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第2届金马奖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第2届金马奖
日期1963年10月31日 (1963-10-31)
地点 中华民国台湾台北市国光戏院
主持人
摘要
最佳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
最佳导演李翰祥
《梁山伯与祝英台》
最佳男主角唐菁
黑夜到黎明
最佳女主角乐蒂
《梁山伯与祝英台》
获奖最多《梁山伯与祝英台》(5项)

第2届金马奖,又称五十二年度国语影片展览及优良国片颁奖典礼,是由中华民国官方举办的国产电影评选活动,为1963年台湾华语电影业界的年度盛事之一。

活动安排

[编辑]

行政院新闻局为了表扬1963年度杰出电影与电影工作者,得奖者会受邀参加颁奖典礼,并上台接受金马奖座(或奖状、奖牌),并且致词发表感言。优良国语影片展览于1963年10月29日揭开序幕,放映时间分别为10月30日、10月31日、11月1日[1]。颁奖典礼于台湾时间1963年10月31日下午二时在台北市国光戏院(1965年改名为国军文艺活动中心)举行[注 1],由新闻局局长沈剑虹致词并担任颁奖人,司仪则由丁秉燧担任。影帝唐菁与影后乐蒂均未出席,由最佳男配角马骥,以及因《梁山伯与祝英台》得特别奖的凌波致谢词[2]。新闻局于9月4日公布该年度奖励国语影片及个人技术得奖名单[3]

凌波旋风

[编辑]

此届的盛况就往后举办了数十届的金马奖来看恐怕也是罕见的。当年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轰动一时,饰演梁山伯的女演员凌波更是万人风靡,形成一股“凌波旋风”[4]。在她来台参加金马奖颁奖典礼的时候,影迷为了一睹她的风采,曾造成了台北市“万人空巷”的热闹场面[5]香港的《工商日报》对此一现象感到不解,遂给当时的台北市取了一个“狂人城”[注 2]的封号[6]

评审争议

[编辑]

凌波虽然在该片中是饰演男主角,但由于是女扮男装具争议性,最后决定颁给她一个演员特别奖[7]。此外,香港影坛五十年代成就最高的知名导演岳枫,曾被列为长城、电懋、邵氏的首席导演,是与金马奖最无缘的影人之一。虽然执导的几部影片有得奖过,但他个人却从未得过奖(包括特别奖),仅以葛瑞芬的笔名得过一次编剧奖[8]

得奖名单

[编辑]
  • 第15届之前,金马奖采事前公布得奖名单的方式,因此无“入围名单”[9]

下列之“”标记为该奖项之得奖者。

最佳剧情片

[编辑]
获奖电影 出品公司 奖座设计 颁奖人士
梁山伯与祝英台 邵氏公司 大型金马奖 沈剑虹

优等剧情片

[编辑]
入选电影 出品公司 奖座设计 颁奖人士
小儿女 电懋公司 中型金马奖 沈剑虹
武则天 邵氏公司 中型金马奖
黑夜到黎明 中影公司 中型金马奖

最佳纪录片

[编辑]
获奖电影 出品公司 奖座设计 颁奖人士
《台湾渔业》 台制厂 中型金马奖 沈剑虹

优等纪录片

[编辑]
入选电影 出品公司 奖座设计 颁奖人士
今日台湾 (五十二年版) 台制厂 小型金马奖 沈剑虹
中华民国五十一年国庆 中制厂 小型金马奖

最佳导演

[编辑]
获奖人士 获奖电影 奖励金额 颁奖人士
李翰祥 梁山伯与祝英台 新台币四万元 沈剑虹

最佳男主角

[编辑]
获奖人士 获奖电影 奖励金额 颁奖人士
唐菁 黑夜到黎明 新台币四万元 沈剑虹

最佳女主角

[编辑]
获奖人士 获奖电影 奖励金额 颁奖人士
乐蒂 梁山伯与祝英台 新台币四万元 沈剑虹

最佳男配角

[编辑]
获奖人士 获奖电影 奖励金额 颁奖人士
马骥 白云故乡 新台币二万元 沈剑虹

最佳女配角

[编辑]
获奖人士 获奖电影 奖励金额 颁奖人士
杜娟 巫山春回 新台币二万元 沈剑虹

最佳编剧

[编辑]
获奖人士 获奖电影 奖励金额 颁奖人士
葛瑞芬 为谁辛苦为谁忙 新台币二万元 沈剑虹

最佳彩色摄影

[编辑]
获奖人士 获奖电影 奖励金额 颁奖人士
从缺[注 3] 从缺

最佳黑白摄影

[编辑]
获奖人士 获奖电影 奖励金额 颁奖人士
何鹿影 荷花 新台币二万元 沈剑虹

最佳纪录片摄影

[编辑]
获奖人士 获奖电影 奖励金额 颁奖人士
陈玉帛 《台湾渔业》 新台币二万元 沈剑虹

最佳音乐

[编辑]
获奖人士 获奖电影 奖励金额 颁奖人士
周蓝萍 梁山伯与祝英台 新台币一万元 沈剑虹

最佳剪辑

[编辑]
获奖人士 获奖电影 奖励金额 颁奖人士
姜兴隆 梁山伯与祝英台 新台币一万元 沈剑虹

最佳录音

[编辑]
获奖人士 获奖电影 奖励金额 颁奖人士
从缺 从缺

获奖助金影片

[编辑]
入选电影 出品公司 奖励金额 颁奖人士
《梁红玉》 新光公司 新台币二万元 沈剑虹
白云故乡 华明公司 新台币二万元

最佳童星

[编辑]
获奖人士 获奖电影 奖励金额 颁奖人士
罗宛琳 街头巷尾 新台币二万元 沈剑虹

最佳纪录片策划

[编辑]
获奖人士 获奖电影 奖励金额 颁奖人士
熊光 中华民国五十一年国庆 新台币二万元 沈剑虹

最佳演员特别奖

[编辑]
获奖人士 获奖电影 奖励金额 颁奖人士
凌波 梁山伯与祝英台 新台币四万元 沈剑虹

最佳社会教育特别奖

[编辑]
获奖电影 出品公司 奖座设计 颁奖人士
吴凤 台制厂 大型金马奖 沈剑虹

得奖统计

[编辑]

总共有13部电影获奖,仅计入正式竞赛奖项。

得奖数量 电影名称 得奖奖项
5 梁山伯与祝英台 最佳剧情片、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最佳剪辑、最佳音乐
2 白云故乡 获奖助金影片、最佳男配角
中华民国五十一年国庆 优等纪录片、最佳纪录片策划
台湾渔业 最佳纪录片、最佳纪录片摄影
黑夜到黎明 优等剧情片、最佳男主角
1 荷花 最佳黑白摄影
为谁辛苦为谁忙 最佳编剧
巫山春回 最佳女配角
梁红玉 获奖助金影片
今日台湾(五十二年版) 优等纪录片
小儿女 优等剧情片
武则天 优等剧情片
街头巷尾 最佳童星

不受评审青睐的电影[8]

[编辑]
  • 《不了情》(邵氏公司):导演为陶秦,由林黛主演,全军覆没。
  • 《海湾风云》(原名《金门湾风云》):为中日合作片,全军覆没。

注释

[编辑]
  1. ^ 《行政院新闻局局史-四十年纪要》(台北:行政院新闻局,1988年)疑似将第一、二届的金马奖误植在台北市中山堂举行。
  2. ^ 1964年7月17日林黛自杀身亡后,有六万民众为争睹她最后一面,造成若干妇孺发生推挤、践踏意外,1964年7月20日的《联合报》第3版则以“香港也是狂人城”的标语回敬该报。
  3. ^ 梁山伯与祝英台》原先有希望获得七项大奖,但摄影西本正(贺兰生)为日本人,只好排除在外。该片曾在第十届亚洲影展获最佳彩色摄影奖。

参考资料

[编辑]
  1. ^ 本报讯:〈杜娟改变主意 留台领金马奖〉《联合报》,1963年10月27日,第8版。
  2. ^ 宇业荧. 金馬獎的沿革. 台湾电影笔记. 金马四十专刊. 2001年11月9日 [2010年12月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年11月16日) (中文). 
  3. ^ 本报讯:〈获奖名单〉《联合报》,1963年9月5日,第8版。
  4. ^ 本报讯:〈凌波旋风〉《联合报》,1963年10月23日,第8版。
  5. ^ 本报讯:〈一颗银色炸弹.投落影迷世界〉《联合报》,1963年10月31日,第3版。
  6. ^ 本报讯:〈《黑白集》“狂人城”〉《联合报》,1963年11月3日,第3版。
  7. ^ 本报讯:〈金马奖公布.评审曾激辩〉《联合报》,1963年9月5日,第8版。
  8. ^ 8.0 8.1 黄仁、王唯编著:《台湾电影百年史话》(下),中华影评人协会,2004年,页383。
  9. ^ 第二屆金馬獎得獎名單. 台北金马影展.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8) (中文).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