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鬣蜥
外观
(重定向自綠鬣蜥)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0年8月30日) |
美洲鬣蜥 | |
---|---|
美洲鬣蜥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爬行纲 Reptilia |
目: | 有鳞目 Squamata |
亚目: | 鬣蜥亚目 Iguania |
科: | 美洲鬣蜥科 Iguanidae |
属: | 美洲鬣蜥属 Iguana |
种: | 美洲鬣蜥 I. iguana
|
二名法 | |
Iguana iguana | |
美洲鬣蜥[注 1](学名:Iguana iguana)又名绿鬣蜥,是一种生活在树上的大型蜥蜴,头尾全长可达1~2米,寿命可长达10年以上。为草食性,以植物的叶、嫩芽、花、果实植物为食物,为日行性爬虫类,每胎可产24-45颗卵。主要分布于中美洲的墨西哥至巴拉圭间、南美洲、加勒比海及佛罗里达等地。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二中。性情温驯、饲养容易、并不会攻击人,因此常被作为宠物饲养,中国大陆和部分美洲国家设有养殖场大量饲养绿鬣蜥以作售卖用途。
习性与行为
[编辑]绿鬣蜥为树栖动物,擅于攀爬与跳跃,游泳,移动速度快加上天然保护色故一般不会受到猛禽威胁,喜栖息于有水道湿地旁草丛杂树林地,以便遇到天敌可以快速掩蔽逃窜,当遇到人类靠近时会试图上下摆动头部以威吓。如果示威对侵略者没用,绿鬣蜥会迅速逃离。
-
幼体
-
成体
-
头骨
繁殖期
[编辑]成熟的雄性绿鬣蜥,在繁殖期时,体色会变得鲜艳,呈橘红色。母蜥和公蜥大概在晚冬时期交配,在早春时产卵。母蜥准备产卵时,会不断得寻找下蛋的地点,并大量饮用水。
绿鬣蜥与禽龙
[编辑]首次发现禽龙化石(为一牙齿)的曼提尔医生以为,其发现的是鬣蜥的牙齿,所以把禽龙命名为Iguanodon。
生态危害
[编辑]中华民国
[编辑]因为人为引进做为宠物饲养及不当野放,在台湾中南部多区已建立族群,被农业部列为有害动物,主要危害为农作物,屏东县政府对于这一问题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以减少其对农业的影响和保护当地生态[3]。2020年9月开始到11月30日止,饲养绿鬣蜥须先行登记,否则将依《野生动物保育法》罚1万至5万元;而2020年11月30日后截止登记逾期未登记者将成为非法持有,可处新台币1万至5万元,并没入动物[4]。
注解
[编辑]参见
[编辑]参考资料
[编辑]- ^ Bock, B.; Malone, C.L.; Knapp, C.; Aparicio, J.; Avila-Pires, T.C.S.; Cacciali, P.; Caicedo, J.R.; Chaves, G.; Cisneros-Heredia, D.F.; Gutiérrez-Cárdenas, P.; Lamar, W.; Moravec, J.; Perez, P.; Porras, L.W.; Rivas, G.; Scott, N.; Solórzano, A.; Sunyer, J. Iguana iguana (amended version of 2018 assessment).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8: e.T174481A174437922. doi:10.2305/IUCN.UK.2020-2.RLTS.T174481A174437922.en .
- ^ Iguana iguana. ITIS. [2010-10-5].
- ^ 刘学圣. 影/綠鬣蜥繁衍成災…屏東如侏儸紀公園 「獵龍高手」獵捕移除. 联合新闻网. 2024-10-15 [2025-01-21].
- ^ 9月進入綠鬣蜥每年第2次繁殖期 屏縣加強移除. 自由时报. 2020-08-30 [2023-01-16] (中文(繁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