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镇
外观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0/0a/%E5%B7%A6%E7%87%9F%E6%B5%B7%E8%BB%8D%E7%9C%B7%E6%9D%91-%E7%93%A6%E9%8E%AE.jpg/220px-%E5%B7%A6%E7%87%9F%E6%B5%B7%E8%BB%8D%E7%9C%B7%E6%9D%91-%E7%93%A6%E9%8E%AE.jpg)
瓦镇,日本称为栋鬼瓦或东鬼瓦,是日本传统建筑和台湾汉族传统建筑中正脊和垂脊衔接的地方(即山墙顶端)所设置的一种瓦装饰物,即为压瓦镇邪之物,是“屋顶瓦片上的镇邪物”。一般而言,台湾传统建筑山墙顶端装饰的可分为燕尾、马背与瓦镇[1]。又其三者中,瓦镇出现时间较晚,是在日治时代受日式建筑影响而出现,且目前尚未在中国大陆地区被发现,是台湾早期建筑特色之一。传统上,燕尾用于庙宇或官宦人家;马背与瓦镇则为一般民宅所使用。由于瓦镇小巧,绝大部分使用于一条龙民宅或三合院,较少在大厝院落或有护龙之大型古宅中使用[2]。
台湾
[编辑]依瓦镇数量又可分为两种,单独一片的瓦镇,称为“单一瓦镇”,普遍被使用;若于瓦镇前后再多有一至数片瓦镇,使之重叠者,则叫“重叠瓦镇”。若依其样式分类,又有林宗圣及高灿荣两家的分法:
样式 | 叙述 |
![]() |
几何形瓦镇,较少被使用。 |
梅瓣形瓦镇,使用最普遍。 | |
梅瓣托叶形,普遍程度次之。 | |
兽头形瓦镇 | 最少被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