路)、戈登路美琪大戏院(1941年建成,今静安区江宁路66号)、贝当路乔治公寓(Georgia Apartment,1942年建成,今徐汇区衡山路311 - 331号)[3]。
1935年代表中国出席伦敦第14次国际城市及房屋设计会议以及罗马国际建筑师大会,受总统委任为国家顾问。
1937年抗日战争前夕,范文照曾设计南京国立中央大学新校园。
-
上海南京大戏院,现上海音乐厅
-
南京铁道部大楼,现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
移居香港
[编辑]1949年之后,范文照赴香港定居,并在此终老。虽然他早在1938年便已注册为香港“认可建筑师”,但在五十年代之前并没有真正在香港执业。尽管如此出于他的声誉和才华,他依然可以在到埗香港之后接到大大小小的设计项目,如九龙灵粮堂、粉岭英军教堂、观塘银都戏院、大埔道“松坡”、崇基学院(目前仅应林堂及华莲堂宿舍保留,其余由范氏设计的部分均已重建)、北角长康街北角卫理堂(重建中)、中环先施百货公司大厦、山顶私人别墅和北角宝石楼,以及其他不同类型的住宅工厂等。范文照后期的作品中最著名的是铜锣湾豪华戏院与公寓,该建筑物占地1,673平方米 (约18,000平方英尺),邻近怡和街。伊荣街和边宁顿街由于电影欣赏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是其中几种少数娱乐活动之一戏院的设计明显反映出当时这一文化背景的重要性[4]。
-
银都戏院(已拆卸)
-
香港中文大学华莲堂
-
香港中文大学应林堂
范文照在南京设计的铁道部大楼、励志社总社于200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华侨招待所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在上海设计的八仙桥基督教青年会、南京大戏院、美琪大戏院,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作品
[编辑]- 南京大戏院,1930年建成,上海,今黄浦区延安东路523号音乐厅
- 铁道部大楼,1930年建成,南京,抗战后改为行政院,今鼓楼区中山北路252号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东校区
- 八仙桥基督教青年会,1931年建成,上海,今黄浦区西藏南路
- 励志社总社,1931年完成,南京,今玄武区中山东路307号钟山宾馆
- 协发公寓(Yafa Apartment),1933年,上海法租界赵主教路,今徐汇区五原路
- 华侨招待所,1933年竣工,南京,今鼓楼区中山北路81号江苏议事园
- 美琪大戏院,1941年10月建成,上海,今静安区江宁路
- 集雅公寓(Georgia Apartment),1942年,上海法租界贝当路,今徐汇区衡山路311 - 331号,第四批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 崇基学院,1954年,香港,今香港中文大学范围内,除应林堂及华连堂外均已拆卸重建
参考文献
[编辑]- ^ 范文照讣闻. 华侨日报. 1979-01-15. 第四张第二页
- ^ 2.0 2.1 理性而充满魅力的盒子——范文照的现代主义实践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14-11-29.,ABITARE(简体中文)
- ^ 娄承浩:集雅公寓,《住宅科技》2004年第10期
- ^ 吴, 启聪; 朱, 卓雄. 建聞築蹟. Hong Kong: 经济日报出版社(香港). 2007: 25–38. ISBN 9789626784532.
外部链接
[编辑]- 《华盛顿邮报》:"His Work, My History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2009年5月27日。
- 《南华早报》:"Architect responsible for many of the landmarks of Shanghai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2010年10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