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王殊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王殊
王树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第5任所长
任期
1986年—1990年
前任郑为之
继任杜攻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3任
奥地利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
任期
1980年7月—1985年12月
前任俞沛文
继任杨成绪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副部长
任期
1978年5月—1980年4月
部长黄华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2任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
任期
1974年9月9日—1976年11月23日
前任王雨田
继任张彤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1任驻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临时代办
任期
1972年12月—1973年6月
继任王雨田
个人资料
性别
出生1924年10月
 中华民国江苏省常熟县
逝世2020年9月25日(2020岁—09—25)(95岁)
 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
民族汉族
国籍 中华民国(1924年-1928年)
 中华民国(1928年-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2020年)
政党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
配偶袁杰
母校东吴大学附属中学、苏州中学复旦大学
职业新闻工作者外交官
学历
军事生涯
效命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
军种 中国人民解放军
服役年份1946年-1948年
部队 华东野战军

王殊(1924年10月—2020年9月25日),原名王树平[1],男,江苏常熟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官、记者。

生平

[编辑]

1924年10月出生在常熟县城南门外上塘街里。他祖上在王庄镇(2005年改为尚湖镇),祖父那一辈搬进了城里,就定居在虞山镇。他3岁丧父,是在祖母和母亲抚养下长大的[2]

初中就读于东吴大学附中,高中就读于苏州中学。在学校里,他热爱文学,经常给报刊投稿[3]。1942年考入复旦大学,与沈寂同班[1]。期间以“林莽”为笔名发表了一些散文[4]。1946年4月,复旦大学外文系四年级肄业,没有参加毕业考试就赴苏北解放区参加革命,任苏皖边区政府教育厅编审室编审。后担任华东野战军卫生部卫生学校教员。1948年济南解放后,从华东野战军调入新华社华东野战军总分社任前线记者。由于精通英语,1951年10月调新华社驻志愿军总分社,参加了朝鲜停战谈判的报导[5]

归国后,他担任新华社国际部东亚组副组长、1956年5月驻巴基斯坦记者;1959年创办了驻几内亚、驻马里、驻加纳的分社;1960年驻扎伊尔。1960年刚果危机爆发,安托万·基赞加率领的卢蒙巴支持者在东部城市基桑加尼成立刚果自由共和国英语Free Republic of the Congo。1961年2月,陈毅副总理兼外长给基赞加重申中国政府支持他,表示愿意建交并互派大使。周恩来总理派张彤代办率领六人先遣队抵达利奥波德维尔,王殊参加。7月23日,周恩来、陈毅廖承志黄镇接见了张彤、王殊、孙浩,以“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激励。随后孙浩随团抵达开罗,随后转机抵达斯坦利维尔[6]。但基赞加在8月接受了基里尔·阿杜拉英语Cyrille Adoula政府邀请离开,中国政府随后在8月15日举行中国驻刚果大使馆闭馆仪式。孙浩、王殊开车至刚果河边,将大使馆铜牌投入河中[7]。8月24日,王殊随团离开(基赞加不久也被撤职入狱)[8]。1961年底驻古巴。1965年7月任新华社国际部发稿助理。1969年10月任驻联邦德国波恩分社首席记者,现学德语

1972年7月24日,毛泽东周恩来姬鹏飞乔冠华召见王殊,讨论欧洲形势与德国日本建交前景。1972年9月任中国政府谈判代表,与联邦德国政府达成建交协议。1972年10月任驻西德大使馆政务参赞、临时代办,筹建中国大使馆。

1974年,接替因心脏病离职回国的王雨田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大使[9]。1976年,由张彤接任。

1977年1月至1978年4月,任《红旗》杂志总编辑。1978年5月至1980年4月,任外交部副部长。1980年7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奥地利大使兼驻维也纳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代表。1986年7月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1990年5月离任。1990年代,他还任中德友好协会会长、外交笔会会长,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兼职教授。1998年离休。2020年9月25日凌晨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10]

王殊是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

著作

[编辑]
  • 《国际通信选》
  • 《15年驻外记者生涯》
  • 《从记者到外交官》
  • 《我在音乐之乡奥地利》
  • 《中德建交亲历记》
  • 《五洲风云纪》

家人

[编辑]
  • 夫人袁杰:外交部领事司副司长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沈寂. 钟情于文学的外交官王殊. 文汇读书周报. 2017-07-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8). 
  2. ^ 王庄镇志编纂委员会 (编). 王庄镇志. 北京: 中共党史出版社. 2001: 515. ISBN 7-80136-588-7. 
  3. ^ “40年前,我亲历中德建交”. 中国江苏网. 2012-10-11. [失效链接]
  4. ^ 王殊. 王殊国际通讯选. 北京: 新华出版社. 1987. ISBN 7501100578. 
  5. ^ 余玮. 王殊 愿当“无冕之王”的外交家. 中华儿女报刊社. 2016-0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8). 
  6. ^ 王殊著. 五洲风云纪.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2007.01: 250–256. ISBN 7-5326-2213-4. 
  7. ^ 云水著. 国际风云中的中国外交官.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2.04: 197–198. ISBN 7-5012-0448-9. 
  8. ^ 马胜荣主编;新华社国际新闻编辑部编. 走向世界 新华社国际报道70年 1931-2001. 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1.11: 128–129. ISBN 7-5011-5414-7. 
  9. ^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大使.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2012-03-03]. 
  10. ^ 岳怀让; 蒋子文. 外交部原副部长王殊逝世,传奇一生纵横新闻界外交界. 澎湃新闻. 2020-09-27 [2020-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6). 

外部链接

[编辑]
外交职务
前任:
俞沛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奥地利大使
常驻联合国维也纳办事处代表

1980年7月-1985年12月
继任:
杨成绪
曹桂生
前任:
王雨田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西德大使
1974年9月-1976年11月
继任:
张彤
学术机关职务
前任:
郑为之
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
1986年7月-1990年5月
继任:
杜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