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圣婴圣殿

坐标10°17′38″N 123°54′5″E / 10.29389°N 123.90139°E / 10.29389; 123.90139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聖嬰聖殿
圣婴圣殿
Basílica Minore del Santo Niño de Cebu
圣婴圣殿为菲律宾最早的教堂,为菲律宾天主教会的象征
国家/地区菲律宾
位置宿务市
坐标10°17′38″N 123°54′5″E / 10.29389°N 123.90139°E / 10.29389; 123.90139
所属宗派罗马天主教会
官方网站Official website
历史
原名Church and Convent of Saint Augustine[1]
创建日期1565年4月28日 (1565-04-28)
创建者安德烈斯·德·乌达内塔(Rev. Andres de Urdaneta)
祝圣日期1739年[1] - 1740年[2]
圣髑宿务圣婴英语Santo Niño de Cebú
建筑
教会地位巴西利卡
功能状态使用中(部分地震损毁)
文物保护地位国家历史文物
指定时间1941年
建筑师/公司胡安·阿尔巴兰神父(Rev. Juan de Albarran)
建筑类型教堂修道院
建筑风格地震巴洛克英语Earthquake Baroque
动工日期1735年
竣工日期1739年 - 1740年
详细规格
建筑材料岩石[1]
行政
教省天主教宿务总教区
圣职人员
总主教何塞·斯洛菲亚·帕尔玛(Jose Serofia Palma)
教区长英语Rector (ecclesiastical)乔纳斯·M·米哈雷斯牧师(Rev. Fr. Jonas M. Mejares, O.S.A.
传道区主理圣品英语Priest in charge罗多佛·布格纳牧师(Rev. Fr. Rodolfo Bugna, O.S.A.)
地图
圣婴圣殿在菲律宾的位置
圣婴圣殿
圣婴圣殿
在菲律宾的位置

圣婴圣殿西班牙语Basilica del Santo Niño意大利文Basilica Minore del Santo Bambino,全名为:Basilica Minore del Santo Niño;在升为乙级宗座圣殿前曾名为圣奥斯定堂)建立于16世纪,是一座位于菲律宾宿务市中心乙级宗座圣殿。为菲律宾最古老的罗马天主教教堂(若排除罗马天主教则为第二座教堂,第一座为宿务都会大教堂)。教堂内最著名的文物是“宿务的圣婴英语Santo Niño de CebúSanto Niño de Cebú)”,为1565年西班牙探险家米格尔·洛佩斯·德莱加斯皮所发现,是一座圣婴的雕像。这个雕像与葡萄牙探险家斐迪南·麦哲伦赠与拉者(菲律宾当地统治者)胡马邦英语Rajah Humabon(Rajah Humabon)妻子的圣婴塑像相同。德莱加斯皮的军队是在摧毁了当地的原住民部落后,有一位士兵发现了一个烧焦的木盒子,在里面发现了上述的圣婴塑像[1]。1521年4月14日,胡马邦受洗改信天主教,在米格尔·洛佩斯·德莱加斯皮发现雕像40年前,距今这个雕像己将近500年。

1965年,教宗保禄六世将教堂提升至宗座圣殿的地位,并将教堂命名“菲律宾天主教发祥及茁壮之象征”[3]

现今的建筑是在1739年至1740年间完工,为当今菲律宾圣所中最古老的宗教建物。每周五 5:00 am 至午夜 12:00会为圣婴及诺维纳英语novena(novena)信徒举行弥撒英语Mass (Catholic Church)[4]

历史

[编辑]

以前的圣婴圣殿

[编辑]

圣婴教堂起初是由一个奥斯定会教士安德烈斯·德·乌达内塔(Andrés de Urdaneta)在1565年4月28日创建。教堂和修道院一开始土、硬木以及水椰所建造。但后来双双于1566年11月1日焚毁。1605年,佩德罗·托雷斯牧师(Rev. Pedro Torres)重建教堂,并于1626年完工。但第二座教堂又再次于1626年3月焚毁。胡安·德·麦地那牧师(Rev. Juan de Medina)立即担起了教堂第二次重建的工作[5],这次的教堂是由石头及砖块构筑,但后来因为砖墙的整体感出现问题而停工[1]

现在的圣婴圣殿

[编辑]

本圣殿仍由奥斯定会拥有。

1735年,西班牙菲律宾总督费尔南多·巴尔德斯·y·多闻(Fernando Valdés y Tamon)订购了一批坚硬石材来建造教堂。2月29日,伯加诺(Bergaño)神父,总督费尔南多·巴尔德斯·y·多闻,宿务主教曼努埃尔·安东尼奥·迪西欧(Manuel Antonio Decio y Ocampo)及胡安·阿尔巴兰神父(Rev. Juan de Albarran),开始教堂的建造[1]。建筑由胡安·阿尔巴兰设计,并于1739年至1740年间完工[2]。而修道院及图书馆则至1764年才完工。

1965年,适逢菲律宾天主教奠基四百周年,教宗保禄六世将本教堂升格为乙级宗座圣殿。本圣殿由菲律宾宿务奥斯定会拥有。(Augustinian Province of Sto. Niño de Cebu, Philippines)。

朝圣中心

[编辑]

1990年9月起,每周五的弥撒移至新建的朝圣中心举行,以容纳更多的信众。朝圣中心位于教堂前方,为一个像是剧场的露天开放空间,约可容纳约3500人。[1]

2013年保和岛地震

[编辑]

2013年10月15日约早上8:00(GMT+8),保和岛塔比拉兰发生了一场规模7.2的地震,整个维萨亚斯群岛都有感。这场地震造成逾120人死伤,财产损失数百万计,许多历史建筑遭到严重损坏,包括圣婴圣殿。地震摧毁了大多数的钟塔英语Belfry (architecture)立面,有些墙壁和湿壁画毁损。

在评估之后,在教堂举行弥撒被认为是安全无虞的。但在接下来的数月仍禁止进行在此地进行弥撒,以评估脱落石材用于修复的可行性,并在地震之后开始修复的工作。菲律宾历史协会英语Philippine Historical Association(Philippine Historical Association)认为圣殿必须修复,因为她是菲律宾最古老的教堂。点选连结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可看到教堂崩毁的影片。

博物馆

[编辑]

圣殿内的一个小型博物馆展示了宿务市悠久的基督教传统。许多古代物品被展出,其中包括百年老家具,教士的祭袍,以及信众敬献给圣婴的各式斗篷。宗教物品如塑像和小像与来自附近修道院的日常生活用品也被展示出来。在这里还能见到一些玩具;据称它们和一个由十五颗珠子串成的巨大的圣婴玫瑰念珠一样,都是献给圣婴的礼物。

圣殿教堂图书馆

[编辑]

早年仅供修士使用。直到2000年,圣殿图书馆才对所有非文书研究人员开放。馆藏不仅只有宗教类书籍,包括历史、自然、哲学、菲律宾文献英语Filipiniana、期刊,及其他类别。[1]

荣誉

[编辑]

本教堂及圣婴修道院于1941年被指定为国家历史名胜[2]

位置

[编辑]

圣婴圣殿的入口位于欧斯玛纳大道(Osmeña Boulevard)上,往北两个街区即是宿务都会大教堂英语Cebu Metropolitan Cathedral,为天主教宿务总教区所在地。

图片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Basilica Complex"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asilica del Santo Niño. Retrieved on 2013-01-30.
  2. ^ 2.0 2.1 2.2 "Church and Convent of Santo Niño"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National Registry of Historic Sites and Structures of the Philippines.Retrieved on 2013-01-31.
  3. ^ 存档副本. [2014-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03). 
  4. ^ "Hom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asilica del Santo Niño. Retrieved on 2013-01-30.
  5. ^ "Administratio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asilica del Santo Niño. Retrieved on 2013-01-30.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