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符罗飞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符羅飛
符罗飞
符罗飞在1938年的自画像
出生符福权
(1897-08-13)1897年8月13日
 大清广东省琼崖道琼州府文昌县
逝世1971年12月1日(1971岁—12—01)(74岁)
 中国广东省广州市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职业画家大学教授
政党中国共产党中国民主同盟[1]

符罗飞(1897年8月13日—1971年12月1日),原名符福权,男,海南文昌人。中国现代画家艺术家、美术教育家,专长素描油画

生平

[编辑]

符罗飞于1897年8月13日生于海南文昌县建华山乡南港村的一个渔民家庭。其少年时跟随民间艺人以雕绘手艺谋生,后辗转于南洋诸岛,做过各种苦工活。1919年,符在马来西亚得到巴生海南会馆创始人符建章的资助得以回国,就读于南京暨南学校师范中等专科。由于其读书勤奋,1921年在校长赵正平的介绍下,考入日本的士官学校;但不久后因患上肺结核而退学回国[2]

1922年,符罗飞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开始接受正规的美术教育,学习中国画西洋画,并于1925年毕业。1926年,其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法租界的一名工运宣传员,并参与上海工人武装起义活动。1927年四一二事件后,流亡至新加坡,成为一名美术教师[3]

为了继续深造,符罗飞于1929年启程前往巴黎,但途径意大利时因哮喘发作而被迫停留在那不勒斯。1931年,考入那不勒斯皇家美术学院绘画系,并在两年时间内完成了四年的课程而提前毕业[4]。在学期间,其曾在那不勒斯举办个人画展,翁贝托二世更亲自为他主持开幕礼;1936年应邀参加第20届英语20th Venice Biennale威尼斯双年展,为首个参展的中国画家[5]。其毕业后曾任皇家美术大学研究员和东方学院中文系讲师。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因宣传共产主义而被解雇,并在1938年5月抛弃妻女和所有财产返回中国[6]

抵达香港后,符罗飞潜心于抗战题材的创作,期间结识黄新波廖冰兄等艺术家。1938年10月,举办“抗日赈灾”个人画展,得到蔡元培宋子文吴铁城等人在《大公报》署名宣传。此后多次举办以抗日为主题的画展。1940年,符取道桂林欲前往延安,但因病滞留,此后任职于桂岭师范学校国立中山大学、湖南工专等校,抗战胜利后在广州、香港、新加坡等地活动[7];1946年到1947年间,地区爆发饥荒,符前往灾区创作,记录灾情[8]

1948年秋,符罗飞奉命绘制革命领袖像,为迎接广州解放作宣传准备;不久后,率团赴北京参加全国文学艺术者工作代表大会。随后参加南下工作团,抵广州后,任广东军管会文艺部军代表;1951年参加土改、民改等工作队[9]。1952年任中山大学教授;1954年1月调入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在建筑系美术教研室任职,被评为三级教授,并先后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广州分会及广东分会副主席、广州市政协委员等职[10]

文化大革命爆发后,符罗飞受到迫害,其后于1971年12月1日在广州病逝。1979年,符罗飞得到平反[6]

作品

[编辑]
符罗飞(居中者)在华工美术研究室评论作品

作品特点

[编辑]

符罗飞是少数赴意大利留学的中国画家,其画作融合了中西画法的特点,以社会写实和讽刺性作品为主[11]

作品集

[编辑]
  • 《符罗飞油画集》,留学意大利期间出版
  • 《符罗飞抗战画集》,1938年出版
  • 《饥饿的人民》,1949年出版
  • 《同志的死》,1950年代出版
  • 《水粉画小辑》,1965年出版

留存情况

[编辑]

符罗飞作画近万幅,但仅有约900幅留存。其中,在欧洲创作的作品因被当作艺术品而限制出境,现下落不明;在上海、香港和抗战时期的作品多数毁于战火,或在流亡途中遗失毁坏。文革期间,符罗飞大量的作品遭到搜刮,直到文革结束后才寻回部分[8]

评价

[编辑]

符罗飞在意大利期间,曾获海伦王妃翁贝托二世的肯定[4],更有舆论评价他为“罕见的心灵画家”[6]蔡元培在看完反映饥荒的《饥饿的人民》后评价“以中国制的笔,作西洋式的画。意到笔随,心精力果”[12]

家庭

[编辑]
  • 第一任妻子:爱莲娜·非罗(Elena Ferro
    • 子:东尼·非罗(Toni Ferro[4]
  • 第二任妻子:梁琼
    • 子女:符和平、符和英、符和明、符和安、符和强[13]

参考

[编辑]
  1. ^ 陈国坚. 一纸批复 阻窒艺术发展之途——评解放后符罗飞的艺术人生悲剧. 南方建筑. 2012, (05): 31-33 [2020-05-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6). 
  2. ^ 邵长春. 画坛奇才符罗飞———灰暗中的绚烂虹彩. 海南日报. 2010-10-18 [2020-05-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6). 
  3. ^ 邵长春. 符罗飞年表. 海南日报. 2010-10-18 [2020-05-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6). 
  4. ^ 4.0 4.1 4.2 陈莺. 符罗飞留学意大利考. 美术研究. 2012, (03): 55-68 [2020-05-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6). 
  5. ^ 杨逸. 羊城春拍寻找画坛“失踪的天才”. 南方日报. 2018-05-02 [2020-05-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6). 
  6. ^ 6.0 6.1 6.2 杨逸. 符罗飞 沥血丹青挥虹彩 为民写生赤子魂. 南方日报. 2014-10-30 [2020-05-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8). 
  7. ^ 符和强. 我的思念跨越山海|我的父亲符罗飞. 新快报. 2024-04-06 [2024-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4-06). 
  8. ^ 8.0 8.1 符罗飞:人道主义的心灵艺术家. 羊城晚报 (腾讯网). 2013-07-29 [2020-05-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11). 
  9. ^ 李公明. 20世纪中国美术的伤时忧国精神——以符罗飞为个案所作的研究. 美术学报. 2000, 26 (01): 16-24 [2020-05-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6). 
  10. ^ 符罗飞. 华南理工大学档案馆. [2020-05-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6). 
  11. ^ 他的艺术流露出强烈社会责任感. 南方日报. 2014-10-30 [2020-05-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27). 
  12. ^ 从符罗飞开始,寻找广东美术史中的失踪者. 信息时报 (凤凰网). 2013-08-03 [2020-05-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6). 
  13. ^ 麻伟峰. 归侨美术家符罗飞后人向广州华侨博物馆捐赠史料. 中国侨网. 2014-07-14 [2020-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