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哥华
49°15′02″N 123°06′43″W / 49.25056°N 123.11194°W
温哥华 Vancouver | |
---|---|
城市 | |
格言:By Sea Land and Air We Prosper. (凭海、陆、空我们得以繁荣。) | |
温哥华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位置 | |
坐标:49°15′39″N 123°06′50″W / 49.2608°N 123.1139°W | |
国家 | 加拿大 |
省 | 不列颠哥伦比亚省 |
区域 | 大温哥华区域局 |
政府 | |
• 市长 | 沈观健 |
海拔 | 0–152 米(0–501 英尺) |
人口(2021) | |
• 城市 | 662,248人 |
• 密度 | 5,749.9人/平方公里(14,892人/平方英里) |
• 市区 | 2,426,160 |
• 市区密度 | 2,661.3人/平方公里(6,893人/平方英里) |
• 都会区 | 2,642,825 |
• 都会区密度 | 918.0人/平方公里(2,378人/平方英里) |
[1] | |
时区 | 太平洋标准时间(UTC-8) |
• 夏时制 | 太平洋日光节约时间(UTC-7) |
邮编前三位 | V5K至V6Z |
电话区号 | 604、778和236 |
网站 | 温哥华市官方网页 |
温哥华[注 1][2](英语:Vancouver)是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低陆平原地区一沿岸城市,与最大城市多伦多约有4,200公里之遥,西南与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省会维多利亚隔100公里的乔治亚海峡相望,北距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北部最大城市乔治王子城约700公里,东距艾伯塔省省会埃德蒙顿约900公里,南距美国西北大城西雅图约250公里。根据2021年加拿大统计局人口普查,温哥华市人口有66.2万人[3],而大温哥华地区的人口为264万[4],是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以至加拿大西部最大的都会区,以及全国第三大的都会区;市内人口则在全国排行第八[5][6]。
温哥华以英国航海家乔治·温哥华命名,欧洲人抵达温哥华一带后,区内经济早期主要依赖于林木业。加拿大太平洋铁路于1887年延至温哥华后,温哥华成为北美西岸水陆路交通的主要枢纽之一,更构成远东地区、加拿大东部和英国之间贸易往来的重要一环[7][8]。温哥华港现时是加拿大最大和最繁忙的港口,以货物总吨数计也是北美第四大港口[9]。此外,温哥华的自然环境深受游客欢迎,令旅游业成为市内第二大经济支柱[10]。温哥华也是北美第三大制片中心,有“北方好莱坞”之称[11][12]。也是20世纪后,与美国旧金山同为亚洲人在北美最集中的地区。
温哥华近年经常在各项世界最佳居住城市的调查中名列前茅[13][14]。温哥华亦曾于2010年与125公里以外的惠斯勒联手举办冬季奥运会和冬季残奥会[15]。此外温哥华还曾举办2015年女子世界杯足球赛,决赛场地即设在不列颠哥伦比亚体育馆[16]。
历史
[编辑]原住民族与欧洲人探索活动
[编辑]据考古学界的发现,原住民族在8000至10000年前已于温哥华一带出没[17][18],并于现史丹利公园、福溪、基斯兰奴、灰角和弗雷泽河口等地设有村落[18]。
西班牙海军长官纳尔维斯于1791年航行至现西灰角区和布勒内湾,是首位探索该带水域的欧洲人;然而,亦有说英国的德雷克早于1579年已航行至此[19]。1792年英国航海家乔治·温哥华航行至此并展开开辟[20]。西北公司的皮毛交易员西蒙·弗雷泽和他的船队于1808年沿弗雷泽河抵达现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一带,是记录中第一批登陆现温哥华市的欧洲人[21]。
早期发展
[编辑]1858年弗雷泽河谷淘金潮的消息传出后,超过25,000名淘金人士抵达低陆平原补给并准备前往不列颠哥伦比亚内陆,却没有进入现温哥华市的范围[22][23][24]。 现市界以内首个欧洲人聚落待1862年才于现马宝区一带出现。布勒内湾对岸的穆迪围(今北温哥华市)于1863年出现一个锯木工场,标志着温哥华一带伐木业的开始。后来现布洛顿角一带出现了另一个锯木场,但因该带急湍的水流不利运作而于1867年迁至现歌雅街的尽头,改称喜士定木厂,并成为日后温哥华发展的核心地点[25]。杰克·戴顿于1867年在喜士定木厂附近建立一间酒吧,现称煤气镇的聚落亦围绕着酒吧逐渐成型[26]。
不列颠哥伦比亚殖民地政府于1870年在煤气镇进行勘查并划出一个名为“固兰湖”(Granville)的镇址;名称来自时任英国殖民地大臣固兰湖伯爵。凭着其深水海港的地理优势,固兰湖镇址从多个地点(如满地宝、二埠和维多利亚)中脱颖而出,被加拿大太平洋铁路(CPR)选为其铁路总站所在[28]。温哥华于1886年4月6日正式设市,名称来自乔治·温哥华,当时的南界仅及现16街。(16街以南的地带于1892年设为南温哥华自治区。)[29]同年6月13日发生温哥华大火,整座城市被摧毁。温哥华消防局其后正式成立,重建工作亦迅即展开[25]。温哥华于1881年约有1000名居民,到1900年上升至2万人,到1911年再上升至10万人[30]。
随着CPR开通至温哥华,有份兴建铁路的华工亦顿时失业。被遣散的华工滞留温市讨生活,并形成华人聚落。到1887年华埠人口约有90人,“China Town”一词更出现于本地主流报章中[31]。由于温哥华位处弗雷泽河河口,河水盐度自然较弗雷泽河上游为高,早期华人亦因此将此处称为“咸水埠”[32]。其后开始出现“Vancouver”的音译,但初期没有统一音译,“湾高花”和“温哥巴”等皆为人所用[33]。到了清末民初,音译逐渐统一为“云高华”或“云哥华”,并衍生出“云埠”和“云城”的简称。
温哥华市于1929年1月1日与南温哥华自治区和灰角自治区合并,市界线维持至今。合并后温市人口达228,193人[34]。
近况
[编辑]为庆祝建市百周年,温哥华于1986年举办世界博览会,也是北美洲目前最后举办的一次,随之而来的地标建筑和基础建设(如加拿大广场、架空列车、科学世界以及已拆除的万国广场)为温市带来一番新景象,吸引了22,111,578人来参观[35],世博过后福溪会址和耶鲁镇一带更是脱胎换骨,从荒废工业用地转型成高密度住宅区。
温哥华再于2010年连同惠斯勒等城镇举办冬季奥运会和冬季残奥会,成为历届冬季奥运会主办城市之中的首个沿岸城市、冬季平均气温最高的城市[36]、以及都会区人口最多的城市。
地理
[编辑]温哥华地理位置位于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西南沿海地区,坐落布勒半岛西部,南面濒临菲莎河北支流,北面则濒临布勒内湾和英吉利湾,是加拿大西岸最大的港口。向西面向乔治亚海峡,但由温哥华岛一天然屏障所遮挡。温哥华使用太平洋时区(UTC−8),并处于加拿大陆地生态区域(Pacific Maritime Ecozone)[37]。虽然位于纬度较高的北国加拿大,但因有阿拉斯加暖流经过,所以冬季气候仍可达到0度左右,一般沿海地区不常降雪,港口不结冰。
温哥华市的城区座落布勒内湾和福溪之间的半岛,并包括市中心、西端区和史丹利公园。福溪以南和以东的地区则可依安大略街分成温西和温东。此外,市政府亦将市内范围划分成23个社区。
温市隶属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辖下的大温哥华区域局;区域局辖下除温市外另设20个市镇,包括列治文、伯纳比市、素里市等。温市西邻大学保留地,北面隔着布勒内湾与西温区、北温区和北温市相望,东临伯纳比,南面隔着弗雷泽河北支流与列治文为邻。
温哥华气候温和,四季宜人,市内草地常绿、繁花似锦,有许多城市公园,其中史丹利公园(面积404.9公顷1.001英亩)为北美中最大城市公园之一[38]。 温哥华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在2009年7月30日,于机场测得的极高温度为34.4 °C (93.9 °F)[39]。在温哥华市区测得的首次极高温度是在1965年7月31日,为35°C (95.0 °F)[40]。再一次测得是在1981年8月8日[41],而最后一次是在1983年的5月29日[42]。夏季气温一般在摄氏20度左右,冬季气温一般在摄氏0度以上。11月份温哥华的气温在一般保持在3℃-9℃之间,温润而舒适,是加拿大城市中最温暖的城市[43]。按平均值来看,每年下雪天数为11天,三天后积雪深度达6厘米或者更深。平均每年的积雪深度为38.1厘米,但通常情况下,积雪很快就会融化[44]。冬季年平均降水充沛,为温哥华带来“加拿大雨都”之称。
1898年至今温哥华国际机场 1981年–2010年正常与极端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历史最高湿热指数 | 17.2 | 18.0 | 20.3 | 23.9 | 33.7 | 33.9 | 38.3 | 35.9 | 33.0 | 27.2 | 21.1 | 16.1 | 38.3 |
历史最高温 °C(°F) | 15.3 (59.5) |
18.4 (65.1) |
19.4 (66.9) |
25.0 (77.0) |
30.4 (86.7) |
30.6 (87.1) |
34.4 (93.9) |
33.3 (91.9) |
29.3 (84.7) |
23.7 (74.7) |
18.4 (65.1) |
14.9 (58.8) |
34.4 (93.9) |
平均高温 °C(°F) | 6.9 (44.4) |
8.2 (46.8) |
10.3 (50.5) |
13.2 (55.8) |
16.7 (62.1) |
19.6 (67.3) |
22.2 (72.0) |
22.2 (72.0) |
18.9 (66.0) |
13.5 (56.3) |
9.2 (48.6) |
6.3 (43.3) |
13.9 (57.0) |
日均气温 °C(°F) | 4.1 (39.4) |
4.9 (40.8) |
6.9 (44.4) |
9.4 (48.9) |
12.8 (55.0) |
15.7 (60.3) |
18.0 (64.4) |
18.0 (64.4) |
14.9 (58.8) |
10.3 (50.5) |
6.3 (43.3) |
3.6 (38.5) |
10.4 (50.7) |
平均低温 °C(°F) | 1.4 (34.5) |
1.6 (34.9) |
3.4 (38.1) |
5.6 (42.1) |
8.8 (47.8) |
11.7 (53.1) |
13.7 (56.7) |
13.8 (56.8) |
10.8 (51.4) |
7.0 (44.6) |
3.5 (38.3) |
0.8 (33.4) |
6.8 (44.2) |
历史最低温 °C(°F) | −17.8 (0.0) |
−16.1 (3.0) |
−9.4 (15.1) |
−3.3 (26.1) |
0.6 (33.1) |
3.9 (39.0) |
6.7 (44.1) |
6.1 (43.0) |
0.0 (32.0) |
−5.9 (21.4) |
−14.3 (6.3) |
−17.8 (0.0) |
−17.8 (0.0) |
历史最低风寒指数 | −22.6 | −21.2 | −14.5 | −5.4 | 0.0 | 0.0 | 0.0 | 0.0 | 0.0 | −11.4 | −21.3 | −27.8 | −27.8 |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 | 168.4 (6.63) |
104.6 (4.12) |
113.9 (4.48) |
88.5 (3.48) |
65.0 (2.56) |
53.8 (2.12) |
35.6 (1.40) |
36.7 (1.44) |
50.9 (2.00) |
120.8 (4.76) |
188.9 (7.44) |
161.9 (6.37) |
1,189 (46.81) |
平均降雨量 mm(英寸) | 157.5 (6.20) |
98.9 (3.89) |
111.8 (4.40) |
88.1 (3.47) |
65.0 (2.56) |
53.8 (2.12) |
35.6 (1.40) |
36.7 (1.44) |
50.9 (2.00) |
120.7 (4.75) |
185.8 (7.31) |
148.3 (5.84) |
1,152.8 (45.39) |
平均降雪量 cm(英寸) | 11.1 (4.4) |
6.3 (2.5) |
2.3 (0.9) |
0.3 (0.1) |
0.0 (0.0) |
0.0 (0.0) |
0.0 (0.0) |
0.0 (0.0) |
0.0 (0.0) |
0.1 (0.0) |
3.2 (1.3) |
14.8 (5.8) |
38.1 (15.0) |
平均降水天数(≥ 0.2 mm) | 19.5 | 15.4 | 17.8 | 14.8 | 13.2 | 11.5 | 6.3 | 6.7 | 8.3 | 15.4 | 20.4 | 19.7 | 168.9 |
平均降雨天数(≥ 0.2 mm) | 18.4 | 14.7 | 17.5 | 14.8 | 13.2 | 11.5 | 6.3 | 6.7 | 8.3 | 15.4 | 19.9 | 18.4 | 165.1 |
平均降雪天数(≥ 0.2 cm) | 2.6 | 1.4 | 0.9 | 0.2 | 0.0 | 0.0 | 0.0 | 0.0 | 0.0 | 0.0 | 0.8 | 2.8 | 8.7 |
平均相对湿度(%) | 81.2 | 74.5 | 70.1 | 65.4 | 63.5 | 62.2 | 61.4 | 61.8 | 67.2 | 75.6 | 79.5 | 80.9 | 70.3 |
月均日照时数 | 60.1 | 91.0 | 134.8 | 185.0 | 222.5 | 226.9 | 289.8 | 277.1 | 212.8 | 120.7 | 60.4 | 56.5 | 1,937.5 |
可照百分比 | 22.3 | 31.8 | 36.6 | 45.0 | 46.9 | 46.8 | 59.3 | 62.1 | 56.1 | 36.0 | 21.9 | 22.0 | 40.6 |
数据来源:[45] |
人口统计
[编辑]1950年代末和1960年代的城市规划故意鼓励发展商在温哥华的西端区兴建多层住宅大厦,从而构成一个紧凑的城市核心,亦有利于鼓励市民乘搭公共交通,骑自行车和步行。据2001年人口普查所示,温哥华市中心半岛的人口密度达每公顷121人(即每平方公里12,100人)。温市政府亦继续推动政策鼓励高密度发展。温哥华被称为“街坊城市”,而每个社区都有其独特性格和种族结构[46]。
开埠初期,英格兰裔、苏格兰裔和爱尔兰裔的居民曾经占市内人口的多数[47],而英裔社群的文化和特征于某些地区仍然非常明显,尤以南固兰湖和克里斯戴尔为甚。然而,随着温哥华逐渐发展成太平洋沿岸的贸易中心,不同文化背景的移民也相继移居此地,令温哥华的族裔结构渐趋多样化。
温哥华是华人重镇,通用广东话(粤语)、官话。《中英联合声明》于1984年签署后触发了从香港前往加拿大的移民潮,而作为加拿大亚太门户的温哥华亦接收了大批香港移民,为该市的种族结构带来重大变化。连同来自中国大陆和台湾的移民,温哥华成为华裔人口最集中的北美城市之一[48],而温哥华华埠也是北美除旧金山以外最大的唐人街。亚裔移民的抵步亦延续了温哥华作为移民热门目的地的角色。市内其他主要亚裔族群包括南亚裔(主要是旁遮普裔)、越南裔、菲律宾裔、印尼裔、韩国裔、柬埔寨、蒙古裔和日本裔。此外,市内的拉丁美裔人口亦不断增长,当中主要来自秘鲁、厄瓜多尔、萨尔瓦多和墨西哥。
温哥华的同性恋社群颇具规模[49],而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是加拿大继安大略省后第二个允许同性婚姻的省份。市内大多数同性恋夜店和酒吧都集中于市中心戴维街(Davie Street)一带,而该处亦构成温哥华的同志村——戴维村(Davie Village)。温哥华每年一度的骄傲游行是全国最大规模之一[50]。
温哥华历年人口[51][52] | |||||||||||||||||
---|---|---|---|---|---|---|---|---|---|---|---|---|---|---|---|---|---|
年份 | 1891年 | 1901年 | 1911年 | 1921年 | 1931年 | 1941年 | 1951年 | 1961年 | 1971年 | 1981年 | 1991年 | 2001年 | 2006年 | 2011年 | 2021年 | ||
温哥华市 | 13,709 | 26,133 | 100,401 | 117,217 | 246,593 | 275,353 | 344,833 | 384,522 | 426,256 | 414,281 | 471,644 | 545,671 | 578,041 | 603,502 | 662,248 | ||
大温哥华地区 | 21,887 | 42,926 | 164,020 | 232,597 | 347,709 | 393,898 | 562,462 | 790,741 | 1,028,334 | 1,169,831 | 1,602,590 | 1,986,965 | 2,116,581 | 2,313,328 | 2,642,825 |
区名 | 英语 | 面积 (km²) |
人口数 | 人口 消长 |
人口密度 (人/km²) |
---|---|---|---|---|---|
阿标特斯岭 | Arbutus Ridge | 3.27 | 33,620 | +2,180 | 10,281[53] |
市中心(含东端) | Downtown | 3.70 | 62,030 | +7,340 | 16,765[54] |
登巴-南区 | Dunbar-Southlands | 8.56 | 21,425 | -320 | 2,503[55] |
锦绣区 | Fairview | 3.27 | 33,620 | +2,180 | 10,281[56] |
加兰围-活兰 | Grandview-Woodland | 4.45 | 29,175 | +1,870 | 6,556[57] |
喜士定-日升区 | Hastings-Sunrise | 7.93 | 34,575 | +585 | 4,360[58] |
坚盛顿-松柏屋区 | Kensington-Cedar Cottage | 7.24 | 49,325 | +1,855 | 6,813[59] |
克里斯戴尔 | Kerrisdale | 6.31 | 13,975 | -760 | 2,215[60] |
基拉尼 | Killarney | 6.64 | 29,325 | +870 | 4,416[61] |
基斯兰奴 | Kitsilano | 5.46 | 43,045 | +1,670 | 7,884[62] |
马宝 | Marpole | 5.59 | 24,460 | +625 | 4,376[63] |
快乐山 | Mount Pleasant | 3.66 | 32,955 | +6,555 | 9,004[64] |
渥列治 | Oakridge | 4.01 | 13,030 | +590 | 3,249[65] |
伦弗鲁-科林伍德 | Renfrew-Collingwood | 8.05 | 51,530 | +1,030 | 6,401[66] |
莱利公园 | Riley Park | 4.91 | 22,555 | +760 | 4,594[67] |
桑拿斯 | Shaughnessy | 4.46 | 8,430 | -380 | 1,890[68] |
南甘比 | South Cambie | 2.17 | 7,970 | +290 | 3,641[69] |
士达孔拿 | Strathcona | 3.88 | 12,585 | +420 | 3,244[70] |
日落区 | Sunset | 6.26 | 36,500 | +210 | 5,831[71] |
域多利-弗雷泽围 | Victoria-Fraserview | 5.31 | 31,065 | +355 | 5,850[72] |
西端区 | West End | 1.98 | 47,200 | +2,660 | 23,838[73] |
西灰角区 | West Point Grey | 4.45 | 13,065 | +270 | 2,936[74] |
经济
[编辑]温哥华位处太平洋沿岸,而且是横贯全国的公路和铁路的西端终点,令本市成为国内工业重镇之一。温哥华港是全国最大的港口,每年与全球90个国家的贸易额高达430亿加元。温哥华地区亦是多家林木业和采矿业公司的总部所在,而近年软件开发、生物科技和电影业等行业的发展也相当蓬勃。温哥华更是北美继洛杉矶及纽约市后的第三大制片中心,为本市带来“北好莱坞”(Hollywood North)的称号[75][76][77][78][79]。
温哥华四周风景宜人,是一个主要旅游点。市内的多个公园(如史丹利公园和女皇公园),加上环绕温市的高山、海洋和森林,以及区内的种族多样化,皆是吸引游客的卖点。大温地区内的其他景点包括:狮门桥、加拿大广场著名的“五帆”建筑、葛劳士山(Grouse Mountain)、卡皮拉诺吊桥、固兰湖岛、煤气镇和华埠等。北美著名滑雪胜地惠斯勒与温哥华距离约两小时车程,并与温哥华联手举办2010年冬季奥运会。温哥华也有一个大型邮轮码头,每年有超过100万人次在温哥华展开他们的邮轮假期(通常是前往阿拉斯加)[80]。
交通
[编辑]温哥华的有轨电车系统建立于1890年6月28日,连接当时的加兰护街桥及威斯敏斯特道(现缅街)。不足一年后,二埠-温哥华电车公司(Westminster and Vancouver Tramway Company)开办了加拿大第一条市际电车路线,加速了社区之间的交流,同时也促进了市中心的发展[81]。 不列颠哥伦比亚电力铁路公司(British Columbia Electric Railway)后来成为市区及市际电车系统的营运商,直至电车系统于1958年完全被柴油公共汽车和无轨电车取代为止[82]。
在1980年代,市政府经过长时间的讨论后决定禁止在温哥华市区兴建高速公路[83]。唯一的例外就是横加公路,但它也只是位于市区东部的边缘而已。
温哥华与水为邻,桥梁在对外交通中扮演重要角色。温市在北面以狮门桥和钢铁工人纪念第二海峡桥与西温和北温连接,南面则有亚瑟·莱恩桥、渥街桥和乃街桥通向列治文,而布勒桥、加兰护街桥和甘比桥则跨越福溪。
运输联线负责为大温地区管理道路网及提供公共交通服务,包括:普通巴士和B-Line快速巴士线;连接温市中心及北岸的海上巴士;架空列车捷运系统;还有提供市郊通勤服务的西岸快车[84]。架空列车系统现时共有三条路线,分别为博览线、千禧线、加拿大线,以及长青线[注 2]。
太平洋中央车站是城际铁路服务的枢纽,前往国内其他地区的铁路服务和通往美国西雅图的卡斯卡德号列车皆自此出发,分别由维亚铁路和美铁营运。
温哥华国际机场(YVR)位于温市以南列治文市的海岛,是加拿大第二繁忙的机场[85],也是北美西岸第二最多国际旅客抵步的机场[86]。然而温哥华机场联外铁路迟至2009年才完工,主要是配合2010年冬奥。另外,温哥华海港亦有提供水上飞机服务。大温地区亦有两座不列颠哥伦比亚渡轮码头,分别位于西温马蹄湾及三角洲措瓦森,提供前往温哥华岛等地的渡轮服务。
教育
[编辑]温哥华教育局为温市和大学保留地提供公立教育,辖下包括74所小学、18所中学和7所成人教育中心[87],学生人数达11万人(当中包括31,000名小学生、25,000名中学生和48,000名持续进修学生)[87][88]。
大温地区内有五所公立大学,当中最大的两所分别为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和西门菲莎大学(SFU),两校学生总数超过8万人[89][90]。2006年UBC在《新闻周刊》的全球最佳大学排名中名列第27位,而SFU则于2009年获《麦其连杂志》评为全加拿大最佳综合大学[91][92]。大温另外三所公立大学则为卡皮拉诺大学、艾蜜莉卡艺术及设计大学和昆特仑理工大学。此外,大温其他大专院校还包括温哥华社区学院(VCC)、兰加拉学院(曾为VCC第三分校,1994年4月独立)和不列颠哥伦比亚理工学院(BCIT)。
海外学生和以英语为外语的学生在上列各教育机构的学生人口中占相当可观的比例。温哥华教育局在2008至2009年学年的学生人口中,有53%在家里并非说英语[88]。
文化
[编辑]温哥华公共图书馆负责营运市内的22所公共图书馆总藏量超过267万项,当中约一半藏于市中心总馆[93]。
温哥华美术馆拥有约1万件永久收藏品[94],是全国第四大[95]和加拿大西部最大[96]的美术馆。
政治
[编辑]市政
[编辑]温哥华与其他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市区不同,是由一条特别的省例《温哥华法章》(Vancouver Charter)所辖[97]。 这条省例于1953年通过,取替了《温哥华管辖法, 1921》(Vancouver Incorporation Act),赋予市政府更大及更多的权力,有别于其他由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市镇法》(Municipalities Act)给予的权力。
市政府从第二次世界大战起大部分时间由偏右翼的无党派联盟(Non-Partisan Association,或NPA)主导,虽然其间也有偏左派控制的时间[98]。 无党派联盟的苏利文在2005年11月获选成为市长,显示从上届败于社会民主派后卷土重来。无党派联盟于2002年因毒品政策而决裂,从而令进步选民联盟大胜。之后,北美第一个安全注射中心启用,为市内注射海洛因人士提供服务。
温哥华由一个10人组成的市议会、一个9人组成的学校局和一个7人组成的公园局管辖,任期3年。温哥华并未如北美其他城市般划分成市选区(ward),市议员也因此由温市的全体选民选出。一直以来在三级议会中,较富有的温西区选民会倾向支持保守派或自由派,而市东区则倾向支持左派[99], 从2005年省选和2006年联邦大选中可见一斑。
虽然市内民意存在很大分歧,民众在保护公园、发展捷运系统(而非公路系统)、在非法使用毒品上采取减少伤害(harm reduction)的方法和一般社区发展中均存在共识。
温哥华市中心东端是全加拿大最贫困的社区之一,毒品泛滥,亦有不少妓女在该区卖淫。艾滋病和丙型肝炎在该区的传播从而成为市内的一大棘手问题。2002年李健宝(Larry Campbell)当选市长后,市政府开始“四管齐下”,以减少伤害(如设立毒品注射站)、治疗、执法和预防四方面应付市内的毒品问题[100]。 其他社区和专业组织亦积极鼓励多方面对话,以寻求现行毒品政策以外的其他策略[101][102]。
李健宝决定不寻求连任,其后亦被委任为上议院议员。经过一届由左翼进步选民联盟领导的市议会后,无党派联盟卷土重来,在2005年的市选取得5个议席。另外4席由伟景温哥华(Vision Vancouver)胜出,而进步选民联盟则只取得一席。无党派联盟的候选人苏利文(Sam Sullivan)亦险胜詹健,当选市长。此外,无党派联盟亦取得9个学校局议席中的6席,和7个公园局议席中的5席;其余的议席则由进步选民联盟包办[103]。
2008年11月温哥华举行市长和市议会选举,伟景温哥华候选人罗品信(Gregor Robertson)击败无党派联盟候选人利德(Peter Ladner)当选新一任温哥华市长。同时,伟景温哥华在市议会选举中包揽10个市议会席位当中的9个,无党派联盟只剩下一个席位。
2022年10月,ABC温哥华候选人沈观健在选举中击败肯尼迪·史都华,成为温哥华首位华裔市长。[104]
省议会代表
[编辑]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议会中,一共有11个省议员代表温哥华市。于2013年省选中,不列颠哥伦比亚自由党赢得4个席位,而不列颠哥伦比亚新民主党则赢得7个席位。
省议会选区 | 省议员中文姓名/译名 | 英文姓名 | 党籍 | 备注 |
---|---|---|---|---|
温哥华丽景选区 (Vancouver-Fairview) |
贺佐治 | George Heyman | 不列颠哥伦比亚新民主党 | |
温哥华福溪选区 (Vancouver-False Creek) |
苏利文 | Sam Sullivan | 不列颠哥伦比亚自由党 | |
温哥华弗雷泽围选区 (Vancouver-Fraserview) |
苏安彤 | Suzanne Anton | 不列颠哥伦比亚自由党 | |
温哥华喜士定选区 (Vancouver-Hastings) |
冼崇山 | 冼崇山 | 不列颠哥伦比亚新民主党 | |
温哥华坚盛顿选区(Vancouver-Kensington) | 艾美宝 | 艾美宝 | 不列颠哥伦比亚新民主党 | |
温哥华京士威选区 (Vancouver-Kingsway) |
狄德安 | Adrian Dix | 不列颠哥伦比亚新民主党 | 现任不列颠哥伦比亚新民主党党魁 |
温哥华兰加拉选区 (Vancouver-Langara) |
梅丽思 | 梅丽思 | 不列颠哥伦比亚自由党 | 前任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专上教育及劳工市场发展厅长 |
温哥华快乐山选区 (Vancouver-Mount Pleasant) |
关慧贞 | 关慧贞 | 不列颠哥伦比亚新民主党 | |
温哥华灰角选区 (Vancouver-Point Grey) |
尹大卫 | David Eby | 不列颠哥伦比亚新民主党 | |
温哥华贵秦拿选区 (Vancouver-Quilchena) |
韦勤信 | Andrew Wilkinson | 不列颠哥伦比亚自由党 | |
温哥华西端选区 (Vancouver-West End) |
贺柏特 | Spencer Herbert | 不列颠哥伦比亚新民主党 |
国会代表
[编辑]5名国会议员于加拿大下议院代表温哥华市。在2004年联邦大选中,加拿大自由党赢得四个议席,联邦新民主党(NDP)则赢得一个议席。而在2006年联邦大选中,所有温哥华国会议员都获连任。不过,在2006年2月6日,代表温哥华京士威选区的艾民信(David Emerson)转投成为保守党议员,令保守党于温哥华市中有一席位。直到2006年2月,自由党有三个议席,而新民主党及保守党各有一个议席。在2011年联邦大选中,自由党和新民主党各得两个议席,保守党则赢取一个议席。
警力
[编辑]低陆平原内大部分城镇的警务工作主要由加拿大皇家骑警E分队负责,但是温哥华市和二埠、西温哥华、三角洲和满地宝一样,拥有自己的警队-温哥华警察局(Vancouver Police Department)。现任温哥华警察局长是Adam Palmer。
温哥华警察局现有1,174名警员,营运预算差不多高达1亿5千万加元(2005年数据)[106][107][108]。 在2005年市政府预算案中,超过16%用于警部[109]。
温哥华警察局分为数个行动小组,包括单车警察、水警和警犬队。另外亦设一支骑警队,主要于史丹利公园巡逻,有时也会在市中心东端和西端(West End)执勤,偶然亦会于大型场合中参与人群控制工作[110]。 温哥华警察也和平民及义工合作,设立管理社区警察中心[111]。
在2006年,温哥华警察局成立自己的反恐小组,令外界猜疑该局与负责国家安全的加拿大皇家骑警发生嫌隙[112][113]。
2005年,新的公共运输警察──大温地区公共运输警察(现已更名为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南岸公共运输警察)──成立,负责于运输联线旗下的公共交通工具上执勤,并拥有所有警方的权力。
虽然拥有大麻正式属不合法行为,但是温哥华警察不会拘捕一些藏有小量大麻的人[114]。 2000年温哥华警察局成立一个反毒小组“Growbusters”,严厉打击市内估计4000个位于民居的水栽大麻场[115]。 和其他扫荡大麻种植行动一样,此举受外界猛烈批评[116]。
在2005年加拿大调查的27个城市中,温哥华的犯罪率为第四高[117]。 不过,和其他加拿大城市一样,整体犯罪率大幅下跌[118][117]。 温哥华的财产罪行犯罪率特别高,于北美主要城市中居首[119]。 可是根据温哥华警方数字,于2004年到2005年间,连财物罪案数目也下跌10.5%[118]。
温哥华曾主持许多国际盛事,其中包括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克林顿──叶利钦高峰会和国际烟花展,这些场合都需要大量警力维持秩序。1994年士丹利杯骚乱令警力不胜负荷,造成超过200人受伤。
体育
[编辑]职业球队
[编辑]球队 | 英文名称 | 运动 | 所属联赛 | 主场 |
---|---|---|---|---|
温哥华加人队 | 温哥华加人 | 冰球 | 国家冰球联盟(NHL) | 罗渣士体育馆 |
温哥华巨人 | Vancouver Giants | 冰球 | 西部冰球联盟(WHL) | 太平洋体育馆 |
不列颠哥伦比亚雄狮 | British Columbia Lions | 加拿大式足球 | 加拿大足球联赛(CFL) | 不列颠哥伦比亚体育馆 (翻新期间使用临时场馆帝国球场) |
温哥华加人队(棒球) | Vancouver Canadians | 棒球 | 西北联盟(Northwest League) | 纳特·卑利体育馆 |
温哥华白浪 | 温哥华白浪足球会 | 足球 | 美国职业足球大联盟 | 不列颠哥伦比亚体育馆 (翻新期间使用临时场馆帝国球场) |
温哥华白浪女子队 | Vancouver Whitecaps Women | 足球 | W-League | 斯旺格体育馆 |
媒体
[编辑]温哥华是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媒体中心,多数的全国性媒体都在温市设有办公室。温哥华的两份主要英文报章-《温哥华太阳报》(Vancouver Sun,以大报形式发行)和《温哥华省报》(The Province,以小报形式发行)-皆由邮报传媒网络公司旗下的太平洋报业集团发行。总部设于多伦多的全国性报章《环球邮报》近年亦增设了大温版,以求增加在大温地区内的销量。市内也有数份免费报章,包括《24小时》和《都市日报》。加拿大国营频道、CTV电视网、环球电视和城市电视网都在温哥华设有分台。
温哥华的种族多样化,亦造就市内多元文化媒体的蓬勃。《明报》、《星岛日报》和《世界日报》均有发行加西版,而多元文化电视台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分台(OMNI British Columbia)亦有制作粤语、国语和旁遮普语的新闻报道。此外,新时代传媒集团旗下的两条收费电视频道(以粤语为主的新时代电视和以国语为主的城市电视)均可在大温地区内接收。另外,温市共有三条电台频道服务华裔社群,分别是加拿大中文电台旗下的AM1470和FM96.1,以及汇声广播公司旗下的AM1320华侨之声。
姊妹城市
[编辑]温哥华是世界上最早开始结为姊妹的城市之一。在1944年,为了支援当时二战盟军的港口城市,它与前苏联的敖德萨(Odessa)成为姊妹城市。
以下是温哥华现时的姊妹城市:
注释
[编辑]参考资料
[编辑]- ^ Vancouver Census Profile. Canada 2021 Census of Population. Statistics Canada. [2022-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19).
- ^ 古骨林車梨役富貴門 你知道是哪裏嗎?. Sing Tao Daily 星岛日报加拿大. 2018-09-18 [2023-07-17] (中文(台湾)).
- ^ Population and dwelling counts, for Canada, provinces and territories, and census subdivisions (municipalities), 2016 and 2011 censuses – 100% data. Statistics Canada. 2019年2月20日 [2020年3月2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3月29日).
- ^ Population and dwelling counts, for Canada, provinces and territories, and census divisions, 2016 and 2011 censuses – 100% data. Statistics Canada. 2017年2月8日 [2017年2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8月29日).
- ^ Population of census metropolitan areas (2006 Census boundaries). Statistics Canada. [2009-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24).
- ^ StatsCan 2011 Census for Vancouver CMA. 2011 Census data. Statistics Canada. [9 February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30).
- ^ Morley, A. Vancouver, from milltown to metropolis. Vancouver: Mitchell press [c9161]. 1974 [2009-1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7).
- ^ Norris, John M. Strangers Entertained. Vancouver, British Columbia Centennial '71 Committee. 1971 [2009-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7).
- ^ Port Metro Vancouver Mid-Year Stats Include Bright Spots in a Difficult First Half for 2009. Port Metro Vancouver. 2009-07-31 [2009-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6-15).
- ^ Overnight visitors to Greater Vancouver by volume, monthly and annual basis (PDF). Vancouver Convention and Visitors Bureau. [2006-11-16].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1-07-17).
- ^ Industry Profile. BC Film Commission. [2006-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07).
- ^ Gasher, Mike. Hollywood North: The Feature Film Industry in British Columbia. Vancouver: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Press. November 2002. ISBN 077-4809-67-1.
- ^ Vancouver and Melbourne top city league. BBC News. 2002-10-04 [2006-1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12).
- ^ Frary, Mark. Liveable Vancouver. The Economist. 2009-06-08 [2009-1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12-02).
- ^ Vancouver 2010 Schedule. Official 2010 Olympic Site. 2010 [2010-0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2-26).
- ^ FIFA Women’s World Cup Canada 2015™ match schedule unveiled. Official FIFA Site. [30 April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02).
- ^ Thom, Brian. Stó:lo Culture – Ideas of Prehistory and Changing Cultural Relationships to the Land and Environment. 1996 [2006-1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7-18).
- ^ 18.0 18.1 Carlson, Keith Thor (ed.). A Stó:lō-Coast Salish Historical Atlas. Vancouver, BC: Douglas & McIntyre. 2001: 6–18. ISBN 1-5505-4812-3.
- ^ Bawlf, R. Samuel. The Secret Voyage of Sir Francis Drake: 1577–1580. Walker & Company. 2003. ISBN 978-0802714053.
- ^ Davis, Chuck; W. Kaye Lamb. Greater Vancouver Book: An Urban Encyclopaedia. Surrey, BC: Linkman Press. 1997: 34–36 [2010-02-07]. ISBN 978-18968460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5-30).
- ^ History of City of Vancouver. Caroun.com. [2007-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3-29).
- ^ Hull, Raymond; Soules, Christine; Soules, Gordon. Vancouver's Past.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74. ISBN 978-0295953649.
- ^ Donald J. Hauka. McGowan's War. New Star Books. 27 November 2003 [2009-12-02]. ISBN 1554200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0-24).
- ^ Matthews, J.S. "Skit". Early Vancouver. City of Vancouver. 1936.
- ^ 25.0 25.1 Davis, Chuck. The Greater Vancouver Book: An Urban Encyclopaedia. Surrey, British Columbia: Linkman Press. 1997: 39–47. ISBN 978-18968460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3-02-18).
- ^ Welcome to Gastown. Gastown Business Improvement Society. 2008-03-28 [2009-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11-25).
- ^ Smedman, Lisa. History of Naming Vancouver's Streets: Hamilton's Legacy. Vancouver Courier. 2006-03-03.
- ^ Morton, James. In the Sea of Sterile Mountains: The Chinese in British Columbia. Vancouver: J.J. Douglas. 1973. ISBN 0888940521.
- ^ A Brief History of Greater Vancouver. [2010-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2-02).
- ^ Davis, Chuck; Richard von Kleist. Greater Vancouver Book: An Urban Encyclopaedia. Surrey, BC: Linkman Press. 1997: 780. ISBN 978-1896846002.
- ^ Nomination of Vancouver’s Chinatown as a National Historic Site of Canad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温哥华市政府文件,2009年2月27日。于2010年4月11日查阅。
- ^ 温市华埠诞生于歧视排挤声中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星岛日报》加西版,记者冯瑞熊及崔源明,2010年11月2日。于2010年12月5日查阅。
- ^ Society Buildings Study: Appendix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age A3
- ^ Francis, Daniel. L.D.:Mayor Louis Taylor and the Rise of Vancouver. Vancouver: Arsenal Pulp Press. 2004: 135. ISBN 1-55152-156-3.
- ^ Expo '86. The Canadian Encyclopedia. Historica. [2007-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3-13).
- ^ Anne Casselman. Vancouver 2010 to Be Warmest Winter Olympics Yet. 国家地理杂志. 2010-02-12 [2010-03-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3-04).
- ^ Pacific Maritime Ecozone. Environment Canada. 11 April 2005 [1 December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4年6月21日).
- ^ World66 – Vancouver Travel Guide. World 66. [18 October 2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5-13).
- ^ Temperature record broken in Lower Mainland — again. CBC News. 30 July 2009 [9 June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年3月27日).
- ^
January 1956&Month=7&Year=1965&cmdB2=Go&Day=-2 Weather Data - Vancouver Kitsilano 请检查
|url=
值 (帮助). Environment Canada. [21 January 2013].[永久失效链接] - ^
March 1966&Month=8&Year=1981&cmdB1=Go&Day=-2 Weather Data - Vancouver Dunbar South 请检查
|url=
值 (帮助). Environment Canada. [21 January 2013].[永久失效链接] - ^
April 1982&Month=5&Year=1983&cmdB1=Go&Day=-2 Weather Data - Vancouver Wales St 请检查
|url=
值 (帮助). Environment Canada. [21 January 2013].[永久失效链接] - ^ Weather Winners — Mildest Winters. Environment Canada. [9 June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11月25日).
- ^ Canadian Climate Normals 1971–2000. Environment Canada. [29 May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11).
- ^ Calculation Information for 1981 to 2010 Canadian Normals Data. Environment Canada. [9 July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6月28日).
- ^ Thomas R. Berger. A City of Neighborhoods: Report of the 2004 Vancouver Electoral Reform Commission (PDF). City of Vancouver. 2004-06-08.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8-10-01).
- ^ Population by selected ethnic origins, by census metropolitan areas (2006 Census). Statistics Canada. 2006 [2009-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1-15).
- ^ Cernetig, Miro. Chinese Vancouver: A decade of change. 温哥华太阳报. 2007-06-30 [2011-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21).
- ^ Gay U.S. couples can't get divorces for Canadian marriages. CBC News. 2009-09-25 [2011-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9-29).
- ^ Weichel, Andrew. Milk protégé praises Vancouver Pride celebration. CTV News. 2009-08-02 [2010-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10).
- ^ City of Vancouver Population (PDF). Vancouver Public Library. [2009-12-0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7-06-14).
- ^ British Columbia Municipal and Regional District 2006 Census Total Population Results. BC Stats. 2006 Census [2009-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23).
- ^ 楊梅嶺人口統計 (PDF). [2018-05-3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04-04).
- ^ 市中心人口統計 (PDF). [2018-05-3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04-13).
- ^ 鄧巴·南地人口統計 (PDF). [2018-05-3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04-04).
- ^ 錦繡人口統計 (PDF). [2018-05-3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04-04).
- ^ 正佳·林地人口統計 (PDF). [2018-05-3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04-04).
- ^ 喜士定·日出人口統計 (PDF). [2018-05-3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04-04).
- ^ 肯辛頓雪松小屋人口統計 (PDF). [2018-05-3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04-04).
- ^ Kerrisdale人口統計 (PDF). [2018-05-3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04-04).
- ^ 基拉尼人口統計 (PDF). [2018-05-3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04-04).
- ^ 基斯蘭奴人口統計 (PDF). [2018-05-3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04-04).
- ^ 馬寶人口統計 (PDF). [2018-05-3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04-04).
- ^ 快樂山人口統計 (PDF). [2018-05-3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04-04).
- ^ 渥烈治人口統計 (PDF). [2018-05-3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11-02).
- ^ 倫弗魯·科林伍德人口統計 (PDF). [2018-05-3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04-04).
- ^ 萊利公園人口統計 (PDF). [2018-05-3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04-04).
- ^ 肖內西人口統計 (PDF). [2018-05-3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04-04).
- ^ 南坎貝人口統計 (PDF). [2018-05-3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04-04).
- ^ 士達科納人口統計 (PDF). [2018-05-3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04-04).
- ^ 日落人口統計 (PDF). [2018-05-3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04-04).
- ^ 維多利亞·Fraserview人口統計 (PDF). [2018-05-3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04-04).
- ^ 西端區人口統計 (PDF). [2018-05-3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04-17).
- ^ 西點灰色人口統計 (PDF). [2018-05-3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04-04).
- ^ Overnight visitors to Greater Vancouver by volume, monthly and annual basis (PDF). Vancouver Convention and Visitors Bureau. [2006-11-16].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1-07-17).
- ^ Key Sectors. Vancouver Economic Development Commission. [2006-1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11-23).
- ^ Industry Profile. BC Film Commission. [2006-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07).
- ^ Vancouver Film Industry. Vancouver.com. [2006-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5-17).
- ^ Gasher, Mike. Hollywood North: The Feature Film Industry in British Columbia. Vancouver: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Press. November 2002. ISBN 978-0-7748-0967-2.
- ^ Why visit Vancouver?. Tourism Vancouver. [2006-1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11-08).
- ^ Davis, Chuck. The History of Metropolitan Vancouver. [2006-1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7-23).
- ^ Davis, Chuck. The History of Metropolitan Vancouver. [2006-1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1-03).
- ^ Millar, Royce. No freeways puts Vancouver on top. The Age. 2006-09-11 [2006-1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1-06).
- ^ 2006 Transportation Plan (PDF). TransLink. December 2005 [2006-11-23]. (原始内容 (5.4 MBPDF)存档于2015-05-01).
- ^ Facts & Stats. Vancouver International Airport. [2009-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14).
- ^ British Columbia: Business and Investment Environment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13-02-04.. Government of Canada. Retrieved on: 2009-08-02.
- ^ 87.0 87.1 About Us. Vancouver School Board. 2009 [2009-1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16).
- ^ 88.0 88.1 District Review Report, School District No. 39 Vancouver (PDF). British Columbia Education. 2009 [2009-12-0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1-12-13).
- ^ About UBC.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2009 [2009-1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11-30).
- ^ About SFU. Simon Fraser University. 2009 [2009-1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3-24).
- ^ UBC: Our Place AMong the World's Best. UBC. 2006 [2009-1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6-07).
- ^ We’re No. 1 in Canadian rankings. SFU. 2008-11-13 [2009-1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0).
- ^ Vancouver Public Library - Library FAQ. [2011-03-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6-23).
- ^ 溫美術館找到新家 2015搬遷. 《世界日报》. 2010-04-29 [2010-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02).
- ^ Vancouver Art Gallery receives York Wilson Endowment Award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13-01-08., Canadian Council for the Arts
- ^ Vancouver Art Gallery eyes new site for purpose-built structure. 《温哥华太阳报》. 2010-07-08 [2010-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9-12).
- ^ Vancouver Charter. Queen's Printer (British Columbia). [2007-06-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0-29).
- ^ Davis, Chuck. The Greater Vancouver Book: An Urban Encyclopaedia. Surrey, British Columbia: Linkman Press. 1997: 39–47. ISBN 978-1-896846-0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3-02-18).
- ^ Andrea Barbara Smith. The Origins of the NPA: A Study in Vancouver Politics. MA thesis.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1981.
- ^ Four Pillars Drug Strategy. City of Vancouver. 2001 [2007-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10-09).
- ^ From Grief to Action. From Grief to Action. [2006-1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12-05).
- ^ Maxwell, Gillian. Keeping the Door Open. AIDS Vancouver. [2006-1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2-02).
- ^ 溫市05年11月19日選舉. 温哥华市. [2006-1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6-26).
- ^ 沈觀健成溫市首華人市長 上任即落實增百醫護百警員60年代父母自香港移民來加. [2023-0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20).
- ^ Police Services Division, Ministry of Public Safety and Solicitor General, Province of British Columbia (2006) Police and Crime: Summary Statistics: 1984–200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ages 101, 106–110, 151, 154. ISSN 1198-9971
- ^ About "E" Division. Royal Canadian Mounted Police. [2006-1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11-13).
- ^ Beyond the Call (PDF). Annual Report 2005. Vancouver Police Department. 2005 [2006-11-23].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6-11-08).
- ^ Vancouver Police Department Operating Results (PDF). Vancouver Police Board. April 2005.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7-08-08).
- ^ 2005 Annual Report (PDF). City of Vancouver. 200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2-04-19).
- ^ Mounted Squad: Patrol District One. Vancouver Police Department. [2007-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02-21).
- ^ Police Operations. City of Vancouver. [2007-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9-01).
- ^ Vancouver Police Board minutes of June 14, 2006 (PDF). City of Vancouver. June 2006 [2006-11-23].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6年11月8日).
- ^ Howell, Mike. VPD's war on terror 'requires a lot of legwork'. Vancouver Courier. June 16, 2006 [2006-1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年10月18日).
- ^ Vancouver Police Department Drug Policy (PDF). Vancouver Police Department. [2006-11-2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07-06-05).
- ^ Growbusters. CBC. 26 July 2000 [2007-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5-27).
- ^ Burrows, Mathew. Who You Gonna Call?. The Republic. 21 February 20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年5月9日).
- ^ 117.0 117.1 Vancouver crime statistics. Statistics Canada. [2007-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16).
- ^ 118.0 118.1 Beyond the Call (PDF). Annual Report 2005. Vancouver Police Department. 2005.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6-11-08).
- ^ CBC News. Vancouver property crime down in 2005. 2006-01-12 [2006-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1-14).
外部链接
[编辑]- 温哥华市官方网页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英文)
- 温哥华观光协会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英文)
- 温哥华著名休闲养生场所 (英文)
- Vancouver Info Center (英文)
- 2010年温哥华冬季奥运会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英文)
- 运输联线官方网页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英文)