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芷江侗族自治县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芷江
芷江侗族自治县
自治县
芷江侗族自治县的地理位置
芷江侗族自治县的地理位置
坐标:27°26′23″N 109°41′09″E / 27.43959°N 109.68587°E / 27.43959; 109.68587
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隶属行政区湖南省怀化市
政府驻地芷江镇
政府
 • 县长吴飙
面积
 • 总计2,094.63 平方公里(808.74 平方英里)
人口2020年[1]
 • 常住307,661人
 • 密度147人/平方公里(380人/平方英里)
 • 城镇144,538人
时区北京时间UTC+8
邮政编码4191xx
电话区号0745
行政区划代码431228
国内生产总值¥177,665万

芷江侗族自治县,简称芷江县,位于湖南省西部,云贵高原东缘。区域总面积2096平方公里,总人口约31万人,县城芷江镇距怀化市仅39公里。素有“滇黔门户、黔楚咽喉”之称。旅游景点有明山风景区芷江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自治县人民政府驻芷江镇

历史

[编辑]

芷江古属“五溪蛮地”。西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始置“无阳县”,县治在㵲阳河北、今芷江境内,县境广大,包含今怀化市南部大部。西晋改称“舞阳县”,南齐改称“𣲘阳县”,南梁改称“龙标县”。唐朝先天二年(713年),析龙标县置潭阳县,隶沅州,县治位于今新店坪镇一里街村。

唐末,五溪地区为当地土著势力所据有。五代长兴三年(932年),马楚析沅州谭阳县置懿州,属羁縻州,为南江田氏所据。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宋军攻占懿州,次年改羁縻为郡县:以谭阳县地置卢阳县,治懿州新城,即今芷江县城;置沅州,属荆湖北路,治卢阳县。

洪武九年(1376年),沅州府被降为沅州,隶属于辰州路,下辖黔阳县麻阳县;卢阳县被省,其地直属于沅州,仍为州治。明平云南之后,沅州作为楚黔滇大道在湖广的最后一站,地位紧要。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右都御史张岳受命总督湖广、贵州、四川、云南军务,征讨腊尔山苗民叛乱,将总督府设于沅州,直到四十二年(1563年)苗民安宁后方裁撤。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为征讨播州杨应龙叛乱,明廷设置偏沅巡抚,驻于沅州,根据战局情况或移驻偏桥卫(今施秉县);奢安之乱期间又再次设立。

康熙三年(1664年),湖广分治,沅州随辰州府归湖南,偏沅巡抚移驻长沙。雍正八年(1730年),沅州改为直隶州乾隆元年(1736年),沅州升为沅州府,在府治所在地新设附郭芷江县。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因县境内六里地方要求改属贵州省玉屏县,最终折衷析置晃州直隶厅

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芷江机场紧急扩建,成为重要的空军基地。1942年,芷江县与黔阳县、辰溪县各划出部分地区,新置怀化县。1945年4月,侵华日军为破坏芷江机场,发起湘西会战,结果受挫于国军。当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21日,中、日军方代表在芷江会面,洽谈受降细节

1950年,设立会同专区,治芷江县。1952年8月,会同专区、沅陵专区撤销,成立芷江专区,即今怀化市前身,治芷江县。11月,专区迁治于黔阳县安江镇,改名黔阳专区。1986年,芷江县改称“芷江侗族自治县”,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行政区划

[编辑]

芷江侗族自治县下辖9个、9个[2]

芷江镇、​罗旧镇、​新店坪镇、​碧涌镇、​公坪镇、​岩桥镇、​三道坑镇、​土桥镇、​楠木坪镇、​牛牯坪乡、​水宽乡、​大树坳乡、​梨溪口乡、​洞下场乡、​禾梨坳乡、​冷水溪乡、​晓坪乡萝卜田乡

政治

[编辑]

现任领导

[编辑]
四大机构现任领导人
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芷江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县长

中国共产党
芷江侗族自治县委员会

书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芷江侗族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
主任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芷江侗族自治县委员会
主席
姓名 梁元和 梁志平 陈红利 唐江鲤
民族 侗族 汉族 汉族 汉族
出生地 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 湖南省娄底市 湖南省中方县 湖南省溆浦县
出生日期 1973年1月(52岁) 1980年1月(45岁) 1972年10月(52岁) 1972年4月(52岁)
就任日期 2021年10月 (2021-10) 2021年7月 (2021-07) 2021年10月 (2021-10) 2021年1月 (2021-01)

交通

[编辑]

人口和民族

[编辑]

2020年末,全县常住人口为307661人[3],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39161人相比,减少31500人,下降9.29%。

2004年,全县总人口为354,562人,其中侗族等少数民族人口占50%以上。芷江县侗族主要分布在该县南部和西部。三道坑镇大部分、芷江镇东北部、晓坪乡一线以东为主要为汉族聚居区,此线以西则为侗族聚居区。另外公坪镇的土家族较多,而碧涌镇等地还有不少苗族村寨和人口。

经济

[编辑]

全县国内生产总值为177,665万元(2004)[1]

地理

[编辑]

芷江地处雪峰山脉武陵山脉南麓和云贵高原苗岭山脉东延末端。相邻县市有,西与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天柱县和怀化市新晃侗族自治县接壤,南与会同县洪江市为邻,东连中方县鹤城区,北接麻阳苗族自治县

芷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湿冷夏闷热,天气终年湿润,日照较低。1月平均气温4.9℃,7月平均气温27.2℃,年平均气温16.5℃。降雨集中,4-6月降雨量占全年46%,秋冬降雨明显减少。

芷江侗族自治县气象数据(1981年至2010年)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历史最高温 °C(°F) 25.7
(78.3)
29.8
(85.6)
34.8
(94.6)
34.2
(93.6)
35.2
(95.4)
37.3
(99.1)
38.3
(100.9)
39.4
(102.9)
38.3
(100.9)
35.8
(96.4)
30.6
(87.1)
24.3
(75.7)
39.4
(102.9)
平均高温 °C(°F) 8.7
(47.7)
10.8
(51.4)
15.3
(59.5)
21.7
(71.1)
26.3
(79.3)
29.2
(84.6)
32.1
(89.8)
32.3
(90.1)
28.8
(83.8)
22.6
(72.7)
17.5
(63.5)
11.7
(53.1)
21.4
(70.6)
日均气温 °C(°F) 5.0
(41.0)
7.1
(44.8)
10.9
(51.6)
16.8
(62.2)
21.3
(70.3)
24.7
(76.5)
27.2
(81.0)
26.9
(80.4)
23.3
(73.9)
17.7
(63.9)
12.5
(54.5)
7.2
(45.0)
16.7
(62.1)
平均低温 °C(°F) 2.5
(36.5)
4.5
(40.1)
7.8
(46.0)
13.3
(55.9)
17.7
(63.9)
21.4
(70.5)
23.5
(74.3)
23.0
(73.4)
19.4
(66.9)
14.5
(58.1)
9.2
(48.6)
4.1
(39.4)
13.4
(56.1)
历史最低温 °C(°F) −4.7
(23.5)
−4.4
(24.1)
−1.5
(29.3)
1.7
(35.1)
7.6
(45.7)
13.1
(55.6)
16.5
(61.7)
16.2
(61.2)
11.4
(52.5)
2.6
(36.7)
−1.2
(29.8)
−4.8
(23.4)
−4.8
(23.4)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 44.7
(1.76)
55.5
(2.19)
83.0
(3.27)
134.8
(5.31)
187.3
(7.37)
206.2
(8.12)
152.7
(6.01)
111.2
(4.38)
60.0
(2.36)
91.0
(3.58)
61.4
(2.42)
32.9
(1.30)
1,220.7
(48.07)
平均降水天数(≥ 0.1 mm) 13.4 13.0 16.4 18.0 16.7 15.4 11.2 10.4 9.0 12.6 9.7 9.0 154.8
平均相对湿度(%) 79 78 79 80 80 82 79 78 77 79 78 77 79
月均日照时数 53.9 48.3 60.6 98.2 130.5 145.4 232.9 228.8 170.0 126.8 102.6 84.0 1,482
可照百分比 16 15 16 26 32 35 55 56 46 36 32 26 33
数据来源:中国气象局(1971−2000年间的降水天数和日照数据)[4][5]

旅游

[编辑]

境内有“形似神农架、神如九寨沟”的小九寨五郎溪三道坑风景区,还有明山叠单、茅丛河漂流、㵲阳河生态长廊、蟒湖山水人家等。

境内有旧石器、新石器时代的古文化遗址;有出土的商周时期的编钟、青铜凤形器等珍品;宋代古城墙、护城河;明代所建的龙津风雨桥横卧于舞水;内陆最大的妈祖庙——天后宫矗立于舞水之滨;文蕴丰厚的文庙和奎文阁等古建筑群分布于县城各处。另外,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胜利的标志性建筑芷江抗战胜利受降纪念馆以及盟军第二大机场芷江机场、中美空军联队俱乐部、受降堂、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六军团司令部旧址、湘西剿匪烈士纪念塔等一大批纪念性建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2020. 北京市: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22-07. ISBN 978-7-5037-9772-9. Wikidata Q130368174 (中文). 
  2. ^ 行政区划搜索:芷江侗族自治县. 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 
  3. ^ 中國: 湖南省 (地级行政、县级行政区) - 人口统计,图表和地图. www.citypopulation.de. [2023-1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3). 
  4. ^ 中国气象数据网 - WeatherBk Data. 中国气象局. [2020-04-15]. 
  5. ^ 中国地面国际交换站气候标准值月值数据集(1971-2000年). 中国气象局.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