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俄罗斯宗教
白俄罗斯主要宗教是基督宗教,正教会是最大的基督宗派,由于经历过苏联时代国家无神论的洗礼,现在白俄罗斯有很大一部分的人口无宗教信仰。苏联解体后,其他非传统和新兴宗教在白俄罗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根据白俄罗斯内政部2011年公布的最新数据,48.3%的白俄罗斯人是正教会基督徒,41.1%无宗教(无神论者和不可知论者),7.1%是天主教基督徒(包括罗马天主教会和白俄罗斯希腊礼天主教会),3.5%信仰其他宗教。[2]
历史
[编辑]12世纪末,欧洲被分为两大文化区域:西部地区以天主教文化为主,东部地区则具有东正教文化和拜占庭文化影响,两个文化区域以西布格河为分界。 现在的白俄罗斯刚好处在这两个文化区交界,拥有天主教文化和东正教文化。在14世纪之前,东正教会在白俄罗斯占主导地位,在公元1385年克雷沃联合后,改变东正教的主导地位并取得天主教为国教,波兰立陶宛所统治地区包含了现在的白俄罗斯地区。
波兰立陶宛联邦的君主瓦迪斯瓦夫二世·雅盖沃(Władysław II Jagiełło)规定全帝国的人民都要信仰天主教,到了16世纪,天主教在立陶宛变得兴盛,并影响到白俄罗斯西北部,但东正教会仍然在白俄罗斯占主导地位。
16世纪,白俄罗斯基督信仰开始出现改变:宗教改革始于天主教会,而东正教则出现异端。从16世纪中叶开始,波兰立陶宛联邦的立陶宛地区开始传播新教思想,其中包括现在白俄罗斯地区。白俄罗斯的第一个新教礼拜堂是在布雷斯特由波兰-立陶宛联邦贵族Mikołaj Radziwiłł创建的。由于波兰的反宗教改革,新教无法在现在波兰地区广泛传播。
统计
[编辑]在1917年之前,白俄罗斯有2466个宗教组织,包括:1650个东正教组织,127个天主教组织,657个犹太教组织,32个新教组织和几个穆斯林社群。苏联成立后, 这些宗教组织活动受到严格限制。许多宗教场所被摧毁,神职人员被驱逐或被处决;其余的神职人员被政府选为有目的性的留下,如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灌输爱国主义的一样。[3][4]
1993年,一份白俄罗斯出版物报导了白俄罗斯宗教团体的数量如下:787个东正教组织,305个天主教组织,170个五旬节教会组织,141个浸信会组织,26个旧礼仪派组织,17个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组织,9个使徒教会组织,8个希腊礼天主教组织,8个新使徒教会组织,8个穆斯林组织,7个犹太教组织和其他15个宗教团体。[3]
2015年皮尤研究中心根据1000人的样本进行一项调查发现,其中94%的人表态为基督徒,3%的人认为是非宗教信徒 (包括无神论者,不可知论者和那些将他们的宗教描述为“没有特别信仰”的人),而3%属于其他信仰。[5]
基督徒中有73%表示属于正教会,12%属于天主教,9%是其他教派。[6]
宗教种类
[编辑]基督宗教
[编辑]正教会
[编辑]俄罗斯正教会在苏联时期因为政府的政策而式微,随着经济改革的开始以及1988年庆祝基督信仰在俄国1000周年,正教会信仰在白俄罗斯经历了一次小小的复兴。1990年,白俄罗斯被指定为俄罗斯正教会的一员,并成立了白俄罗斯正教会。在1990年代,60%的人口认为自己是正教会信徒。教会有一座神学院,三座女修道院和一座男修道院。[3]
天主教
[编辑]1990年代初,白俄罗斯天主教信徒人口的数字从8%到20%不等。据估计,25%的天主教信徒是波兰人。天主教会在白俄罗斯有一所神学院。[3]
希腊礼天主教
[编辑]2005年初,白俄罗斯希腊礼天主教会有20个教区,其中13个得到了国家的认可。截至2003年,明斯克、波洛茨克和维捷布斯克都有两个白俄罗斯希腊礼天主教教区 ;在布雷斯特、格罗德诺、莫给勒夫、莫洛杰奇诺和利达只有一个教区。礼拜语言使用白俄罗斯语。
新教
[编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与其他宗派基督徒相比,白俄罗斯的新教信徒数量相当低,但从那时起他们就已经有所增长。1917年,有32个新教组织。1990年,白俄罗斯有超过350个新教组织。[3]
犹太教
[编辑]白俄罗斯第一批犹太人社区在14世纪末出现,并继续增加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1914年白俄罗斯全国有近130万犹太人,占城镇人口的50%至60%;1989年的苏联人口普查白俄罗斯地区大约有142,000名犹太人,占总人口的1.1%,其中许多人已经移居国外。1992年底,白俄罗斯有近七十个犹太组织。[3]
伊斯兰教
[编辑]白俄罗斯的穆斯林以鞑靼人为主,他们都信仰逊尼派;其中一些鞑靼人是11世纪后伏尔加河地区定居白俄罗斯的移民和战俘的后裔。[3] 1997年,白俄罗斯有23个穆斯林社群,在白俄罗斯西部地区就有19个。[7]
异教
[编辑]参见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 Generations and Gender Survey, 2020 Belarus Wave 1. ggpsurvey.ined.fr. [2019-08-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16).
-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
mfa
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 3.0 3.1 3.2 3.3 3.4 3.5 3.6 Jan Zaprudnik and Helen Fedor. "Religion." Belarus (Country Study). Federal Research Division, Library of Congress; Helen Fedor, ed. June 1995. This article incorporates text from this source, which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 ^ About this Collection - Country Studies | Digital Collections | Library of Congress. Lcweb2.loc.gov. [2017-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10).
- ^ ANALYSIS. Religious Belief and National Belonging in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PDF). Pew Forum. 10 May 2017 [12 May 2017].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13 May 2017).
- ^ Religious Belief and National Belonging in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National and religious identities converge in a region once dominated by atheist regimes. [2019-07-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10).
- ^ World religions as represented in Belarus: Mohammedanism. Vneshintourist. [17 February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12 March 2007).
- ^ Aliaksiej Lastoŭski. Russo-centrism as an ideological project of Belarusian identity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n Belarusian Political Scene Review #1, 2011. p. 27 - quote: «[...] Another peculiar place where the ideas of russo-centrism are created and propagated is a series of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and practical conferences held under the supervision of Uladzimir Sacevič. Sacevič himself leads social activities in several directions. He is the chairman of the "Human Ecology” Committee under the Belarusian Social and Ecological Union, a member of the Coordinating Council of the Union of Struggle for People’s Sobriety, and at the same time acts as the organizer of the Rodnovery (Slavic Neo-Pagan) movement in Belarus. Following the conferences’ results, digests under a characteristic name “The Slavic Veche” are published (in total, four such digests had been published by 2009). Selection of materials in these digests is very eclectic. There, one can find manifestos of Rodnovers/Neopagans [...]».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tudies Political Sphere, Vytautas Magnus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