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氰酸甲酯
外观
异氰酸甲酯 | |
---|---|
IUPAC名 Methyl isocyanate | |
缩写 | MIC |
识别 | |
CAS号 | 624-83-9 |
PubChem | 12228 |
ChemSpider | 11727 |
SMILES |
|
ChEBI | 59059 |
性质 | |
化学式 | C2H3NO |
摩尔质量 | 57.051 g/mol g·mol⁻¹ |
密度 | 0.9230 g/cm3 at 27°C |
熔点 | -45°C |
沸点 | 39.5°C |
溶解性(水) | 易溶[1] |
蒸气压 | 57.7 kPa |
结构 | |
偶极矩 | 2.8 D |
热力学 | |
ΔfHm⦵298K | -92.0 kJ·mol-1[1] |
危险性 | |
NFPA 704 | |
闪点 | -7°C |
自燃温度 | 534°C |
爆炸极限 | 5.3–26%[1] |
相关物质 | |
相关化学品 | 异硫氰酸甲酯 |
若非注明,所有数据均出自标准状态(25 ℃,100 kPa)下。 |
异氰酸甲酯(英语:Methyl Isocyanate),又称甲基异氰酸酯,是光气(Phosgene)与甲胺(Methylamine)作用后所合成的化学品,多用于制造农药(例如:可作为加保利Carbaryl的制造前驱物)。它与Zyklon B一样曾在二次大战时被用于屠杀犹太人,也是印度博帕尔事件中造成大规模死伤的元凶。
化学性质
[编辑]异氰酸甲酯可以水解。[2]
危害
[编辑]不同浓度人类的反应
[编辑]- 0.4ppm 无显著反应
- 2ppm 眼感到刺激并流泪
- 4ppm 感到不适
- 21ppm 致命
并发症
[编辑]一般而言,本品最严重的并发症为引起化学性肺炎及肺水肿。此外,亦会导致皮肤组织坏死,以及角膜出现问题。
处理
[编辑]由已穿上防护衣的人员协助患者脱去受污染的衣物,并移离受污染地点。用水冲洗患者的皮肤和眼睛。对症给予支持性治疗。
由于本品会对肺功能造成严重伤害,故必须准备纯氧供患者呼吸。此外,要同时准备抗生素、类固醇以及支气管扩张药。
参考文献
[编辑]- ^ 1.0 1.1 1.2 Lide, David R. (编), CRC Handbook of Chemistry and Physics 87th, Boca Raton, FL: CRC Press, 2006, ISBN 0-8493-0487-3
- ^ Castro EA, Moodie RB, Sansom PJ (1985). "The kinetics of hydrolysis of methyl and phenyl isocyanates". Journal of the Chemical Society, Perkin Transactions 2. 1985 (5): 737–742. doi:10.1039/P29850000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