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激光武器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THEL
YAL-1机载激光系统,目前全世界最大的可移动激光炮塔装置

激光武器就是用高能的激光对远距离目标进行精确射击或用于防御导弹等的能量武器,美国也称为战术高能激光武器(THEL)。它的优点是反应时间短,可拦击突然发现的低空目标。用激光拦击多目标时,能迅速变换射击对象,灵活地对付多个目标。其缺点是不能全天候作战,受限于大雾大雪大雨[1],且激光发射属精密光学系统,也受大气影响严重,如大气对能量的吸收、大气扰动引起的能量衰减、热晕效应、湍流以及光束抖动引起的衰减等。由于激光武器需要大量的电能,在能量储存设备难微型化(如高能电池)的问题被解决前,比较难实现大规模应用。

激光武器分类

[编辑]

直接攻击类

[编辑]
  • 近距战术型
  • 远距战略型
  • 致盲型

辅助攻击类

[编辑]
  • 瞄准型
  • 战术引导型

激光武器攻击方式

[编辑]
  • 致盲:利用强烈的激光束对人的眼睛或光学探测器进行射击,会烧伤人的视网膜造成失明从而丧失战斗力或会损坏光学探测器令其无法正确判断目标。
  • 穿孔:高功率的激光束使靶材表面急剧熔化令其汽化,汽化物质向外喷射,反冲力形成冲击波,并在靶材上穿出一个孔。
  • 层裂:靶材表面吸收激光能量后,原子被电离,形成等离子体。向外膨胀喷射形成应力波向深处传播。应力波的反射造成靶材被拉断,形成“层裂”破坏。除此以外,等离子体还能辐射紫外线或X光,破坏目标结构和电子元件。

缺点

[编辑]

激光束强度随传播距离的增加而减弱,从而使杀伤威力随之下降,且受大气环境影响大,若在大气层中使用,光束会产生抖动和偏移,就能吸收激光束能量,降低杀伤威力。[2]

应用现况

[编辑]

虽然研发激光武器的费用是比较高的。但在防空武器方面,当前主体是导弹,如一枚爱国者导弹可能需要60-70万美元,而使用一次激光武器可能只需几千美元,相比之下消耗费用要便宜得多。三种应用理论:

  • 激光武器装在人造卫星上,可以攻击刚起飞尚在推进阶段的洲际导弹(在起飞后八分钟内),或攻击轨道上敌方卫星。
  • 装在地面则可以击落飞机或从上空飞过的卫星,装在船上则可打击来袭之导弹和无人机。
  • 装在飞机上可打击敌机或导弹。

美国21世纪初期开始出现实用化的迹象向外界公布,例如客机改装的YAL-1机载激光系统意图探索从空中击落弹道导弹的可能性,但由于大气层内的干扰因素多射程不如预期,造成大型客机必须贴近前线作战的生存率问题最终并未实战化,只是一种技术实验。

后续世界上无人机的潮流兴起,传统导弹对于低空慢速小目标的拦截成本巨大,激光武器又受到关注成为反无人机利器,各大国争相研发,美国发展的LaWS激光武器系统用于海军已经多次上舰测试。[3],是以非击落为目的警告射击,可能是激光武器首度应用于实战。[4]

2018年中旬俄罗斯国防部表示,新型的佩里夫特(Peresvet)车载式激光武器系统,已经投入实用,并且部署在防御驻地。成为领先美国第一个在世界上批量布署军用激光武器的军队,佩里夫特是以10轮大卡车拖运能发射激光,外界目前不知其确实杀伤力和有效距离,但预估有击毁无人机和部分导弹能力,公布的试射画面中证实该武器车辆已经在野外凭借单车上的能量和激光炮击毁一个飞行物体。[5]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激光武器的前途[永久失效链接]
  2. ^ 吴俊宪少校、苏园展中校. 共軍雷射武器發展對我影響與應處作為 (PDF). 
  3. ^ 搜狐-疑似激光攻擊. [2018-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17). 
  4. ^ 美戰機剛近中國領空,急返航發現已報廢. [2018-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17). 
  5. ^ 俄國雷射卡車. [2018-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