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红喉鹨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红喉鹨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鸟纲 Aves
目: 雀形目 Passeriformes
科: 鹡鸰科 Motacillidae
属: 鹨属 Anthus
种:
红喉鹨 A. cervinus
二名法
Anthus cervinus
(Pallas)[2]
A. cervinus 分布范围
  繁殖区
  过境
  非繁殖区
  迷鸟

红喉鹨学名Anthus cervinus),又名赤喉鹨,为鹡鸰科鹨属鸟类。在欧洲北部和古北界的远北地区繁殖,并在阿拉斯加北部有少量分布。它是一种长途迁徙的候鸟,冬季会迁徙至非洲、东亚,以及美国西海岸。它是欧洲西部的迷鸟。

词源

[编辑]

其学名来自拉丁语属名Anthus 是草原小鸟的名称,而种名cervinus 意指“鹿色的”,来自 cervus,即“鹿”。[3]

描述

[编辑]

这是一种小型,成鸟在繁殖季节容易以其砖红色的脸和喉部辨认。其他羽毛形态下,该物种的外观并不显眼,背部有粗重的棕色条纹,带有白色肩羽条纹,腹部为白底黑纹。其外形与草地鹨极为相似,在秋季时与林鹨也相似,但由于头顶、背部、侧腹、臀部和胸部的条纹较多,整体上显得更加条纹化。红喉鹨的飞行强劲且直接,飞行时会发出独特的 psii 叫声。[4]

分布与栖地

[编辑]

分布于斯堪的纳维亚、拉普兰、前苏联、阿留申群岛、阿拉斯加、非洲、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越南、泰国、朝鲜、菲、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内蒙古、东北、河北山西山东江苏湖北四川、长江以南地区、西至云南、海南等地,多栖息于平原开阔的林间空地、草地、灌木丛、沼泽地、农田等处。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西伯利亚勘察加。[2]

行为

[编辑]
Anthus cervinus - 图卢兹博物馆

红喉鹨原生于北欧和亚洲的北方针叶林区。其繁殖栖地包括山地、沼泽和苔原等开阔地区。巢筑于地面,通常在草丛旁、粗糙草地或沼泽中的小土丘上,由干草和莎草组成,内衬驯鹿毛或绒毛。雌鸟会产下四到六枚卵,并孵化约两周。雏鸟约12天后羽翼丰满,准备离巢。红喉鹨和其近亲一样以昆虫为食,但也吃种子。[4]

状态

[编辑]

红喉鹨的分布范围非常广,全球总数估计约为两百万只。根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的评估,该物种被列为无危,因其种群数量稳定,并未面临特别的威胁。[5]

图库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Anthus cervinus.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2. [26 November 2013]. 
  2. ^ 2.0 2.1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红喉鹨. 《中国动物物种编目数据库》.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4-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3. ^ Jobling, James A. The Helm Dictionary of Scientific Bird Names. London, United Kingdom: Christopher Helm. 2010: 49, 97. ISBN 978-1-4081-2501-4. 
  4. ^ 4.0 4.1 Red-throated Pipit: Anthus cervinus. NatureGate. [2013-1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0). 
  5. ^ Species factsheet: Anthus cervinus. BirdLife International. [2013-1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